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區,遼寧省阜新市轄區,位于阜新市市區東南部。西部與海州區接壤,東部與細河區、阜新縣、新邱區接壤。截至2013年,太平區轄區面積94.7平方公里,總人口18萬。下轄5個街道和1個鎮,共計55個社區、11個村。 2013年太平區地區生產總值(GDP)累計完成425952萬元,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780394萬元,主營業務收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770020.9萬元,利潤總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12746.5萬元,稅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28102.5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完成96168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完成372836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累計完成36941萬元,招商引資總額累計完成21億元。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太平區轄5個街道、1個鎮,共計55個社區居委會、11個村委會。
轄區街道
紅樹街道、煤海街道、高德街道、孫家灣街道、城南街道。
轄區鎮
水泉鎮
地理環境
位置
太平區位于阜新市區東南部(細河南岸),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1°38′55″,北緯42°00′40″。西、北與海州區毗鄰,南起孫家灣南山,東、南與細河區、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接壤。東西長11.30公里,南北寬4.95公里,截至2013年,太平區總面積94.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太平區地層屬中生界侏羅系,白堊系,新生界第四系。太平區地層為一套陸相沉積巖及火山噴發巖,產動植物化石、總厚度大于11000米。含煤、油頁巖、沸石瑪瑙、固體瀝青、膨潤土等。中生界白堊系巖層厚度956米。巖性特征:河流相,紅色砂礫巖,礫層夾砂頁巖、薄煤層;中生界侏羅系巖層厚度大于1400米,巖性特征沼澤相,砂巖,頁巖夾礫巖和薄煤層。新生界第四系,巖性為河床河漫灘沖積礫石,亞粘土、亞砂土及沖積坡積風積砂質黃土、粘質砂土、厚度為10-60米。
太平區從總的地形景觀看是丘陵和細河平原占主體。自東南向西北微傾斜。海拔最高(孫家灣南山)為276.1米,最低(細河)為140.7米。南山是太平地區唯一由自然形成的較獨立的低山丘陵地貌。東西長約5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南山栽植了油松,整個丘陵被綠色覆蓋。孫家灣大溝是由于南山北坡多年雨水沖刷,形成的一條流經孫家灣中部的溝渠,占地約1.35萬平方米。
氣候
太平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干旱氣候。春季干旱少雨,風大;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冷涼多霜;冬季嚴寒少雪。年均溫度7.9℃,最高氣溫(7月)可達37.5℃,最低氣溫(1月)可達-23.2℃。早霜在9月27日,晚霜在4月20日,無霜期為152—160天。年均降雨量685.5mm,蒸發量達1358.5mm蒸發量是降雨量的2-3倍。結凍時間最早是10月12日,通化時間一般為4月20日,凍結深度1.2米左右。常年風向,西南風占全年風的26.51%。其次南北兩風向在冬季占13.7%,最大風速3.8米/秒,全年八級或八級以上大風為30-40天。
交通運輸
太平區內新義鐵路橫貫東西,公路建設編織成網,阜沈公路東起省城,阜錦公路西抵錦州港。大巴溝隧道、紅樹路、細河東大橋竣工,與沈陽、錦州、四平、朝陽之間都有高速公路連接,到錦州港只需40分鐘。正在建設通往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的巴新鐵路。途經阜新時速350公里的京沈高鐵可望三年內通車,阜新到沈陽僅30分鐘,到北京僅1小時40分鐘。太平區距離為阜新火車站5.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