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始建于1636年??偯娣e為11889平方公里,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撌?、磷石、珍珠巖等礦產資源豐富。藥用植物有甘草、沙棘等。
翁牛特,最初為蒙古部落名稱。翁牛特部的始祖巴彥岱洪古立是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孫。
翁牛特旗探明有開采價值的有金、銅、鋅、石灰石、瑩石、磷石、珍珠巖、褐煤、陶土等,其中鉛鋅等有色金屬儲量最多。同時,該旗生長有經濟價值較高的蘑菇、山杏、沙棘等野生植物和各種藥材。
翁牛特旗自然條件復雜多樣,是干旱半干旱的多災區。
翁牛特旗轄8鎮(烏丹鎮、橋頭鎮、梧桐花鎮、廣德公鎮、億合公鎮、五分地鎮、烏敦套海鎮、海拉蘇鎮)、1鄉(解放營子鄉 毛山東鄉)、3蘇木(阿什罕蘇木、新蘇莫蘇木、白音套海蘇木、 格日僧蘇木)、6個國營農牧場(示范牧場、海金山牧場、花都什農場、白音花羊場、燈籠河牧場、大興農場),229個村民民委員會。
翁牛特旗 翁牛特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中部、西遼河上游、科爾沁沙地西端,地處北緯42°26′—43°25′,東經117°49′—120°43′之間。南與敖漢旗和赤峰市松山區相連,西接克什克騰旗,北與林西縣,巴林右旗,阿魯科爾沁旗及通遼市開魯縣為鄰,東與通遼市奈曼旗接壤??偼恋孛娣e1188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翁牛特旗地處大興安嶺西南段與七老圖北端山脈截接地帶,科爾沁沙地西緣。
東西長約250公里,南北寬約84公里,西部為山區,東部為平原沙區。地勢西高東低,海拔高度從2025米逐漸下降到286米。土地構成可概括為“五沙四山一分田”,地貌特征自西向東依次為西部中山臺地、中部低山丘陵、東部平原沙丘三個類型區。
氣候
翁旗屬于典型的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為地理環境和大氣環流。翁牛特旗東西狹長,海拔高度自東向西遞增,受其影響,氣候由東向西出現明顯的變化差異,總的情況是,降水由東向西呈遞增趨勢,熱量則由東向西呈遞減趨勢。由于南北狹窄,氣候受緯度的影響并不明顯。翁旗位于蒙古高壓東南方,受其控制和影響,冬季盛行偏北風,天氣晴朗干燥,為冷空氣路經之地,極易形成寒潮等大風降溫天氣。春季南部的太平洋高壓和印度洋低壓,與北部的蒙古高壓相互交錯,造成氣旋活動頻繁,天氣多變,冷暖無常。夏季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夏季風明顯,大氣中水汽含量增加,極易形成降水。秋季蒙古高壓重新加強,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減弱南移,雨季停止,天涼氣爽。
水文
翁牛特旗境內主要河渲有少郎河、葦塘河、五分地河、四道杖房河、羊腸子河,分屬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兩大水系。布日敦河,其甘河,五牌子河為內陸河??菟竟?,除西拉本倫河外,其余河流均斷流或分段斷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63億立方米,平均徑流系數為0.067,平均徑流探22毫米,河網密度為0.11公里/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編輯
水資源
翁牛特旗水資源在赤峰地區最為豐富,截至2011年,水資源總量11.55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6.773億立方米,可供利用水資源總量6.8億立方米,全國36個大型水庫之一——紅山水庫座落于此。
風能資源
能驅動風力機發電的風遭(3米/秒以上)時間占全年的70%,可利用風能的時間每年有3000—4500小時,有效風能密度為100~200瓦/平方米。擁有內蒙古風質最好的風電場,9個大型風電場可實現裝機200多萬千瓦。
礦產資源
截至2011年,翁牛特旗初步探明有開采價值的有色金屬礦有金、銀、銅、鉛、鋅、鎢、銻等,儲量約為4800多萬噸,非金屬礦產有沸石、珍珠巖、螢石、葉臘石、石灰石等,儲量約為2.8億噸,沸石、珍珠巖、螢石、葉臘石、石灰石等理石儲量約為5億立方米,褐煤儲量約為1.9億噸,可開采量1.32億噸,平均含蠟量為3.7%,可提取優質工業用蠟陶土資源儲量約7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截至2011年,有野生動植物475種,其中樹種36個,以楊、榆和落葉松為主。藥用植物有甘草,麻黃、旋復花、白芍、茍杞、荊芥、知母、黃芪等。野生動物有抱、黃羊、狼、狐、獾、天鵝、灰鶴,鸛、豆雁等。
人口民族 編輯
截至2010年,翁牛特旗翁牛特旗總人口為48.6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多民族聚居地區,有蒙古族、漢族、滿族、回族、壯等10個民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2‰。少數民族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5.1%。
交通運輸 編輯
翁牛特旗旗政府所在地烏丹鎮距北京、天津、沈陽等城市均在500公里左右,距錦州、秦皇島等港口城市300多公里。國道305線、306線和省道205線縱貫南北,南連承德、北京、天津,北連錫盟、二連浩特。旗內有兩條縣級公路橫貫東西,東連通遼,西接河北壩上。赤大高速公路、赤大白鐵路、巴新鐵路與全國高速公路網和鐵路網貫通。
經濟 編輯
綜述
2012年,翁牛特旗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8092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48802萬元,增長7.5%;第二產業增加值540866萬元,增長21.3%;第三產業增加值291258萬元,增長7.3%。翁牛特旗人均生產總值24357元,比上年增長12.7%(可比價計算)。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29.5%,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5.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4.7%。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0.3億元,增長9.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增長22.5%。財政收入5.5億元,增長19.4%。公共財政支出29.2億元,增加1.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億元,增長12.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3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278元,分別增長11.5%和13.7%。
