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隸屬于甘肅省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秦嶺山地北坡西段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復合地帶,海拔在1365~3120米之間,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偯娣e2011平方公里(2011年),總人口475500人(2011年)。2012年,武山縣實現生產總值388811萬元。 武山有水簾洞、木梯寺、老君山森林公園,草川大草原等景點。武山是國家級標準化蔬菜生產示范縣、全國綠色蔬菜示范縣、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中國韭菜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武術之鄉”、“玉器之鄉”。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1年,武山縣轄7個鎮:城關鎮、鴛鴦鎮、洛門鎮、灘歌鎮、四門鎮、馬力鎮、山丹鎮,8個鄉:樺林鄉、高樓鄉、、龍臺鄉、溫泉鄉、榆盤鄉、咀頭鄉、楊河鄉、沿安鄉。343個行政村。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截至2012年末,武山縣總人口為475500人,其中男243680人,女231820人,男女比為105.1:100。農業人口391801人,非農業人口83699人。經人口抽樣調查省統計局評估,常住人口43.3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96‰。
民族
武山縣有漢族、回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11個民族。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武山縣位于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甘肅省東南部,東經104°34′~105°08′,北緯34°25′~34°57′之間,東連甘谷,南靠岷縣、禮縣,西接漳縣,北鄰隴西、通渭二縣。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均向中部河谷川區傾斜??h境東西寬57.5公里,南北長59.5公里,總面積2011平方公里(2011年)。
地形
武山縣地處秦嶺山地北坡西段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復合地帶,海拔1365~3120米,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均向河谷川區傾斜。城區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為中低丘陵。
氣候
武山縣屬秦嶺西北坡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復合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3℃,無霜期195天,年均日照2331小時,降水量500毫升左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武山縣境內非金屬礦儲藏量大,主要有蛇紋巖(鴛鴦玉)、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巖、方解石、白云石、滑石等,其中蛇紋巖儲藏量達3.2億立方米(2011年),居世界第二位,石灰巖儲量達15億噸(2011年)。
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武山縣總耕地61.95萬畝,其中山地面積53.93萬畝,川水地7.98萬畝;武山縣有林地44.7萬畝,宜牧荒山21萬畝,草地77.69萬畝,人均占有耕地1.84畝。
水資源
武山縣境內渭河及其5條支流分布均勻,縣內干流總長178公里,流域面積33.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達9.3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達2.12億立方米(2011年)。
經濟編輯綜述
2012年,武山縣實現生產總值388811萬元,比2011年增長12.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148805萬元,比2011年增長7.7%,對經濟的貢獻率23.9%,拉動經濟增長3.1%;第二產業實現93230萬元,比2011年增長19.9%,對經濟的貢獻率35.0%,拉動經濟增長4.5%;第三產業實現146776萬元,比2011年增長14.1%,對經濟的貢獻率41.1%,拉動經濟增長5.3%。按初步統計常住人口計算,武山縣人均生產總值8984元,比2011年增長12.8%。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38.77:23.61:37.62調整為38.27:23.98:37.75,與2011年相比,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下降0.5%,第二、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上升0.37個和0.13%。
第一產業
2012年,武山縣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880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1年增長7.7%。實現總產值243057萬元,比2011年增長7.7%。其中農業總產值218121萬元,比2011年增長7.2%;林業總產值1487萬元,比2011年增長9.2%;牧業總產值22175萬元,比2011年增長12.3%;漁業總產值274萬元,比2011年增長18.2%;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000萬元,比2011年增長11.2%。 2012年,武山縣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999915畝,較2011年增長2.9%。其中:糧食種植面積達599423畝,較2011年下降0.6%;油料種植面積達69978畝,較2011年增長1.3%;蔬菜種植面積達331260畝,較2011年增長6.8%;洋芋種植面積達234044畝,較2011年增長0.04%。 2012年,武山縣012年武山縣完成林業增加值1003萬元,較2011年854萬元增加14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1年增長14.7%。完成造林面積15500畝。封山育林面積達96100畝。2012全年完成林產品產量2295噸,較2011年2185噸增加110噸,比2011年增長5.0%。 2012年,武山縣完成牧業增加值13728萬元,較2011年12820萬元增加90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1年增長10.0%。2012全年肉類總產量達到10045噸,比2011年增長4.6%;牛奶343噸,比2011年增長0.5%;禽蛋1657噸,比2011年增長4.0%。畜產品產量平穩增長,2012年末,大牲畜存欄74776頭,比2011年增長2.7%;年末羊存欄48996只,比2011年增長9.7%;2012年末豬存欄129060頭,比2011年增長9.0%。全年完成漁業增加值258萬元,較2011年219萬元增加39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1年增長13.9%;漁產品產量315噸,比2011年增長12.5%。
