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審旗是隸屬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一個旗,位于鄂爾多斯市西南部、內蒙古自治區最南端,地處毛烏素沙地腹部,東西距離104公里,南北距離194公里,區域范圍為東經108°17′36〃-109°40′22〃,北緯37°38′54〃-39°23′50〃??偯娣e11645平方公里。
烏審旗轄5個鎮1個蘇木鎮,烏審旗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截止到2010年,烏審旗境內人口共10.1萬人(2013年),其中蒙古族3萬人。2013年,烏審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78億元。截止到2013年,烏審旗境內公路總里程2553公里,公路網密度為21.9公里/百平方公里。
烏審旗有敖包祭祀、蘇勒德等習俗,有薩拉烏蘇旅游區、銀海旅游度假村等景點景區。
行政區劃編輯
2009年,烏審旗轄5個鎮,1個蘇木:嘎魯圖鎮、無定河鎮、烏審召鎮、圖克鎮、烏蘭陶勒蓋鎮、蘇力德蘇木。
烏審旗位于鄂爾多斯市西南部,與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靖邊縣、橫山縣等地毗鄰,處于蒙、陜、寧經濟發展的“金三角”地帶。烏審旗區域范圍為東經108°17′36〃-109°40′22〃,北緯37°38′54〃-39°23′50〃。烏審旗總面積1164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烏審旗地處毛烏素沙漠腹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一般在1300~1400米。烏審旗內地貌類型以成分分為構造剝蝕地形、堆積地形、風積地形、黃土地形、河成地形五類;以形態分為波狀高原、梁地、內陸湖淖、灘地(沖積湖積平原),流動與半流動沙丘、固定沙地、黃土梁和河谷地八種地類。地形分布特點:大部分為“梁地、灘地、沙地”相間,北部全為沙源,內多有柳叢,伴有沼澤、湖泊70多處;沙漠、灘地、梁地呈西北一東南條帶狀分布。
氣候
烏審旗
烏審旗境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6.8℃,全年日照2800-3000小時,有效積溫2800-3000℃,年降水量350-400毫米,年蒸發量2200-2800毫米,年平均風速3.4米/秒,無霜期113-156天。[4-5]
水文
烏審旗地理位置
烏審旗境內堿水湖泊較多,較大的有浩通音查干淖爾、毛敦查干淖爾、巴嘎淖爾、呼和套勒蓋淖爾、蘇日淖爾等。烏審旗境內主要河流有無定河、納林河、海流圖河等。
自然資源編輯
礦產資源
烏審旗
2012年,烏審旗境內覆蓋層厚度1000米以內含煤面積達7000多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儲量1000-2500萬噸,已探明儲量520億噸,遠景儲量在1800億噸以上,可采煤層4-11層,煤層總厚度10-31.8米。煤質為低水分、特低灰~低灰、特低硫~低硫分,高熱值~特高熱值煤,煤類為長焰煤、不粘煤及弱粘煤,發熱量平均在302500千焦/千克(7230大卡/千克)以上,煤層瓦斯含量低。該旗境內主要劃分為呼吉爾特和納林河兩大礦區。烏審旗是鄂爾多斯盆地天然氣區的主產地,境內有四大超千億方天然氣氣田,截止到2007年,探明儲量約1.2萬億立方米,遠景儲量3.6萬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
截止到2013年,烏審旗境內有天然草場1060萬畝,林地542萬畝,水澆地60萬畝。
水資源
烏審旗地表水資源總量35268.78萬立方米/年。地下水天然補給量為50155.96萬立方米/年,可開采量為28291.12萬立方米/年。
人口民族編輯
人口
截止到2013年末,烏審旗總人口為109706人,比2012年同期增加909人。
民族
烏審旗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經濟概況編輯
綜述
2008-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
2013年,烏審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78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46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301.36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64.18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7.9%。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3.3:79.7:17。2013年,烏審旗地方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400290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33.4%。
第一產業
2013年,烏審旗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43289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2755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144286噸,增長0.2%。其中,小麥產量277噸,玉米產量127342噸;全年油料產量1502噸,蔬菜產量26156噸。
