臺安縣隸屬于遼寧省鞍山市,地處遼寧省中部、遼河三角洲腹地,取駐地八角臺的“臺”字,安寧的“安”字,合為臺安縣。全境南北總長75公里,東西橫距50公里,總面積1393平方千米??側丝?8萬人(2004年),其中城鎮人口6萬。
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75億元。臺安具有明顯的東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區的區位優勢,是遼河平原上的魚米之鄉。臺安風景名勝眾多,是張學良將軍的出生地。京沈高速公路橫貫中部,由于納入了全國動車交通主干線,從縣城區到沈陽只需40分鐘的路程,同時拉近了臺安與海內外的時空距離。
行政區劃編輯
區域詳情(2013年)
下轄區域
政府駐地 人口 面積 下轄村委會
高力房鎮 大高力房 人口3.78萬人 111.92平方千米 大高力房、小高力房、東曾等
黃沙坨鎮 黃沙坨 4.63萬人 143.21平方千米 大張、孫家、金橋、劉家等
新開河鎮 新開河 2.97萬人 112.76平方千米 六間、高力、唐屯、常興等
桑林鎮 桑林子 2.76萬人 206.16平方千米 西平、徐樹、大興、桑林子等
韭菜臺鎮 韭菜臺 1.52萬人 57.69平方千米 韭菜臺、平臺子、曾口等
新臺鎮 西新 1.68萬人 132.96平方千米 西新、東新、德生等
富家鎮 富家 2.29萬人 128.58平方千米 雙岔子、北站、荒地等
桓洞鎮 桓洞 2.1萬人 145.38平方千米 桓洞、鄂家等
西佛鎮 西佛 2.78萬人 115.34平方千米 西佛、才文、龍家等
達牛鎮 達牛 2.57萬人 98.56平方千米 達牛、網戶、大田家等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臺安縣
臺安縣,位于遼寧省中部略偏西南,遼河三角洲腹地。地處遼河、渾河、繞陽河的下游。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22°11'~122°40',北緯41°01'~41°34'之間。 東以遼河為界與遼中縣毗連,西北靠繞陽河與黑山縣、北寧市為鄰,西南與盤山縣接壤,東南隔渾河與遼陽、海城市相望。臺安為沈陽、鞍山、營口、盤錦、 錦州等大中城市環抱。鞍羊公路、沈盤公路、 沈山高速公路、秦沈電氣化鐵路從境內穿過。全境南北縱長75 公里,東西橫距50公里,總面積為138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臺安縣地處遼河平原腹地,境內無山,地勢平坦, 河道縱橫,北高南低,自然比降為萬分之一, 平均海拔6至7米。
水系
境內有大小河流14條,總長347.45 公里,主要河流有遼河、渾河、繞陽河。
氣候
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干冷同季、溫度適宜、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春季風大、冬季寒冷。
交通運輸編輯
四通八達,全縣共有省級以下公路66條,其中省級公路4條,縣級公路6條,鄉級公路56條。公路總里程813.2公里,其中省級公路128.1公里,縣級公路193.1公里,鄉級公路592公里。全縣實現了鄉鄉通、村村通柏油路(很多年以前修的,現已破的不能再破的也算在內),形成了內聯村屯,外接國省干線的公路網。實現村村通公交車。京沈高速公路和秦沈高速電氣化鐵路橫貫其中,納入了全國交通主干線
臺安車站中心里程為秦沈客運專線自秦皇島起304公里66米處,隸屬錦州鐵路分局秦沈客運專線管理中心,車站距臺安縣城8公里,是一個交通便利具有獨特現代氣息的火車站。車站設有2668平方米的主體站房一座,現代化的候車大廳寬敞明亮,衛生整潔、設施齊全,共分為二層:一樓為沈陽方向候車室;二樓為北京方向候車室;售票窗口設在一樓候車大廳,24小時(每天分六時段每次四十分鐘)發售全國各地聯網車票。
2004年11月臺安縣客運站改擴建工程正式竣工。據了解,該工程于2003年8月立項,同年5月18日開工,10月底正式竣工。改擴建后的客運站總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總投資860萬元。建筑主體采用框架結構,外墻采用玻璃幕墻、歐式風格裝飾,建筑設計外形、配套功能均達到國家二級客運站標準。新客運站配有信息管理系統、電子屏幕、自動檢票及安檢等設施,設檢票口13個,發車位13個,日發車班次240個,可日發旅客5000人次。
旅游編輯
臺安風光 (15張)
