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克斯縣距伊寧市119公里處,地處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東段。地勢南北高,東西低,南部是南路天山,北部是中路天山,中間是特克斯河谷平地,自西向東傾斜。特克斯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礦產資源豐富,全縣總面積8352平方公里,現轄1鎮7鄉、6個農牧場、1個養蜂場??h境駐有新疆軍區馬場、農四師78團和天西局特克斯林場。2013年總人口17.2萬人。特克斯縣城是中國唯一建筑完整而又正規的八卦城。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為第四批歷史文化名城。
行政區劃編輯
地圖特克斯縣轄1個鎮、5個鄉、2個民族鄉:特克斯鎮、呼吉爾特蒙古族鄉、科克蘇鄉、齊勒烏澤克鄉、闊克鐵熱克柯爾克孜族鄉、喬拉克鐵熱克鄉、喀拉達拉鄉、喀拉托海鄉。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
特克斯縣位于天山北麓西部特昭盆地東端,隸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理坐標:北緯42°22′30″-43°25′30″,東經81°19′00″-82°37′30″。東邊與鞏留縣、和靜縣相鄰,西和昭蘇縣接壤,南同拜城縣毗連,北與鞏留縣、察布查爾縣交界。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縣。東西寬109千米,南北長116千米,中部是東西走向的特克斯河,北部是烏孫山,南部是天山主脈??h城距伊寧市116千米,距烏魯木齊815千米。
地貌
特克斯縣屬于山區縣,93%的面積為丘陵地,特克斯縣城海拔900-1200米,南部天山主脊海拔高度4902米,北部烏孫山海拔3500米。
氣候
處于逆溫帶控制區,是典型的北溫帶大陸性氣候,日光資源豐富。全縣年平均氣溫5.3℃,極端最高氣溫36.7℃,極端最低氣溫-33.4℃,≥10℃有效積溫2292.2℃,年均日照時數2732.2小時,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為18.0℃,最冷月份(一月)-11.℃,相對濕度67%以上,年平均降水量375毫米,無霜期118天,年降水量平均為382.8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1456.8毫米。無嚴寒酷暑、無干熱,空氣潔凈,負氧離子含量高,無蚊蟲、無污染,四季分明。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阿克庫勒湖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33900人,其中:特克斯鎮 28435人、呼吉爾特蒙古鄉 3545人、科克蘇鄉 1855人、齊勒烏澤克鄉 15166人、科克鐵熱克鄉10945人、喬拉克鐵熱克鄉 23397人、喀拉達拉鄉 17167人、喀拉托海鄉 9772人、托斯曼牧場虛擬鄉3007人、薩爾闊布牧場虛擬鄉 2658人、克孜布拉克牧場虛擬鄉 2966人、喀拉達拉牧場虛擬鄉 6393人、阿克鐵熱克良繁場虛擬鄉 719人、特克斯軍馬場虛擬鄉 3947人、兵團七十八團虛擬鄉 4169人。2013年總人口17.2萬人。 非農業人口48946人,農業人口為125582人,全縣人口出生率16.23‰,自然增長率13.77%。
民族
境內居住哈薩克、漢、維吾爾、回、蒙古、柯爾克孜等33個民族。
自然資源編輯林業資源
特克斯縣森林資源由山區原始森林、平原河谷次生林、農區人工造林三部分組成。截至2013年,區劃林業用地11.3萬公頃,其中山區原始森林區劃面積8.48萬公頃,平原河谷次生林區劃面積0.99萬公頃,人工林區劃面積1.83萬公頃,全縣現有林地6.98萬公頃,活林木蓄積總量1486萬立方米,全縣森林資源覆蓋率9.12%。全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0.74萬公頃,人工造林由“三北”防護林體系、用材林、退耕還林和“四旁”綠化構成,其中“三北”防護林體系保存面積0.18萬公頃,用材林積存面積0.09萬公頃,退耕地還林保存面積0.26萬公頃,宜林荒山造林保存面積0.17萬公頃,“四旁”綠化0.04萬公頃。
水力資源
