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簡稱塔縣)是新疆喀什地區下轄縣,成立于1954年。塔什庫爾干,在維吾爾語里意為“石頭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 2013年,塔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206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004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1953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9249元。塔縣地處帕米爾高原西部,距喀什市298公里,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聯西出、西進東銷的主要國際通道。行政區劃編輯
塔縣地圖 (2張)
截至2013年,塔縣下轄2鎮10鄉,分別為塔什庫爾干鎮、塔吉克阿巴提鎮、塔什庫爾干鄉、提孜那甫鄉、塔合曼鄉、柯克亞鄉、達布達爾鄉、庫科西力克鄉、班迪爾鄉、瓦恰鄉、馬爾洋鄉、大同鄉。 塔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在帕米爾高原的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5°37′-38°40′、東經71°20′-77°01′之間。外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888.5公里;內與葉城、莎車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縣相毗鄰??h境東西長484公里,南北寬329公里,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距烏魯木齊1756公里,距喀什市290公里。
地形地貌
塔縣位于西昆侖褶皺帶的塔什庫爾干隆起地帶,此處為喀喇昆侖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和阿賴山脈的聯結處。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延伸。地形主要有山地、谷地、盆地和丘陵。
氣候
塔縣地形地貌塔縣屬高原高寒干旱-半干旱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干旱少雨,光能充足,熱量欠缺;春秋季短暫多風,有少量降雨;無明顯夏季。大致可分為冷暖兩季。年平均濕度為30-35%;年均日照時數達4434.7小時;晝夜溫差大,平均日較差14.7℃ 左右,最大日較差25.2℃;平均降水量為68.1毫米;平均風速為2米/秒;平均無霜期為113天。
水文
塔縣主要河流有塔什庫爾干河、塔合曼河、瓦恰河和庫勒青河。河流補給主要以高山冰川和積雪融化為主,輔以深層地下水補給。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塔縣城建截至2012年,塔縣已勘探出的金屬礦有24種,為鐵、錳、銅、鉛、鋅、鎳、釩、鈦、鈷、鎢、錫、鉬、金、銀、鈮、鉭、鈹、鋰、鍶、稀土、砷、黃鐵礦、鈾、釷;非金屬礦30種,為煤、水晶、綠柱石、剛玉、彩色電氣石、天河石、石榴石、玉石、方鈉石、藍水晶、冰洲石、硫磺、螢石、重晶石、天青石、蛇紋石、石英石、白云母、滑石、石墨、沸石、礦泉水、地熱溫泉等。
水能資源
截至2012年,塔縣河流總徑流量約為37億立方米。地下泉水累積量為12立方米/秒,徑流量約3.2億立方米,地下水埋深22米,出水量達450公升/秒。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00年,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轄1個鎮、11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0454人,其中:塔什庫爾干鎮 5112人、塔什庫爾干鄉 4956人、塔合曼鄉 2685人、科克亞爾鄉 905人、提孜那甫鄉 2590人、達布達爾鄉 3123人、馬爾洋鄉 1856人、瓦恰鄉 2756人、班迪爾鄉 1389人、庫科西魯格鄉 2031人、布倫木沙鄉 754人、大同鄉 2297人。
民族
至2013年,塔縣是以塔吉克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塔吉克、維吾爾、柯爾克孜、漢等14個民族。
經濟編輯綜述
2013年,塔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206萬元,比2012年增長12.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004萬元,增長5.79%;第二產業增加值41953萬元,增長8.69%;第三產業增加值29249元,增長21.80%。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4%,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5.6%。
第一產業
塔縣自然風光2013年,塔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16859.65萬元,比2012年下降13%;增加值完成11004.38萬元,增長5.33%。其中:農業總產值3452.4萬元,增長32.58%;畜牧業總產值12422.25萬元,下降21.59%;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985萬元,下降0.68%。農作物種植面積73700畝。其中,糧食種植面積64100畝,蔬菜種植面積1100畝,棉花播種面積4000畝,其他作物種植面積4500畝。糧食作物產量16224噸,增長19.53%,其中小麥產量8418噸,增產21.15%;玉米產量2462噸,增產4.14%。蔬菜產量1354噸;棉花產量392噸。水果產量1748噸,其中杏子產量1628噸,紅棗產量120噸。牲畜存欄20.25萬頭(只)。肉類產量達5210噸,奶產量6750噸,皮產量11.38萬張。
