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城區是濰坊市的中心區,位于山東半島中部,1984年地改市時,由小濰坊市改設為濰城區。1994年又以市中心白浪河為界,進行了區劃調整,河東為奎文區,河西為濰城區。2012年,濰城區總面積2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5萬人,轄6個街道、2個管理區、1個省級開發區,83個社區、169個村莊。濰城區地處中心城區,是山東半島重要的交通樞紐,素有“半島走廊”之稱。轄區內膠濟鐵路、濟青高速公路橫貫東西;國道、省道及市區公路縱橫交錯。北距濰坊港50公里,南距濰坊機場5公里,東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100公里,西距濟南遙墻國際機場150公里,距青島海港、煙臺海港、日照海港都在200公里以內。 風景有十笏園,濰坊人民公園,濰坊風箏博物館等。行政區劃編輯2012年,濰城區轄6個街道:城關街道、南關街道、西關街道、北關街道、望留街道、于河街道。軍埠口綜合項目區、濰城經濟開發區、樂埠山生態經濟發展區。
人口民族編輯2012年全市出生人口92381人,合法生育率97.6%,人口自然增長率3.69%,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07.7,人口出生缺陷發生率下降到5.5%以下。全市年末戶籍人口878.87萬人。全市2012年末常住人口921.61萬人。
自然地理編輯氣候
濰城區屬暖溫帶東部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2.2℃,年積溫4783℃,降雨量700毫米,無霜期185-211天,被譽為“江北蘇州”。
地貌
濰城區地處昌濰平原腹地,地勢平坦,南高北低。東北部土地平曠;西南部為丘陵地帶。
第一產業
2012年,夏糧總產48150噸,比2012年增長1.97%,秋糧面積產量略有減少。通過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濰縣蘿卜原產地保護等措施,蔬菜面積增加,蔬菜總產達4.11萬噸,比2012年增長6.48%。全區生豬出欄12萬頭,家禽出欄400萬只,蛋雞存欄76萬只,奶牛存欄2300頭,肉蛋奶總產3.7萬噸。畜牧業及相關產業銷售收入達20億元,畜牧業保持了穩中有升的發展勢頭。畜牧業總產值達8.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62%以上,肉蛋奶總量穩定增長。林業生產快速發展,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全面提高。全區全年共完成造林1萬畝,其中荒山綠化3000畝,水系綠化2500畝,其他片林4500畝。規劃建設了26個綠化達標村,完成四旁植樹50萬株,完善農田林網1萬畝。
第二產業
2012年,濰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現價產值287.9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1.8億元,同比降低1.3%,利稅10億元,同比降低25.2%,利潤6.6億元,同比降低21.9%。2012年實施技改項目55項,累計完成投資18.06億元,同比增長30%。2012年新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市級工程研究中心5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家。新增鑫達魯鑫公司的“魯鑫及圖”商標一件中國馳名商標,新增山東省著名商標4件、山東名牌6個,雷諾特公司成功創建院士工作站,恒遠油泵油嘴等企業的6個技術創新項目,被列入省技術創新項目計劃,濰坊制藥廠有限公司獲得省技術創新專項資金1000萬元。
第三產業
貿易2012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1.6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74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2%。 2012年,全市完成進出口總額149.8億美元,同比增長6.3%。其中出口109.7億美元,增長5.8%,列青島、煙臺之后躍居全省第3位,比上年提升1個位次;進口40億美元,增長7.5%,增速高于全省1.5個百分點。 金融2012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4437.8億元,比年初增加688.9億元,增長18.4%。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達3531.9億元,比年初增加530.4億元,增長17.7%。金融機構經營效益大幅增加,實現盈利111.5億元,同比增盈1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