第二產業
2012年,武山縣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50388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25.9%,實現工業增加值53470萬元,比2011年增長23.3%,實現工業利潤總額1057萬元,比2011年下降5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04246萬元,比2011年增長30.3%,實現增加值32077萬元,比2011年增長31.0%,實現利潤總額-3514萬元,比2011年下降271.2%。 2012年,武山縣建筑業完成總產值140675萬元,比2011年增長18.1%,實現增加值39760萬元,比2011年增長15.5%。其中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實現增加值9565萬元,比2011年增長20.1%。
第三產業
2012年,武山縣郵政電信業務總量達到4033萬元,比2011年增長17.8%。344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電話。武山縣電話用戶達到256808戶,比2011年增長7.9%。其中移動電話215462戶,較2011年增長10.5%;固定電話41364戶,比2011年下降3.4%。 2012年,武山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8000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18.3%。其中城鎮消費105363萬元,比2011年增長15.9%;鄉村消費42637萬元,比2011年增長24.5%。實現批發業商品銷售額42628萬元,比2011年增長45.4%,其中限上銷售額7495萬元,比2011年增長42.2%;限下銷售額35153萬元,比2011年增長46.1%。實現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65157萬元,比2011年增長39.3%,其中限上銷售額8757萬元,比2011年增長42.9%;限下銷售額156400萬元,比2011年增長39.1%。住宿業實現營業額3500萬元,比2011年增長43.7%,其中限上營業額2722萬元,比2011年增長51.6%;限下營業額778萬元,比2011年增長21.8%。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9616萬元,比2011年增長39.9%,其中限上營業額1361萬元,比2011年增長58.8%;限下營業額18255萬元,比2011年增長38.6%。 2012年,武山縣全年共接待各類游客68.3萬人(次),較2011年增加12.88萬人(次),增長23.2%;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7億元,較2011年增加0.72億元,增長36.4%。2012年,武山縣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余額482078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加84806萬元,增長21.3%,其中個人存款321035萬元,比2011年增長20.2%;單位存款160034萬元,比2011年增長26.7%;財政性存款620萬元,比2011年下降82.9%;委托存款229萬元,比2011年增長57.9%。各項貸款為216254萬元,同比增加22969萬元,比2011年增長11.9%,其中短期貸款87820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84.1%;中長期貸款128434萬元,比2011年同比下降11.8%。存貸款比為44.9%。
交通運輸編輯隴海鐵路從東到西貫穿全境,全長46.25公里,有武山、洛門、鴛鴦、賀店4個中間站。G30連霍高速及G316國道穿境而過。蘭成渝輸油管道過境全長6公里。 2012年,武山縣公路總里程達3837.6公里。其中省級41.8公里,縣級179公里,鄉級83.6公里,村級3387公里,專用公路95公里,國道51.2公里。擁有貨車3740輛,客車2653輛,特種車254輛。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94416萬噸公里,比2011年增長39.3%;客運周轉量14848萬人公里,比2011年增長39.7%。
社會事業編輯文化
截至2012年,武山縣共有群眾文化事業機構18個,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座,文化站15個,圖書館1所,各類藏書41千冊。文物藏品3037件,其中一級品6件。參觀人次達5.8萬人次,收入達85萬元。武山縣344個行政村已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 武山縣有電視機12.5萬臺,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149座,有線電視用戶9000戶,較2011年增加500戶。電視人口覆蓋率96.0%,廣播人口覆蓋率98.0%。2012全年廣播電視臺共播出廣播新聞稿件2385件、電視新聞稿件2335件,天水廣播電視臺武山記者站報送市臺稿件560件,攝制完成電視專題片18部。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7170戶、“戶戶通”7.6萬戶,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完成放映4850場(次)。
科教
