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區(Wangyi District)位于陜西省銅川市中部,是銅川市原經濟、金融、文化、商貿中心。王益區轄紅旗、桃園、七一路、青年路、王家河五個街道辦事處和黃堡鎮、王益鄉,總人口20.2萬(2013年)??偯娣e162.2平方千米,區人民政府駐健康路。2013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73.17億元,擁有耀州窯博物館、炭科溝遺址、前峁遺址、興元寺塔等景區或遺址。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3年,王益區轄1個鎮、2個鄉、4個街道辦事處、30個村委會、19個社區。所轄鄉鎮、街道辦事處名稱:黃堡鎮、王益鄉、王家河鄉、紅旗街街道辦事處、桃園街道辦事處、七一路街道辦事處、青年路街道辦事處。
人口民族編輯
2010年,轄區總人口20.7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1萬余人,農村人口3.69萬余人。2013年末全區常住人口為202100人,同2012年全區常住人口的201500人相比,增加600人,增長2.9,其中:城鎮人口170206人,農村人口31894人。全區主要以漢族人口為主。
地理環境
位置面積
王益區位于銅川市中部偏東南方向的丘陵山地峽谷,東經108°57'—109°09',北緯34°57'—35°12',面積162.2平方公里。東西較窄,南北狹長,東西寬18.5公里,南北長27.1公里。東北部與印臺區接壤,西南與耀州區接壤,僅東南一小部分與富平縣接壤。
氣候
王益區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雨熱同季,雨量較多,溫度偏低,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8.7-12.1℃,年平均日照時數2345.7小時。
地貌
漆水河穿境而過,將王益區分為東南、西北兩部分,西北高,東南低,由北向南呈傾斜狀。境內溝壑縱橫,梁峁相間,川塬山丘交錯,形成二個自然區。東南部為海拔1000~1400米左右的黃土丘陵;西北部是以黃土梁為主的丘陵山地,區內海拔高度一般在600-1200米之間。
土壤
王益區內土壤主要以褐土、黑壚土、黃綿土、新積土等為主,從北向南依次分布。王益區的土壤屬微堿性,適合于大多數作物的生長。
自然資源編輯植物資源
王益區域內的植被分自然植被和人工栽植植被。轄區以山坡丘陵地貌為主,山坡大部分被次生灌叢占據。山坡分陽坡與陰坡,陽坡以狼牙刺、酸棗、荊條、對節木等為主,陰坡以黃櫨、黃薔薇、連翹、紫丁香、和子梢等灌叢為主,屬自然植被。王益區森林植被屬暖溫帶森林草原植被帶。丘陵溝壑區主要為灌叢草原及灌木草原,和一部分喬木植被。主要天然喬木樹種有側柏、櫟類、山楊;人工栽培樹種有刺槐、泡桐、楊樹、核桃、柿子、蘋果、花椒等。以刺槐為主的人工林占林地的55%以上。
動物資源
王益區野生動物種類較少,截至2012年,全區野生動物主要有環頸雉、家燕、山雀、灰喜鵲、石雞、灰斑鳩、喜鵲、野兔、中華鼢鼠、蛇類、青蛙等10余種。
水資源
漆水河是貫穿王益區中心的一條主河道,屬渭河水系石川河一級支流。河道長16.7公里,河床平均寬度25米。一級支流有史家河、小河溝、王家河、新川溝、紅巖溝、大同溝、李家溝、瓦窯溝等8條,從青年路流至耀州窯博物館,境內流經青年路辦事處、七一路辦事處、紅旗街辦事處、桃園辦事處、黃堡鎮政府,年平均徑流量754.36萬立方米。王益區淺層地下水絕大部分為重碳酸鹽型低礦化度水,無色透明,無嗅無味,水質良好,宜于生活和生產用水。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灰巖、砂巖、陶瓷粘土、油頁巖、磚瓦粘土等。電石用石灰巖省內唯一,耐火粘土、水泥配料黃土儲量,均居全省前列。其中能源礦藏有煤和油頁巖,煤為王益區主要的能源礦藏,探明儲量較豐。油頁巖主要分布于王家河鎮周家河村,屬耀州區摩天溝、郊區何家坊一帶油頁巖的一部分。金屬礦藏主要為鋁土礦,鋁土與粘土礦共生,一般賦存于10號煤底部奧陶系灰巖上部,由西北有色地質勘探局712隊在黑池塬一帶立項勘探。非金屬礦藏種類較多,儲量豐富。主要有水泥用灰巖、電石用灰巖、水泥配料用砂巖、陶瓷粘土、磚瓦用粘土等?,F已全部探明,并予以開采利用。
