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縣位于重慶市東北部,處大巴山東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 巫溪縣地處渝陜鄂三省交界,東連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竹溪縣,南接奉節縣、巫山縣,西臨開縣、云陽縣,北與城口縣和陜西省鎮坪縣接壤。至2013年,巫溪縣總面積4030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巫溪縣常住人口為41.41萬人(戶籍人口52萬人)。巫溪縣為全國綠化模范縣,獲得過“綠色中藥出口基地”、“全國魔芋種植重點基地縣”、“中國綠色生態馬鈴薯之鄉”、“2011中國改革年度縣”等榮譽稱號。巫溪縣在重慶市的位置(紅色處)漢朝時期西漢,巫溪縣屬南郡巫縣。東漢建安15年(公元210年),巫縣分設北井縣,縣治在今巫溪縣城廂鎮;建安21年(公元216年),北井縣歸屬固陵郡(今奉節縣)。三國時期北井縣先后屬巴東郡(今奉節)、宜都郡(今宜昌)、建平郡(今巫山)管轄。 晉朝時期西晉,北井縣先后屬巴東郡、建平都尉、建平郡管轄;東晉,北井縣建制未變。南北朝時期劉宋、南齊、梁朝、西魏時期,北井縣建制未變。北周初(公元557年至公元566年),在北井縣設始寧郡,后改稱永昌郡,郡治在今巫溪縣城廂鎮。天和3年(公元568年),北井縣并入大昌縣。隋朝時期隋朝沿襲郡縣制。隋文帝開皇2年(公元582年),撤銷永昌郡,大昌縣屬信州總管府和巴東郡。 唐朝時期唐朝改郡縣制,增設道的建置,大昌縣屬山南東道所屬夔州(今奉節)管轄。五代十國時期廢置山南東道,于夔州設鎮江軍,后改成寧江軍,大昌縣屬之。兩宋時期北宋設路,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巫溪屬夔州路大寧監。監治在今巫溪縣城廂鎮。南宋,縣屬關系未變,仍歸大寧監。 元朝時期元朝四川設行中書省(稱四川行省)。至元20年(公元1283年),大寧監升為大寧州,轄大昌、洵陽、平利、石泉、隆化等縣。元末(公元1361年),大寧州屬大夏農民政權夔州路。明朝時期明朝改“路”設“府”,大寧州屬重慶府。洪武9年(公元1376年),降大寧州為大寧縣,屬四川省承宣布政使司重慶府夔州路。洪武13年(公元1380年),改州為府,大寧縣屬夔州府,分大寧縣復設大昌縣。崇禎17年(公元1644年),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農民政權,大寧縣屬之。 清朝時期清朝在府、州、縣之上設“道”制。順治3年(公元1646年),李自成遺部賀珍和其子伯寧占據大寧抗清??滴?年(公元1663年),伯寧受降之后,大寧縣始歸順清朝統治??滴?年(公元1667年),撤大寧縣并入奉節縣。雍正7年(公元1729年),復設大寧縣,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川東道夔州府管轄。
大寧河風景區 (5張)
中華民國時期民國時,大寧縣隸屬川東道。民國3年(公元1914年),因縣名與山西省大寧縣同名,遂改名巫溪縣。民國6年至民國24年(公元1917年至公元1935年),巫溪縣被軍閥據為防區,先后屬豫鄂靖國聯軍、川軍、國民革命軍20軍和21軍防區。民國24年(公元1935年),結束防區制,巫溪縣屬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區(今萬州區)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12月20日,巫溪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于西南行政區川東人民行政公署萬縣專區。1952年9月1日,恢復四川省建制,巫溪縣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68年6月,萬縣專區改稱萬縣地區;1993年,萬縣地區改設萬縣市,實行市管縣的行政體制。1997年3月,重慶恢復中央直轄市,萬縣市改設重慶萬州移民開發區,巫溪縣隨屬。2000年7月,巫溪縣由重慶直接管轄。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巫溪縣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東北部,在大巴山東段南麓。地處東經108°44′-109°58‘、北緯31°14’-31°44‘之間。東接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竹溪縣,南臨奉節縣、巫山縣,西與開縣、云陽縣接壤,北連城口縣和陜西省鎮坪縣。