截至2012年,武山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81所,其中,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學校2所,高級中學4所,初級中學20所,九年制學校11所,小學198所,特教學校1所,幼兒園44所(含民辦35所),教學點106個。共有在校學生87974人,其中,普通高中7379人,初中22817人,小學45385人,幼兒園(含學前班4964人)9102人,職業學校3220人,特教學校71人。武山縣共有教職工4927人,其中公辦教師4562人(含特崗),縣請代課教師365人。武山縣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小學畢業生升入縣內初中的升學率為94.11%,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升學率為74.3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8.35%,高中升學率76.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69.0%。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穩步提高,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達1294人,比2011年凈增84人。武山縣有科技示范村82個,科技示范戶達3580戶,農村科技機構80個,農村科技咨詢服務站(所)22個,縣直協會20個,農村科技人員2200人。
衛生
2012年,武山縣有醫院18個,床位1034張,專業技術人員643人,醫療器械3077臺(件)。2012全年門診668154人次,住院26081人次?;A免疫報告接種率:卡介苗為98.46%,脊灰疫苗99.53%,百白破三聯制劑為99.45%,麻疹(麻風)疫苗為98.76%,乙腦減毒活疫苗為98.93 %,甲肝疫苗為91.02 %,乙肝疫苗全程為99.83%,其中乙肝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為98.46%,麻疹疫苗和脊灰疫苗強化免疫接種率均達到了96%以上。新生兒死亡率7.81‰,較2011年下降1.87‰;產婦住院與分娩比例為99.57%,較2011年98.72%提升0.85%。
社會保障
2012年,武山縣全年新增就業5400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400人,職業技能培訓380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9%以內。新增小額擔保貸款25836萬元,征繳養老保險費3689萬元,失業保險費157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2115,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40萬元,工傷保險費48.43萬元,生育保險費41.02萬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為95.05%,發放率達到100%,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為93.8%。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發放義保經費4106萬元,寄宿生生活補助870萬元,落實326所農村中小學(含教學點)的58662名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2990萬元,為4300名(人次)大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2200萬元,落實高中學生助學金316萬元,“中央彩票公益金滋蕙計劃”助學(高中)資金5.4萬元,其它各類助學資金56.92萬元。 2012年,武山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達37.14萬人,參合率達97%,為21819例參合病人報銷醫藥費6228萬元。門診統籌87.1萬人,補償2172萬元。發放各類民政資金12617萬元,其中自然災害救濟資金752萬元,低保資金7411萬元,醫療救助資金1259萬元,農村五保資金514萬元,60周歲以上農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補助資金111萬元。2012全年共接待來訪群眾1283人次,受理群眾來信來訪62件,比2011年同比下降42.6%,辦結答復57件,辦結率91.9%。偵破刑事案件45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5名,破獲經濟犯罪案件10起,毒品案件4起,查處治安案件1138起。排查安全隱患204起,查處安全生產責任事故3起。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115件,政協委員提案122件%。
民俗風情編輯武山旋鼓武山旋鼓是原流行于武山縣灘歌、龍泉鄉一帶的漢族民
天水旋鼓間舞蹈,俗稱“羊皮鼓”、“點高山”。旋鼓是舞蹈中的主要道具,其以鐵圈為箍,鼓面為精制的羊皮做成,外形如一面大葵扇,扇面直徑一般在30厘米左右,厚度僅1毫米。鼓面上繪有花紋圖案,下置一柄,柄端綴以鐵環或小銅镲,用藤條做的鼓鞭敲擊鼓面時,震動鐵環與小銅镲頻頻作響。2008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武山秧歌武山秧歌也叫“社火”,它是民間各種歌舞形式的總稱,其廣泛流行于天水城鄉。每年春節期間,村村鎮鎮,城里城外,形成秧歌匯演的大陣勢。 旅游景點編輯武山水簾洞水簾洞石窟群坐落在武山縣城東北約25公里處的鐘樓山魯班峽谷中。山勢挺拔
武山縣風光 (8張)
,突兀壯觀;綠樹成蔭,山花爛漫;水簾洞在試斧山東側之峭壁上,是一個約50米長,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 武山溫泉武山溫泉西北第一武山溫泉是古寧遠八景之一,歷史悠久,是全國礦泉療養向往地之一?,F有蘭州鐵路療養院、甘肅省衛生廳直屬療養院和鄉建療養院、農家樂等,集療養、休閑、娛樂為一體。 木梯寺木梯寺為國保單位,坐落在縣城西南約30公里的馬力柏林山山腰,山勢險峻,茂林疊翠,石窟、寺廟宛如顆顆明珠,掩映在綠蔭之中,石窟四周懸崖峭壁,僅有北側一山門可入寺內。 老君山森林公園老君山位于武山縣城南五華里處,是西秦嶺山系太皇山脈蜿蜒至武山縣城南面的主峰。海拔2385.9米。老君山以其山勢雄偉,峰巒秀麗,林海涌波,古松參天,自古享有“君山獨秀,俯瞰渭水”的美譽,為武山城南屏障和古寧遠八景之一。
當地特產編輯鴛鴦玉武山素有“眾山皆藏玉”的美譽。鴛鴦玉儲量達3.2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是玉雕工
武山縣特產 (6張)
藝品和高級裝飾貼畫的理想材料。武山三粉三粉即粉絲、粉皮、粉條。以洋芋、蠶豆為主要原料,產品色亮、味佳、柔細、耐煮,特別是粉皮,具有柔、亮、薄等特點,味道鮮美,風格獨特。 武山玉雕武山雕琢玉器的歷史很久。以“夜光杯”為主的同時,還生產玉雕人物、花齊山水、飛禽走獸、爐瓶、文房用品、茶具等旅游紀念品和實用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