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區,河南省省域次中心城市南陽市下轄區,東與南陽宛城區、方城縣相鄰,西與鎮平縣接壤,南界新野縣,北連南召縣。因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在南陽隱居躬耕,號臥龍先生,其隱居之地臥龍崗縱貫轄區而得名。
臥龍區下轄12個鄉鎮、7個街道、一個辦事處(龍王溝風景區),3個經濟開發區(南陽高新技術開發區、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南陽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產業集聚區(南陽光電產業集聚區、臥龍崗文化旅游產業集聚區),總面積1017平方公里,是南陽市區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區。
臥龍區作為南陽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金融和商貿中心,形成了以第二產業為主體,特色經濟為帶動,以商貿服務業為重點的產業格局。其中以光彩大世界、多來福家居購物廣場、玉雕大世界、電腦科技市場、新華城市廣場、濱河西路等為核心6大商業圈,總商業面積達106萬平方米,是南陽市城區最繁華的商業區域。[歷史沿革
編輯
名稱由來
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蜀國丞相諸葛亮曾在南陽隱居躬耕,號臥龍先生,其隱居之地就被稱為臥龍崗。1994年南陽撤地設市建區時,因臥龍崗縱貫轄區而得名。
建制沿革
臥龍區1994年設立,其歷史沿革可追溯到他的前身即原南陽市(縣級)。南陽歷史悠久,西周時,南陽屬荊州。春秋時初設置南陽郡。秦漢時仍置南陽郡。東漢時,光武帝劉秀起兵南陽,成就帝業,南陽被稱為“帝鄉”。
從唐朝起,南陽設鄧、唐二州。元朝始設南陽府,明清時仍置南陽府。新中國成立后,1953年設立南陽市,以南陽縣的南陽鎮為其行政區域。
南陽白河兩岸風景(3張)
1960年撤銷南陽縣,并入南陽市,1961年又設立南陽縣。1994年,撤銷南陽地區、縣級南陽市、南陽縣,設立地級南陽市。南陽市新設臥龍區和宛城區,臥龍區轄原南陽市的梅溪街道辦事處、七里園鄉、靳崗鄉、臥龍崗鄉和原南陽縣的蒲山、潦河、石橋小寨、潦河坡、謝莊、安皋、王村、青華、陸營、英莊11個鄉鎮。
行政區劃
編輯
2006年初,臥龍區鄉鎮區劃進行調整,將原臥龍崗鄉、靳崗鄉、梅溪街道重新劃分為七個街道(臥龍崗、梅溪、靳崗、七一、車站、光武、武侯);將原潦河坡鄉和小寨鄉合并新成立龍興鄉。
南陽臥龍區新貌(5張)
2009年11月,南陽市政府批準臥龍區設立龍王溝風景區辦事處,為區政府派出機構。
截止2009年11月,臥龍區轄7個街道、7個鎮、4個鄉、1個風景管理區:七一街道、臥龍崗街道、武侯街道、梅溪街道、車站街道、光武街道、靳崗街道、石橋鎮、潦河鎮、安皋鎮、蒲山鎮、陸營鎮、青華鎮、英莊鎮、七里園鄉、謝莊鄉、王村鄉、龍興鄉;張衡街道、百里奚街道;龍王溝風景管理區。區人民政府駐七一路。
除了以上行政劃分,臥龍區境內設立以下經濟功能區: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南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陽光電產業集聚區,獨山風景區,南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臥龍崗文化旅游產業集聚區 等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
臥龍區位于北緯32 42'—33 17',東經112 18'—112 40'之間,地處豫、鄂、川、陜交通要沖。
地貌
區內地勢北高南低,南北長,東西窄,由西北向東南以淺山丘陵、壟崗和平原三種地表形態緩慢傾斜,屬長江流域漢水系,海拔高度在90—417.6米之間。
南陽城區新風景(3張)
氣候
臥龍區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適宜,年平均氣溫14.9 C,降水量805.8毫米,日照2116小時,無霜期229天。
自然資源
編輯
礦產資源
境內蘊含著豐富的礦藏,初步探明的礦藏主要有石灰巖、花崗巖、獨山玉、礦泉水、石英石、硼潤土、水晶石、陶土等20余種,儲量可觀,有較高的開采價值。
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南陽玉(獨山玉)馳名中外的獨山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自漢代以來進行開采,加工雕刻,千百年來長盛不衰。玉雕佳品題材新穎,雕工精美,現遠銷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水資源
