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區是三亞市四個市轄區之一,位于海南省三亞市中西部,2014年成立,原名天涯鎮,因為地處天涯海角,故名天涯區。2015年1月,正式撤銷河西區、鳳凰鎮、天涯鎮、設立天涯區。天涯區管轄原河西管委會、鳳凰鎮、天涯鎮行政區域,人口22萬人(2014年),共計22個社區和20個行政村。 天涯區占地面積944平方公里,屬于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1-6月為東北季風期,6-12月為西南季風期。年平均氣溫25.4℃,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21.0℃,最熱的六月份平均氣溫28.5℃。沿三亞灣16公里長的黃金海岸線,是三亞市區旅游賓館、酒店、度假村最集中的地區。 (鳳凰鎮、天涯鎮、河西區)現天涯區,2012年年底三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49.6億元,4143萬元,63.29億元。
天涯區戶。近山近海,環境優美,被人們發現后,附近漁民遷來在沿岸一帶住居,形成漁村。 1949年為崖縣信孚鄉。1958年馬嶺公社。 1966年更名天涯公社。1984年建天涯鎮。2001年8月,天涯鎮、育才鄉合并,設立天涯鎮。 鳳凰鎮羊欄鎮位于三亞市南部,1950年置羊欄鄉。1961年改公社。1987年建鎮。 2001年8月由羊欄鎮和高峰鎮合并而成。設立鳳凰鎮。 天涯區2014年2月11日,國務院批復三亞市撤六鎮新設四區[5-6] ,撤銷河西區、鳳凰鎮、天涯鎮,設立天涯區。 2014年9月22日,成立三亞市天涯區籌備組,進入“撤鎮設區”實質階段。2014年10月23日,三亞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決定:分別成立三亞市吉陽區、海棠區、天涯區、崖州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負責籌備各本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相關事宜。
2015年1月2日,三亞市天涯區舉行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天涯區黨委、政府、人大正式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5年,天涯區管轄原河西區和原天涯鎮、原鳳凰鎮行政區域,共計22個社區20個行政村。政府駐地:三亞市天涯區鳳凰路319號天涯區轄22個社區一覽表儋州村社區群眾街社區建設街社區紅旗街社區朝陽路社區友誼路社區機場路社區
金雞嶺社區西島社區榆港社區南海社區新建社區和平社區光明社區
春園社區場站社區鴨仔塘社區嶺北社區馬嶺社區回新社區回輝社區
羊新社區以上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天涯區轄20個行政村一覽表檳榔村海坡村妙林村新聯村羊欄村水蛟村
梅村村桶井村臺樓村抱前村抱龍村立新村
扎南村黑土村布甫村紅塘村塔嶺村文門村
過嶺村華麗村以上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
天涯區位于三亞市中西部,占地面積944平方公里,轄區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09°26′,北緯18°18′。東鄰吉陽區,西與崖州區接壤,南臨大海,北靠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氣候
天涯區屬于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1-6月為東北季風期,6-12月為西南季風期。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長夏無冬,秋春相連,陽光充足,蒸發量大,干濕各半、雨驟旱酷,臺風頻繁,雨急風狂的特點。 年平均氣溫25.4℃,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21.0℃,最熱的六月份平均氣溫28.5℃,沒有嚴重低溫,對農作物生長極為有利。 北部山區年平均降雨量1625.0 mm,南部沿海年平均降雨是1279.3mm。降雨季節分布也不均勻,干濕季節明顯。4-10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90%,11月至次年3月為旱季。熱帶風暴或臺風平均每年1-2次,年平均蒸發量2266mm,屬于半濕潤半干旱地區。 全年日照時數多年平均為2518.2小時。 常風年平均風速2.7米/秒左右,東風為多。臺風季節為每年6-10月,平均每年影響次數為4.3個。
