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陽縣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腹地,地處亳州市中心,有 “老子故里 天下道源”之稱。屬中部戰略要地,G344國道、S202省道、S307省道、青阜鐵路、亳宿鐵路、亳蚌城際鐵路、三洋鐵路,濟祁高速、五級航道穿境而過??偯娣e2107平方公里,市區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里。下轄4個街道、20個鎮、1個林場、1個經濟開發區,人口近170萬人。渦陽旅游資源豐富,有嵇康墓、陳傳臥跡、范蠡冢、捻軍會盟舊址、張樂行故居、新四軍第四師司令部舊址和輝山烈士陵園、道教祖庭天靜宮、道源國家濕地公園、東岳廟、東太清宮、尹喜墓等景點。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市縣、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安徽省首批擴權試點縣、安徽省文明縣城、長三角休閑旅游名城。渦陽縣是安徽省重點建設的中等城市,2012年11月渦陽縣被批準納入《國家中原經濟區規劃》由此渦陽的發展建設邁入國家戰略層面。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3年,渦陽縣下轄20個鎮、4個街道、1個經濟開發區、1個林場、387個村(居)委。地理氣候編輯渦陽區位優越,交通快捷便利。渦陽地處皖、豫、魯三省交界,自古為"梁宋吳楚之沖,齊魯汴洛之道",有"皖北門戶"之稱。"三通匯流"使得渦陽交通快捷便利。青阜鐵路縱貫南北,北連隴海線,東接京滬線,南通京九線。省道S307、S202交匯縣城,東接合徐高速,西連商阜高速,南通寧洛高速,即將開工建設的濟祁高速(山東濟寧至安徽祁門)橫貫渦陽。渦河橫貫東西,四季通航,單船最高通航能力達800噸,通淮河入長江。渦陽縣南界利辛縣、阜陽市太和縣,北靠河南省永城市、淮北市濉溪縣,東壤蒙城縣,西鄰亳州市譙城區??偯娣e2107平方公里。渦陽縣地處豫皖蘇魯要沖。
縣域 82.4%的面積為早期河間平原,由早期河流淤積而成。由于降雨、河流侵蝕和人類活動等影響,部分地區形成零星湖坡洼地和莊戶地。境內渦河橫界東西,將縣境分為渦南、渦北兩個自然區域??h境 17.6%的面積為黃泛區平原,分布在渦河兩沿。從河上游至下游,寬度逐漸減小,呈“∨”形。其地面一般高出兩邊河間平原區面 1 米左右,是渦河的天然堤防??h境內地勢平緩,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面高程平均海拔 26.5-33.5m,地面自然坡降為 1/9000。境內有渦河、西淝水、北淝河、包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積計 2100 平方公里??h境地貌分為兩種類型:渦河北自然區有龍山、東山、西山、石弓山、郭獨山齊山、輝山。零星分布在渦河以北,占地總面積6.22 平方公里;其次為渦河南北南岸河間平原,是縣境最主要的地貌類型,南片在渦河與西淝河之間,北片在渦河與包河之間。渦陽縣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無霜期較長。由于縣境地勢平坦,氣候資源空間分布無大差異。氣溫:據1957年至1983年統計,年平均攝氏14.6度。年極端最高攝氏41.2度,出現在1974年7月9日;年極端最低攝氏零下24度,出現在1969年。極端溫差為攝氏65.2度。降雨:據1957年至1983年統計,渦陽降雨量年平均809.3毫米。年最大降雨量為1342.9毫米,出現于1954年;年最小降雨量為517.7毫米,出現于1976年。最長連續降雨日數10天,出現于1971年6月9日至18日。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64天,出現在1975年12月9日至1976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