水利資源比較豐富,擁有蘭營、龍王溝、冢崗廟、打磨石巖、彭李坑5座中型水庫和25座小型水庫,蓄水量13203萬立方米,并有比較健全的配套水利設施。區內河流縱橫交錯,較大的河流有西邊的潦河和東邊的白河,皆自北向南貫穿全區。
人口
編輯
2010年,人口出生率9.8‰,出生人口性別比1:1.08,總人口798772人。
月季花城、大美南陽!其中:梅溪街道 178127人、石橋鎮 35591人、潦河鎮52857人、安皋鎮 32613人、蒲山鎮 82233人、陸營鎮 57807人、青華鎮 53445人、英莊鎮 56530人、七里園鄉 19337人、靳崗鄉27652人、臥龍崗鄉 55826人、潦河坡鎮 19256人、謝莊鄉 34337人、王村鄉 26708人、高新區虛擬街道 52831人。
經濟發展
編輯
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實現102.5億元,同比增長11.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29億元,增長18.5%,收入質量達到92.3%,列全市第一。外貿出口實現1966萬美元,外貿綜合考評工作位居全市前列。
第一產業
臥龍區南部地勢開闊平坦,地肥水美,盛產小麥、棉花、花生等作物。西北山坡崗地,多以林木瓜果為主,同時種植小麥、玉米、紅薯等作物。臥龍區依據城郊優勢,積極發展城郊型特色農業,形成花卉、食用菌、分蔥、小白瓜、林果、小辣椒、奶牛、水產十大特色農產品基地,其中南陽月季博覽園已經形成規模特色農業。
2009年,城郊型特色農業初具規模,花卉(南陽月季)、林果、畜牧、蔬菜四大支柱產業已成為郊區農業的重要支撐和郊區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石橋月季,青華小辣椒、食用菌,安皋小白瓜,謝莊小王溝薄皮核桃等特色農產品已經形成較大規模。
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魅力南陽!(4張)
2010年,全年糧食總產29.7萬噸,其中小麥產量16.2萬噸,實現了連續7年增產;特色產業發展明顯加快,林果、花卉、蔬菜、養殖四大支柱產業專業村數量已達42個,新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85家,肉、蛋、奶、菜產量分別達到2.3萬噸、1.7萬噸、8.7萬噸、68.2萬噸,牧業產值達7.9億元。
第二產業
2009年,以南陽光電產業集聚區、蒲山建材區、車站南路為主要布局,集聚了百余家工業企業,形成了以光電產品、機械加工、輕工食品、冶金建材、化工包裝、礦產開發為主導的工業產業格局。
2010年,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73.3億元,同比增長22.5%;完成工業增加值19.3億元,增長22.4%;實現營業收入56.4億元,增長31%;實現利潤3.4億元,增長60.4%。
第三產業
2009年,以商貿服務業為重點,形成了以光彩大世界、多來福家居購物廣場、玉雕大世界、電腦科技市場、新華城市廣場、濱河西路、銀海鋼材物流中心等為核心7大商業圈,是南陽市城區最繁華的商業區域,總商業面積達104萬平方米,超過南陽市區商業面積總和的五分之三。
南陽白河國家城市濕地公園(3張)
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7億元,增長18.4%;農游一體化加速推進,開辟了5條近郊旅游線路,舉辦了系列節會活動,實現旅游總收入23.9億元,增長46%;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9.8億元,增長14.8%,產生的稅收占稅收總量的比重達到60%以上。二產和三產占GDP的比重達到82.2%,經濟結構更加優化。
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
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于2014年12月經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位于南陽光電產業集聚區北部。這是繼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后,河南省設立的第二個綜合保稅區。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選址在南陽光電產業集聚區北部,面積3.03平方公里,一期建設面積1.05平方公里。綜合保稅區是我國目前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開放區域。在區內,可開展國際轉口貿易、國際采購配送、國際中轉、商品展示等業務。