地形地貌
巫溪縣地形以山地為主,屬于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境內山大坡陡,立體地貌明顯,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 。
氣候特征
巫溪縣建設巫溪縣屬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低山河谷年平均氣溫18℃左右;山地年平均氣溫小于5℃。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均溫下降0.65℃。氣溫最高在7、8月份,最低在1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30-1950毫米之間。降水量9月最多,1月最少。低山河谷年均霜日11天,槽壩年均霜日40天,高山年均霜日大于100天。低山區日照多年平均1589小時,中山區多年平均1568.7小時,高山區多年平均1378小時。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寧廠古鎮風光 (3張)
巫溪縣共發現礦產18種,探明儲量的有8種。主要礦種為:煤有產地48處,儲量達7000萬噸;石灰石儲量1.5億噸;鹽鹵儲量8.38億立方米;大理石儲量1億立方米;磷礦探明儲量406.45萬噸;黃鐵礦總儲量2830萬噸,可采1996萬噸。
水能資源
巫溪縣有大寧河等15條主要河流,均屬長江水系。年均降水量56.6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34.6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為14.5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為31.34萬千瓦。各類蓄引提水工程162處,引水量2853萬立方米,有效灌面6.07萬畝。其中,水庫有效庫容94萬立方米;中型引水堰一條,年引水總量1287萬立方米;小型蓄引水道1003條,年引水總量1102萬立方米。
行政區劃編輯至2013年底,巫溪縣轄2個街道、15個鎮、15個鄉和一個鄉鎮級開發區:柏楊街道、寧河街道、城廂鎮、鳳凰鎮、寧廠鎮、上磺鎮、古路鎮、文峰鎮、徐家鎮、白鹿鎮、尖山鎮、下堡鎮、峰靈鎮、塘坊鎮、朝陽鎮、田壩鎮、通城鎮、勝利鄉、菱角鄉、大河鄉、天星鄉、長桂鄉、蒲蓮鄉、魚鱗鄉、烏龍鄉、中崗鄉、花臺鄉、蘭英鄉、雙陽鄉、中梁鄉、天元鄉、土城鄉、紅池壩經濟開發區。柏楊街道位于巫溪縣東部,為縣政府所在地。街道辦事處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轄4個社區,為新華社區、墨斗社區、白馬社區和豐益社區。寧河街道位于巫溪縣東部,距縣城6公里。轄7個社區,為九磷社區、人民社區、廣場社區、環城社區、先鋒社區、白鵝社區和環保社區。
