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強縣,隸屬于河北省衡水市,位于河北省東南部。南臨衡水,北通京津,東接滄州,西近石家莊, 武強縣總面積445平方千米(2013年)。 武強縣境內滏陽河、滹沱河穿境而過, 石黃高速和307國道橫貫東西,屬溫帶季風氣候,無霜期為18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54毫米左右。1993年武強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木版年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武強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千年古縣"。2012年,武強縣完成生產總值45.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0.2%。行政區劃編輯2013年,武強縣轄3個鎮、3個鄉:武強鎮、街關鎮、周窩鎮、豆村鄉、北代鄉、孫莊鄉。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武強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南臨衡水,北通京津,東接滄州,西近石家莊,經緯度是東經115°10′-116°34′,北緯37°03′-38°23′之間??偯娣e4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武強縣地勢平坦開闊,以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區為主,占區劃面積的75%以上,具有典型的三江平原地貌特征。
氣候
武強縣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無霜期為18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54毫米左右。
水文
武強縣境內滏陽河、滹沱河穿境而過。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到2012年,武強縣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油氣、地熱、礦泉水和磚瓦用粘土資源等4個礦種。油氣:探明的石油儲量約300多萬噸,原油日產量約1.5噸。油氣藏類型屬古潛山油氣藏和第三系油氣藏。地熱:平均地溫梯度值3.16℃/100米,略高于大地梯度背景值(3℃/100米),垂向上可分為三個熱儲層。一是上第三系中低溫熱水。開采深度為300米~1200米,水溫在23℃~50℃,礦化度較低,水量較大。二是下第三系高礦化熱水。開采深度在1000米~1500米以上,水溫可達50℃~80℃,礦化度較高,由于綜合利用條件限制,暫不宜開發。三是古潛山基巖高溫熱水及凹陷區上第三系高溫熱水?;鶐r高溫熱水埋深在1500米~2500米以深,水溫60℃以上,礦化度較低,水量較大,水頭高。
水資源
地表水:武強縣平均徑流深14.4毫米,自產徑流量為12660.6萬立方米??側刖乘?3.7億立方米,入境水量為4.35億立方米??偝鼍乘繛?2.3億立方米,其中清涼江出境量最大為7.25億立方米,衛運河出境水量次之為4.31億方米。
生物資源
糧食作物:小麥、玉米、谷子、高粱、甘薯、黍子、稻谷、蕎麥等。經濟作物: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食用菌、煙草等。水果蔬菜:白菜、菠菜、芹菜、茄子、西紅柿、筍、冬瓜、北瓜等。家畜:豬、羊、牛、驢、騾、馬、兔、駝、鹿等。水產:羅非魚、河蟹、甲魚、青蝦、鱔魚、泥鰍、蚌等。、
人口民族編輯2012年武強縣總人口21.3萬,其中農業人口19萬。武強縣是以漢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雜散居地區。到2009年共有37個少數民族成份。其中回族人口最多。
交通編輯武強縣有石黃高速公路、307國道、德保公路橫穿全境,西距京九鐵路15公里。有153村通了油路,公路通車里程達到了280公里,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經濟編輯綜述
2010年,武強縣生產總值完成35億元,是“十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長10%。全部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分別達到1.48億元和7333萬元,分別是“十五”末的1.8倍和2.2倍。一般預算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比重達到49.5%,比“十五”末提高8.6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3.4億元,是“十五”末的2.3倍。 2012年,武強縣完成生產總值45.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0.2%。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9億元,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億元,同比2011年分別增長34.4%和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8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6%。財政收入突破2億元,完成2.35億元。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39億元,同比2011年分別增長22.5%和3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86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99元,同比2011年分別增長12.1%和14.5%。
第一產業
2012年,武強縣小麥平均畝產達到638.8公斤,最高畝產700.8公斤。2012年武強縣蛋雞存欄1700萬只,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企業28家,國家級1家,省級2家,蔬菜種植面積16.5萬畝。
第二產業
2012年武強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7.6億元,比2011年增長14.6%。輕工業實現增加值9.5億元,比2011年增長20.9%。重工業實現增加值22.1億元,比2011年增長12.6%。裝備制造、食品、石化三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28.6億元,比2011年增長14.5%。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23.7億元,比2011年增長13.3%。實現利稅12.7億元,比2011年增長20.0%。實現利潤8.0億元,比2011年增長22.5%。 2012年,武強縣實施項目建設“4161工程”,武強縣建設完成投資65.3億元,其中20億元以上1個,5億元以上6個,3億元以上10個,億元以上41個,千萬元以上115個??⒐こ瑑|元項目11個,超千萬元項目83個;爭列省重點項目6個,市重點項目9個。輕工軸承生產基地,投資1.9億元的明珠軸承園區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軸承加工企業達98家,軸承加工戶達1350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1.2億元,增長21.1%。
第三產業
2012年,武強縣累計吸引省外資金18.5億元,引進外資1610萬美元,外地客商1260余人次來館考察,洽談項目195個,簽約項目131個,其中億元項目11個,總投資額156.9億元。2012年武強縣新增企業265家,個體工商戶771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7.4億元,同比增長13.8%。 2012年武強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3億元,比2012年增長15.7%。2012年武強縣進出口總值3.4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11.9%。2012年武強縣接待海內外游客58.0萬人次,比2011年增長27.8%。實現旅游總收入3.4億元,比2011年增長37.0%。2012年武強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51.1億元,比2011年增加22.2億元。
社會事業編輯城鎮建設
2012年,武強縣針對277個村全面開展“四清四化”,對公路沿線30個村集中整治,在全市表彰中位列第一檔次。累計拆除違章建筑和房屋4.8萬平方米,取締重污染小企業19家,各類非法經營攤點381處,全部復耕、綠化到位。2012年武強縣投資38.3億元鋪開了45個項目,搭建了十縱六橫的城區路網框架,建成區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城區常駐人口增至9.1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0%,建成區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6.3%和44.2%。建設了公主湖濕地公園、濱河公園風景區。
教育事業
2012年,武強縣有教師265人,其中博士5人、碩士60人、一類本科人才200人。相繼與河北師大、北京師大、聊城大學等高校建立頂崗支教實習關系,引進624名頂崗實習大學生和62名“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者來館陶支教。同時結合頂崗支教,對置換出的部分在職教師實施“國培計劃”,已共有教師246人次參加,涉及武強縣42所中小學校。
科技事業
2012年,武強縣政府組織100名技術指導員,在武強縣8個鄉鎮100個科技示范村舉辦科技培訓180多場,培訓示范戶、輻射戶1.9萬余人次。
醫療事業
2012年,武強縣8所鄉衛生院、341處村衛生室衛生服務機構已全部完成了標準化建設,武強縣參加新農合人數25.7萬人,參合率達97.17%。
社會保障
2012年,武強縣企業養老保險參保覆蓋人數為15569人,其中在職11607人,退休4058人。發退休金567.9萬元,實發退休金567.9萬元,社會化發放率為100%;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覆蓋人數為1333人,其中在職937人,退休396人。應發退休金67.5萬元,實發退休金67.5萬元,社會化發放率為100%;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7014人,享受待遇123人次,發放失業金6.84萬元。累計享受待遇123人,共支出失業保險金6.84萬元;工傷保險實際參保人數為10284人,其中農民工實際參保人數為4475人。累計享受待遇18人,共支出工傷金2.1萬元。
風景名勝編輯武強縣有英靈烈士亭、彌陀、武強年畫博物館等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