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區地處杭州市城區中心,北依京杭古運河,南瀕秀麗的西子湖,西靠省委、省政府駐地、北靠市委、市政府駐地,東臨古城河貼沙河??偯娣e31.46平方公里,總人口52.61萬人(2010年),轄八個街道,區政府駐文暉路1號。
2011年,全區生產總值598.80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55.6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43.15億元。專利申請量4064件,專利授權量3293件。
截至2013年末,下城區轄8個街道:武林街道、天水街道、朝暉街道、潮鳴街道、長慶街道、石橋街道、東新街道、文暉街道。
區域 |
面積 | 人口 | 辦事處駐地 |
---|---|---|---|
天水街道 | 1.31平方千米 | 3.89萬人 | 武林新村104號 |
武林街道 | 1.24平方千米 | 4.79萬人 | 中山北路觀巷47號 |
長慶街道 | 1.39平方千米 | 4.78萬人 | 青春坊31幢 |
潮鳴街道 | 1.98平方千米 | 6.54萬人 | 潮鳴苑16幢 |
朝暉街道 | 3.03平方千米 | 7.92萬人 | 朝暉三區48幢 |
文暉街道 | 5.48平方千米 | 4.59萬人 | 流水東苑3幢 |
東新街道 | 7.3平方千米 | 6.35萬人 | 東新路435號 |
石橋街道 | 9.73平方千米 | 1.67萬人 | 石橋路308號 |
下城區地處杭州市城區中心。西南瀕臨西子湖;東以貼沙河河道、滬杭 鐵路線與江干區相間;西以環城西路、京杭大運河與西湖區、拱墅區相鄰; 北聯沈半路與拱墅區接壤;南抵慶春路與上城區隔街相望。
氣候
受東亞季風的影響,下城區形成了光、熱、水同季且配合良好的氣候特征,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6.2℃,夏季平均氣溫為28.6℃,冬季平均氣溫為3.8℃,無霜期230天到260天,年平均降雨量為1435毫米,平均相對濕度在74%到85%之間。
水文
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又被稱為大運河,流經北京
京杭大運河、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河流。
上塘河
上塘河又名沈塘河,隋代時為江南運河南端的水道,自杭州施家橋起,流經臨平、許村、長安至鹽官止,全長48.3公里,行政區域包括杭州市下城區、江干區、半山區、余杭縣臨平區,海寧縣許村、長安及鹽官等鄉鎮。流域面積 414平方公里。
旅游景點
編輯
西湖文化廣場西湖文化廣場
環球中心,距市政府僅0.5公里,距西湖僅2公里,是耀江集團開發的甲級風范寫字樓。
武林廣場
杭州傳統市中心,老牌商圈坐落于此。
武林路女裝街
杭州是國家重要的服裝生產基地,杭派女裝是主導,而武林路則是女裝的天堂。
陸游故居(下城區文史館)
位于孩兒巷98號。陸游是山陰人(今浙江紹興),曾長年寓居與此。
馬寅初故居司徒雷登故居
美來華傳教士,原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的故居。司徒雷登是美國血統的中國人,生于杭州,杭州話說得非常地道,一生致力于教育事業和中美交流合作。因當年毛主席的《別了,司徒雷登》而被世人熟知。
紅樓(杭州城市建設展示館)
磚木結構歷史保護建筑,因通體由紅磚建成而得名,原為浙江省杭縣地方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