巫溪縣地圖城廂鎮位于巫溪縣東部,距縣城5公里。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為白新社區、城北村、漁渡村、白泉村、酒泉村、楊坪村、小井村、雙城村、環寧村、門洞村、五新村、新農村、新坪村、城哨村、楊家村、竹陽村。有南門灣懸棺、大寧河廟峽、剪刀峰、白龍過江等風景名勝古跡。 鳳凰鎮位于巫溪縣中東部,距縣城12公里。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為鳳凰社區、雙鳳村、柳園村、中河村、高楊村、雙玉村、興旺村、木龍村、七星村、石龍村、施家村。萬(州)(巫)溪公路過境。 寧廠鎮位于巫溪縣東部,距縣城10公里。轄4個社區、6個行政村,為衡家澗社區、鹽泉社區、貓兒灘社區、譚家墩社區、雙溪村、鄧家村、花栗村、好坪村、興隆村、寶山村。城(廂)萬(古)公路過境。名勝古跡有明末農民起義軍據點女王寨、桃花寨和回龍寺古遺址、雙溪浴群等。 上磺鎮位于巫溪縣南部,距縣城26公里。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為上磺鎮社區、嚴家村、石峰村、友誼村、龍門村、四灣村、上磺村、羊橋村、青莊村、梨坪村、干龍村、焦山村、紅巖村、躍進村、高家村、望山村、平溪村。省道奉(節)(巫)溪公路過境。 古路鎮位于巫溪縣南部,距縣城31公里。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為古路社區、古路村、青龍村、斑竹村、彭莊村、白家村、麻柳村、大泉村、得勝村、觀峰村、長龍村、龍坪村、黃陽村、中康村、龍泉村、萬樂村、金魚村。上(磺)塘(坊)公路過境,公路與省道奉(節)(巫)溪公路連接。 文峰鎮位于巫溪縣中南部,距縣城46公里。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為文峰社區、銀峰村、長沙村、長興村、三寶村、三星村、人和村、利民村、燕嶺村、金盆村、農慶村、文峰村、松濤村、思源村、建樓村、正溪村。萬(州)(巫)溪公路、奉(節)(巫)溪公路在此交會。 徐家鎮位于巫溪縣東北部,距縣城36公里。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為徐家社區、高洪村、安陽村、塘埡村、大寶村、岔路村、順陽村、窯灣村、古樹村、棗樹村、龍花村、雙金村、龍店村。省道川陜公路過境。 白鹿鎮位于巫溪縣東北部,距縣城31公里。轄2個社區、10行政村,為白鹿社區、檀木社區、石院村、燕子村、大坪村、大干村、九營村、香樹村、下壩村、中壩村、碾盤村、蘭蟒村。省道川陜公路過境。 尖山鎮位于巫溪縣西部,距縣城83公里。轄2個社區、7個行政村,為尖山社區、百步社區、白云村、尖山村、大包村、川山村、太平村、八佳村、百步村。萬(州)(巫)溪公路過境。 下堡鎮位于巫溪縣中北部,距縣城37公里。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為下堡社區、寧橋社區、上棧村、龍安村、桔林村、下堡村、后壩村、寧橋村、石門村、金獅村、安里村。公路與省道川陜公路連接。境內有西寧電站、石門電站、銅溪溝電站、貓兒背林場。
巫溪大橋峰靈鎮位于巫溪縣南部,距縣城35公里。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為廟溪社區、九龍村、雙樹村、譚家村、峰靈村、棗園村、金坪村、龍寨村、大樹村、堰坪村、廟溪村、農安村。公路與省道奉(節)(巫)溪公路連接。 塘坊鎮位于巫溪縣南部,距縣城39公里。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為塘坊社區、雙柏村、紅土村、漆樹村、雙塘村、塘坊村、金龍村、安樂村、梓樹村。萬(州)(巫)溪公路過境。 朝陽鎮位于巫溪縣中部,距縣城55公里。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為朝陽社區、朝陽村、玉皇村、綠坪村、松花村、東橋村、咸池村。田壩鎮位于巫溪縣西部,距縣城96公里。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為田壩社區、興物村、西陽村、田壩村、雙箭村、天池村、大屋村、馬坪村、前坪村、白草村、中鹿村、上鹿村、石堰村、巖灣村、鹿池村、黃草村、田灣村。萬(州)(巫)溪、田(壩)茶(山)公路過境。 通城鎮位于巫溪縣東部,距縣城18公里。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為通城社區、玉泉村、長紅村、長安村、龍池村、清泉村、通城村、中興村、涼風村、青梅村、長桂村、樓門村、云臺村??h道城廂至白果林區的公路過境。 勝利鄉位于巫溪縣中南部,距縣城33公里。