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縣位于新疆中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腹地,距烏魯木齊市520公里,地處庫爾勒市南50公里處,總面積5.97萬平方公里,轄7鄉1鎮9個社區、50個行政村,有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駐縣團場及州直駐縣單位5個,2013年,總人口11.72萬人,其中地方人口6.9萬人,維吾爾族占47.6%,漢族占51.7%。國道218線橫貫尉犁縣,是南疆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
行政區劃編輯2013年,尉犁縣轄7鄉1鎮,為尉犁鎮、塔里木鄉、興平鄉、團結鄉、墩闊坦鄉、喀爾曲尕鄉、阿克蘇甫鄉、古勒巴格鄉,另有肖唐管委會。 境內有:三十一團場、三十二團場、三十三團場、三十四團場、三十五團場??h人民政府駐尉犁鎮解放路。
位置
尉犁,又名"羅布淖爾",源于"羅布泊"而得名 。
尉犁縣位置尉犁縣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東北緣,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地理坐標東經84°02′50〃∽89°58′50〃,北緯40°10′33〃∽41°39′47〃。東鄰若羌縣,南依塔克拉瑪干沙漠與且末縣相望,西與阿克蘇地區的沙雅、庫車縣交界,北與輪臺縣、庫爾勒市、博湖縣、和碩縣和吐魯地區的吐魯番市、托克遜縣、鄯善縣接壤。東西長502千米,南北寬165千米,總面積59 760平方千米,縣城距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庫爾勒市公路里程52千米,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530千米。
地貌
尉犁縣地勢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域分北部庫魯塔格山前沖積戈壁平原,中部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沖積平原,南部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三部分。
水文
水資源有孔雀河、塔里木河兩大水系。
氣候
尉犁縣屬暖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冷熱差異懸殊,溫度的年月變化大,最熱月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差多達36C左右,冬季干冷,夏季炎熱,春季升溫迅速而不穩定,秋季降溫劇烈。全年熱量豐富但不穩定,空氣干燥,蒸發強勁,降水稀少,且年際變化大,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2975小時。 全年平均氣溫10.1℃,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11.2℃,極端最低氣溫-22.6℃;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5.6℃,極端最高氣溫為38.3℃;氣溫的年較差為36.8℃。年無霜期為144—212天。年降水量30—150mm,年平均降水量為43mm,年平均蒸發量為2700mm。 尉犁縣的主風向是北偏東,風力和頻率均以東北風為主,其次是南偏西,8級以上大風年平均為15天,風沙日數23.1天,浮塵天數24.2天。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2013年,尉犁縣境內有宜農可墾地352萬畝,林地255萬畝,草原1556萬畝。
水資源
尉犁縣縣域內有全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境內流域254公里)。
生物資源
尉犁縣縣域內有全國最大的胡楊林保護區100萬畝 。尉犁縣盛產棉花、香梨、甘草、羅布麻、牛羊肉、羊絨、鹿茸等 。
礦產資源
截止2013年,尉犁縣已發現石油、蛭石、鉭鈮、磷、鎳、鉛鋅、石墨、金、銅、煤、鐵、鉀鹽等礦種十余種。
人口民族編輯2013年,尉犁縣總人口11.72萬人,其中地方人口6.9萬人,維吾爾族占47.6%,漢族占51.7%。
經濟編輯綜合
2013年,尉犁縣實現生產總值40.5億元(不含開發區),同比增長17.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78億元,同比增長66.6%;地方財政收入3.57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11.1%;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3197元,較上年增加1415元,同比增長12%。
