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鄉縣隸屬山西省長治市,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東南部、長治市最北端,東鄰黎城縣、左權縣,西界祁縣、平遙縣,北與榆社縣毗鄰,南與沁縣、襄垣縣接壤,下轄轄9個鄉,5個鎮,1個開發區,377個行政村,942個自然村??h境東西長150公里,南北最窄地帶為10公里,總面積為1610平方公里。2012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6億元。行政區劃編輯2012年武鄉縣轄9個鄉,5個鎮,1個開發區,377個行政村,942個自然村。武鄉縣城在段村,隸屬豐州鎮。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武鄉縣位于太行山系西麓,山西省東南部,長治市最北端,東經112°26′~113°22′,北緯36°39′~37°8′。平面圖上,疆界總長287公里??h境東西長150公里,南北最短距離10公里。全縣總面積1610平方公里。
地貌
武鄉縣綿亙于太行、太岳兩山之間,地勢呈東西高,中間低??h境東部地區海拔大部分在1400米以上,最高峰花兒垴達2008米。西部地區海拔在1300米左右,最高峰紫金山海拔1809米。北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山嶺多在1000-1300米之間。中部地勢比較平緩,最低處監漳灘至西川一帶海拔800米。全縣可分為石質山區,黃土丘陵區和較平川區三個不同的地形區域。
氣候
冬半年多西北風,夏半年多東南風,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總的氣候特征是:一年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季風強盛。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各地因海拔高低不同,氣候差異較大,最熱的監漳灘,年平均氣溫均在10℃左右,最冷的花兒垴,年均氣溫只有3℃上下。
水文
武鄉縣境內主要河流有濁漳北源、涅河、馬牧河、昌源河、云簇河、洪水河。按其流域歸屬分為黃河、海河兩大流域,歸汾河、漳河兩大水系。昌源河在境內流域面積為85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的5.3%,屬黃河流域汾河水系。其余河流均為海河流域漳河水系,流域面積為152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94.7%。
自然資源編輯植物資源
武鄉縣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植被區,可分為東山遼東櫟及次生灌木叢類型區;西山油松及次生灌木叢類型區;中北部殘余黃土丘陵螞蚱腿子、荊條、酸棗、白羊草灌草叢類型區。森林植被除東山一帶分布有白樺、山楊、遼東櫟天然次生林外,其余植被均為人工林。2011年,全縣林業用地面積73763.1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45.64%,森林面積20753.2公頃,造林面積39600畝,森林覆蓋率24.2%。
礦藏資源
武鄉縣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白云巖、石灰石、大理石、鋁礬土、硅藻土、天然礦泉水等,其中煤炭探明儲量28.6億噸,年生產能力1100萬噸,1987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 白云巖探明儲量1.8億噸,是山西省金屬鎂原材料主要生產基地。有頁巖儲藏量1400萬噸,主要分布在涌泉、城關、石北等鄉鎮。硅藻土儲量1億多噸,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10%。
土地資源
武鄉縣有土地2432333.8畝,其中耕地615272.5畝。林地364097.7畝、園地24898.7畝、牧草地1146.7畝;建設用地75190 畝;交通用地14303.6畝,水域面積40652.7畝,未利用土地1296771.9畝。按2001年人口計,人均占有耕地約2.9畝。
水資源
武鄉縣多年水資源總量為13116.2萬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地表水資源)9606.2萬立方米,可利用量為6690萬立方米,實際利用量為1046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854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381立方米)。
人口民族編輯
人口
2011年末,全縣總人口211717人,其中城鎮人口21118人。
民族
武鄉縣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回族、滿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等少數民族。風景名勝編輯武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全國紅色旅游重點縣。紅色旅游線路上已開放的景區有九處,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八路軍文化園、太行龍湖、實景演出《太行山》、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朱總手植紅星楊景區)、磚壁百團大戰指揮部舊址、八路軍游擊戰體驗園、太行龍洞、板山風景區。
崇城山崇城山,位于縣城東130華里的墨鐙鄉東南處,山口有“太行天險”石匾,入山有一線鳥道,只可輾轉回環,蟻附而行。相傳東漢時期著名的大將岑彭、馬武曾在此安營扎寨。所以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岑彭寨,岑彭寨已傾頹,只有東寨門和西寨門。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坐落在武鄉縣城西鳳凰山麓,面臨漳河水。館址原面積54000平方米,其中主展廳倚山而建,雄偉壯觀。
八路軍文化園
八路軍文化園位于武鄉縣城內,背靠鳳凰山,東臨馬牧河,整個景區由前廣場、游客咨詢服務中心、勝利大道、軍藝社、勝利壇、實景劇場、八路村等七部分組成。距太長高速武鄉出口1公。占地面積約為282畝,約合188094平方公里。園區主題分為八路軍文化廣場,旅游接待服務中心,八路村,八路軍文藝社,八路軍抗戰勝利紀念壇,和平林與室外實景劇場六大板塊。 太行龍湖太行龍湖位于濁漳河北源的關河峽口。在縣城東邊。 太行龍洞太行龍洞位于武鄉縣東部石泉村,該洞形成于5.7億年前的喜山運動時期,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溶洞之一,總長1000多米。 板山板山位于武鄉縣東部洪水鎮西南一帶山脈,這里是武鄉縣的最高處,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最高峰花兒垴達2008米。 名優特產編輯棗糕棗糕已有300年的歷史,是武鄉的一種民間小吃。是民間婚喪嫁娶、生日、滿月、暖房、祝壽等事主食,也多見于集市、飯攤。
和子飯
“和子飯”也叫“和則飯”。是武鄉民間晚餐常見的一種飯食。擦面“擦面”也叫擦圪蚪。是武鄉民間一種普通飯食。抿面抿面俗稱“抿圪蚪”。是武鄉民間一種面食吃法。其制法與“擦面”相似,所不同的是操作工具有所區別?!安撩妗钡牟链渤试卵佬蜗蛏下∑?,而“抿床”是用帶有布滿小圓孔的鐵皮釘在木架上,大小抿架與大小擦床架尺寸相同,大鍋用大抿床,一般為小抿床?!懊蚓摺笔氰F制而成或木制的狀如小鋤,上有柄把。
小米燜飯
小米的原糧為“谷子”?!靶∶谞F飯”因米質不同而不同。煎餅“煎餅”是武鄉民間一種風味小吃,多見于集市個體飯攤與農家。隨著原料的不同,制作出的品種也不同,大致分為白面煎餅、高粱面煎餅、米面煎餅與雜面煎餅幾種。灌腸“灌腸”是武鄉人的夏令小吃,用蕎面制成,有清熱解毒之功能?!侗静菥V目》載:“降氣寬腸,除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莜面“莜面”的原糧“莜麥”,也稱“燕麥”、“玉麥”,這種作物已經有2500多年的種植歷史。莜面不僅有耐饑抗寒,保腎、保肝、造血及增加免疫之作用。而且還有壯體、健腦、目清美容之功能??商岣咧橇?、降低膽固醇,對治療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效果。莜面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也有降血防癌的藥效?!拜妗笨芍谱魇畮追N花色品種供食用?!拜婵俱欍櫋笔鞘畮讉€品種中的一種,是武鄉東部高寒地區百姓主要家常面食。谷壘“谷壘”也是武鄉民間一種特有的風味小吃,也叫"不爛"。多見于農家,一般為午餐,屬蒸制餐食。常用土豆絲、紅薯絲、紅白蘿卜絲、鮮豆角絲作原料。過去人們還曾用豆皮、槐花、榆錢錢、地骨皮作原料食用過。此外還有干面餅子、糖三角、武鄉炒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