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區隸屬于遼寧省錦州市下轄區,北托松嶺山脈,西南與葫蘆島市接壤,其余諸面均與凌海市毗鄰。
2013年,太和區下轄新民、女兒河、大薛、營盤4個鄉;興隆、太和、凌西、湯河子、薛家5個街道,人口15.1萬,是一個城鄉結合、快速發展的新城區。 2013年底,太和區生產總值完成120億元,為年計劃的100.8%,增長18%。太和區有觀音洞、二郎洞風景區等著名的旅游景點。
行政區劃編輯
截至2013年,太和區轄新民、女兒河、大薛、營盤鄉四個鄉,興隆、太和、凌西、湯河子、薛家5個街道,下轄55個村、23個社區。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
太和區地處錦州市城區周邊,地理坐標北緯40°01′54″~41°13′11″,東經120°56′04″~121°15′09″。區境北界凌海市余積鎮,南靠松山新區杏山街道辦事處(南站新區松山辦事處),東臨凌海市雙羊鎮,西止于葫蘆島市金星網戶諸屯東端。東西長約27.1千米,南北寬約20.54米(長、寬未包括興隆街道),全區總面積289.50平方千米。
地質
太和區大地構造分區屬華北地臺北緣。在中國地層分區屬華北區燕山分區,地層發育齊全、巖層廣布,地質構造比較復雜。
地形地貌
太和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屬內蒙古高原至遼河平原過渡地帶的松嶺山前丘陵與平原鑲嵌地貌組合單元,中部較平坦,四周環低山丘陵,呈北向東條帶狀分布盆地,全區大部分為錦州盆地一部分,區內最西部一小部分處于班吉塔盆地東南。全區西、北、東三面是山地。
氣候
太和區位于中緯度地帶,地處亞歐大陸的東部,氣候區劃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溫和多鳳,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溫涼晴朗,冬季寒冷干燥。
自然資源編輯
土地資源
全區土地總面積43.7萬畝,耕地面積為14.3萬畝,園地面積為5.6萬畝,林地面積為3.3萬畝。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以黑耀巖、珍珠巖、硅石礦為主,三條河之沿岸灘地大、小粒砂、河卵石等有豐富儲量。
交通
京沈鐵路橫貫境區,京沈高速鐵路、京哈高速鐵路在本區內南部并肩由西向東擦境而過。錦朝高速公路起經本區向西北直達朝陽市,并可延伸到內蒙古東部地區。錦州民航機場座落本區,是遼西地區唯一可以起降大中型客機的民航機場,是遼西地區對外開放、與沿海發達城市對接的空中橋梁。由本區內兩條疏港公路。接昭烏達盟(赤峰)、哲理木盟(通遼)。南下15千米可達錦州港,錦州港與全世界幾十個國家、地區的數十個港口通航,太和區是國內外客商發展經濟的優選之地。
旅游景點編輯
觀音洞
觀音洞景區包括東西幡龍山、雞冠山、觀音洞山、平頂山、紅石山、二郎洞山等,方圓7.26平方公里
觀音洞
。觀音洞山位于風景區中心,觀音洞位于一聳起的山峰之中,懸崖覆如棚狀,下有東西兩洞。兩洞之間建有觀音閣,閣前挺立著蒼勁的古松,每逢雪后,銀裝素裹,素稱“石堂松雪”,列為明代“錦州十二景”和清代“錦州八景”之首。
景區西路有杏花村、飛來泉、桃花洞、黑松林、烽火臺等景觀.后山林木茂密,是夏季避暑勝地。觀間洞風景將規劃建成楓林旭日、鏡湖迎賓、紅石臥龍、蒼山觀海、泓池澄暉、石堂松雪、烽臺夕照、度假村、野生動物放養等九個區,計36處景觀。
二郎洞風景區
二郎洞風景區位于錦州西北約9公里處,它南連錦州著名的觀音洞風景區,北接帽山。二郎洞風景區有二郎洞神像、金牛河人工湖、“飛來泉”等眾多植物園構成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筆架山
筆架山
筆架山位于城南35公里的天橋街道遼東灣中,是近海中的一個連陸小島。小島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0.8公里,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