特克斯河水能資源豐富,流域理論蘊藏量總計為792萬千瓦,正常流量18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約60億立方米,水量占全新疆的6%。在縣境內延伸100千米,落差500米。最大流量818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4.6立方米/秒。境內積水面積4554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57%,年徑流量22.21億立方米,占全縣水量的39%,境內長度152千米,正常流量為7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88.4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4.9立方米/秒。
礦產資源
特克斯縣-百度地圖特克斯縣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金(沙金)、鉑(白金)、銀、鎢、鉛、鋅、鉬、銅、鎳、鈷等金屬礦類;花崗巖、石英巖、白云巖、石灰巖、軸面玉、蛇紋石、大理石、滑石、磚瓦用黃土等建材礦類。20多種礦種分布于40多處,其中銅、鎳、鈷、金(沙金)、白金、鎢等金屬礦點,石英巖、白云巖、石灰巖、磚瓦用黃土等建材類,煤炭資源、能源礦產有可供開采的資源潛力。
生物資源
特克斯縣有天山馬鹿、雪豹、棕熊、天山羚、北山羊、雪雞、松雞、石雞等國家一、二級珍稀保護動物。人工飼養的動物主要有新疆細毛羊、哈薩克羊、新疆褐牛、西門塔爾牛、荷斯坦牛、伊犁馬及雞鴨鵝等家禽;有遍及山區草原的天然雪嶺云杉,分布于溝壑小溪旁的野生胡楊、白樺樹;有野生珍貴菌種阿魏菇、羊肚菌等;有天山雪蓮、石蓮、野生貝母、黨參、甘草、沙棘、黑加侖、麻黃草、野薔薇果等珍貴野生藥材。
經濟編輯綜述
2013年完成生產總值19.58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第一產業8.69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2.85億元,增長37.9%;其中工業增加值1.65億元,增長49.5%;第三產業8.04億元,增長11.7%;人均生產總值11216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3億元,同比增長24.3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億元,同比增長2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7億元,同比增長13.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6441元,同比增長13%;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200元,達到9466元。
第一產業
烏孫山洞窟彩繪巖畫2013年,農牧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農林牧漁業產值完成15.05億元,同比增長5.31%,其中農業總產值54309.75萬元,同比增長10.87%;林業總產值600.01萬元,同比下降61.24%;牧業總產值94477.67萬元,同比增長3.21%;牧業產值占大農業總產值的62.8%。2013年,特克斯縣共完成農作物種植面積5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完成32.96萬畝,增長5.1%;油料種植面積6.15萬畝,下降27.2%;甜菜種植面積2.25萬畝,增長1.75%;蔬菜種植面積2.8萬畝,增長10.7%。2013年糧食總產量完成14.48萬噸,增長43.08%;油料總產量完成1.08萬噸,下降9.78%;甜菜總產量完成9萬噸,同比增長3.03%。2013年牲畜存欄72.06萬頭(只),增長2.68%;牲畜出欄51.42萬頭(只),增長5.7%;肉產量1.84萬噸,增長3.68%,其中羊肉產量0.66萬噸,增長7.6%;牛肉產量0.83萬噸,增長0.34;豬肉產量0.13萬噸,增長7.43%;奶產量7.81萬噸,增長3.04%;羊毛產量0.11萬噸,增長0.18%。
第二產業
2013年,特克斯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4億元,增長83.8%,其中:輕工業增加值2835.5萬元,下降22%;重工業增加值1.51億元,增長88.6%;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4.92%。建筑業2013年完成產值10883萬元,同比增148.8%;房屋施工面積14.46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6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3年,特克斯縣個體戶達到3004戶,比上年末增加254戶,同比增長9.24%;從業人員5367人,比上年末增加263人,同比增長5.13%;注冊資金8740.81萬元,增長11.28%。