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國家級)區內企業享有諸多優惠政策,如進出境貨物保稅,區外貨物入區退稅,區內企業生產用設備、基建物資等入區免稅,區內企業之間貨物交易免征增值稅、消費稅等 。
社會事業
編輯
2010年,爭取資金4900多萬元,修建農村公路129.5公里,改造危橋4座,實現了市“通達杯”競賽三連冠。
2010年,培育省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家,獲得市級科技成果獎17項。臥龍農業高新科技示范園成功晉級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2010年,新建改建校舍1.5萬平方米,二十一小二期、十四小及十七小資源整合等工作穩步推進,臥龍區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績通過了省政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區驗收。
2010年,確定了112個文化資源共享村,新建了2個街道文化站、12個社區文化中心和36個“農家書屋”,發展有線電視5300戶,區文化館被評為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南陽月季博覽園(10張)
2010年,改擴建鄉村衛生院2家、城市社區醫療服務中心2家、農村衛生室71家;全區11.2萬人次享受到新農合補助,撥付醫療補助資金8312萬元。
2010年,全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1156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318人,就業困難群體再就業168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386人。
2010年,按時足額發放養老保險金2.26億元、失業保險金315.4萬元,社會化足額發放低保救助資金4114萬元;改擴建鄉鎮敬老院6所,集中供養率達到省定目標。
2010年,新打機電井664眼,整修舊井1233眼,解決農村安全飲水4.4萬人。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已通過省政府驗收。
民俗文化
編輯
臥龍區境內存留的古文化遺址有50多處,比較著名的有仰韶文化遺址、養心莊古文化遺址、丁奉店遺址、商代興隆鎮遺址、姜尚故里、漢代遺址保護區、九女崗、鄂城寺、隋塔等。
諸葛亮躬耕隱居地——南陽臥龍崗武侯祠(6張)
傳承下來的風俗文化多種多樣,有剪紙、烙畫、石雕、玉雕、角雕等手工藝術,其中南陽烙畫因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色彩而享譽世界。另外還有雜技、曲藝、舞龍舞獅、嗩吶等民間藝術。較為著名的有青華古飾、田漢茶社、石橋鑼鼓、謝莊嗩吶等。
旅游資源
編輯
境內有紀念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的武候祠,保存有2000余塊漢代墓葬畫像石的漢畫館,東漢發明地震儀的大科學家張衡博物館,紀念東漢醫學家張仲景的醫圣祠,年年吸引著數以萬計的中外游人。亞洲最長的橡膠壩在白河攔起萬畝水面,國家體育部門在這里建立了全國賽艇訓練基地。
武侯祠位于南陽市臥龍崗上。它是為紀念三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而修建的一所祠堂。
張衡博物館位于臥龍區石橋鎮小石橋村西側,距中心城區20公里。博物館主要建筑景點有門樓、綜合展廳、祭臺、古天文館、張衡半身雕像、漢闕、碑墻、墓冢、廊房、角樓、模擬地震館、碑刻長廊、綜合展廳等。
獨山位于南陽市中心城區東北3公里處,跨越面積4平方公里,山體渾圓,海拔367.8米。
龍王溝位于南陽市中心城區正北方向,距市區直線距離僅16公里。風景區總面積為2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1乘方公里,陸地面積約10平方公里,主要景點60余個。
原國家主席胡錦濤參觀南陽臥龍崗武侯祠蘭營水庫位于南陽市城區西北部的靳崗街道轄區內,距市中心6公里,總庫容1246萬立方米,正常水位144.45米,相應水面面積1.5平方公里。
酒店住宿
四星級酒店:南陽阿爾特精致酒店,南陽銀都建國酒店,南陽格林國際大酒店,南陽賓館。
著名人物
編輯
諸葛亮
三國時蜀漢丞相,瑯琊陽都人,曾躬耕隱居讀于南陽城西臥龍崗多年,號臥龍先生,臥龍區因此得名。
姜尚
