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區 遼寧省遼陽市下轄區,位于遼東半島中部,屬遼陽城區之一,地處老城區西部,太子河西南岸,轄2個街道、3個鎮、1個鄉,又下轄16個社區居委會,51個村民委員會。
太子河區自然資源豐富,環境幽雅,是遼東半島中部城市群的副食品生產基地生產地之一。煤、石灰石、河流石、粘土等資源貯量可觀。
太子河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長大線鐵路及哈大客??v貫南北。沈海高速公路穿越境內,南接營口鲅魚圈港、大連港,北銜桃仙國際機場。在2014年全國市轄區綜合實力排名中,名列117位。
行政區劃編輯
2012年遼陽市行政區劃調整后,太子河區共轄2個街道、3個鎮、1個鄉:望水臺街道,鐵西街道,祁家鎮,沙嶺鎮,王家鎮,東寧衛鄉。
合計:2個街道辦事處 3個鎮 1個鄉
16個社區居委會 51個村民委員會
面積273.37平方公里人口16.09萬
名 稱
(駐地)
人口
(萬)
面 積
(平方公里)
村(居)委會數量及名稱
望水臺街道
辦事處
(望水臺)
1.81
21.9
社區居委會(3):振興、望水、景爾
村委會(6):瓦窯子、段夾河、上王家、下王家、肖夾河、道西莊
鐵西街道
辦事處
(北新華路9—1號)
3.87
9.27
社區委員會(6):新民、鐵合、北園、大林子、徐往子、硝堡。
村委會(4):韓夾河、北園、徐往子、光輝
祁家鎮
(繁榮路)
2.56
43.5
村委會(9):楊林子、石橋子、小祁家、唐莊子、朝光、水泉、蛤蜊河子、方雙樹子、竇雙樹子
東寧衛鄉
(東寧衛)
0.88
20.1
社區居委會(9):蔡莊、西八里、前三塊石、后、新立、方家、首山堡、東寧衛、科藥調整為8個社區
沙嶺鎮
(沙嶺)
4.37
109
村委會(18):沙嶺村、小沙嶺村、南沙嶺村、沙嶺臺村、養魚池村、韓家臺村、兵馬屯村、大闖屯村、小闖屯村、高洛子村、新民村、繡江村、后繡江村、東干河村、西干河村、后青堆村、雙臺子村、金山屯村
王家鎮
(王家)
2.6
69
村委會(12):王家、頭道溝、東河洪堡、西河洪堡、前河洪堡、尤戶屯、沙河池、輝寧堡、東臺、泗河堡、金家坎、馬草灣
位置境域
太子河區位于美麗富饒的遼東半島中部,屬遼陽城區之一,與白塔區隔長大鐵路,與文圣區隔太子河相望,轄二街一鎮二鄉,總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12萬。
地理環境編輯
水文狀況
太子河戰國時稱衍水。
漢代稱大梁水?!疤雍蛹垂恃芩?,燕太子丹匿于衍水中,后人因名太子河”(《讀史方輿記要》)。又名東梁河。
明代有代大連港子河之稱。
清以滿語稱為“烏勒呼必喇”(烏勒呼意為蘆葦,必喇為河),但傳之未久,仍復稱太子河,沿用至今。太子河有二源,北源于新賓縣平頂山鄉鴻雁溝;南源于桓仁縣東營坊洋湖溝草帽子山麓,經本溪縣馬城子村姑子閹匯合,又經本溪市入遼陽境。在雞冠山鄉、寒嶺鎮入葠窩水庫后,經弓長嶺、西大窯、沙滸、小屯、東京陵和市郊繞城而西,再經望水臺、西馬峰、王家、佟二堡、黃泥洼、小北河、柳壕、唐馬寨等18個鄉、鎮,從大臺子村出境。
河長413公里,境內流程 143公里,流域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約占全市總面積的85%。境內河流多為太子河支流,其中流程10公里以上的支流多達24條。從北、東、南三面匯入太子河,形成向心水系。
地形地貌
首山,海拔198.9米,主峰位于首山堡村西北0.73公里處。為太子河區與遼陽縣界山。山體面積1平方公里,植被率20%。
齊大山,海拔162.3米,主峰位于東寧衛鄉前三塊石村西1.2公里處。為遼陽、鞍山兩市界山。
羊磊山,海拔194.3米,主峰位于東寧衛鄉前三塊石村西南1.65公里處。為遼陽、鞍山兩市界山。
石嘴子,海拔103.2米,主峰位于東京陵鄉石嘴子村西北0.3公里處。
了高山,海拔142.9米,主峰位于東京陵鄉石嘴子村東北1.0公里處。
氣候特點
太子河區
