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豐縣,江西省贛州市轄縣,大唐永淳元年(682年)建縣,自古以“饒谷多栗,人信物豐”著稱,縣名取人信物豐之意。位于江西省贛州中部,居貢水支流桃江中游。東鄰安遠縣,南靠龍南縣、定南縣、全南縣,西連廣東南雄市,西北接大余縣,北界南康區、贛縣。處于大贛州都市區一小時城市經濟圈,廣州、深圳和南昌四小時經濟圈,是珠三角、海西經濟區的直接腹地。
截至2013年底,信豐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6.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25.8萬人;是贛州南部6縣(信豐、龍南、安遠、定南、尋烏、全南)唯一城區面積突破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突破25萬的縣城,邁入江西省中等城市行列,同時也是贛南次中心城市之一。
信豐縣有煤、石灰石,麥飯石、稀土、鎢等礦產資源;有耕地47萬畝,其中水田38.8萬畝;山地302萬畝,主產糧食、煙、果、菇、瓜、菜、甜玉米、茶葉及豬、牛、家禽等,農副土特產品眾多,盛產臍橙,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先后被列為10多個國家級農業基地,被稱為“中國臍橙之鄉”、“中國草菇之鄉”。
信豐縣是江西歷史文化名城,原中央蘇區21個全紅縣之一,是紅軍長征突破第一道封鎖線所在地,是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核心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項英、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信豐縣戰斗、生活過。建制沿革
編輯
春秋時屬吳,戰國時屬楚,秦時屬九江郡,漢時屬豫章郡
信豐縣城(一角),西晉屬南康郡,隋時屬虔州。
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分南康縣東南地置南安縣,是為建縣之始。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因與福建省泉州南安縣同名,故改名信豐,取“人信物豐”的含義。
1987年,極富鄉、鐵石鄉、大橋鄉,改設鐵石口鎮、大橋鎮;同益鄉的水東、長生、花園、同益、水北等五個村委會劃歸嘉定鎮。
1988年12月10日,撤銷小江鄉、新田鄉、古陂鄉、大阿鄉、大塘埠鄉、安西鄉,設立小江鎮、新田鎮、古陂鎮、大阿鎮、大塘埠鎮、安西鎮。
1989年11月23日,撤銷油山鄉,設立油山鎮。
1994年8月18日,撤銷小河鄉,設立小河鎮。
2001年5月9日,信豐縣撤銷同益鄉、龍舌鄉,劃歸嘉定鎮;撤銷坪石鄉,劃歸大塘埠鎮;銷金盆山鄉,劃歸古陂鎮;撤銷黃泥鄉、星村鄉、西牛鄉,合并組建西牛鎮;撤銷九渡鄉、正平鄉,合并組建正平鎮。2003年底,信豐縣總人口66.6萬人。
行政區劃
編輯
2004年底,信豐縣轄13個鎮、3個鄉:嘉定鎮、大塘埠鎮、古陂鎮、大橋鎮、新田鎮、安西鎮、小江鎮、鐵石口鎮、大阿鎮、油山鎮、小河鎮、西牛鎮、正平鎮、虎山鄉、崇仙鄉、萬隆鄉。共有28個居委會、260個村委會。1個工業園管委會。
地理環境
編輯
地質