轄8個行政村,為龍獅村、塹場村、勝利村、勝合村、健農村、果元村、雙勝村、洪仙村。公路與萬(縣)(巫)溪路連接。 菱角鄉位于巫溪縣南部,距縣城21公里。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為大同社區、新民村、石安村、魚堰村、望樂村、盤龍村、菱角村、桂花村、紅嶺村、桐嶺村、涼水村、四坪村、店子村、水田村、三坪村。萬(州)(巫)溪公路過境。 大河鄉位于巫溪縣中東部,距縣城17公里。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為下鳳壩社區、分泉村、紫花村、上游村、雙村村、民主村、紅火村、鵝蛋村、紅光村、瓦坪村、廣安村。省道川陜公路過境,大寧河流經鄉境。景點有令牌石、和尚拜塔和靜臥寧河兩岸的龜、蛇二山。 天星鄉位于巫溪縣中東部,距縣城17公里。轄8個行政村,為灣潭村、雙源村、吉王村、江池村、生基村、保龍村、寒峰村、西流村??h道城(廂)萬(古)公路過境。景點有二仙山的仙人洞。 長桂鄉位于巫溪縣中部,距縣城65公里。轄10個行政村,為菊花村、黃木村、黃花村、金桂村、坪義村、清明村、孔梁村、木杉村、福光村、萬古村??h道城(廂)萬(古)公路過境。 蒲蓮鄉位于巫溪縣南部,距縣城48公里。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為蒲蓮社區、桐元村、蓮花村、三合村、興鹿村、中柱村、玉田村、橘龍村、柏安村、雙安村。魚鱗鄉位于巫溪縣北部,距縣城60公里。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為魚鱗社區、五宋村、魚東村、長丈村、長崗村。公路與省道川陜公路連接。 烏龍鄉位于巫溪縣北部,距縣城69公里。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為銀洞社區、大坡村、大溪村、中坪村、林場村、水滸村、鴛鴦村、馬鬃村、高竹村。公路與省道川陜公路連接。 中崗鄉位于巫溪縣西部,距縣城122公里。轄13個行政村,為中崗村、新河村、大河村、小河村、鐵嶺村、茶山村、銀洞村、榆樹村、茶園村、龍臺村、九坪村、漁沙村、金家村??h道田(壩)茶(山)公路過境。 花臺鄉位于巫溪縣東南部,距縣城27公里。轄4個行政村,為川主村、龍坡村、八龍村、花臺村。公路與縣道城廂至白果林區公路連接,大寧河流經鄉境。蘭英鄉位于巫溪縣東部,距縣城46公里。轄3個行政村,為西安村、蘭英村、高洞村??h道城廂至白果林區公路過境。 雙陽鄉位于巫溪縣東部,距縣城61公里。轄4個行政村,為馬塘村、百果村、七龍村、雙陽村??h道城廂至白果林區公路過境。境內有縣白果林場。 中梁鄉位于巫溪縣中北部,距縣城56公里。轄7個行政村,為銀水村、中梁村、雙河村、石鑼村、河口村、石坪村、星溪村。公路與省道川陜公路連接。 天元鄉位于巫溪縣西北部,距縣城70公里。轄9個行政村,為新華村、新田村、萬春村、鎮江村、寶坪村、天元村、吉龍村、香源村、象坪村。公路與省道川陜公路連接。 土城鄉位于巫溪縣西北部,距縣城70公里。轄12個行政村,為坪頭村、坪陽村、土城村、顏家村、石壁村、五峰村、和平村、西坪村、黃龍村、石柱村、魚塘村、平安村。公路與省道川陜公路連接。 紅池壩經濟開發區位于巫溪縣北部,距縣城45公里。轄1個社區,為紅池壩社區。
人口編輯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巫溪縣常住人口為41.41萬人(戶籍人口為52萬人)。
性別
2010年,巫溪縣常住人口中,男性為209706人,占50.64 %;女性為204367人,占49.36 %。全縣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61。
年齡
2010年,巫溪縣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85690人,占20.69%;15-64歲的人口為280806人,占67.82%;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7577人,占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