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陰縣,隸屬于岳陽市,位于湖南省北部,縣城南距省會長沙市60公里,北濱洞庭湖,湘資兩水尾閭。湘江自南向北貫穿全境,把全縣分為東西兩部,東部為丘陵崗地,西部為濱湖平原。全縣轄19 個鄉鎮,419個行政村,總面積1581.5 平方公里,城區規劃控制面積達5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6平方公里。湘陰是長株潭城市群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濱湖示范區、湖南省承接產業轉移試點縣、湖南省最具投資吸引力縣,長株潭城市群全國“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確定的產業轉移承接基地、現代裝備制造業配套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和加工基地、區域性港口物流基地和休閑旅游服務基地。 湘陰境內留下了“規模甲通省”的宋代湘陰文廟、岳州窯遺址、左文襄公祠等文物古跡。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湘陰縣土地資源構成可概括為“一山四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地貌類型以沖積平原和崗地為主。湘陰縣平原面積702.11平方公里,低山21.4平方公里,崗地200.9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657.06平方公里。土壤以水稻土、紅壤、潮土為主,土地適種性廣。
水資源
境內河渠縱橫交錯,湖沼塘堰星羅棋布。湘資兩水在縣內流經長度達260余公里,內江流經長度70余公里,有外湖81個,內湖78個,塘堰3372個,水壩2249座,水域面積98.6萬多畝,可利用率在55%以上,為養殖、捕撈、灌溉、航運、工業用水提供了十分充裕的水源。
生物資源
湘陰有以水稻、紅薯為主的11種糧食作物,有以茶葉、棉花、蕎頭為主的15種經濟作物,有以蘆葦、湘蓮為
湘陰縣1 (30張)
主的10多余種水生經濟作物,有以松、杉、樟、柳為主的228個樹種,有以青、草、鰱、鳙、鯉和湘云鯽(鯉)為主的114個魚類品種,有以豬、牛、山羊、雞、鴨、鵝為主的9個畜禽種類。湘陰縣山林24萬多畝,林業用地占陸地面積的16%,森林覆蓋率為12.5%,主要分布在東部低山崗地。境內多珍奇生物,珍稀樹種有銀杏、楓香、杜仲等30余種,珍禽異獸有麂、獐、獾、錦雞、鴛鴦等,珍貴魚類有中華鱘、白鱘、銀魚、胭脂魚、非洲鯽等,還有特種水產甲魚、烏龜、泥蛙、龍蝦、河蟹、貝類以及世界珍稀的白鰭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