第一產業
2013年,尉犁縣新增高效節水面積5萬畝,推廣應用綜合集成技術,棉花單產、總產分別達到155.2公斤、195.76萬擔。種植特色作物6441畝,新建設施大棚256座、1015畝。成立全疆首個“家庭農場”,在農業產業化、規?;l展方面做出有益探索。林果、畜牧做優做強,林果面積達10.2萬畝,果品總產1.86萬噸,同比增加1.7萬畝3000噸;制定出臺一系列扶持畜牧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協調落實貼息貸款3270萬元,兌現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2240萬元,標準圈舍、良種牲畜補貼813萬元,預計年末牲畜存欄40.81萬頭(只),出欄27.78萬頭(只),同比增長16.4%、21.1%,增長幅度創歷史新高。實現增收30%以上目標。一產增加值預計完成25.2億元,同比增長11.7%。
第二產業
尉犁工業園區按照“一區兩園”規劃布局分為兩個工業園:尉東礦產品加工園和尉北棉紡織及農副產品加工園。尉東加工園以礦產品加工業為主導產業,尉北加工園則以棉紡及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 截止2013年7月,尉犁縣工業園區已經入駐企業41家,主要涉及礦產加工、紡紗織布、塑料制造、肥料生產、建筑材料生產及熱力供應等行業。2013年上半年,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7276萬元;新投資的24個項目中,計劃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14個,完成投資26370萬元,占全縣完成投資額的45.4%。
第三產業
2013年,尉犁縣接待游客6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460萬元,同比增長30.7%、63.6%。實現三產增加值10.79億元,增長14.5%。
社會事業編輯科教事業
2013年,尉犁縣落實各項激勵獎補資金450余萬元、校園文化建設資金100萬元,投資7827萬元新建、續建校舍、功能用房及附屬工程3.9萬平方米,建成第八小學并順利招生開課。擁有各類專利49項。與巴音技術學院聯合辦學,培養技術型緊缺人才。
衛生事業
2013年,尉犁縣在全疆率先創建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縣,尉犁縣醫院通過“二甲”復審,人民群眾醫療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社會保障
2013年,尉犁縣落實各類就業補貼資金4600余萬元,新增就業人員2691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14%。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投資1790萬元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敬老院和社會福利中心等工程相繼完工。
風景名勝編輯胡楊人家
胡楊生態園位于尉犁縣城東北一羅布人宅院中,院中有一棵千年古胡楊,樹圍6米,樹高30米,以其為背景的接待室和連成一片的葡萄長廊,構成獨特的觀光、餐飲景點。這里的少數民族風味餐十分誘人,即可品嘗到薄皮包子、抓飯、戈壁灘烤肉、戈壁灘烤魚等豐盛的羅布淖爾特色飯菜。胡楊生態園又名錦繡尉犁園,距離縣城7公里,靠孔雀河,以次生胡楊林和高大沙丘組成。沙丘前和沙丘頂部分別建有樓蘭古城的發現者奧爾迪克紀念碑和紀念墓,并建有一觀光鐵塔及旅游餐廳、木長廊。尉犁羅布人村寨位于尉犁縣西南的瓊庫勒牧場,距縣城36公里,距庫爾勒市80公里。此處有千姿百態的原始胡楊林,塔里木河與渭干河在這里交相輝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一望無際。劃獨木舟、食烤魚、講羅布泊方言的羅布民族就生長在這里。羅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們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魚為食?!逼浞窖砸彩切陆蠓窖灾?,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旅游者在此可涉河水,穿森林,騎駱駝,觀沙海;可狩獵、滑沙,乘舟捕魚,聽羅布人演唱民歌,圍著篝火觀看羅布舞蹈,睡茅屋,領略古老的羅布民族風情,享受回歸大自然的樂趣。2005年被評為國家2A級旅游景區。