第二產業
2013年,塔縣完成工業增加值18000萬元,比2012年增長1.5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784萬元,比2012年增長1.18%;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4216萬元,增長2.67%。工業用電量35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17.12%。2013年,新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320套(戶),基本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220套。
第三產業
塔縣風景2013年,塔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192萬元,比2012年增長15%。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0607萬元,增長16.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584.9萬元,增長11%。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12625萬元,增長13%;餐飲收入額255.5萬元,增長53.2%,住宿業收入額311.5萬元,增長243%。郵電業務總量1645.86萬元,增長13.59%。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44750.16萬元,增長9.1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1790.9萬元,增長37.49%。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2013年,塔縣有普通中學2所,在校學生2429人,畢業生899人。小學13所,在校學生4204人,畢業生812人。幼兒園8所,在校學生1161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99%,初中學齡入學率100%,小學畢業升學率100%,初中畢業升入普通高中升學率46.4%,初中畢業升入高中階段升學率80.8%。
衛生
2013年,塔縣有衛生機構17個(含鄉鎮衛生院),其中醫院、衛生院14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個。有病床206張,其中: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206張。衛生技術人員263人。鄉鎮衛生院13個,床位106張,衛生技術人員16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3人,護士21人。
交通編輯至2013年末,塔縣公路通車里程980公里。2013年,塔縣完成公路客運量1300萬人次,比2012年增長10.17%。
風俗民情編輯塔吉克族住房新疆塔吉克族住房,一般分為村落住房和牧場住房兩種。其中,村落住房多為石木結構和土木結構。住宅由庭院與住房組成。庭院由圍墻圍護,周圍栽種少量的柳樹、楊樹和杏樹。墻基用石塊鋪砌,墻用土坯砌成。屋頂由主梁、副梁和木朩椽構成。住房一般由門廳、正房、客房、庫房組成。牧場住房多是隨時可以搬遷的氈房,或是長方形的小土屋。塔吉克族服飾
塔吉克族服飾塔吉克族婦女,頭上都戴一頂“庫勒塔”帽,多是圓形硬殼,頂部和帽沿四周都繡有精美的圖案。婦女喜歡穿連衣裙,多為紅色。已婚婦女外出時常系三角形繡花腰帶,老年婦女則留一條辮子,中年婦女留鬢發,未婚姑娘不留鬢發,辮子上常以小銅鏈或銀鏈連結在一起。女性佩戴的首飾碩大,有的老年婦女在胸前佩戴“阿勒喀”圓形大銀飾。塔吉克族男人,頭上都有一頂“吐瑪克”。里子是用黑羔皮做的,皮帽的頂部和四周是用絨布,帽頂上用紅線繡有一圈一圈的花紋。男人身穿“袷袢”,即一種無領、無口袋、無扣的長大衣。恰袢的腰間還要系一塊三角形的腰巾,腰巾上也繡有花紋和圖案。腳上還穿上一雙紫紅色的喬魯克靴。塔吉克族禮儀塔吉克族以“吻”作為見面禮。同輩的男人見了面要相互握手并親吻握著的手背,關系密切的要熱烈擁抱;在路上遇到不相識的人要將雙手拇指并在一起道一聲“更艾力麥古卓”;長幼相見,晚輩要急走幾步迎上前去,吻長輩的手,長輩則吻晚輩的額頭;婦女見面時,平輩互相吻面頰,晚輩吻長輩的手心,長輩吻晚輩的額和眼;男女見面一般握手問好,青年婦女見到男性長者也應吻其手心。男子行禮時右手置胸前鞠躬,女子則雙手捫胸躬身。子女與父母相見,要吻父母手心,以示敬重。進餐時,長輩和客人坐上席,其他人圍坐一圈,中間鋪飯單。端茶送飯按座次先后遞送。進餐客人中若有男有女,一般男女分席,但進餐方式和食物相同。風景名勝編輯塔什庫爾干縣石頭城塔什庫爾干縣石頭城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石頭城之一。石頭城呈不規則的方圓形,城內亂石遍地,分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外城已遭嚴重破壞,只能見到城墻、炮臺和民居的殘址。城外建有多層或斷或續的城垣,隔墻之間石丘重疊,亂石成堆。
塔縣石頭城絲綢古道金草灘絲綢古道金草灘位于塔縣達布達爾鄉境內,在塔什庫爾干河兩岸,屬帕米爾高原上的一片濕地。 公主堡公主堡位于塔縣城南60公里處,坐落在塔格敦巴什帕米爾山上。古堡面積2000多平方米,照山體地形而筑,順坡勢而建,呈西東走向,由高漸低,正面用石塊砌筑墻體,西邊的墻面則就地取材,用夾有一層層荊榛之類灌木枝條夯土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