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是長沙市市轄區。望城是雷鋒的故鄉,被江澤民同志譽為“希望之城”。截至2012年,望城區轄10個街道、10個鎮、1個鄉,總面積969平方公里,總人口52.43萬人。2012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6%。
氣候
望城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17℃,降水量1370毫米,日照1610小時,無霜期274天。1月為一年中氣溫最低的一個月,平均氣溫為4.4度,7月為氣溫最高,平均30℃。
水系
河流:境內河流為湘江及其支流,以湘江河為界,從河西流入湘江的有柳林江、撇洪河、溈水河、八曲河、馬橋河、大澤湖水系、龍王港、觀音港和百泉河,其中最有名的為溈水河。從湘江東岸流入的有黃龍河、石渚河與霞凝河。湖泊:較大的湖泊有團山湖、天井湖和格塘水庫,其他庫容量100—1000萬立方米有,黃金鄉的觀音巖水庫、茶亭鎮境內的茶亭水庫都很有名。
自然資源編輯望城區物產豐富,主產稻谷,盛產鮮魚,素稱“魚米之鄉”。境內地下礦藏已查明的有金、鐵、錳、磷、石灰石、花崗巖、玄武巖、陶土等30多種,共有礦產地65處,其中丁字的花崗石質地堅硬,銅官陶土細膩潔白,均久負盛名。區域內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針闊葉林為主,樹種資源豐富,自然生長和引進栽培樹種70科、274種,竹類7種,主要林木有杉、松、樟、椿、柑橘、楠竹等。
行政區劃編輯望城區轄橋驛鎮、茶亭鎮、東城鎮、銅官鎮、喬口鎮、靖港鎮、格塘鎮、烏山鎮、白箬鋪鎮、雷鋒鎮10個鎮(其中雷鋒鎮交由高新區托管),轄丁字灣街道、書堂山街道、高塘嶺街道、喻家坡街道、金山橋街道、黃金園街道、廖家坪街道、白沙洲街道、大澤湖街道、月亮島街道10個街道,新康鄉1個鄉,共有126個村民委員會,3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經濟編輯綜合
2012年,望城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748847萬元(含托管的雷鋒鎮),比上年增長1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7037萬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2767762萬元,增長14.6%;第三產業增加值684048萬元,增長13.3%。一、二、三次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4、10.6、2.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7.7%、19.3%,第三產業的貢獻率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為7.9:73.8:18.3,與上年比較,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下降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0.6個百分點。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67.2%,拉動GDP上升9.1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7.5%,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 交通編輯京廣鐵路、石長鐵路、長常高速、319國道以及京珠高速西線等穿境而過。長沙地鐵四號線起于高塘嶺街道
望城區經長沙主城區終于長沙火車南站(武廣高鐵火車站)截至2013年,全區公路線約為200條總計長度為900公里,其中三環線、國道319線、長張高速長益段、長湘高速、長湘公路、湘江路、瀟湘路、金星路、雷鋒大道、金洲大道、黃橋大道、望雷大道、普瑞大道、白若大道和雷高公路為主要干線。河網為湘江及其支流溈水河和靳江河,通航總長度達68公里,可以???000噸的泊位。望城區與長沙市核心城區實現了公交無縫對接,長沙903路(溁灣鎮-望城汽車站)、長沙903區(溁灣鎮-高星物流園)、長沙918路(汽車西站-望城汽車站)、長沙918區(汽車西站-銀杉路)、長沙907A路(華夏-洗心禪寺)、長沙931路(汽車北站-丁字鎮)、長沙雷鋒專線(雷鋒學校-玫瑰園北門)7條公交線路直通長沙市核心城區,另外區內有星城1線(望城汽車站-望城汽車站)公交。文化編輯長沙地區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起源于民間歌舞—地花鼓,以長沙話為統一舞臺語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花鼓戲皮影戲又叫燈影戲或影子戲。是以特制的透明牛皮或驢皮,現改用皮紙襯殼雕鏤繪制而成的影人來表演的,在燈光透射的屏幕后面做出各種動作,表演戲劇情節和故事,伴之以音樂、唱腔和道白,是一種民間藝術。此戲始于漢,盛于宋,用湘劇和花鼓戲唱腔,在長沙等地頗為流行。長沙皮影戲以造型生動。其劇目有歷史劇、神話劇和現代劇。其中寓言劇和兒童劇更為精彩。如《龜與鶴》、《兩朋友》、《采蘑菇》、《烏鴉與狐貍》、《哪吒鬧?!返?。望城縣城關鎮被譽為“皮影之鄉”。湘繡是湖南的一種傳統手工藝品。在望城農村流傳尤為突出、經久不衰。1958年長沙出土的公元前五世紀以前的楚墓中,就有精致的龍鳳刺繡品。1972年馬王堆出土的距今2100多年的西漢古墓隨葬物,有更多的繡衣、繡料。1898年前后,許多優秀畫師參與湘繡技藝的改革,使湘繡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湘繡是以絲線在綢緞等高級材料上繡制而成的精細工藝品。它同其它刺繡工藝品一樣,具有以繪畫為基礎,運用各種針法與色線刻劃形象的共性,又有其顯著獨特特點,即強調用概括、寫實的手法。湘繡的名牌產品一獅、虎,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被視為藝術珍品。湘繡產品分日用品和欣賞品兩大類。紙剪是一種民間藝術,長沙望城是湖南的重要產地之一。粽子是民間的風味小吃。吃粽子也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習俗,表示對屈原的祭奠。湘粉,又名“南粉”,因產地在湖南而得名。望城區湘江西岸是主要產區,人們又稱做“西粉”。望城縣制作湘粉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春茶產于望城區格塘,此茶在谷雨前采摘鮮葉,做工精細,外形均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葉片柔軟,香味持久。燈彩是望城普遍流行的民間工藝品,在節日和喜慶時懸掛于門首和廳堂。相傳始于西漢,以后歷代都有制燈工藝。民間藝人利用本地所產竹、木等材料,制成各色花燈,加以彩繪或刺繡裝飾,結構精巧,古樸雅典,美觀大方。走馬燈:是民間紙扎藝術,是用蔑做骨架,用彩紙糊成方形或圓形的燈籠,用紙片剪成人、馬,貼在紙輪上,把紙輪安放在燈籠中間。利用燈光熱氣,沖動紙輪旋轉,于是,人和馬表成動感。宮燈:是特種手工制品。它是以雕竹、雕木、雕漆、鏤锏等框架,鑲以絹紗、玻璃或牛角片,加以精致彩繪或嵌以翠玉珠寶?,F今則采用鋁合金等金屬,有機玻璃璐珞、塑料等新式材料制作。宮燈是一種豪華照明藝術裝飾?;簦夯羰敲耖g各種藝術燈籠的總稱。望城縣流行的有各種幾何形、動物抽象形等象征吉祥花燈,一般用于民俗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