羅布人村寨胡楊雕塑園位于沙漠公路向南過塔里木河大橋行至90公里處,這是一片占地2.5平方公里保存最完好的枯死胡楊林。這里不僅僅是一個旅游觀光點,更是一個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基地,以此警示后人。白爾地湖與喀爾曲尕民俗文化村兩地均屬胡楊林深處羅布人居住的海子(小湖泊)。紅柳屋、木輪牛車、卡盆(獨木舟)、紅柳條烤魚、碳灰烤馕、羅布人歌舞等展示出大漠一偶古老樸實、遠離塵世喧囂的自然生活畫卷。都拉里古城是清代蒲昌古城,位于農二師34團,距離尉犁縣城173公里,在218國道附近?,F存有城墻、炮樓、馬面,城內已無建筑。孫基烽燧處在庫爾勒至營盤道路的50公里處,是漢代的軍事設施,由于長年風化殘高僅剩10米。今天的北山便道一帶,曾是漢代古絲路北道,公元前101年以后,西漢從敦煌經羅布泊到龜茲(庫車),共修筑烽燧300座,其作用是保障古絲綢之路的安全,為行人提供方便、傳遞信息。營盤遺址位于尉犁縣城東南150公里,農二師35團以北的甘草連。由一座圓形古城和上百座古墓組成,是漢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地巖畫興地巖畫位于庫魯克塔格山興地峽谷中。從興地開闊地進溝,沿一條小溪東進約10公里,就來到了位于溪流邊巖石上的巖畫前,興地巖畫是新疆發現較早的大型巖畫,有3000多年的歷史,估計是古代北方塞種人進入塔里木盆地時留下的。有狩獵、建筑、婚嫁、舞蹈等圖像300余個,是當地游牧民原始文化的開端。興地烽燧位于興地的庫魯克山南側,孔雀河故道北岸,距離庫爾勒約170公里。這座峰火臺高10米左右,外觀呈立體梯形,土坯結構,一層土坯一層泥,泥中摻雜著蘆葦,每隔30到40厘米加有胡楊木。烽火臺四周有圍墻,西側設有梯口,并有臺階通往烽火臺頂部。由于年代較長,臺階已變成了土坡。興地烽火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漢代古絲綢之路干道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烽火臺。
興地烽燧地方特產編輯羅布人烤魚
羅布人烤魚羅布人與荒原為伴,生活習俗也充滿了荒原的特征,粗獷、原始、具有非凡的忍耐力和適應性。羅布人的古法烤魚是新疆著名土特產美食,也是羅布人世代相傳的美食,沿魚腹剖開但魚脊相連,用細的紅柳枝將魚展平,像插上新的肋條,粗紅柳枝一端沿魚脊肉穿過,另一端就插在沙土里。像是張開了翅膀的魚壓彎了紅柳,用一小堆燃燒的枯胡楊烘烤?!俺他},要是撒了其他調料,就不是羅布人的烤魚”。 羅布麻羅布麻是塔里木盆地特有植物,是優質的編織原料,樓蘭出土的3800年前的女性干尸就穿著用羅布麻織的衣物。經現代工藝生產的羅布麻布,透氣、牢固、手感好。羅布麻花和葉入藥具有降壓、止咳、平喘的療效,用其制成的茶和花蜜深受游客歡迎。羅布淖爾羊“穿的是羊絨衫,走的是黃金路,喝的是礦泉水,吃的是中草藥,拉的是六味地黃丸”說的就是新疆羊。尉犁縣羅布淖爾羊肉又是新疆羊肉中的上品。尉犁縣境內生長著大片甘草、羅布麻和麻黃草,成為羅布淖爾羊的主要飼草,所以羅布淖爾羊肉鮮嫩味美,無膻氣,營養價值可與塔里木鹿肉相媲美。用紅柳枝穿羊肉串,只撒鹽烤出的羅布淖爾戈壁灘烤羊肉,是巴州的名小吃??救蛭纠缈救蚓x尉犁上品羅布羊羔,采用特殊配方,在堿土馕坑中烤制??局频奶炕鸩捎们甑暮鷹钚嗄?,其古色古香深入羊肉機理。該烤全羊色澤金黃,香而不膩、嫩而不羶,并能強筋健體,壯健體魄,真正的純綠色食品。
尉犁縣烤全羊紅柳烤肉傳說古代的羅布人是把石板燒熱后,將肉放在石頭上烤熟,后來羅布人遷徙到塔河邊,塔河生長著一種常見植物紅柳。它非常耐貧瘠,也耐鹽堿。它的枝條韌性很足,所以當地人就用它來當作烤肉的插棒。在烤的過程中紅柳中的油脂會分泌出一種特有的香味,使得肉質鮮嫩,加上外表的酥脆,口感一流,外面看起來干干的,咬下去都是肉汁……味道好級了。后來,這種烤制方法就一直流傳保留了下來。
紅柳烤肉羅布淖爾小油馕馕,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愛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馕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馕、油馕、窩窩馕、芝麻馕、片馕、希爾曼馕,等等。據考證,“馕”字源于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馕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后,才改叫“馕”。馕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用馕坑(吐努爾)烤制,馕坑呈圓形,以土燒制而成。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沫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馕。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