字子牙,號太公,是中國商末周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姜尚輔佐武王滅商紂有功,封于齊,都營丘(今山東淄博),為齊國始祖。因其有太公之稱,俗稱姜太公,亦稱“齊太公”。相傳作有兵書《六韜》。太公卒后,歸葬于故里,后人在太公泉上修建了太公廟、太公祠,以示懷念。
百里奚
春秋楚國人,秦國名相,其故居在今南陽市臥龍區靳崗街道轄區內。清康熙三十六年南陽知府宋璘鐫刻“百里奚故里”碑一通。村東有墓冢一座,高約7米,為百里奚大夫墓。墓前有7石,俗稱七星冢。
張衡
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夏村),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
范蠡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漢族,春秋楚國宛(今南陽淅川)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實業家。
國家一級博物館——南陽漢畫館張仲景
張仲景,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圣。
二月河
原名凌解放,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身軍人家庭。2000年,美國華人讀者把二月河評為“最受歡迎的中國作家”。
宋照肅
南陽市臥龍區潦河鎮人。第十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崔國偉
青年書法家,教育家,心理學家,1976年2月10日出生于臥龍區青華鎮。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國硬筆書法的傳承者。
臥龍生
臺灣的“武俠泰斗”,名列“臺灣十大武俠小說家”之首。臺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其代表作有《飛燕驚龍》、《玉釵盟》、《無名蕭》、《金劍雕翎》、《岳小釵》、《仙鶴神針》等。21世紀初,和北派傳統武俠名宿鳳雛庸(趙立新)并稱為南臥龍北鳳雛。祖居臥龍崗,并于臥龍書院讀書。
一代“科圣”張衡(4張)
痖弦
本名王慶麟,臥龍區陸營鎮人。臺灣著名詩人,現居加拿大。臺灣《創世紀》詩刊的“三駕馬車”之一,著有《痖弦詩抄》《深淵》《鹽》等詩集,曾長期擔任臺灣《聯合報》副總編輯兼副刊主編。曾獲得第二屆全球華文文學星云獎貢獻獎
常萬全
中央軍委委員,國防部長,臥龍區石橋人。
王鴻儒,王鴻漸兄弟
王鴻儒,臥龍區陸營鎮王宅村人,明朝戶部尚書,謚文莊。明朝前、中期著名詩人、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作品集有《王文莊公集》《凝齋筆語》《凝齋集》。其弟王鴻漸,山東右布政使(從二品,掌一省之政),代表作《國琛集》。兄弟二人出身貧寒,皆為科舉解元,轟動一時。王鴻漸子,王慎,四川宣慰司經歷,王鴻儒子王克恩,進士,池州通判,孫王汝魯,進士,四川兵備副使,曾孫王應修,云南廣南府知府,王慎,王汝直都是唐王府郡馬。
南陽“中華醫圣”張仲景四代之間共有5進士、4貢士,2舉人 。
方九功
臥龍區陸營鎮朱屯村人,明禮部右侍郎,文學家,政治家,代表作有《白下稿》《息機堂稿》。子方磷 明進士,方適,太學生,孫方廣德,進士,唐王府郡馬,國子監博士。
李震
南陽市臥龍區英莊鎮人,明朝著名將領,封爵興寧伯,官至右都督,人稱金牌李。父李謙,都督僉事。
方玉杰
臥龍區人,著名書法家。
黃炳新
臥龍區人,1988年4月27日被中央軍委授予“試飛英雄”榮譽稱號,獲“一級英模勛章”;1991年成為我國首批“功勛飛行員”,
南陽張衡博物館先后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八次,曾任中國試飛團團長,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試飛員學院院長?,F任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高級顧問。
榮譽
編輯
南陽市臥龍區先后被評為:全市科技先進區、全國科技先進縣(區)、河南省畜牧強縣(區)、南陽市畜牧工作綜合先進單位、中國月季之鄉、河南省食用菌生產基地、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區、國家幼兒教育先進區、河南省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名優蔬菜之鄉,婚姻登記處被評為全國先進婚姻登記機關。
名優特產
編輯
鹿茸血酒、玫瑰花茶、黑小豆、黑芝麻、烙畫、玉雕、麥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