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市(遼寧省大連市下轄的縣級市,干部配備使用等同大連市轄區,瓦房店市級領導干部使用等同大連市正局級、副廳級)位于遼東半島中西部,地處北緯39°20′~40°07′,東經121°13′~122°16′;東鄰普蘭店灣,西瀕渤海,南與金州區隔海相望,北與營口市蓋州市接壤。北距沈陽292公里,南距大連104公里,是連接沈陽和大連的重要經濟區。2011年初,遼寧省瓦房店地區發現的一處大型金剛石礦,礦藏量保守估計約100萬克拉(約合200公斤),可開采30年以上。
自然地理編輯
地理概況
瓦房店市
瓦房店市(遼寧省大連市代管,2009全國百強縣市第27位)位于遼東半島中西側,介于北緯39°20′~40°07′,東經121°13′~122°17′。東與普蘭店市毗鄰,西瀕勃海,南與金州區隔海相望,北與蓋州市接壤。全市總面積3793.53平方公里(包括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及其交流島街道,含炮臺、復州灣鎮,不含元臺、瓦窩鎮,下同),其中9個街道678.8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61.2公里,占大連市海岸線總長度1906公里的24.2%,其中陸地岸線長423.2公里。境內交通十分方便,四通八達,長大鐵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縱貫南北,城八公路橫穿東西,大連北三市東西大通道橫貫北部三個鄉鎮。市區北距沈陽292公里,南距大連104公里。瓦房店市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千山余脈由東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低山、丘陵、平原、陸地和灘涂結合的多種地貌類型,自然構成大體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礦產資源
瓦房店市礦藏資源豐富,礦種繁多,有金屬和非金屬礦藏30余種。特別是非金屬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有著巨大的開發價值,其中花崗巖、大理石、石灰石、粘土質頁巖、海卵石等儲量約有6.5億立方米。金、銀、鋅、磷等礦藏也有相當儲量。瓦房店市被譽為“東方鉆石城”,金剛石儲量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54%,多呈8面體和12面體,質地優良,晶形完整,色澤晶瑩剔透,首飾級含量占70%,在國際市場上屬一流。
境內富含天然礦泉,清純甘洌,含有鍶(Sr)、溴(Br)、氡(Rh)、低鈉(Na)、偏硅酸(H2SiO3)等16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現通過國家和省鑒定9處,開發4處。境內存儲優質地下熱資源,位于許屯鎮龍門湯地下熱礦泉,水溫達63℃,日供水量可達2000噸,含有10余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是理想的沐浴和飲用雙重型高溫熱礦泉。
境內石灰石資源分布廣,縱跨3個地質時代,質優、儲量大,Cao含量多為50%—53%,大都裸露地表,分布10余個鄉鎮,面積達327.1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8.62%,存儲量10億立方米以上,開發潛力巨大。
河流
瓦房店市河流屬季節性,冬春兩季流量較小,多數斷流。大多數河流獨流入海,源短流急,洪水匯流時間短。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18條,流域面積由大到小依次為復州河、大沙河、浮渡河、嵐崮河、葦套河、南極河、永寧河、九道河、鞍子河、紅沿河、回頭河,其中浮渡河為界河,大沙河、鞍子河是跨市河流。
瓦房店市最大的河流是復州河,復州河流域面積為1638km2,其中瓦房店境內面積為1342.7 km2。復州河發源于普蘭店市同益鄉老帽山南麓,是大連地區第二大河流。流經普蘭店市的安波、同益和瓦房店市的松樹、得利寺、太陽、老虎屯、復州、仙浴灣、楊家、三臺子等10個鄉、鎮,于三臺子鄉西藍旗的老羊頭注入渤海。干流全長137km。有一級支流8條,其中左岸有4條,以嵐崮河為最大;右岸4條,以九道河為最大。該河屬于山溪性河流,河流平均比降1.5‰。流域內多年平均徑流量3.42億m3。本流域干流上有大型水庫2座——松樹水庫、東風水庫,中型水庫1座——七道房水庫。支流上有中型水庫3座——九龍水庫、蓮花水庫、大河水庫,小型水庫7座。瓦房店市城市生活及工農業用水主要來自該河。1971年在上游建成了松樹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02.4km2,經除險加固后,水庫總庫容1.67億m3,興利庫容9102萬m3,是一座防洪、灌溉、供水、養魚等綜合利用大(2)型水庫,主要擔負瓦房店市的城市生活和工業供水任務。該河下游1992年建成東風水庫,總庫容1.42億m3,興利庫容9370萬m3。
氣候特征
瓦房店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9.3℃,無霜期165-185天,平均降水量580-750毫米,全年太陽總輻射量143.3千卡/平方厘米。
行政區劃編輯
瓦房店市