2013年,烏審旗牲畜存欄1984498頭(只),與2012年同期相比增加294444頭(只),同2012年相比增長17.4%。其中,生豬存欄603365頭(只),與2012年同期相比增加258021頭(只),同2012年相比增長74.7%。2013年肉類總產量75567噸,牛奶產量18249噸,山羊絨產量48噸,禽蛋產量247噸。
截止到2013年末,烏審旗擁有農牧業機械總動力50.09萬千瓦,擁有聯合收割機178臺,增長42.4%;擁有拖拉機3913臺。
第二產業
2013年,烏審旗實現工業增加值273.74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5.4%,增速位居鄂爾多斯市各旗區第二。
2013年,烏審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總產值達到552.63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5.2%。銷售產值564.41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6.6%。工業產品產銷率達102.1%。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7.74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9.0%;實現利稅154.91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97.0%;實現利潤82.3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3.0%。
截止到2013年,烏審旗境內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施工企業5家,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27.62億元,比2012年增長9.6%。建筑業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8.72萬平方米,竣工面積9.25萬平方米。共實現利潤6807萬元,同2012年相比下降1.5%;上繳稅金1845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35.4%。
第三產業
2013年,烏審旗共有在建投資項目198個,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0.11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9.9%。2013年,烏審旗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1703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24.5%。按銷售區域分,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52859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29.5%;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8844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6.7%。2013年,烏審旗實現郵電通信業務收入15624萬元,比2012年增長0.8%。其中,電信業務收入15279萬元,增長1.2%;郵政業務收入345萬元,下降12.9%。2013年,烏審旗共接待游客45.4萬人次,同2012年相比增長4.5%。實現旅游收入11.2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27.0%。2013年末,烏審旗境內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590108萬元,比上年增加10445萬元,增長1.8%。2013年,烏審旗保險收入9214萬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4.5%。
社會事業編輯
教育事業
截止到2013年,烏審旗境內共有各類學校、幼兒園23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高級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初級中學1所,小學6所,幼兒園11所。在校中小學生11906人,在園幼兒287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教職工1943人,其中專任教師1285人。民辦特殊學校1所,在校學生20人;民辦幼兒園20所(其中注冊6所),共有幼兒2965人。
文化事業
截止到2013年,烏審旗擁有藝術表演團體27個,其中專業文藝團隊2個(烏蘭牧旗、馬頭琴樂團),文化館(包括群眾藝術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截止到2013年底,烏審旗擁有電視轉播臺7座,有線數字電視用戶33747戶,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8.0%。
衛生事業