信豐境內地質由于經過多次地殼構造運動,產生一系列復雜的地質結構,并由于互相干擾迭加而復雜化。在構造位置上,位于東西向構造和新華夏系所凹陷帶的匯合處,居贛南山字型前張兩翼和馬蹄型地質西側。從構造形跡的布局和相互關系分析,大致可分為:東西向華廈系、新華夏系、北西向與南北向構造體系或構造帶,其中以北東向、北北東向、北西向斷裂最為發育,東西向次之。從褶縐和斷裂構造強度和密度上看,均有南強北弱、東強西弱的特點。由于此些原因,形成多態的地質特征。
信豐縣境內地層,除奧陶系、志留系、下泥盆系、第三系地層外,其余從前古生界至新生界的地層均有出露。震旦系、寒武系、中上泥盆系地層,主要出露在紅層盆地周圍,形成低山丘陵地形;石炭系、二迭系地層出露于紅層盆地邊緣,呈島嶼狀、條帶狀零星分布;三疊系、侏羅系地層分別在鐵石口、高橋和新田、金雞一帶出露;白堊系地層分布面積最大,形成低丘土崗;第四系發育于桃江及其主要支流兩岸和山谷盆地中。
信豐縣境內巖體分布有10余處,主要為加里東晚期和燕山早期的侵入巖體。前者在牛頸和正平至鐵石口一帶出露,其巖性主要是中細粒角閃石英二長巖、中細粒二長花崗巖;后者分布較廣,在安西、金盆山、虎山大面積出露,其他各地零星出露,其巖性主要是花崗巖類(中粒似斑狀黑云母花崗巖、細?;◢弾r、中粒黑云母花崗巖、花崗斑巖、中細粒云母花崗巖類)。此外,境內還有一些基性酸性的噴出巖。
地形
信豐境內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四周高而中間低,呈盆地形。
金盆山風景區——龍井湖內高程差異懸殊,最高處虎山崠,海拔1015.7米;最低處西牛鎮五羊村,海拔135米;一般海拔在200~400米之間??h境邊緣峻嶺起伏,重巒疊嶂。中部桃江縱貫南北,支流匯集,水勢平緩。境內中央展布約600平方千米的低丘崗埠,緩坡寬谷,阡陌農田。
總的地形結構大致是:東部和南部及西北部為中低山脈,西南部和北部為低山丘陵,而中部地區則多低丘平地,由此構成一個由南往北傾斜的地形。
信豐縣地形可概括為丘陵盆地和中低山高丘陵兩大類。
一、丘陵盆地地形
第三紀紅色斷陷盆地地形分布范圍較為廣闊,北從西牛的黃泥、星村雙溪口一線,東至嘉定的龍舌、古陂、大塘埠的坪石一帶,南從小河大坡水、大塘埠??趪寥f隆一線為界,西面從九渡的鴨子寮下至楊梅崗為盆地缺口與南雄盆地相通。
饅頭狀高丘陵、低丘陵地形處于盆地邊緣至盆地中心間,圍繞盆地邊緣,多呈環狀,有西牛的星村、萬隆、大塘埠的坪石及古陂等地;盆地中心多為方山、桌狀山地形,有大塘埠、正平鎮一帶。
波狀平緩的低丘陵及單面山地形分布面較為廣泛,如大塘埠圩北面的長崗,東面的龍崗,坪石的滿井、凹背、大屋嶺,西牛及小河鎮一帶皆是。
花崗巖侵蝕盆地,呈饅頭狀、波狀的丘陵盆地地形規模較小,分布于安西、牛頸、龍舌、羊馬、龍州等地。
變質巖侵蝕盆地地形,盆地底面平坦,為河流沖積物覆蓋,分布在崇仙等地。
河谷階地地形分布在桃江及其支流兩岸,有沖積平原及階梯狀平地,為農業生產、居民點及交通地區。
二、中低山高丘陵地形
中山地形由花崗巖組成的中山地形分布于信豐縣與安遠、南雄市交界的山區,山體成塊狀突出于群山,山頂多呈錘狀,山坡陡峻。由變質巖系組成的中山地形分布面小,僅有東面陀婆崠、牛牯崠及西北面的雉山。
山地形由花崗巖組成的低山高丘陵地形,主要分布于安西的筆架山、隘高的鵝叫嶺、油山的高峰寨、雞心寨等地。由變質巖組成的低山地形,一般分布縣界之間的分界山地,山坡陡峻,坡度25~35;山頂尖實,山谷呈鋸齒狀,溝谷深切,河谷呈峽谷狀。
高丘陵地形由花崗巖組成的高丘陵,分布于龍州、隘高一帶,山頂渾圓,被分割成孤立的饅頭狀。由變質巖組成的高丘陵,分布面較廣,遍及小江、崇仙一帶,還有萬隆、大塘埠南面及金盆山、新田等低山區的外圍。[4-5]
