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縣,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最西端,地處桂、滇、黔三省(區)結合部。全縣面積3019.58平方公里,占廣西總面積的1.28%,人均擁有土地面積37畝,耕地總面積24.79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97畝。全縣有3個鎮、5個鄉(3個為民族鄉),共94個村和3個社區,2002年總人口12.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56萬人,有壯、漢、苗、瑤、等14個民族,少數民族占全縣人口的90%,西林縣享受民族自治縣待遇。西林縣旅游資源豐富,有萬峰湖景區,八萬水源洞、周邦洞群、那勞岑氏建筑群、古商埠達下、古鎮火柴等,還有古句町國古跡銅棺、銅鼓古跡銅棺、銅鼓等人文景觀。歷史上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就發生于西林。中國沙糖桔之鄉——百色市西林縣,西林的麻鴨也是遠近聞名的。
位置境域西林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最西端,地處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地理坐標位于北緯24°01′—24°44′;東經104°29′—105°36′之間。全縣總面積3020平方公里,東西長116公里,南北最寬79公里,最窄24公里,版圖像一只西飛的鳳凰。周邊和廣西田林、隆林,云南羅平、師宗、邱北、廣南、富寧,貴州興義市八個縣(市)境接壤,縣城八達鎮位于縣境中部,距自治區首府南寧529公里,至云南首府昆明460公里,至貴州首府貴陽540公里。
地形西林處于云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褶皺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南北狹,東西寬。境內地廣人稀、山多田少。隨山巒逶迤而形成馱娘江、古障河、那佐河3個明顯的河谷地帶,水田多分布于河谷。
山脈境內諸山概屬云貴高原余脈,土嶺連綿,溝壑縱橫。土山占全縣總面積的98%,其余為石灰熔巖區。海拔一般高度390——1100米,平均海拔890米。最高點位于古障鎮王子山,海拔1883.3米;最低點位于那佐鄉達下村達下屯附近河谷,海拔390米。
土壤全縣土壤類型有水稻土、紅壤、黃壤、石灰巖土、沖積土等5個土壤,13個亞類,27個土屬,49個土種。水田以潴育沙泥和洪積潴育沙泥等土種為主,占水田面積78%;屬微酸性土。旱地以沙質黃泥土為主,各占旱林荒地面積的46.2%和23.1%。還有紅壤土占12.2%,多屬微酸性土,土層深厚。
氣候全境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熱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2008年至2010年,極端最高溫度41.0℃,極端最低溫度1.7℃。平均氣溫19.9℃,平均日照時數為1659.5小時,三年降雨量分別為1178.5毫米、797.3毫米、72.6毫米,平均降雨量為743.5毫米,2010年為建國以來最高溫干旱的一年。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