以西平森林公園、張學良將軍出生地、大麥科濕地為重點的旅游產業已經形成,其中西平森林公園和張學良將軍出生地已晉升為國家A級旅游景點逐步與沈陽故宮、植物園,鞍山的千山、玉佛苑,錦州的醫巫閭山、青巖寺,盤錦紅海灘等周邊地區十大旅游景點鏈接,打造臺安旅游名縣,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森林公園
西平森林公園位于臺安縣西北部,距縣城19公里,距張學良出生地3公里,是省級森林公園,同時也是省級然保護區。園內生長百余種木本植物和多種野生動物,形成獨特的野生生態環境。人工湖、狐貍洞、雁尾湖漁場、金色沙灘、了望塔等景觀更是錦上添花,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理想場所。
臺安烈士陵園
為了紀念在革命戰爭中為人民解放事業而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在縣城及幾個發生重要戰事的地方建立了烈士紀念碑,并開辟為烈士陵園。每逢清明節日,各界人民緬懷革命烈士業績,進行掃墓和祭祀活動。民政部門每年都對墓園進行管理和維修。
于1955年7月在縣城西郊臺(臺安)大(大虎山)公路北側建立一角紀念無名烈士的“臺安縣革命烈士紀念碑”。此陵園還容納了該縣著名回族軍事指揮員楊芝坡和原縣武裝部政委南云海等人的陵墓。
大麥科濕地自然保護區
大麥科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新臺鎮境內,總面積45平方公里,東西長18公里,南北寬2.5-3.5公里,屬保護區以柳河、舊繞陽河下游入遼河沖積河灘地為主,動植物資源豐富,有75種國家、省級保護的野生動物。
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丹頂鶴、金雕、白鸛、黑鸛、大鴇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如大天鵝、小天鵝、蒼鷹等23種。諸多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美不勝收,大明潭、明長城遺址、岳家林場、八一水庫景區風景秀麗、景色怡人;陳德生烈士陵園,高升采油區等景觀獨具特色。
少帥陵
為了緬懷張學良將軍,臺安縣人民政府在遼寧省最大的平原森林公園——西平森林公園內,修建了少帥陵
。少帥陵于2005年9月18日建成,由湖南建筑設計院設計,整體風格與中山陵相像,占地面積2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00平方米,距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3公里。少帥陵的牌匾是由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所題寫。
2006年,少帥陵被評為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與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西平森林公園整合為少帥陵旅游風景區,并晉升為AAA景區。
少帥紀念館
1990年6月4日,臺安縣人民政府將張學良將軍舊居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起了張學良將軍出生地紀念館。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占地600平方米,主體建筑是四間青磚瓦房,共設三個展室:第一展室是張學良親屬、舊部及縣內外各界人士的題詞;第二、三展室介紹張學良生平,有實物、照片。生平包括四個部分:少帥童年、艱辛業績、幽禁生活、桑梓深情。1993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鞍山市人民政府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館正中門楣上,懸掛著“張學良出生地”金字黑匾,六個大字,氣度不凡,是已故著名書法家沈毅老先生的手筆。兩邊掛的是遼寧楹聯巨擘尚文化先生的嵌字聯:“良漢高懷同齊月,學卿雅量浴春風”,四字鑲嵌自然,意境高雅,不愧為名家所制。
還有一物值得一看,為屋后老棗樹,此樹閱盡滄桑,據有關部門測定,已是300歲高齡,但見枝椏虬曲,枝繁葉茂。1991年,鄉親們精心挑選了十幾枚大紅棗,捎給遠在臺灣的張將軍,張將軍收到后,心情極為愉快,并致信中間人,表示謝意。紀念館已接待海內外游客4萬人次。如今,紀念館已被鞍山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臺安縣委、縣政府定為 “全縣中小學德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