轄11+(-2)個街道、13+(-2)個鎮、6個鄉、2個民族鄉、3個市級工業區。11+(-2)個街道分別為:文蘭街道、共濟街道、鐵東街道、嶺東街道、祝華街道、崗店街道、新華街道、太陽街道、九龍街道以及長興島街道、交流島街道(長興島街道、交流島街道由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代管)等。
13個鎮分別為:復州城鎮、松樹鎮、得利寺鎮、萬家嶺鎮、許屯鎮、永寧鎮、謝屯鎮、老虎屯鎮、紅沿河鎮(原名東崗鎮,于2009年6月更名為紅沿河鎮)、李官鎮、仙浴灣鎮、復州灣鎮、炮臺鎮(復州灣鎮、炮臺鎮由大連普灣新區代管)等。
6個鄉分別為:土城鄉、閆店鄉、西陽鄉、泡崖鄉、駝山鄉、趙屯鄉。
2個民族鄉分別為:楊家滿族鄉、三臺滿族鄉。
3+(-1)個市級工業園區分別為:大連瓦房店工業園區(又稱瓦房店西郊工業園區)、瓦房店祝華工業園區、大連松木島化工園區(大連松木島化工園區由大連普灣新區代管)。
4個經濟區分別為沿海經濟區(主體為三臺、仙浴灣)、紅沿河核電循環經濟區、太平灣臨港經濟區、龍門溫泉旅游經濟區。
根據大連市整體規劃,按照市委全會部署,堅持面海發展、全域謀劃的思路,形成“兩軸、一帶、三園、四區”的空間布局。以城八線為軸,連接新老城區,以老虎屯鎮為中心節點規劃建設新城走廊;以沈大高速公路為軸,輔之以202國道、長大鐵路等,規劃建設中心城鎮,打造小城市組團。在遼寧濱海路兩側建設新興產業發展和旅游觀光帶。進一步加快大連瓦房店工業園區、瓦房店祝華工業園區、大連松木島化工園區(2010年5月起大連松木島化工園區由大連普灣新區代管)三大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堅持以沿海開發帶動全域城市化步伐,組團梯次開發沿海經濟區、紅沿河核電循環經濟區、將軍石臨港現代物流經濟區、龍門溫泉旅游經濟區,形成優勢突出、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功能互補的城市化布局。
沿海經濟區(2010年瓦房店新規劃的新城區)總體規劃面積150平方公里,主體為三臺和仙浴灣120平方公里區域,主要建設新興工業城市標志區和生態宜居海濱新城,構成沿海開發的核心區,重點發展軸承及相關產業、裝備制造業,以及金融商貿、,房地產開發,引路者企業策劃等現代服務業。
紅沿河核電循環經濟區主要依托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大力發展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經濟,著力打造綠色能源、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示范區。
太平灣臨港經濟區以萬噸公共運輸碼頭建設為核心,實施港區聯動,推進深海航道建設,發展現代物流產業。
龍門溫泉旅游經濟區以許屯溫泉、李官海濱為核心,整合周邊萬家嶺、得利寺旅游資源,建設一個以溫泉休閑度假為特色的城市組團. 以區內企業實體經濟相輔相成,并設有瓦房店縣域內唯一一家企業管理與咨詢現代服務企業瓦房店引路者企業策劃公司,為區域企業與經濟發展做好相對應的服務,包括為機械制造加工,鑄造,軸承產業與食品加工,汽車配件等行業的企業管理咨詢, 產業投資策劃咨詢!
其瓦房店引路者企業策劃公司不但專注于區域內企業的管理提升與培訓,更結合市政府經濟發展戰略, 積極與外部投資商會建立合作, 為本區域企業的投融資牽線搭橋,招商引資,重點為軸承產業投資,旅游休閑產業投資,加工制造與設備工程產業! 由此更希望更多的企業與投資者來瓦合作,建立聯盟與發展的契機-瓦房店咨詢投資-引路者,代表了眾多的企業的利益-更代表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利益,共同發展,創造新的經濟騰飛,企業的百年興旺!
高等教育:大連海洋大學(瓦房店校區)。
公路
概況
2011年,瓦房店市公路通車總里程1959.832公里。境內有國家級公路153公里(含沈大高速80公里)、省級公路240.551公里、縣級公路353.281公里、鄉村級公路1213公里,有公路橋梁1529座。
公路工程
2011年新建、改建黑色路面107.1公里,新建橋梁59座1810.595延米,鋪設涵洞84道;龍李線13.466公里一級路改擴建如期竣工;復大線19.08公里一級路改擴建接近尾聲;南外環3.579公里一級路新建穩步推進;農村公路60.209公里油路按期完成;皮炮高速公路順利通車。
公路養護
2011年,養護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全年新植、補植路樹(苗木)37.867萬株,清理邊溝3144公里,整修路肩4338公里,有力保障了公路行車順暢。
公路運輸
2011年,全市共有營運車輛18541公交車臺,其中貨運車輛16414臺,4.62萬載重噸。完成貨運量491.06萬噸,完成貨運周轉量5.12億噸公里??瓦\車輛370臺,營運線路214條,完成客運量798.46萬人次,完成客運周轉量3.37億人公里,有出租車1552輛、6200個座位,城市公交客車178臺,營運線路19條,完成客運量8500萬人次。
農村公路
2011年,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我市先期安排27條43.433公里建設任務,后根據鄉鎮經濟發展需要,增建4條16.776公里,進一步優化了農村公路網絡化格局,提高了農村公路交通條件。
人文景觀編輯
市區景觀
市區內景點:
長興島
東山公園
西山公園
市區外景點:
永豐塔
長興島海濱公園
橫山書院
仙浴灣旅游度假區
橫山書院
龍門溫泉旅游度假區
龍王廟旅游度假區
龍潭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