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吳江區位于江蘇省東南部,江蘇省和蘇州市最南端 。地處蘇、浙、滬三省市交界處,地理坐標介于北緯30°46′~31°14′、東經120°21′~120°54′,東接上海市青浦區,南連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桐鄉市和湖州市南潯區,西臨太湖,北靠吳中區和昆山市,東南與浙江省嘉善縣毗鄰,東北和昆山市接壤,西南與浙江省湖州市交界。地處水鄉河道縱橫,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區內的同里古鎮、震澤古鎮、垂虹橋、退思園都是屬于國家著名的旅游景區,并且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1年吳江市排名全國百強縣第二位 。2012年9月1日正式發文公布成為蘇州市轄區之一。吳江區面積1092.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6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8.74萬(2012年末)。吳江文化屬吳越文化,吳江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吳江話?,F下轄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 )、江蘇省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街道、8個鎮。
2012年10月29日上午,吳江撤市設區大會在該區人民劇院召開。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等蘇州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為吳江區委、吳江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揭牌。曾多年位于百強縣“第一方陣”的吳江翻開了其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
2013年5月28日,為加快黎里古鎮保護開發的要求,進一步推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申報工作,汾湖鎮正式更名為黎里鎮,黎里鎮與江蘇省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繼續實行“區鎮合一、以區為主”管理體制。
2013年年底,吳江經濟開發區與同里鎮合并。
交通
1980年2月12日,吳江至同里段公路竣工通車,這是吳江區第一條縣建公路,也是第一條農村公共汽車線路通車。到2007年底,吳江區已建城鎮道路537.7公里,二級以上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49.9公里,市鎮以上公路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8公里。隨著蘇嘉杭、滬蘇浙、申嘉湖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同周邊大城市形成1小時都市圈,所有鎮村開車20分鐘可上高速公路、30分鐘左右可達市區,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2007年8月,吳江區新汽車客運站投入使用,進一步優化了吳江的交通運輸樞紐功能。 吳江地處江、浙、滬三地交界處,交通極為便利。境內蘇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318國道、太浦河、滬蘇浙高速公路(吳江段)橫穿東西。2012年末全市擁有等級公路里程23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6公里,一級公路207公里?;窘ǔ伤墟?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30分鐘內到達市區、過境車輛40分鐘內離境的道路交通格局。境內公路收費站點全部遷移至省際邊界。 并擁有吳江車站和盛澤車站兩個一級汽車客運站;鐵路有滬寧線的蘇州站,滬杭線的嘉興站,以及規劃中的蘇嘉城際貫穿南北;內河航道有京杭大運河江南運河段和長湖申運河江蘇段。
航空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距90公里,約90分鐘車程)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距60公里,約50分鐘車程)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距200公里,約2小時30分車程)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距130公里,約1小時30分鐘車程)
鐵路
蘇州火車站(距約25公里)、 嘉興火車站(約40公里)
港口
江蘇張家港(距離140公里)、太倉港(距離100公里)上海洋山深水港(距離130公里)、浙江乍浦港(距7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