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區 遼寧省本溪市下轄區,位于遼東半島腹地,是中國遼寧省本溪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是一個老工業基地。東界撫順,西接遼陽,南銜丹東,北鄰沈陽。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3個鄉鎮,區域面積302.4平方公里,總人口23萬人。沈丹鐵路、高速公路貫穿境內,距桃仙機場26公里,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編輯
溪湖區面積138平方公里。全區轄6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48個社區居委會、10個村委會。
河東街道
辦事處駐站前,人口3.15萬人,面積8平方千米,轄9個社區居委會:立新、峪崗、河沿、峪前、站前、井涌、鐵工、后石、井泉。
河西街道
辦事處駐柳西,人口3.18萬人,面積5.5平方千米,轄9個社區居委會:柳塘、柳西、煤礦、太平、大堡、頭道、河西、北山、仕仁。
彩屯街道
辦事處駐彩玉,人口2.74萬人,面積3平方千米,轄8個社區居委會:彩玉、彩勝、彩云、華新、彩發、彩達、彩旺、華南。
豎井街道
辦事處駐華豐,人口1.8萬人,面積5平方千米,轄6個社區居委會:華陽、寶藏、黑金、豎井、高山、華豐。
彩北街道
辦事處駐彩虹,人口2.64萬人,面積5.5平方千米,轄7個社區居委會:彩北、彩西、礦材、彩虹、新光、彩新、彩建。
東風街道
辦事處駐幸福街,人口1.88萬人,面積36.7 4個社區居委會:鄭家、復興、幸福、東風;6個村委會:核桃溝、新和、新興、三會場、彩北、彩新。
火連寨鎮
鎮政府駐火連寨村,人口1.22萬人,面積43.7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火連寨;4個村委會:火連寨、營子、上堡、下堡。
地理環境編輯
地理位置
溪湖區位于本溪市西北部、遼東半島腹地,東臨明山區,西毗遼陽市南街平山區,北靠沈陽市、撫順市,是本溪市的發祥地。
地形地貌
溪湖區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群山連綿,溝壑縱橫,為長白山脈,千山余脈,最高海拔 651米(三會場煙囪垃子),最低海拔99.3米。全區平原很少,大部分是丘陵坡地,山地占80%,耕地占8%,其余主要是河道和水面,地面構成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氣候
溪湖區屬大陸性氣候,受西伯利亞和蒙古冷空氣的影響,寒暑變化劇烈,四季分明。一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 12℃,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4.3℃,冬季最低溫度零下32.3℃,全年平均氣溫為7.8℃。全年無霜期平均為156天,冰凍期5個月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793.7mm,降雨最多集中的七、八兩個月。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00小時,日照時間占可照時間的50-55%。平均活動積溫為3200℃,月平均溫度9毫巴,積雪最深25cm左右,年平均蒸發量1600mm,全年以東風、南風、西南風為多,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平均風速為2.8米/秒,最大風速為21米/秒,四月份最大平均風速為3.7米/秒,八月份為少風季節。
水文
溪湖地區有3個較大河流,均屬太子河水系,其中北沙河全長16.6公里,系太子河右岸最大支河,發源于撫順市海浪鄉,流經張其寨、歪頭山進入沈陽市境內。新興河10公里,火連寨河14.6公里。
交通編輯
沈丹高速公路貫穿境內。沈丹高速公路始建于1998年,2003年7月全線通車,沈陽至丹東全長222公里,沿途風景秀麗,山巒疊嶂,道路彎曲起伏,橋梁眾多,設施先進。沈丹高速全線共有3個服務區,1個停車場。其中位于沈丹高速公路131公里處的通遠堡服務區,東西兩側加油站分別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積各約120平方米,油罐區儲油各200立方米,屬一類加油站,其地理位置優越,服務親切周到,深得過往司機認可與好評。
丹阜高速公路過境,溪湖區緊鄰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有往返世界各地的航班。
風景名勝編輯
溪湖區的旅游業主要以東風湖、怪石洞、后湖公園和張其寨鄉為主線的城鄉特色生態旅游、庭院旅游已蓬勃發展起來,構成了山、水、林、湖、洞一體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
1、本溪湖
本溪湖位于本溪市溪湖區臥云山西麓崖下。原名“杯犀湖”、“碑西湖”、“白溪湖”,清雍正年間改稱本溪湖。本溪市由本溪湖而得名。本溪湖為一洞中湖,該湖形似犀角,外闊內窄。洞內水面二十余平米,是世界最小的湖。湖水涼氣襲人,每晝夜流量近二萬噸。洞頂崖壁有“遼東本溪湖”的大字石刻。洞外有一古寺,始建于明代的慈航寺,寺內有塑像和壁畫。洞中清泉汩汩,不斷注入解放后修建的人工湖。人工湖面積為二千余平方米。湖邊垂柳婆娑,湖中建有拱橋、湖心亭,備有各式游船供游人泛舟湖上。波光、輕舟、倒影、古洞、綠柳使游人興趣盎然,更是避暑的佳境。一九八四年,修筑了登山石階、觀景亭和文物陳列館,更使本溪湖增添了迷人的風采。文物陳列館常年展出本溪廟后山古人類遺志發掘出的文物。抬頭而望,公園南千米處山腰間有一石灰巖溶洞,俗稱“龍洞”、“怪石洞”,長數百米,洞內鐘乳石群千姿百態,不一而足,有的像如來講經,有的如十八羅漢齊集一堂,故又稱羅漢洞。洞中有一石榻,傳說長眉李大仙曾長居于此,更為此洞平添了一些仙風道骨之氣。洞口外又一“長蛇洞”更是深不知底。二洞與本溪湖遙相呼應、相映生輝。
2、怪石洞
本溪人和來本溪的客人都以測覽鬼斧神工、舉世無雙的本溪水洞為快事,然而在距市中心的北八公里處、與世界最小的湖,本溪湖相對應的一座山峰半腰,有一穴怪石洞的風韻卻很少有人領略。
怪石洞又名龍洞,屬自然形成之洞穴??v觀全洞,全長 365 米,高低錯落,曲折迂回,洞中有洞,乃天然畫廊,遍布著多種石筍、石乳、石瀑、石田、石山、石畢,奇姿異彩,動靜有致,使人浮想聯翩,悅目而賞心。
以西游記故事為背景的水簾廳,景致獨特,不同凡俗,仿佛有群猴跳進躍出,大圣出沒其間,維妙維肖,令人嘆為觀止。而有仙人居住的羅漢廳,更是小中見大,氣勢磅礴。眾多羅漢或喜或傻或噴,似乎與游人同領風騷。天地廳神奇鬼怪,融天地于一體,如蒼穹群星燦爛大地繁花似錦,天高地闊、峰巒峰蝶。人居其間,頗有大我小天地之感。面積不大的南石林因為石林聳立而顯得撲朔迷離、深不可測;擎天柱和通天寶挺拔秀麗、莊嚴華貴;通過僅可容身的石縫而達敞廳闊室又使人體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更有小橋流水,石英階縱橫,石磐叩之有聲;鐘乳石筍,千姿百態,清晰可辨,洞中現已開發的有五十余景點待開發的尚有天井等處奇觀。游人在這里可以張開豐富的想象翅膀在喜悅與驚奇中翱翔頓感心曠神恰,樂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