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區是黑龍江省伊春市下轄區,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坐落于伊春(小興安嶺)南麓,坐標為東經126°03′至126°24′,北緯47°22′至47°36′。南北長26.5公里,東西寬24公里,西林區行政區劃總面積457平方公里,距省會哈爾濱市370公里,離伊春市區52公里,1980年正式成立西林區人民政府。
2001年5月起,轄區內有三個街道辦事處:新興、西林、苔青。2012年,總人口為48640人,是伊春市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的20%,稅收收入占全市的40%。漢族占絕大多數,還有滿族、回族、朝鮮族、蒙古族、達翰爾族、錫伯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
行政區劃編輯
截至2007年,全區轄3個街道,2個行政村、9個社區。
西林區轄3個街道:西林街道、新興街道、苔青街道。
西林街道:轄繁榮社區、鐵西社區、三公里社區、燈塔村。
新興街道:轄鋼城社區、松勝社區、強達社區、民華社區。
苔青街道:轄苔青社區、白林社區、東豐村。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交通
西林區,是伊春市的一個行政區,位于伊春市中部、湯旺河中游、距市區東南41公里處。其西部、北部與美溪區交界,東部、東南部與金山屯區相鄰,南部與南岔區接壤。地理坐標:北緯47o22′至47o36′,東經129o3′至129o24′。東西最大橫距2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6.5公里。國鐵南(岔)烏(伊嶺)線由此南北穿過,距伊春火車站49公里;東側有湯旺河流經境內26.6公里,對岸有鶴(崗)—嫩(江)公路出入口。
地形地貌
西林區地形東西高,中間低,呈丘陵窄谷地貌,平均山體海拔為380米,最低位190米(區址),最高位887米,平均坡度在10度~20度之間。湯旺河南北走向,流經全區19公里,為湯旺河中段,含沙量較大,結冰期較長,冰期一般為5~6個月,為區內主要河流。湯旺河兩岸的平原上散步眾多小湖泊,當地人稱為“泡子”。
氣候
西林區所屬的伊春市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c,氣溫偏低;無霜期110—125天,無霜期短;一年四季分明。春季為四五兩個月,夏季為六七八三個月,秋季為九十兩個月,冬季為十一月至翌年三月。四季氣候特點:春秋兩季時間短促,冷暖多變,升降溫快,大風天多;夏季濕熱多雨;冬季嚴寒漫長,降雪天較多。年平均降水量750—820毫米,降水量較充沛。
旅游景點編輯
湯梨川抗聯三軍被服廠
北滿臨時省委誕生地——湯梨川抗聯三軍被服廠。湯梨川(帽兒山)抗聯三軍被服廠位于經度129度16286分、緯度47度4053分,黑龍江省伊春市西林區18公里紅星村東南山北坡。
1936年9月18日,珠湯聯席會議在湯梨川抗聯三軍被服廠召開(亦稱帽兒山會議)。會議做出了《目前政治形勢的分析與策略任務的決議(草案)》和《中共珠河、湯原中心縣委、三、六軍黨委關于組織問題的決議——組織北滿臨時省委》,選舉產生了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員會。
龍泉湖水庫
龍泉湖水庫于2004年3月,由西林區水務局與市水務局設計院完成了定位選址工作,8月召開專家審查會議,正式通過設計方案。9月完成工程招標工作。同月,龍泉湖水庫的基礎工程啟動。水庫壩頂長度698米,大壩高13.2米,壩頂寬5米,最大庫容量850萬立方米。
龍泉湖水庫是一座人工湖,是西林區政府為了緩解該區多年用水的緊張而修建的水庫,加上人工修飾成了龍泉湖風景區。它除了改善西林區用水緊張的狀況,也為該區人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