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洲區是廣東省珠海市中心城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陸地總面積300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83.2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50.56萬人。香洲區位于南海之濱、珠江口西岸,東水連香港,南接壤澳門,背倚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腹地。處于北緯21°48'至22°27',東經113°3'至114°18'之間,屬于低緯度亞熱帶季風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2.4℃,全年1、2月份氣溫最低,進入4月,溫度漸升,5-9月天氣較熱亦多雨,年平均降雨量1700-2300毫米。東風為常向風,夏以西南風和東南風為主,冬以東北風為主,夏秋季有臺風侵襲??諝馄骄鄬穸葹?9%。景點有梅溪牌坊、共樂園、圓明新園、夢幻水城等。1998年榮獲聯合國頒發的“國家改善環境最佳范例獎”。
行政區劃編輯香洲區轄8個街道(拱北街道、吉大街道、翠香街道、獅山街道、香灣街道、梅華街道、前山街道、灣仔街道)、一個鎮(南屏鎮),共122個社區居委會。
鳳凰山:珠海鳳凰山地處北回歸線以南,位于珠海市城區北面,屬沿海丘陵地區,山地是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高,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鳳凰山區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0%,植被類型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鳳凰山一帶地形地貌豐富多樣,山岳巒峰較多,海拔超過150米的山峰有鳳凰山、大南山、小南山、大徑頂、枇杷地、白鶴頂、望天獅、尖山、真子排頂、紅花山、南鍋神、周坑山、徑東山、白沙嶺、鴨貴門等。鳳凰山水源充沛,區內溪流眾多,現有珠海水庫、大鏡山水庫、梅溪水庫、正坑水庫、青年水庫。鳳凰山脈的位置正處于珠三角地區最前沿,東西貫穿,南北縱橫,與香港大嶼山共同組成珠三角“門戶”的前衛。每年的春夏季節,山脈阻擋住從太平洋吹來的炎熱的季風,并將海面生成的臺風減弱。秋冬季節,又將南下的冷空氣阻擋在珠海以北,使珠海的冬季要比粵北地區暖和許多。不僅如此,珠海鳳凰山還與伶仃洋東面的羅浮山、廣州白云山以及南海西樵山等山脈共同形成了一個大型的地理氣候帶,成為珠江三角洲沃土的重要組成部分。
水文
前山河:前山河發源于中山的五桂山,全長25公里,在珠海的流域長度為8公里。前山河是主城市區內和連接內地唯一的一條河流,也是市區和澳門地區的主要水源地。珠海前山河流域包括:前山河、洪灣涌和廣昌涌。這些河道相連,河水相通。前山水道為西江下游磨刀門溝通澳門唯一的內河航道,西起中山市的聯石灣,東至珠海市的石角咀,全長25公里,東段長約8公里,位于珠海市境內,流經市屬南屏、前山、拱北、灣仔四個組團。該水道自西向東逐漸展寬,至珠海市境內河寬一般250~500米不等,石角咀最寬處達800米,航槽水深1.5 ~2.0米左右。前山水道為一條兩端建有水閘,半封閉式的圍內水道,西江洪水和南海暴潮對其影響不大,比降平緩,流速不大,河庫穩定,與一般天然河流有著明顯的區別。洪灣涌長5公里,河寬80—200米不等,廣昌涌河長7.2公里,河寬60—150 米不等,三條河道比較平緩,流速不大,河庫穩定,均流珠海市區,擔負著防洪、防旱、排澇、灌溉及城市供水等任務。
氣候
香洲區香洲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4℃,四月至九月的雨量約占全年的80%。平均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月均溫度14.6℃,平均溫度最高的
7月氣溫達到28.6℃。香洲依山傍海,屬于低緯度亞熱帶季風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2.4℃,全年1、2月份氣溫最低,進入4月,溫度漸升,5-9月天氣較熱亦多雨,年平均降雨量1700-2300毫米。東風為常向風,夏以東南風為主,冬以東北風為主,夏秋季有臺風侵襲??諝馄骄鄬穸葹?9%。
經濟概括編輯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6.86億元,同比增長12.3%,增幅比預期目標高出2.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0.4:45.5:54.1。
第一產業
農科奇觀位于珠海市梅溪雙龍山下,占地2000畝,是直屬珠海市的農業科研示范基地,是中國最早開放的農業旅游觀光園,同時也是一個環境優美、展示高科技農業的現代觀光農場。依靠現代農業高科技,農科奇觀創造出無土種植而開花結果,四季常青的神話。在這里,水槽上種出各種珍稀奇特的蔬菜瓜果和又大又甜的哈密瓜;碎石中栽培出嬌艷欲滴的紅玫瑰;瓶子里育出有花中幽客之稱的蝴蝶蘭。農科奇觀現已成為集旅游觀光、學生旅館、第二課堂于一體大型綠色生態旅游景區,其中的“高科技無土培植觀賞中心”、“珍奇瓜果蔬菜園”、“八卦田園”、“溪流捕魚”、“林蔭野炊”等十多處景觀和項目,珠海農科奇觀獲得多項榮譽,被評為“全國三高農業和觀光示范點”、“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珠海十大景點”等,國家領導人和各國政要經常前來視察。
第二產業