土地資源
王益區土地面積162.2平方公里。農用地面積為13388.29公頃,城市總面積為1205.83公頃,全區工業用地總面積為467.79公頃,其他用地面積共計1112.04公頃。農業用地其中耕地5420.21公頃,園地1996.92公頃,林地4773.2公頃,草地604.75公頃,農村道路262.81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2.01公頃,其他土地308.39公頃。農業用地:王益區耕地5420.21公頃,主要分布在黃堡鎮,黃堡鎮耕地面積3451.17公頃,占全區耕地面積的63.67%。黃堡鎮作為王益區面積最大的鎮,占了王益區總面積的近一半,在農業用地面積中,大部分地類在王益區都占有最高的比例。王益區的耕地絕大部分為旱地,水澆地只有在王家河鎮零星分布;果園作為王益區農村的主要經濟來源,在各鄉鎮都有較大面積的分布,主要以蘋果為主。王益區林地4773.2公頃,以灌木林和有林地為主,灌木林占林地面積的近一半,其他林地分布較少;草地以天然牧草地為主。城市用地:王益區作為銅川市的老城區,其城市面積在全市占有較高的比重,城市總面積為1205.83公頃。工業用地:全區工業用地總面積為467.79公頃。其中,黃堡鎮比例最高,為219.91公頃,占全區工業用地面積的47.01%。市區四個街道辦事處工業占地97.96公頃,王家河街道辦事處(原王家河鎮)為121.53公頃,王益鄉為28.39公頃。風景名勝編輯耀州窯博物館耀州窯博物館位于銅川市黃堡文物保護單位“耀州窯遺址”所在地。耀州窯是中國歷史名窯,與定、汝、哥、鈞五大名窯齊名,;其代表產品宋代刻花青瓷被譽為“中國北方刻花青瓷之冠”,在中國古陶瓷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古耀州遺址“十里窯場”留下了極為豐富和珍貴的制瓷作坊、窯爐遺址遺跡以及陶瓷文物。 玉華宮玉華宮風景名勝區位于銅川西北部。南距西安國際機場120公里,北距黃帝陵55公里。銅黃高速公路和210國道臨區而過。規劃面積23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面積3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1.4﹪,已初步建成了文物遺址區、游覽區、佛教文化區、盛唐文化區、商業購物區、娛樂食宿休閑區六大功能,有108個景點。景區盛唐文化濃郁,佛教文化厚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生態型3A級旅游景區。 大香山寺舊志記載,大香山寺興于符秦(351-384年),盛于姚秦(384-417年)。姚秦時,全國上下篤信佛法,有“有十室九空”之說。香山是姚秦的發祥地,大香山寺隨之興盛。隋代曾在香山附近的照金建神得寺及佛塔,供有舍利子等物。唐代前幾任皇帝均崇信佛教,且香山寺乃京畿近邑,周圍佛事興盛。宋雍熙年間(984-987年),敕建勝果院于中鋒,并建白雀寺等,大香山佛教又一次興盛起來。至于明代,左龍麓、左佩玄父子經營于前,喬世寧捐山場之后,大香山寺產增多,境域迅速擴大,修建日多,大香山佛教又一次進入興盛時期。大香山寺已成一座佛教名寺。 玉華寺位于銅川北境的玉華山中,因唐三藏法師玄奘譯經圓寂于此而名顯于海內外。玄寺奘法師在玉華寺四年譯經682卷,其中所譯600卷《大盤若經》和10卷《成唯織論》最為著名,由此玉華寺也成為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玉華寺前身又稱仁智宮、玉華宮,始建于唐高祖,鼎盛于太宗、高宗之時。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六月,正在玉華宮養病避暑的太宗皇帝,在這“不起而游覽,不鳳而清涼”的玉華仙境,一時想到還在長安弘福寺冒著炎暑苦譯佛經的玄奘法師,便敕召法師來玉華休養。其時,玄奘法師四十九歲,本為盛年,可是由于西行取經積歲勞苦,健康狀況已大不佳?;实鄱黝?,玄奘便欣然應召。途中,太宗還不時遣使探望,一再叮嚀要徐緩行進,不得使法師顛簸勞頓。這是玄奘首次來玉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