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原縣隸屬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是佳木斯市下轄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邊緣,北依小興安嶺千里群山,南鄰松花江、湯旺河兩大水系,介于煤城鶴崗、林城伊春、口岸城市佳木斯之間。湯原縣面積342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33%,轄四鎮六鄉134個行政村,湯原縣總人口27萬人(2013年)。湯原縣屬中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天氣多變,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熱同季,冬夏氣溫變幅很大。湯原縣境內有哈佳、佳鶴、圖佳、佳富、前撫五條鐵路干線;公路通車里程2,674公里。建制沿革編輯名稱由來
湯原縣,以湯旺河得名。湯旺河,史稱“土溫水”、“屯河”、“桃溫水”,諧音為“ 屯”,清末稱“吞河”、“湯旺河”。湯旺,一說滿語意為“島子“,一說滿語為“晨光” 之意。設治時因地處湯旺河平原,故以“湯原”名縣。
建制沿革
光緒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905年12月24日)奏準,湯原遂自此設縣治,因建置在湯旺河平原上,故而名稱湯原。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湯原縣屬黑龍江省興東兵備道節制1912年歸綏蘭道管轄;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除道制,湯原縣直屬于黑龍江省。1934年10月隸偽三江省管轄1945年8月17日蘇聯紅軍進駐湯原鎮,偽縣公署垮臺。1945年11月湯原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隸屬合江省政府。1947年2月,合江省建立四個專員公署,湯原縣隸第四專員公署。1949年4月合江省并入松江省,湯原縣遂改隸松江省。建國后,湯原縣隸屬關系未變;1954年8月,松江省建制撤銷,并入黑龍江,湯原縣始隸屬于黑龍江省合江專員公署;1985年1月10日,合江專員公署與佳木斯市合并,實行市管縣體制,湯原縣由佳木斯市領轄。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
湯原縣位于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西部,東鄰口岸城市佳木斯,西連紅松故鄉伊春,南望古城依蘭,北接烏金之都鶴崗,隸屬佳木斯市。 地理座標為:北緯46°30′至47°21′,東經129°30′至130°59′。
地貌
湯原縣境域狹長,由西北部山地丘陵與東南部沿江平原構成為“三山一水四分田,一草一路與莊園”的地貌格局。
氣候
湯原縣屬中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天氣多變,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熱同季,冬夏氣溫變幅很大。全年無霜期136.6天,年有效積溫平均值為2559.5℃,年平均降水量536.8毫米,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秋兩季。
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4年初,湯原縣共設有轄4個鎮、6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香蘭鎮、鶴立鎮、竹簾鎮、湯原鎮、湯旺朝鮮族鄉、勝利鄉、吉祥鄉、振興鄉、太平川鄉、永發鄉。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湯原縣已發現有褐煤、天然氣、礦泉水、地下熱水、鐵、鋁、鋅、鈷、砂金、巖金、鈹、水晶、鐵、大理巖、白云巖、硅石、石英礦、鉀長巖、裝飾石材、粘土等22個品種,79處礦產地已探明的礦產資源褐煤、礦泉水、鐵礦、大理巖、白云巖、石英砂、花崗巖、天然氣、地下熱水、黃金等儲量豐富,質地優良,可供長期開采。
生物資源
湯原縣野生動物有獐、狍、鹿、熊、野豬、狐貍、獾、香鼠、野雞、蛇、兔等多種野生動物。湯原縣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甜菜、食用菌、疏菜、瓜類。 湯原縣林木資源有松、柏、樺、柞等木本植物110種。
水資源
截至2013年,湯原縣水資源有松花江、湯旺河等大小河流23條,有“引湯”水利樞紐工程及各水利配套工程,泡沼密布、渠網縱橫。湯旺河水量豐富,水能蘊藏量1.8萬千瓦。
人口編輯2008年末湯原縣總人口為266830人,比上年末增加441人,增長0.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91‰。截止2008年末,農村從業人員85870人,單位從業人員年末為14842人,城鎮工商個體從業人員5837人,下崗失業人員536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05%。截至2013年總人口27萬,有鮮、滿、回等20個少數民族,是黑龍江省有少數民族鄉的5個縣份之一。
