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Xiangshui),是江蘇省鹽城市所轄縣之一。位于長江三江州北部地區,江蘇省東北部沿海,地處連云港、淮安、鹽城三市交界處,東瀕黃海,與朝鮮半島、日本九州島隔海相望;北枕灌河,與連云港相依;西與灌南、漣水兩縣交界,南抵中山河,與濱??h相鄰。1966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建立,因縣政府駐響水鎮,濱臨灌河,河床深闊,潮水漲落時水位落差大,支流匯入跌水聲轟響,故名響水??h域東西最大直線長61公里,南北寬21公里,總面積1461平方公里,下轄8個鎮、3個工業園區,60萬人口,全縣境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4℃左右,年均降水1000毫米左右(2000年1756.6毫米),無霜期209天。響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明"洪武趕散"遷來大量移民,靠煮鹽捕魚為生。境內的“古云梯關”是古淮河入???,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糧棉生產先進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中國淺水藕之鄉,中國杜仲之鄉,江蘇省綜合改革試點縣。
行政區劃
區劃詳情
截止2014年6月,響水縣轄8個鎮、3個工業園區,共有43個居民委員會、109個村民委員會??偯娣e1461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響水鎮。
區劃沿革
1996年,響水縣轄4個鎮、12個鄉:響水鎮、小尖鎮、大有鎮、陳港鎮、海安集鄉、老舍鄉、港南鄉、南河鄉、響南鄉、雙港鄉、六套鄉、七套鄉、運河鄉、周集鄉、張集鄉、黃圩鄉。2000年初,響水縣有17個鄉鎮和響水外向型農業經濟開發區,19個居民委員會,254個村民委員會。2000年1月24日,撤銷南河鄉,設立南河鎮;3月26日,撤銷港南鄉、陳港鎮,設立陳家港鎮;8月14日,撤銷黃圩鄉,設立黃圩鎮;10月14日,撤銷雙港鄉,設立雙港鎮。2001年7月3日,將響南鄉、響水鎮合并,新組建響水鎮;將海安集鄉、陳家港鎮合并,新組建陳家港鎮;將周集鄉、小尖鎮合并,新組建小尖鎮;將平建鄉、南河鎮合并,新組建南河鎮。2002年4月28日,撤銷運河鄉,設立運河鎮。2006年5月,響水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更名為響水經濟開發區。2010年10月,撤銷張集鄉,與小尖鎮合并,新組建小尖鎮;撤銷老舍鄉,與雙港鎮合并,新組建雙港鎮;撤銷六套鄉,與運河鎮合并,新組建運河鎮;撤銷七套鄉,與大有鎮合并,新組建大有鎮。2010年底,響水縣行政區劃設響水、陳家港、小尖、大有、南河、雙港、黃圩、運河等8個鎮。
地理環境
位置
響水縣位于東經119°29′51″~120°05′21″,北緯33°56′51″~34°32′43″,處江蘇省東北部沿海地區,連云港、淮陰、鹽城三市交界之間,東瀕黃海,北枕灌河,西與灌南、漣水交界,南抵中山河??h域東西長61公里,南北寬21公里,總面積146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響水縣境全部由黃準沖積平原構成。地勢平坦,起伏較小,最大高差8米左右??h域地貌以廢黃河決口為頂點,呈扇形分布。西南部為廢黃河故道,地勢較高,海拔6米~8米;中部為黃泛波地,海拔5米~7米;東北部為早期黃泛沖積平原,地勢較低,海拔2米左右??h境東北灌河入??谥骱降滥蟼?,孤懸在海中的開山島,海拔36.4米。
氣候
響水縣屬暖溫帶南緣,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天氣特點是:溫和暖濕、雨水適中、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各季氣候:春季(3~-5月):氣溫回升較慢,冷空氣活動頻繁,忽冷忽熱,雨水稀少,春旱多發;夏季(6~8月):雨水多而集中,高溫日不多,光照充足;秋季(9~11月):冷空氣來得早,降溫快,雨水少,常有伏旱發生;冬季(11~2月):天氣干冷,雨雪較少。
交通
截止2014年6月,204國道、通榆大運河和沿海高速公路貫穿縣境南北,響水縣城距連云港機場僅70多公里、鹽城機場100公里。素有"蘇北黃浦江"之稱的灌河流經縣境直入黃海,國家二類開放口岸陳家港位于灌河入??谔?,是中國東部天然良港,已建成大小碼頭30多座,距連云港僅23海里。響水縣等級公路里程16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