太子河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降水量多年均值為739.7mm,年際間變化較大,多集中于6~9月份,占全年的73%左右,旱象多出現在春季;蒸發量多年平均值為1725.1mm,由于受季風影響,5~6月份蒸發量最大,約占全年的32.6%。多年平均氣溫為8.4℃;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 33.7℃;多年平均日照總時數2512.5小時,10℃以上積溫多年平均值為3500.8℃,多年平均無霜期160天,平均凍土深1.1m;冬春季多為西北風,夏秋季多為東南風。
交通運輸編輯
大連港
太子河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長大鐵路縱貫南北,遼溪鐵路橫亙東西,沈大高速公路穿越境內,南接 營口鲅魚圈港、大連港,北銜桃仙機場。長大線起自吉林省長春,止于遼寧省大連。在遼寧省內的長度為579.5公里。長大線自1898年動工,1903年建成。1907年到1934年建成復線。
遼溪線西起遼寧省遼陽市,東到遼寧省本溪市。全長69公里。共有車站8個。
沈大高速公路是黑龍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亞市國道主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旅游資源編輯
東京城
東京城位于東京陵鄉新城村,它始建于后金天命六年(1621),為清
東京城
太祖努爾哈赤從赫圖阿拉遷都遼陽時修筑。該城平面略呈菱形,占地面積0.75平方公里,每面城墻各置二座城門,共設八門;城內二個高點各建“八角龍殿”和“寢宮”;城內東側建彌佗禪寺?,F僅存“天佑門”及斷斷續續的夯土墻心,城內發現有漢、滿文石門額及琉璃建筑飾件等物。
彌陀寺
彌陀寺在太子河區東京陵鄉新城村。清崇德六年(1641年)
太子河區
,恭順王孔子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大學士范文程等建。置天王殿、華嚴堂、大雄寶殿、地藏殿、伽藍祖師殿、僧舍、集云堂等,規模大,僧眾60人可同堂拜佛。寺前有八角經幢,上刻梵文漢文佛說金剛延壽陀羅尼神咒。
民國初期,佛像無存,殿宇被毀。存崇德六年《新建彌陀禪寺碑》,高2.7米,寬0.94米,范文程撰文。碑陽記載孔子有德等向后金努爾哈赤歌功頌德,碑陰刻寫石廷柱等百余名官員題名。其中曹得先、曹得選、曹世爵乃《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上世祖人第3房人物,為研究曹雪芹祖籍在遼陽提供了珍貴資料。
東京陵
東京陵
東京陵位于東京陵鄉東京陵村,是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遼陽后,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將其祖父、弟、子等十余人的陵墓由赫圖阿拉遷至東京城東北4華里的陽魯山上,成為后金祖陵,故稱“東京陵”。
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復將努爾哈赤祖父輩的陵墓遷回故土赫圖阿拉永陵。東京陵現存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庶母弟穆爾哈齊及其子達爾差等人的四座陵園。96-97年重修陵道。
此陵有繚墻、山門、碑亭等建筑。碑亭保存完好,建于舒爾哈齊墓前,是四券單檐歇山式建筑,內有彩繪藻井,亭中立有大理石《莊達爾漢把兔魯親王碑》,用漢、滿兩種文字刊刻,字跡清晰,雕刻精美。東京陵曾在清朝先祖建業遼沈期間一度為王室的祖陵,在清朝政權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子河風景區
太子河
太子河風景區位于遼陽城東太子河畔,北起北哨閘橋、南至漫水管橋,全長3260米。西與市區相連,東與河東村相望,東西平均寬750米,總面積240公頃。
太子河風景區1991年動工興建,1992年向游人開放。在保存原有植被基礎上又栽植了33個品種4542株樹木,14個品種7412株花卉,3公頃草坪。修建350平方米廣場,3400米園路。