氣候
信豐地處東亞季風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
信豐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四季變化分明,春秋短夏冬長,冰雪期短,無霜期長,夏少酷暑冬少嚴寒等特點。冬春之交,多受西伯利亞干冷空氣影響,氣候變化無常,陰雨連綿;盛夏之時,多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氣候炎熱少雨,偶有臺風影響;秋季,由于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退減弱,秋高氣爽,常多干旱,晝夜溫差較大;入冬后,氣溫漸降,氣候干燥寒冷,時有霜凍出現。
四季變化
信豐縣地形比較復雜,四周群山重巒,中部低丘起伏。由于地形地貌的復雜多樣,光、熱、水資源的重新分配,造成立體氣候較明顯。
春
春季溫和,陰雨連綿。平地丘陵據縣城氣象觀測站(簡稱:縣站)觀察為代表,3月平均氣溫14.0℃,4月20.1℃,5月24.0℃;而地處山區的金盆山、虎山小寨(海拔310米),春季來之稍遲,3月平均氣溫為13.9℃,4月18.7℃,5月22.4℃。3~4月受冷空氣影響,信豐縣歷來多有“春寒”出現。每年從3月份開始,陰雨連綿,進入雨季??h站所測平均降水量:3月187.6毫米,4月201.6毫米,5月215.2毫米。有的年份連降暴雨,河溪水位陡漲,造成洪澇災害。
夏
夏季高溫,多雷陣雨??h站測得6月平均氣溫26.9℃,7月28.9℃,8月28.3℃,白天氣溫高,歷年極端最高氣溫達40℃,是一年中的酷暑季節。而邊遠山區的金盆山、虎山小寨6~8月平均氣溫在24~26℃,比較涼爽。信豐縣站6月平均降水量為221.6毫米,7月133.3毫米,8月152.8毫米。山區一般平均降水量比河谷平原地區多。信豐縣汛期結束期一般在7月上旬,最早的年份提前到5月底。汛期結束前如降暴雨,極易形成洪澇。
秋
秋季溫涼,降水稀少??h站9月平均氣溫為25.4℃,10月21.1℃,11月為15.9℃?;⑸叫≌?/span>9月平均氣溫23.3℃,10月19.0℃,11月14.0℃。9月下旬即可出現寒露風,最早的年份出現在9月26日,平均日期是10月12日,最遲的年份是11月3日。秋季降水稀少,常出現秋旱,有些年份還伏旱連秋旱??h站9月平均降水量為92.9毫米,10月48.0毫米,11月43.4毫米。只有個別年份臺風到達信豐縣時,會有暴雨到大暴雨,造成山洪暴發。
冬
冬季干冷,有霜雪??h站冬季達93天(每年12月7日~3月9日),虎山小寨達108天(11月27日~3月14日)??h站12月平均氣溫為10.6℃,1月8.9℃,2月10.6℃;虎山小寨12月9.7℃,1月7.5℃,2月9.3℃。冬季降水量很少,信豐縣各地差異不大,縣站12月平均降水量僅37.9毫米,1月為66.3毫米,2月103.2毫米。冬季降水在氣溫低時可有固體降水出現,但地面積雪不常見,歷年平均積雪天數不到1天。霜日天數以縣站為代表,歷年平均11天?!⌒咆S舊縣志對氣候作了記載:“正月雨水后,日多陰霾,少晴霽;三四月暴雨時注,溪流泛溢;每年五月前后,洪水間作,小則灌濠傷稼,甚則沿江廬舍多被漂沒;夏至后,雷震云簇,雨不移時,隔一二里亦異;冬深陰日連綿少斷,云封山顛,彌旬不散”。又載:“秋霜遲,冬冰薄,雪歲不過二三日”。
氣溫