地形地貌
鳳凰鎮(現天涯區),全鎮從北至南依次分布著山地、丘陵、臺地、河流谷地、平原等地形結構。全鎮地勢北高南低,高峰片、南島農場為海拔300~900米的山嶺環抱,海拔最高的山嶺為尖嶺,海拔1019米。 全鎮范圍內土壤類型主要有山地黃壤、赤紅壤、磚紅壤、燥紅壤、潮砂泥土、濱海砂土、潴育型田洋土壤等。 天涯鎮(現天涯區),屬丘陵地貌。鎮域地勢呈東高西低狀。東部自北部的何得嶺到南端臨海邊的馬嶺,連續10多座海拔高度300米以上的山嶺,其中中段的雄高嶺海拔高749米,相鄰的幾座山也在600米以上。 西部近臨寧遠河的下游,海拔高度多在100—250米,屬緩坡丘陵地。寧遠河下游的5條小支流發源于本鎮域,形成了幾個寬度不等的溪谷地。 南部地區較平緩,海拔高多在50—100米,幾座200—400多米高(馬嶺)的孤丘低嶺之間,有寬度1—3公里不等的小片平原,開墾為農田。沿海則是海成沙堤和瀉湖。
水文
地下水:天涯區域范圍巖組厚度小于100米,有2~5個含水層,單層厚度一般小于12米,巖組含水層厚度小于40米,單層單位含水量一般1~2升/秒米。 地表水:天涯區域范圍內有主要河流三條。一條為寧遠河的上游;另外兩條分別為六羅水、水蛟溪發源于福萬嶺、大嶺,流經檳榔村、妙林村,最后流入南海。六羅水上游建有福萬水庫和水源池水庫,水蛟溪上游建有湯他水庫。
自然資源編輯鐵礦羊欄新村鐵礦,為境鐵礦體,屬貧礦,地質儲量668萬噸,截至2010年尚未開發利用。
位于高峰區的紅石鐵礦,以探明鐵礦石C+D級儲量148.6萬噸,微小型礦床,礦體長216~355米寬為5.65~34米延伸60~120米礦石主要為磁鐵礦,含鐵品味31~46%,該礦規模小,截至2010年尚未開發利用。 大理石礦大理石分布于高峰鄉的六羅和雅亮、抱坡、羅蓬等地,截至2010年六羅礦區地質部門已經鉆探,C+D級儲量105萬噸。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截至2014年設立天涯區時,擁有人口22萬(不含育才鎮現“三亞市育才生態區”)。 包括原天涯鎮3萬多人,鳳凰鎮6萬多人,河西區13萬多人。
民族
天涯區的主體民族是漢族,有少數民族黎族、回族。
經濟編輯綜述
鳳凰鎮(現天涯區),2012年底,全鎮地區生產總值49.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5.7億元,第二產業產值6.8億元,第三產業產值37.2億元,三大產業產值比為11.4:13.6:75。轄區全口徑地方稅收達17.35億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31.4%,其中旅游收入達3000萬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37.42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22.25億元;農民年均純收入達8780元,比2011年增長了15.5%。 天涯鎮(現天涯區),2012年,全鎮財政總收入4143萬元。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858萬元,同比增支301萬元,增長8%,完成年度預算的110%。其中,基本支出完成1466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3%;項目支出完成2391.6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14%。全鎮組織稅費收入1.5億元,其中稅收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10638萬元,增長51%,超額完成全年稅收任務。全鎮全年完成省市重點項目(含)投資額共132443.8萬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67.65%。全年政府投資項目完成投資額2350萬元,其中三間水庫排洪工程及臘田水庫防洪路工程已按計劃完成,完成投資額約900萬元。截至2012年12月底,全鎮人均純收入8640元,較2011年增加1101元,增長率14.6%。 河西區(現天涯區),2012年,全區經濟主要由漁業經濟、旅游經濟、街道經濟三部分構成,漁業經濟總量占全市漁業經濟總量的80%以上,全區國民生產總值估算為63.29億元,漁業總產量56294.6噸,同比增長9.4%,漁業總產值47806萬元,居民人均收入23000元、勞均收入32000元,分別增加10480元和11132元。