經濟發展編輯綜合概述
2008年湯原縣生產總值實現296283萬元,比上年增長16.8%。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154367萬元,比上年
縣內 (5張)
增長16.3%;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54738萬元,比上年增長28.7%;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87178萬元,比上年增長11.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113元,比上年增長16.8%。產業結構有所調整,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53.0:16.0:31.0調整為52.1:18.5:29.4。
第一產業
2008年,湯原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228446萬元,比上年增長33.3%;糧食總產量達到575130噸,比上年增長7.5%。
冬夏的耕地 (3張)
2008年湯原縣造林面積為 2368 公頃,比上年增加1545 公頃, 實現林業增加值2356萬元, 比上年增長51.4%。擁有大中型拖拉機2799臺,小型拖拉機10902臺,農用排灌機械1112臺,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8萬千瓦?;适┯昧?/span>(折純)16977噸,減少0.7%;農村用電量6224萬千瓦/小時,增長2.2%。
第二產業
2008年,湯原縣全年規模以上(國有及非國有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20580萬元,增長60.6%。其中:國有及其控股企業實現27192萬元,增長5.2%;非國有企業實現93388萬元,增長89.7%??偖a值中,輕工業產值71180萬元,增長57.2%。重工業產值49400萬元,增長65.8%;實現工業增加值30065萬元,增長80.6%。產品銷售收入112342萬元,比上年增長47.7%。利稅6920萬元,比上年增長70.1%??傎Y產貢獻率7.2%,產品銷售率97.6%,資產負債率80%,成本費用利潤率3.2%,全員勞動生產率39722元/人,流動資金周轉次數3.3次,資產保值增值率72.5%,綜合經濟效益指數110.7%,比上年減少13.9個百分點。虧損企業3戶,虧損額1347萬元。到2011年末,湯原縣已形成了以佳原乳品、四海公司和香蘭米業為骨干的農牧資源開發產業群體;以杰夫木業、三友木業為骨干的林木資源開發產業群體;以天譽煤焦、松江水泥、東風山礦業、鑫盛鐵選、路友礦業和水泥廠為骨干的礦產資源開發產業群體;以風電、水電和生物質發電,石油、天然氣、地熱勘探開發為骨干的能源開發產業群體。2011年,工業增加值實現6.8億元,銷售收入實現28億元,稅金實現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27%和19%。全縣新開工、續建千萬元以上項目9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14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8.5億元。
第三產業
2008年,湯原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7369萬元,比上年增長22.6%。其中縣零售額實現41214萬元,增長22.0%;縣以下零售額實現36155萬元,增長23.3%。2008年湯原縣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上漲4.9%,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8%。2008年湯原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068萬元,比上年增長37.0%;總財力3億元,比上年增長20%;財政支出3億元,比上年增長20.0%。2008年湯原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37494萬元,比上年增長30.6%。各項貸款余額126599萬元, 比上年增長3.7%?,F金收入643125萬元,現金支出714822萬元,收支相抵,凈投放貨幣71697萬元。
交通編輯湯原縣境內有哈佳、佳鶴、圖佳、佳富、前撫五條鐵路干線,可通往全國各地;公路通車里程2,674公里,201、221兩條國道和G1011哈同高速公路橫穿境內,三亞至同江國家高等級公路正在建設之中。佳木斯機場已開通至北京、哈爾濱、上海、廣州、大連、三亞、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韓國首爾等國內、國際航線。佳木斯大型國際機場正在籌建。到2008年末,湯原縣干線公路好路率達74.8%,地方道路好路率達到 62.6%。境內公路里程1009.5公里,公路客運量330萬人,公路貨運量244萬噸。