信豐縣春季始日平均出現在3月11日,持續日數在70天(以日平均溫度穩定通過10℃的初日為春節的開始);夏季始日平均出現在5月30日,持續日數133天(以日平均溫度穩定通過22℃的終日后一天為夏季的始日);秋季始日平均出現在9月30日,持續日數64天(以日平均溫度穩定通過22℃的終日一天為秋節的始日);冬季始日平均出現在12月3日,持續日數98天(以日平均溫度穩定通過10℃的終日的后一添為冬節的始日)。上述以平均氣溫來劃分四季,本縣春季約為兩個半月,夏季約為四個半月,秋季兩個月,冬季為三個月。春來早,夏季長,秋季短,冬來遲,是信豐四季的特征之一。
降水
信豐縣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1600毫米,實測多雨年(2002)降雨量達2000~2200毫米,少雨年(1991)仍有950~1000毫米。但時空分布不平衡,年際變化較大,雨量分布不均勻。4~6月份因受冷暖氣流交替影響,降雨多,成為多雨季節,在這一期間,信豐縣多年平均降雨量為638.4毫米,占年降雨量的42%,常引起洪澇災害。而7~9月份,高溫少雨,蒸發量大,常出現伏秋旱,這一期間,多年平均降雨量為379.0毫米,占年降雨量的25%。全年以6月份降雨量最多,11-12月份降雨量最少。7-9月,降水主要依賴臺風和地方性熱雷雨,大部分時間維持晴熱高溫天氣。
信豐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61天,年最多降雨日數為190天,年最少降雨日數為135天。最長連續降雨日數為24天,總降雨量達430毫米。一日最大雨量為114.2毫米,出現在1993年5月2日。最長連續無降雨日數為43天。
蒸發
信豐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587.4毫米。7~8月蒸發量最大,分別為230.6毫米和209.6毫米;1~2月蒸發量最小,分別為65.0毫米和66.5毫米。
風向風速
信豐縣歷年1-4月份和9-12月份盛吹偏北風,其次是西北風;5-8月份盛吹南風,其次是偏南風。累年各月平均風速1.5-2.5米/秒。年平均大風日數不足1天;歷年最大風速為30米/秒(風力達11級),出現在1990年4月3日。
水文
信豐縣境地處桃江中游,積雨面積較大,水流平緩,每逢雨量集中季節,常遭洪災。每年4~9月為汛期,5~7月為洪水多發季節,尤以6月份出現次數最多。8~9月受臺風雨影響也能形成量級較大的洪水。洪水過程線形狀以單峰為主,洪峰持續時間約1~5小時,一次洪水歷時一般在10天左右。1986~2005年共出現超警戒水位洪峰16次,其中楓坑口站最大洪峰出現在1989年5月22日,洪峰水位172.81米,流量2460米3/秒,最低水位1999年3月8日,水位165.9米,流量8.2米3/秒;信豐站最大洪峰出現在1989年5月23日14時,洪峰水位149.68米;茶芫站最高水位出現在2006年7月28日,144.52米,相應流量2670米3/秒,最低水位出現于2001年12月14日,136.33米,實測最小流量7.68米3/秒。
自然資源
編輯
水文資源
信豐縣是北江的發源地 ,境內河流總長1974.15千米,河網密度0.69千米∕平方千米
北江源。其流程的地理環境均屬山區丘陵型,流長水急,特別在邊緣山區,水道陡峻,上游森林植被良好,水源涵養補給性能較強,洪枯流量變異較小。信豐縣多年平均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33578千瓦,平均理論水能密度為46.35千瓦∕平方千米,可供開發量為80005千瓦(P=75%),占蘊藏量的59.83%。
