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位于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間,華北平原北部,隸屬于河北省廊坊市,縣域面積458平方公里,人口33萬人,2012年綜合經濟實力排在河北省第8位,城市化率排在河北省第10位,素有“京畿明珠”之美譽。 香河縣下轄9鎮、3個街道,3個省級工業園區,1個省級農業高新技術園區,共300個行政村。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9億元,同比增長9.5%;財政收入完成29億元,同比增長32.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4.9億元,同比增長2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9347元和12929元。
氣候
香河縣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3-5月):少雨、多風、蒸發大,日照充足,回暖快,易于干旱。夏季(6-8月):高溫高濕,雨水集中。秋季(9-11月):雨量驟減,天氣晴爽。冬季(12-2月):寒冷干燥,日照短,雨雪稀少,多北風。
水文
香河縣四面環河,屬海河水系。全縣有主要行洪河道4條,分別為北運河、青龍灣河、潮白河、引泃入潮河,全縣流域面積442平方公里,河道總長66公里,此外境內還有鳳港減河(龍鳳減河)、鵏池河、窩頭河、牛牧屯引河等支流小河分布其間。
行政區劃編輯2013年底,香河縣轄淑陽鎮、安平鎮、劉宋鎮、安頭屯鎮、渠口鎮、五百戶鎮、蔣辛屯鎮、錢旺鎮、鉗屯鎮9個鎮,新開、新華、平安3個街道,河北香河經濟開發區、新興產業示范區、中國北方家具產業基地3大省級園區。
人口編輯2012年,香河縣總人口331049人。年內出生人口4420人,人口出生率13.88‰,人口自然增長率7.59‰。
經濟編輯第一產業
2012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7269公頃,總產量168427噸。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1528公頃,總產量67622噸,秋糧播種面積15741公頃,總產量100805噸。棉花播種面積100公頃,總產量60噸,油料播種面積65公頃,總產量159噸。全年蔬菜播種面積12811公頃,總產量79.1萬噸,比2011年增長3.5%,其中設施蔬菜4794公頃,總產量27.6萬噸。2012年,肉類總產量18698噸,其中豬肉產量9087噸,年末生豬存欄8.04萬頭,生豬出欄12.08萬頭,蛋類總產量2.5萬噸,奶類總產量6871噸。全年蔬菜、畜牧兩大優勢產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81.8%,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57.4%,比2011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2012年,擁有農機總動力48萬千瓦,比2011年增長7.1%。大中型拖拉機1385臺,農用運輸車11335輛,當年機械耕種面積24690公頃,當年機械收獲面積20900公頃,有效灌溉面積23440公頃。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9938噸,農村用電量17497萬千瓦時,比2011年同期增長5.3%。
第二產業
工業2012年,香河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271.1億元,比2011年增長20.8%,實現增加值66.2億元,比2011年增長15.3%。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實現產值4.6億元,增長5.1%;私營獨資企業實現產值83.2億元,比2011年增長29.2%;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產值18.3億元,比2011年增長26.4%;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實現產值14.2億元,比2011年增長19.2%;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產值6.3億元,同比增長6.8%;其他企業實現產值53.4億元,比2011年增長19.7%。建筑業2012年,香河縣建筑業實現增加值8.26億元,比2011年增長12.1%。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實現利潤8230萬元,上交稅金2531萬元。年內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7.04萬平方米,新開工面積15.14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2012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8億元,比2011年增長25.4%。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00.3億元,比2011年增長24.4%。從投資構成看:城鄉項目完成投資80.2億元,比2011年增長124.9%,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0億元,比2011年同期下降55.4個百分點。農戶完成投資0.6億元,比2011年增長20%。國內貿易2012年,香河縣縣實現消費品零售額71.4億元,比2011年增長13.4%。分地區看:城鎮實現零售額38.3億元,比2011年增長13.7%,鄉村實現零售額33.1億元,比2011年增長13.2%;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40.6億元,同比增長8%,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0.4億元,比2011年增長18.5%。財政金融2012年,香河縣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19520萬元,比2011年增長27.8%。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45000萬元,比2011年增長25.0%。全縣公共財政支出200978萬元,比2011年增長12.6%。2012年,香河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147478萬元,比2011年增長16.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536738萬元,比2011年增長13.2%;各項貸款余額1385069萬元,比2011年增長12.3%。
社會編輯科技