社會事業編輯郵電
2008年湯原縣程控交換機容量達到35224門。年末固定電話用戶和小靈通用戶達到41851戶,比上年減少22.7%。移動通訊達到84118臺,比上年增長4.1%。計算機互聯網用戶發展到9365戶,比上年增長34.3%。
科學教育
截至2008年,湯原縣累計舉辦各級各類技術培訓班240期(次),培訓農民4.5萬人(次),其中鄉村技術干部200余人次,種養科技示范戶1200戶,種養殖業農民4.4萬人。開展電視講座22余期,下發資料5萬余份,舉辦科技大集2次。截至2008年,湯原縣中等專業學校1所,在校生2200人。普通中學17所,比上年減少2所,在校生11051人,比上年減少313人。小學78所,比上年減少26所,在校生20372人,比上年增加133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文化
截至2008年,湯原縣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2座,廣播人口覆蓋率達到100%;1000瓦電視發射機3部,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100%。湯原縣圖書館利用館內藏書,擴大服務領域,為經濟建設服務取得顯著成效。年內共接待讀者10萬多人次,流動圖書12萬冊次,得到讀者的好評。
體育
2008年湯原縣啟動了少兒體育訓練中心,培訓體育骨干200余人。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晨練和晚練人數不斷增多,群眾參與意識不斷增強,活動質量不斷提高。
醫療衛生
2008年湯原縣共有衛生機構18個,其中醫院5個,衛生機構共有床位542張,其中醫院擁有床位380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570人,其中醫生248人。農村有醫療點的村占總村數的比重達95.2%。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67人,其中湯原縣中心醫院(即湯原縣人民醫院)為國家二級甲等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和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與佳木斯市中心醫院為醫療協作醫院,黑龍江省林業衛校教學醫院,是湯原縣內的醫療中心,具有較強的醫療水平。
環境保護
2008年湯原縣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加強環保和污染源治理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各項環保指標均達到了規定要求,其中水源、水質達標率連續多年保持100%,大氣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年均值0.0713毫克/立方米,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3分貝,自然保護區覆蓋率完成2.91%。
旅游編輯大亮子河森林公園
大亮子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與三江平原交匯的湯原縣境內,是黑龍江省東部唯一的以原始紅松林為主體景觀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國家AAA級景區。
抗聯遺址
遺址位于公園東部,著名的抗日將領趙尚志、李兆鱗、夏云階曾經在這里戰斗生活過。這里是東北抗聯六軍軍部機關所在地,也是六軍主要的休整、后勤補給及作訓基地。
飲馬湖
飲馬湖面積1公頃,湖水清澈、碧波蕩漾??谷諔馉帟r期,抗聯六軍成立后,在亮子河森林里創建了幾座密營,是抗聯六軍的后方作訓基地。這里是聯結密營的中心通道,抗聯戰士經常在此喂飲戰馬,是抗聯的牧馬場,故名飲馬湖。
愿海寺
愿海寺是金色宗教文化區的主體景觀。始建于2001年,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設計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其位于六座山峰之中,寓意著佛祖座下的六瓣蓮花和六根清凈。
湯原博物館
湯原博物館以渾宏的建筑風格和現代的陳列相融合,全面展示湯原人類文明史、紅色抗日革命史、獨具民俗風情,豐富物產,特色旅游美好的未來。用生動鮮活的史實,全面展示了榮光的湯原。
鷹山
鷹山屬于青黑山山脈,系小興安嶺支脈。青黑山南端之尾閭,稱珠勒華拉山(“珠勒”為達斡爾語“狍子”的意思),綿延百余公里,層巒疊嶂。從遠處看猶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鷹。山上峰奇石怪、峭壁連綿、溪澗奔流,綠野茫茫,集華山之險、黃山之奇、泰山之秀于一身。是登山觀景的理想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