內設有天然浴場4萬平方米,花架60米,圍欄530米,鋪設方磚甬路1855平方米。還建有造型各異的圓組亭、分單亭、組合亭、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及小品建筑、雕塑等。還有衍水臥虹、龍王夜渡遺址和水上游艇等13個景點,是人們觀光、休息、游泳、納涼的好去處。
石洞溝森林公園
石洞溝森林公園風景區位于遼陽市東南9公里,太子河區曙光前進村境內,距沈陽約60公里,占地3萬畝,整
石洞溝森林公園
個區域由大泊山、金座山、雙堆山和石洞溝、狼洞溝、石柱溝自然構成。已列入全省18個森林公園行列。這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四季景色各異,有大小山峰近百座,最高峰西大崴子海拔303.4米,山巔怪石崢嶸。南部的金座頂景色秀麗,并建有森林標本園、森林長廊、森林浴場、森林木屋、森林餐廳、舞廳、桑拿浴等配套工程,可接納80至100人住宿。
曹雪芹紀念館
位于遼陽老城區西小什街口路東吳公館院內(即吳恩培宅第)。有房屋21間,四周高墻圍繞,屬小四合院。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積630平方米。1997年8月,為紀念曹雪芹祖籍在遼陽而設立,由著名紅學家馮其庸題寫館名。它是繼北京、南京等紀念館之后,在東北新建的唯一的一處紀念館。
曹雪芹紀念館陳列面積480平方米,設4個展室,陳列內容圍繞祖籍遼陽,以遼陽發展三塊碑石的題名為
曹雪芹紀念館
主線。一是在喇嘛園的后金天聰四年(1630年)六月《大金喇嘛法師寶記》碑上的“教官曹振彥”題名;二是在玉皇廟后金天聰四年九月“致政曹振彥”的題名;三是在新城彌駝寺清崇德六年(1641年)“曹世爵、曹得選、曹得先”三人得題名。前兩塊碑上得曹振彥是雪芹的高祖,后一塊碑上三人是雪芹家族第三房人物。通過題名碑石拓片,結合《遼東曹氏宗譜》有關文獻資料記載,再以沙盤形式作成展品。紀念館中塑由曹雪芹坐像。
王爾烈
遼陽老城西門里路南有一座人稱“翰林府”的老宅子,他的主人就是兩百多年以來人們口傳不斷的人物———關東才子王爾烈。
關東才子王爾烈
翻開《遼陽縣志》,上面有關于王爾烈家族的幾段記載:王爾烈,字君武,號瑤峰,乾隆三十六年二甲一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
寥寥數字,讓人感覺一代才子王爾烈的真實面貌有些模糊。于是,人們不得不在史實與傳說之間做出折中的選擇,試圖破解諸如“老主同場少主師”、“文壓三江王爾烈”等故事廣泛流傳的緣由。
廣佑寺大佛
是目前世界殿內佛身最高、體積最大的木質釋迦牟尼佛坐像,其總高21.48米,“21”寓意為二十一世
廣佑寺大佛
紀,“48”寓意為佛祖四月初八誕生紀念日。佛像須彌座高4.48米,雕有《法界源流圖》和《釋加
如來應化事跡》。佛身高17米,頭上螺旋發髻325個,僅面部就過28平方米,垂耳長達3米,張開的手掌可站8人,微微彎曲的手指其長度相當于一個成人身高的大小。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座,坐于反復蓮花座之上,其造型古樸、凝重、祥和、莊嚴。右手抬舉輕拈金婆羅花,以示正法眼藏,涅般妙心,遂得普播環宇;左手結與頭印,以示佛陀的慈悲恩德遍布法界。
佛像通體貼金,其設計方案遵循大乘佛教《造佛度量經》標準。佛像由浙江寧波宏托精雕工藝廠承制,采用傳統的“木雕漆金朱金”工藝,選用優質香樟、野生寧麻、原始生漆、陳年瓦粉等天然材料和24K足金,經過雕塑、自然干燥、保香、夾寧、上灰、水磨、貼金等48道工藝精制而成,共需香樟木600立方米,黃金24000克。其精湛的工藝、完美的造型,必將以其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成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文化長廊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