第一產業
鳳凰鎮(現天涯區)2012年,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160萬元;繼續推廣和深化“企業十合作社十農戶”模式。截至12月底,完成冬季瓜菜種植26800多畝;設施農業種植哈密瓜2200多畝;早、晚造水稻生產31000多畝,南繁制種5000多畝,測土配方施肥推廣2000畝,綠色防控10000畝,薄膜覆蓋滴灌種植5000畝,現代機械化插秧3000畝。第一產業產值5.7億元。 天涯鎮(現天涯區),2012年,全鎮早晚造水稻種植面積24000多畝,畝產達600斤,基本滿足農民的需求。全年動員群眾擴種反季節瓜菜13000畝,其中豆角7000畝、苦瓜4800畝。為做好上市瓜菜的質量檢測工作,組織工作人員每周檢測2次,每次檢測樣品30個,每周上報市農業局和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一次,確保瓜菜順利、安全上市。 河西區(現天涯區),2012年,漁業經濟總量占全市漁業經濟總量的80%以上。建立臨時防風碼頭,開辟西、中沙新漁場,組織大噸位漁船追趕漁汛漁情,赴清蘭、七洲、三亞、鶯歌海、呂化等外海漁場作業。
第二產業
鳳凰鎮(現天涯區),2012年全鎮以開展科技下鄉服務為契機,共組織舉辦各種實用科技培訓班35期,培訓農民4800人次。其中,瓜菜生產培訓9期,熱作管理技術培訓8期,畜牧飼養技術培訓3期,瓜菜病蟲害防治培訓15期,“菜籃子”工程基地建設1900畝。第二產業產值6.8億元。 天涯鎮(現天涯區),2012年共完成4條田洋灌溉渠道改造工程,分別為六一水庫渠道上吉令支渠改造工程、文門龍海田洋渠道建設工程、文門田洋加業攔水壩支渠建設工程、華麗田洋超盆支渠建設工程。4項工程全長總計改善灌溉面積800畝,增加灌溉面積120畝。農戶按程序購買農機、農具共2198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39臺,小型拖拉機277臺。完成“一池三改”46戶。 河西區(現天涯區),2012年實現海洋捕撈從近海捕撈向遠海捕撈,進一步提高漁民捕撈產量,增加效益;加大“科技興漁”的宣傳力度,提高科技水平;幫助養殖戶疏通銷售渠道,拓寬產品銷售市場;認真抓好紅沙漁排的轉產轉業工作。
第三產業
三亞灣鳳凰鎮(現天涯區),2012年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水蛟小魚溫泉等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檳榔河5A級鄉村旅游區已成為鄉村旅游的一面旗幟,不斷發展和壯大的旅游景點、特色餐飲、手工藝品生產加工等第三產業是全鎮城鎮化的中堅力量。第三產業產值37.2億元。 天涯鎮(現天涯區),2012年第三產業發展迅速,鎮區內有著名的“天涯海角風景旅游區”,還有南天生態觀光園、蘭花大世界、日出觀光高爾夫球場、紅塘灣高爾夫球場、力村水庫度假區等風景區和休閑旅游度假勝地。 河西區(現天涯區),2012年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現轄區有家庭旅館268家,比2011年同比增加23家。改造優化轄區各社區背街小巷,創辦個體企業,形成服裝、批發、餐飲、工藝品一條街等一批具有旅游購物特色的街道。
政治編輯截至2014年12月,天涯區現任領導如下:區委書記:張可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向奮人大常委會主任:莫壯麗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樹清副區長:馮霖川、蔡永書、張守讓、海斌、鐘祥濤
交通編輯
天涯區中心至三亞市10公里,至??谑?83公里。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在天涯區域內。海榆西線(G225)、環島西線高速公路、海南西環鐵路從轄區北部東西向通過,環島西線高鐵規劃從轄區北部穿過,南北向縣道X827從鎮區中間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