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實現4.62億元,同比增長13.2%;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實現3.08億元,同比增長12.8%。住宿和餐飲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批零貿易業繼續旺盛。特克斯縣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完成13626.1萬元,同比增長20.8%;批發零售貿易額為77211.4萬元,同比下降7.7%。2013年,特克斯縣共實現旅游收入10509萬元,同比增長33%,旅游人數達62.1萬人次,同比增長19%。
社會編輯教育事業2013年,特克斯縣擁有學校53所,在校學生23914人,有教師2276名。醫療事業2013年,特克斯縣擁有14家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457人,其中醫生163人。鄉村初級保健網健全,鄉衛生院醫療設備日趨完善,防病治病能力不斷加強,特克斯縣有病床655張,其中醫院擁有425張。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達108166人,增加6984人。文化事業2013年自治區級文明單位完成23個零基啟動,新創建州級文明單位1個.通過舉辦文化廣場等文藝活動,不斷豐富各族群眾的文化生活,全年送文化下鄉演出88余場,放農村電影500余場。廣播電視事業取得新的發展,特克斯縣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1.95%,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2.46%,有線電視用戶8241戶。社會保障2013年末特克斯縣參加失業保險6957人,增加170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2737人,增加522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3061人;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3947人,增加105人;參加工傷保險7135人,增加1148人;參加生育保險8339人,增加64人。城鄉居民中有2.01萬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濟,年末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1家,擁有床位40張,收養各類人員18人。
烏孫文化編輯特克斯——古代多出“天馬”的烏孫國所在地。特克斯不僅詮釋了易經文化,而且也是烏孫文化興盛地。
喀拉竣草原 (2張)
特克斯地處天山北坡西部,哈爾克山北麓,烏孫山南麓,特克斯河谷盆地。根據我國古代歷史文獻《史記》、《漢書》、《唐書》、《魏書》等記載,公元前二世紀前期,烏孫人由甘肅西遷新疆伊犁,占據了最富饒的特克斯河流域天然大草原,生息繁衍長達五百余年,成立了當時西域第一大國——烏孫國。烏孫人是今天哈薩克族的主要族源,“烏孫”在哈薩克語中意為“團結、聯合”。特克斯是中國古代有史記載遠嫁公主最多的地方(漢朝解憂、細君二位公主均嫁入烏孫國),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賽馬場——“汗草原”所在地,中國古代游牧民族建立“牙帳”最多的地方。截至21世紀初,特克斯的土地上仍保留有大量烏孫墓群。烏孫古墓分布在依山傍水的草原上,呈南北走向,五至七座為一列,其中有大墓、小墓之分。烏孫文化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馬文化。烏孫馬又稱“天馬”、“西極馬”。特克斯位于天山降水豐沛區,水草豐美、氣候溫寒,因此自古出駿馬。據史學家考證,公元前104年,烏孫王向西漢王朝求婚,呈送漢武帝的千匹良馬,就是從當時特克斯賽馬會中挑選出來的烏孫馬。然而,在以馬為主要交通工具的眾多民族中,只有烏孫人和他們的后代哈薩克人有熏食馬肉的習慣。據專家認定,馬肉有益于恢復肝臟機能,防止貧血,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增強人體免疫力。重視保健的日本人也愛吃馬肉,近些年特克斯縣一些企業以每公斤百元的價格向日本出口高檔馬肉。