生物資源
信豐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種,其中一級保護為:南方紅豆杉、銀杏;二級保護為:杜仲、香樟、半楓荷、花櫚木、金毛狗。
信豐的動物資源中,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有:
鳥類:鴛鴦、黑冠鵑隼、 (黑)鳶、蒼鷹、赤腹鷹、鳳頭鷹(贛州市僅信豐縣有)、鷹雕、游隼、燕隼、褐翅鴉鵑、草鸮、領角鸮、雕鸮、領鵂鹠、斑頭鵂鹠、長耳鸮、斑尾鵑鳩(贛州市僅信豐有)、白鷴。
獸類:豺、小靈貓、斑靈貓、云豹、豹、水鹿、蘇門羚、穿山甲。
兩棲類:虎紋蛙。
爬行類:蟒蛇。
省級保護野生動物有:
鳥類:小鷿鷉、(普通)鸕鶿、綠鷺、牛背鷺、壽帶鳥(贛州市僅信豐有)、白鷺、(中華)鷓鴣、白額山鷓鴣、灰胸竹雞、環頸雉、山斑鳩、珠頸斑鳩、火斑鳩、四聲杜鵑、中杜鵑、八聲杜鵑、普通翠鳥、藍翡翠、家燕、金腰燕、紅尾伯勞、棕背伯勞、黑卷尾、紅嘴藍鵲、畫眉、大山雀。
獸類:黃腹鼬、黃鼬、鼬獾、花畫貍、豹貓、黃麂。
兩棲類:中華蟾蜍、黑斑蛙、棘胸蛙。
爬行類:平胸龜、鱉、王錦蛇、滑鼠蛇、烏梢蛇、銀環蛇、眼鏡蛇。
礦藏資源
信豐礦藏資源豐富,種類較多,為江西南部資源大縣之一。煤炭儲量和稀土品位居贛南之首,麥飯石堪稱江南一枝獨秀。 已發現的礦藏有煤、鈾、鐵、錳、鎢、銅、鉛、銻、鈷、金、鋅、稀土、白云巖、瑩石、耐火粘土、紅柱石、硫鐵礦、磷、重晶石、砷、花崗石、石灰巖、建筑石料、瓷土、鉀長石、磚瓦粘土、粘土頁巖、硅石、粉石英、麥飯石、水晶、瑪瑙、膨潤土、白云母、礦泉水等35種,礦藏地137處。35種礦藏中,已探明儲量和估算資源量的有14種,列入1989年江西儲量表有7種。137處礦藏地中,有大型礦床2處(1處共生礦床),中型礦床1處,小型礦床9處(1處共生礦床),礦點115處和礦化點10處。
人口民族
編輯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信豐縣總人口590662人;其中: 嘉定鎮52422人,大塘埠鎮37650人,古陂鎮25058人,大橋鎮18989人,新田鎮22075人,安西鎮37016人,小江鎮32195人,鐵石口鎮37616人,大阿鎮38317人,油山鎮16141人,小河鎮35265人,同益鄉45015人,龍舌鄉21042人,星村鄉16525人,西牛鄉21960人,坪石鄉13443人,虎山鄉16542人,祟仙鄉17509人,萬隆鄉21049人,正平鄉25422人,九渡鄉21753人,黃泥鄉11343人,金盆山鄉6310人。
交通運輸
編輯
公路
北京至珠海的105國道穿過縣境5個鄉鎮,北上可至贛州、南昌、阜陽、商丘、北京,南下可至廣州、珠海。至2009年,有省養公路6條,縣鄉公路33條,均實現油(砼)路化。信安、雄信、信池3條省道穿過縣內9個鄉鎮,總長90余公里。
贛粵高速公路貫穿縣境60余公里??h城汽車站每天都有大、中客車發往贛州、廣州、深圳、珠海、南海、中山、揭陽、韶關等大中城市。
水路
桃江流經縣內85.3公里,上溯龍南,下達章貢區。
鐵路
京九鐵路貫穿縣境約70公里,在縣城中設有客、貨站(火車站鄰站前工業園),北上可至武昌、鄭州、合肥、北京、蘇州、上海、杭州,南下可至廣州、深圳、汕頭、東莞、惠州??瓦\站日接發旅客列車10列,貨運站日吞吐量可達1000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