截止到2013年末,烏審旗共有公立醫療衛生單位14個,5個旗級醫療衛生單位(旗人民醫院、蒙醫醫院、婦幼保健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8個蘇木鎮衛生院(6個中心衛生院,2個普通衛生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65個嘎查村衛生室;有私立醫院4個(廣濟、博仁、康元、永康中西醫院)、診所29個。公立醫療機構現有公職人員490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440人,占89.8%;有執業資格(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328人,占技術人員的66.9%;嘎查村衛生室共有從業人員85人;全旗公立醫療機構病床總數為358張。
交通編輯
截止到2013年,烏審旗境內公路總里程2553公里,公路網密度為21.9公里/百平方公里。烏審旗境內共有省道2條、4條縣道和7條鄉道:313省道、215省道、608縣道、624縣道、628縣道、629縣道、701鄉道、702鄉道、704鄉道、705鄉道、707鄉道、710鄉道、716鄉道。
歷史文化編輯
名優特產
祭灶飯是小年二十三(烏
蒙古族美食
審旗部分地區在臘月二十四)祭灶時特制的飯,做法是在原汁的肉湯內下米,加入紅棗、奶酪等熬制而成,連吃七天。
灌腸是割碎羊的心、肺、肝等,加上面粉及佐料,灌進淘洗干凈的羊腸內,水煮食之,稱為灌腸。根據灌入腸內的成分不同,又有血腸、面腸、肉腸之分。
手扒肉是蒙古族人民經常吃的一種食品。做法是將帶骨牛羊肉分成若干塊,放入鍋內,加少量鹽(有的則不加鹽)煮熟為止。是烏審旗人招待客人和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菜肴。
全羊席(蒙語為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貴賓的傳統佳肴(又稱整羊席)。是蒙古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種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會、隆重集會、舉行婚禮或接待高級貴賓時擺設。
酥油(蒙語為夏日陶斯)、奶酪也是從酸奶中提煉出來的食用油和把酸奶子熬開制成的奶食品。酥油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夏日祛熱,冬天防寒,還有治療燙傷、止腹瀉等作用。奶豆腐味道酸甜,是蒙古族農牧民的傳統食品。
酸奶是牧區的優質飲料之一。夏季常飲,可以起到止渴祛火,幫助消化的作用。
奶皮(蒙語為烏日沫)有兩種:一種是奶子發酸后,在表面上形成一層薄皮,稱圖黑烏日沫,即生奶皮子;另—種是將鮮奶熬開后放入器皿放涼表面結成薄奶皮,稱寶勒森烏日沫,即熟的奶皮。
炒米(蒙語為胡日森布達)是蒙古族日常的主要食品之一。炒米可口耐饑,是蒙古族農牧民的傳統食品。
民族文化
奶皮
敖包祭祀
敖包亦作“鄂博”,是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積起來的石堆、土堆。人們通過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間風調雨順,牛羊興旺,國泰民安。祭敖包的時間不固定,除春節、那達慕等一些盛大節日外,多選在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時節。
蘇勒德
“蘇勒德”是蒙古語,意為徽標。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完成統一大業,蘇勒德作為蒙古帝國國旗,在蒙古汗國時期被譽為所向披靡的戰旗和所向無敵的戰神。蘇勒德種類較多,傳承較為完整的有九足白徽、木華黎蘇勒德、噶爾丹蘇勒德、庫圖克臺黑纓蘇勒德、哲別蒼纓蘇勒德、查干蘇勒德等。
風景名勝編輯
薩拉烏蘇旅游區由薩拉烏蘇文化遺址景區(河套人遺址)和巴
烏審旗旅游地圖
圖灣景區組成。薩拉烏蘇沙漠大峽谷位于烏審旗無定河大溝灣,210國道北側。海拔標高1300米。大峽谷由8大溝灣組成。薩拉烏蘇文化遺址(“河套人”遺址)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22]
銀海旅游度假村位于烏審旗圖克鎮以東3公里處,總占地面積1000畝,省道“府深線”穿鎮而過。該度假村可以滿足200人住宿,900人同時就餐,內設蒙古包酒吧舞廳、篝火廣場區、釣魚園區、種植園區、松樹林區、養殖園區、賽馬場區、排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等娛樂活動場所。
成吉思汗察罕蘇力德游牧生態旅游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民族文化十大旅游品牌景區”,位于烏審旗嘎魯圖鎮南17公里處,由成吉思汗察罕蘇力德供奉區、敖包文化區、草原野生動物大圍場、游牧文化體驗區、水上野營區、草原娛樂區、沙灘休閑區、烏審浩特、蒙古老王府、蒙古貨棧、游客服務中心等功能區組成。
烏審召生態旅游區由烏審召廟、牧區大寨陳列室以及烏審召生態工業園區組成,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烏審召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距離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嘎魯圖鎮78公里,是鄂爾多斯原四大召廟之一,也是至今保存較完整的召廟。
福海蒙古城生態旅游區位于烏審旗嘎魯圖鎮南4公里處,以蒙元文化、民俗風情為主題,以8棟農家別墅和蒙古包城為依托,再現了蒙古族的民族民俗風情。該旅游區于2010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級AAA級旅游景區,占地面積15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