第一產業
2011年翁旗農牧業局在烏丹鎮四道杖房村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建設谷子核心示范區1000畝,經過實地測產,平均單產449.2公斤,對照單產240.5公斤,平均畝增產208.8公斤,谷子價格按3.2元/公斤計,畝增收668.16元,總增收66.82萬元。項目輻射帶動1萬畝,經過測產,平均畝產348公斤,較對照單產240.5公斤,畝增產107.5公斤,總增收344萬元。
2012年翁牛特旗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37447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9863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0130公頃;糧食總產量715000噸,比上年增長8.3%;油料產量41450噸,比上年下降1.7%;甜菜產量116977噸,比上年增長1.9%。牧業年度家畜存欄總頭數 255.06萬頭只。其中,牛存欄27.03萬頭,羊存欄 179.82萬只,生豬存欄36.87萬口??傇黾倚箢^數109.40萬頭(只),總增率40.8%。全年肉類總產量49761噸,其中,豬、牛、羊肉產量分別為17259噸、12179噸、7518噸。全年淡水產品產量2230噸,比上年增長8.7%。
第二產業
翁牛特旗工業園區包括烏丹玉龍工業集中區南北區、梧桐花工業集中區、烏敦套海工業集中區。
201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 455987萬元,比上年增長2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24.1%。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 84879萬元,比上年增21.5%。資質等級三級以上的6家建筑企業實現建筑業總產值121098萬元,實現營業利潤2963萬元,實現稅金3524萬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061605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224萬元,比上年增長 15.8%。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 174873萬元,增長15.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22351萬元,增長15.9%。商品銷售額實現584043萬元,比上年增長 18.4%。全年共接待游客44.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3%。旅游業收入達4.6億元,比上年增長7.0%。
社會 編輯
教育事業
2012年翁牛特旗現有教職工5996人,中小學在校生66698人。翁牛特旗高考錄取人數達到2914人,錄取率76.0%。
文化事業
2012年翁牛特旗文化館(站)12個,公共圖書館1個?,F有電視發射機12座,廣播站12個,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96.0%。
醫療事業
2012年末翁牛特旗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36個,其中醫院3個,鄉鎮衛生院2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個,診所(衛生所 醫務室)11個,村衛生室380個。衛生技術人員144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88人,注冊護士353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 786張,其中醫院 410張,鄉鎮衛生院360張。
社會保障
2012年翁牛特旗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人數為19660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人數為25047人,參加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數10650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企業人數10659人。翁牛特旗共有38.35萬農牧民(戶籍人口)參加了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新農合戶籍人口參合率達到 95.6%。全年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戶數3458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252人,享受農村牧區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戶數16090戶,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2400人。
名勝古跡 編輯
梵宗寺梵宗寺
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皇帝御賜并親筆題寫匾額“梵宗寺”。從此梵宗寺定為旗廟,總攬翁牛特旗喇嘛廟務,隸屬北京雍和宮直接管轄。
梵宗寺占地4公頃。整個建筑群由寺前廣場、天王殿、鼓樓、客堂、僧房、轉經殿、羅漢殿、五大金剛殿、大雄寶殿(大經殿)、延壽三尊殿、大藏經殿、彌勒殿(未來佛殿)、時輪金剛殿、二十一度母、關帝殿組成,是赤峰地區規模較大、建筑風格獨具特色的古建筑群。
翁牛特旗左翼旗王府
位于烏丹鎮東9公里的朝格溫都。此府地坐北朝南,正北靠朝格溫都山,東北是布敦烏拉
山,西北是烏蘭套魯蓋山(意為石頭山),南面是方圓約15公里的大草甸子。
整個府第共有五個院落,中間正院是此府的主體,正院東側有兩個跨院,正院西側有一個跨院,之西隔開一個地段又有一個單獨院落,叫西倉,全府共有房屋200余間。
苦力吐天主教堂
位于毛山東苦力吐村,建于清光緒六年(1880年),屬歐洲哥特式建筑。教堂殿院占地約15畝,大殿建筑在一米多高的臺基上,為青磚灰瓦木架結構。
明代朵彥衛所遺址
位于烏敦套海鎮三間房村土城子附近,有長寬各約210米的土城,墻高l—2米,寬8米,地表散布有大量明代磚瓦,其附近曾出土“朵顏衛都指揮使司祖塋”碑。
地方榮譽 編輯
翁牛特旗境內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遺物大型碧玉龍,被中國史學界譽為“中華第一龍”,把中華文明史向前追溯了1500多年,翁牛特旗又被稱之為“玉龍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