2012年,香河縣高新技術企業技工貿總收入25.4億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完成290萬美元。全縣民營科技企業技工貿總收入6.6億元,民營科技企業上繳稅金完成1.9億元。開發省級以上新產品1項,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17項,引進農業新品種20個。培育省市重大專利實施項目2項。培訓科技骨干880人次,知識產權培訓完成120人次。香河縣生產力促進中心通過科技部年度績效考核,繼續保持國家級示范中心資格??萍汲晒D化率85%,科技進步貢獻率59%。申報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8項,其中成功立國家級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1項,成功立省級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省級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1項,共爭取項目扶持資金153萬元。
教育
2012年,香河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04所,其中小學67所,初中11所,高中2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進修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廣播電視學校、成人教育總校各1所,鄉鎮成人學校9所,幼兒園8所(含民辦幼兒園6所),民辦學校2所。教職工3941人(其中,幼兒園257人、小學1749人、普通中學1714人、中等職業學校及教師進修學校208人、特殊教育學校13人)。專任教師3402人(其中,幼兒園189人、小學1623人、初中845人、普通高中547人、中等職業學校及教師進修學校187人、特殊教育學校11人)。在校生47018人,其中,幼兒9843人、小學20536人、初中9077人、高中5986人、職教中心1533人、特殊教育43人。
體育
2012年先后舉辦慶新春圍棋賽、象棋賽、全民健身展示等一系列活動。參加了廊坊市“燕南春杯”傳統武術比賽。組織近200名運動員參加市六運會。成立了香河縣信鴿、自行車、馬術三個協會。加速體育彩票站點建設和體育彩票發行,2012年擴增5個站點,總站點達43個。
衛生
2012年,香河縣共有醫療衛生單位25家,其中縣級醫院3家,兒童醫院1家,鄉鎮衛生院9家,基層醫院6家,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藥品配送中心和衛生學校各一所。衛生系統現有干部職工1009人,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125人,大專學歷384人,中專學歷368人,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技術職稱的30人,主治主管醫師177人,醫師253人。全縣現有病床1425張,千元以上醫療器械2349臺件。
交通編輯香河縣距北京市中心45公里,距首都國際機場60公里;距天津機場70公里,距天津新港110公里,距京唐港150公里。從香河出發,30分鐘可達北京市中心或天津市區, 境內及周邊有4條干線鐵路,6條高速公路,4條國家級公路通過,京沈高速公路在縣城北側設有出口,京津輕軌鐵路和第二條京津高速公路已經開始建設并在香河西側通過。
政治領導編輯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符俊賢副縣長:侯東亮、梁鋒、李桂強、田立軍、郭建永、李艷霞副縣長、縣公安局長:楊建軍副縣長、香河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焦國強縣委常委、副縣長:陳剛
文化編輯花會花會是香河縣的傳統群眾文化活動之一,花會種類超過100道,參與花會表演的人員達5000多人。香河歷史上出現最早的是大河各莊竹馬會,已有三千年的歷史,聲望最大的是受到清乾隆、咸豐兩朝皇帝御封的安頭屯中幡會,流傳最普遍的是地秧歌和小車會,幾乎遍及境內各村街,扮演內容最多的是文武高蹺會和梅花班。多年來,每逢重大節日,他們都披紅掛綠,串街鬧會。年年受邀參加京、津、全省、全市及縣里舉行的花會調演活動,獲得省、市各種獎勵超過百余次,成為香河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道靚麗風景。 戲劇自元明兩代定都北京,雜劇百戲繁興,香河地處京畿,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與環境。國都的戲劇藝術,在香河得到了廣泛的流傳。入清以來,不僅有河北梆子、京劇、評劇、皮影戲、傀儡戲,而且是西路評劇的發源地之一。
旅游編輯天下第一城它外仿明清時期北京都城的城垣風貌,采用“縮地不縮景”的方式,按照1:1的比例復原了老北京“內九外七”的天下第一城城垣格局。由周邊5公里的空腹城墻、22座錯落有致的城樓、國傳統文化風格的建筑群和獨具匠心的皇家園林組成的景園內,國際會展中心、五座星級酒店。 國家足球訓練基地中國足球協會訓練基地,位于河北省香河縣境內。距北京78公里?;匾黄谡嫉孛娣e200.3畝,總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由A、B、C三個建筑主體及部分附屬設施組成。建有國內一流的天然草皮足球場5塊,有堪稱國際一流的人造草足球場一塊。其中還有燈光足球場一塊,400米6道塑膠的田徑場一塊,室外塑膠網球場兩塊,并建有可提供運動員、教練員及入住基地賓客休閑、垂釣娛樂的4000平方米水面的人工湖。 香河家具城香河家具城目前共有金鑰匙、鑫億隆等27座單體家具展館,總面積220萬平米,規模居北方最大、全國第二。城內參展企業6000多家,匯集全友、愛依瑞斯等國內外知名品牌1000余種。 名人編輯張中行(1909.1.7—2006.2.24),原名張璇,學名張璿,字仲衡,河北省香河縣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 張策(1866—1934),字秀林,原香河縣馬神廟村人(今屬天津市武清區),自幼習練家傳戳腳、二郎拳、黑虎拳等拳術。師承眾家之長,把太極拳融于通臂之中,創編了“五行通臂拳”。因張策經常穿每只二十幾斤重的鐵鞋練功,故被武術界譽為“臂圣”、“鐵鞋”,被民間譽為“東方大俠”。 袁懋功(1612—1671),34歲時考取進士,后官至戶部待郎、欽差巡撫云南??滴醯壅僖姴⑽繂柫怂?,既贊揚了他巡撫云南的功績,還賜予了鞍馬袍服。 郝壽臣(1886-1961),名瑞,字壽臣,乳名萬通。京劇演員,為享譽劇壇的一代名凈,與金少山有“南金北郝”之譽,與侯喜瑞被譽為“凈行三杰”。 王樂亭(1895.10.19—1984.2.25),中醫,使用針灸行醫治病,人稱“金針王樂亭”。曾任北京市第二中醫門診部顧問,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醫師,北京第二醫學院(現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北京中醫學會委員、針灸委員會理事。特產編輯香河肉餅香河肉餅早已成為香河縣的一塊金子招牌。其溯源可追到1000多年前的突厥餅。因突厥乃游牧民族,牛羊肉很充分而面食極少。在招待客人時,特制作成薄皮的肉陷餅,以示熱情。其味道也遠盛于平日簡單的烤、煮等吃法。 邢營臭豆腐邢營臭豆腐,制作臭豆腐要以優質大豆、五香粉、鹽等為原料?,F將豆子做成豆腐,壓成薄片,然后將薄片入籠屜蒸,再加面肥水(今用發酵粉),直到長出白絲。經過這第一次高溫發酵后,將長白絲(菌)的薄片入罐灌湯,放一層豆腐片撒一層鹽,這罐中的湯要放好各種香料,然后將這罐封好,放入炕洞進行二次發酵。經15-30天后便是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