地方特產編輯名酒特制伊力大曲,人們習慣上叫伊力特曲,屬濃香型白酒。晶瑩透明,香氣濃郁,口感綿實,回味悠久。伊力特曲早就以它優良的酒質和特殊的風味聞名全疆,是在各種大賽上屢次奪魁的名酒,享有“新疆茅臺”的美譽。 鹿茸是傳統的名貴藥材,它含有多種氨基酸,磷酸及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脂溶性VC,營養性礦物質,和豐富的鈣成份,它具有平衡血壓,調節心率,改病善睡眠和食欲,調節機體的新陳代謝,降低疲勞,恢復體力,增加骨質密度等作用。 雪蓮雪蓮花則生長在雪線以下海拔2800-4000米之間的石縫、巖壁、礫石坡地和濕潤沙地上。每年七八月,雪蓮開花,為高山的冰雪王國添上一片妖嬈秀色,顯示出她的不避嚴寒、傲斗冰霜的品格。雪蓮花是一種名貴的草藥,性辛熱,有“通經活血、去風勝濕”的功能。 沙木沙克小刀沙木沙克小刀被列為新疆四大名刀之一,是少數民族特需產品。
風景名勝編輯八卦城1937年,人們取《易經》中“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之意而設計筑城。特克斯城占地960公頃,整個城呈八卦形態,以城中花園為中心,有8條街道向外輻射,與4條環路相交。特克斯縣是國內唯一沒有紅綠燈的城市。該城始建于1937年,由當時的伊犁屯墾使兼警備司令邱宗?,F場查勘、設計。八卦奇城世界獨有,特克斯整個縣城根據《周易》八卦"后天圖"方位設計建成,城中心向外輻射"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條大街,由從內向外四條環路聯通,縣城方位"坎"北,"離"南,"震"東、"兌"西,神經的《易經》方位學說以有形方式規模宏大的再現于此,登城中心30米高"觀景塔"可飽覽八卦城全貌。 阿克庫勒湖
特克斯草原位于特克斯縣城東南,離縣城直線距83公里,有公路通至闊克蘇溫泉,轉入牧道可達。海拔3000米。阿克庫勒屬高山湖泊,距南天山山脊線上阿克布拉克達坂(4075米)僅2.5公里,是南天山北坡冰川故道上的冰磧堰寒湖。湖水清澈透明,外觀藍綠色,水溫極低,冬季結冰,平滑如鏡。該湖地處闊克蘇河上游南岸高山帶,夏季湖周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有許多珍稀野生動物。 喀拉峻草原喀拉峻草原位于特克斯縣南喀拉峻山,距縣城直線距離約30公里,有簡易公路相通。海拔1600~2800米。 特克斯草原特克斯草原在新疆伊犁谷地西的特克斯、昭蘇縣境內,是新疆最美的草原,由于尚未開發,這里的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風情獨特,山清水秀,人文濃郁。特克斯縣縣城是中國惟一的八卦城,建筑風格獨特。 特克斯溶洞石林距特克斯縣城40公里處有一個克桑溶洞,屬于喀斯特溶巖地貌,經專家鑒定,是新疆唯一的石灰巖天然地下溶洞,也是我國最西部的溶洞。溶洞已探明的部分約3公里長,最寬處約18米,最窄處僅容一人匍匐通過。特克斯縣闊克蘇河上游還有一片“天山石林”,為新疆第一大石林,在全國名列第二。它是200萬年前強烈造山運動形成的典型的雅丹地貌,長約9公里,寬約5公里。 闊克蘇溫泉位于特克斯縣南,離縣城直線距48公里,有公路和山區簡易公路可達。海拔1640米。溫泉出自闊克蘇河谷左岸巖石裂隙,有泉眼兩處。水質清澈透明,手感光滑,水溫40℃~50℃,泉水中含有碳酸鹽、硫、磷等多種礦物質,對風濕病、關節炎、皮膚病等有較好療效。 該溫泉地處闊克蘇河中游地段。河水在此段深切基巖形成峽谷,河水洶涌而下,浪花飛濺,濤聲震天。溫泉周圍有石壁林立,郁郁蔥蔥的云杉森林。烏孫夏都特克斯境內的喀拉峻草原是當年烏孫王迎娶細君、解憂公主的地方。特克斯境內有烏孫古墓兩萬多座,這是中國保存完整、數量最大的烏孫古墓群;特克斯區域氣候宜人,冬暖夏涼,較周圍地區適宜避暑,故烏孫人以此為夏都。
風味小吃編輯奶茶、抓飯、粉湯、風味包子、納仁、辣罐和血腸、馕、拉面。特克斯縣的飲食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地方小吃最多的地方就是解放路客運中心周圍和紅旗路上的美食城。
地方榮譽編輯2001年榮獲上海吉尼斯之最,2004年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評為自治區“歷史文化名城”,2007年5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來年特克斯縣先后成功創建成為國家平安暢通縣及自治區平安縣、旅游強縣、園林縣城、最佳衛生縣城,2010年榮獲中國首批低碳旅游示范縣稱號 ,瓊庫什臺村、阿克鐵熱克村相繼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生態文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