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縣依鏵子山而落、臨松花江而設、傍岔林河而居的百年小城,隸屬于哈爾濱市,位于黑龍江省中部,哈爾濱東部,小興安嶺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全縣幅員5678平方公里,縣內哈肇公路橫貫東西,雞訥公路縱越南北,松花江跨江大橋與哈同公路、哈肇公路、哈伊公路相連。2010年,轄6鎮2鄉、82個行政村、216個自然屯,通河縣城市人口6.5萬人,總人口24萬人。通河被評為中國文明縣城、中國小城鎮建設重點縣,黑龍江省小城鎮建設先進縣、黑龍江省城鄉規劃管理先進縣、省級衛生城。
行政區劃編輯
衛星俯瞰圖
2000年,通河縣轄5個鎮、9個鄉:通河鎮、烏鴉泡鎮、清河鎮、濃河鎮、鳳山鎮、創業鄉、依山鄉、祥順鄉、三站鄉、螞螂河鄉、樺樹鄉、洪太鄉、富鄉鄉、岔林鄉。
2002年通河縣鄉、鎮、村合并,2003年年末,通河縣設6個鎮,2個鄉:通河鎮、烏鴉泡鎮、清河鎮、祥順鎮、濃河鎮、鳳山鎮、富林鄉、三站鄉。設40個居民委員會,82個行政村。
2009年,通河縣轄6個鎮、2個鄉:通河鎮、烏鴉泡鎮、清河鎮、濃河鎮、鳳山鎮、祥順鎮、三站鄉、富林鄉。82個行政村、216個自然屯。通河縣城坐落于通河鎮內,轄6個社區、50個居委會。境內有:清河林業局、興隆林業局辦事處、岔林河農場。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通河縣位于黑龍江省中部,小興安嶺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地理坐標東經128°7′30″—129°24′30″,北緯45°52′30″—46°37′30″之間。東與依蘭縣為鄰,西與木蘭縣毗鄰,南與松花江為界與方正、賓縣隔江相望,北以平頂山分水嶺為界與鐵力市、慶安縣接壤。通河全境東西長約89.7公里,南北寬約87公里,幅員面積5678公里。中共通河縣委、通河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通河鎮,位于縣境南部,在哈爾濱市東170公里松花江北岸,是通河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是哈爾濱市至佳木斯市之間水運最大港口。
交通編輯
省屬哈肇公路橫貫東西、雞訥公路縱越南北,通河松花江公路大橋與哈同、哈肇、哈伊公路三線貫通,通河已成為黑龍江省中部的重要交通樞紐。
地處哈爾濱、佳木斯區域中心位置,距離分別為180公里,哈佳快速鐵路開通后,將進一步鞏固通河縣副核心城市地位,市中心距離站點僅8公里,車程6分鐘。通過江海聯運可至俄羅斯邊境城市,對俄貿易暢通。省屬哈肇公路橫貫東西、雞訥公路縱越南北,交匯通河。通河松花江公路大橋跨江而設,是雞訥公路橫二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哈同、哈肇、哈伊公路三線相通,通河成為黑龍江省中部的重要交通樞紐。
2008年,通河縣已經建設通鄉通村公路232.8公里,有75個村進行了道路硬化,有37個村實現了全部道路硬化,硬化道路210公里,徹底改善了農民的交通環境。
2011年共完成客運量83.6萬人,比上年增長2.3%,客運周轉量2628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2.3%;貨物運輸總量94.8萬噸,比上年增長3.4%,實現貨物周轉量7633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2%。
通河縣完成工業園區道路建設4113平方米,土方回填14萬平方米;完成港道硬化75條,5.26萬平方米;完成通暢公路20個村,場硬化村內道路15個村,總里程80.45公里,通河縣已有51個村實施村內道路硬化工程,占行政村總數的62%;已有65個村實施通村通暢公路建設,占通村通暢公路任務的79.3%,實施“八二”村鎮道路建設工程,在通河縣8個扶貧重點村,2個鄉鎮修建和擴建白色路面。
風景名勝編輯
自然景觀 (8張)
猴石山冰湖旅游區。該旅游區距縣城北部40公里的鳳山鎮,最高海拔900多米。
二龍潭景區,是松花江沿岸最大的內陸水面,坐落在通河縣東部距縣城20公里,是由躍進泡,妖精泡和哈什哈泡組成,平均水深2米,其中妖精泡水最深處4—6米,其水域面積1.8萬畝,周長20余公里。
紫龍湖度假村。該度假村距縣城35公里的祥順鎮東部,占地面積120畝,集種、養、游為一體。
青峰山莊。該山莊是哈爾濱市新開發的“森林蒸汽小火車”兩日三游的重要景點和宿營地之一。該山莊設有“青峰驛站”,“青楊之王”、“林間棧橋”等景點。
鏵子山旅游度假村。斷壁有鏵山大佛之傳說,山間峭壁處有一塊伸至崖外十余米的石板,其內可容納50余人,人稱望月臺;該景區有度假村,可供游人吃、住和娛樂。有梅花鹿馴養場一座,場內有成年鹿200余只。
岔林河漂流。岔林河漂流地距縣城北30公里,乘車一個多小時即到。游人乘艇漂流,岔林河全長90余里可漂流,已開發三段,年接待游客3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