科技園區2010年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21.53億元,在全市工業園區中排名第一。洪灣商貿物流中心成功簽約蘇寧電器物流中心等項目,金地動力港一期建成并進入招商階段。前山商貿物流中心引進泰鋒電器物流配送基地等一批優質項目,全年共完成三產營業收入120.76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固定資產2010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5.23億元,同比增長33.6%,增速比上年提高了10.7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投資26.58億元,同比增長24.6%;第三產業投資258.65億元,同比增長34.6%。外貿進出口明顯回升,完成進出口總額196.1億美元,同比增長17.1%,徹底扭轉了2009年下跌的局面。其中,出口總額84.9億美元,同比增長22%;進口總額111.2億美元,同比增長13.7%。財政2010年完成總收入27.52億元,同比增長18.7%。一般預算收入16.73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國稅收入4.84億元,地稅收入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3%和16%。繼續深化財政改革,加強財政資金績效考核和集中核算,扎實做好公務卡試點工作,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覆蓋率達100%。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區屬國有資產不斷發展壯大。
第三產業
截止到2010年第三產業營業收入1764.23億元,同比增長25.8%;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409.25億元,同比增長7.7%。以現代物流、商務、金融、軟件信息等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占服務業的比重達55.4%。消費市場保持暢旺,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0.05億元,同比增長22.5%,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47.65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產值達889.6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1.5%。2010年共引進內外資項目324個,其中服務業項目288個,占引進項目總數的88.9%。實際到位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項目6個,新引進及增資億元以上內資項目4個。全年實際直接利用外資6.05億美元,同比增長25.8%,占全市的49.4%;引進市外內資16.95億元,完成年度預期目標的120.5%,均超額完成全年任務。2010年加快推進總投資額達315.1億元的17個重點項目建設。
社會事業編輯科技事業
香洲區大力推進自主創新,2012年度實現規模以上高新技術工業企業產值212.4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9.2%,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截至2011年底,香洲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68家(大香洲,包括唐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4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珠海分支機構4個,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1個,專利授權3097件:發明288件,實用新型1609件,外觀設計1200件。香洲區2012年度第一批專項資金安排項目29項,安排專項資金總額3014萬元;第二批專項資金安排項目34項,安排專項資金總額2504.5萬元。專項資金均為無償,使用期2年(生物醫藥項目4年)。
醫療衛生
2012年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推廣“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落實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制度;2012年獲批科技立項7個,其中獲批省級立項2個;區屬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門診人次870635人次,同比增長3%;住院人次12485人次,同比增長21.33%,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在民主評議行風行動中均被評為“滿意”等級,其中區人民醫院2012年門急診量440064人次,人均藥品費用52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34%,下降了21%,住院人數9000人,人均藥費1405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63元,下降了25%。2012年全區婦幼保健工作的各項指標均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孕產婦系統管理6482人,,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59006人,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22209人,分別比2011年同期增長16%、25%、10%。2012年度共投入“兩免”經費143萬元,為6730人提供免費婚前醫學保健服務和5393人提供免費孕前醫學保健服務。認真落實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農村孕產婦補服葉酸完成2361人份。
交通運輸
一橋:港珠澳大橋。兩港:珠海機場、珠海港。三鐵:廣珠貨運鐵路、廣珠城際軌道(經順德、中山至珠海)、廣佛江珠城際軌道(經佛山、江門至珠海)。四高速:粵西沿海高速、京珠高速、江珠高速、太澳高速。[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