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縣為江西省吉安市下轄的一個縣。新干縣是吉安市的“北大門”,全縣轄7鎮6鄉和2個國有農林場,134個行政村,20個居委會,總面積1248平方公里,人口33萬??h治金川鎮,北距南昌127公里,南距吉安94公里。 新干縣位于江西省中部,在吉安市北部。東鄰豐城縣、樂安縣,南接永豐縣、峽江縣,西毗新余縣,北界樟樹市。2013年,新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15億元,比2012增長11.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58億元,可比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46.98億元,可比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23.59億元,可比增長11.7%。新干縣著名人物有何昌言、金幼孜、練子寧、王言、鄒努等;風景名勝有東山寺、東山森林公園、文昌塔、大洋洲程家商墓遺址、黎山景區、龍古山龍宮洞、新石器時期遺址景點等。建制沿革編輯新干縣境,先秦時期,為上淦。秦朝,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年)建縣。西漢,高帝四年(前203年)設南部都尉駐淦,分管郡南諸縣。新朝,始建國二年(9年),王莽曾改縣名為偶亭。東漢,和帝永元八年(96年)析新淦、廬陵各一部分合置石陽縣。
新干縣地圖三國,東吳后主寶鼎二年(267年)再析新淦分置巴邱縣。隋朝,文帝開皇十年(590年)遷縣城至南市村(今金川鎮)。 五代十國,天佑七年(910年)設都制置使駐淦,轄吉水、新喻、豐城三縣。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析崇學鄉,與高安縣的建安、修德兩鄉,合置清江縣。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至紹興十三年(1143年)間,抗金名將岳飛、韓世忠、梁紅玉均駐淦練兵習武,屯兵設防。元代,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曾升縣為州。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析28個都,分置峽江縣。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江西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新淦,管轄南昌、新建、進賢、安義、高安、豐城、清江八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初屬南昌分區專員公署;1952年9月改屬吉安專區;1957年改縣名為新干,屬吉安地區。
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1年,新干縣下轄6鎮7鄉和2個國營農林場(黎山林場、洋峰墾殖場),共有10個社區、134個行政村。鄉鎮分別為:金川鎮、三湖鎮、大洋洲鎮、七琴鎮、麥斜鎮、溧江鎮、界埠鎮、桃溪鄉、城上鄉、潭丘鄉、神政橋鄉、沂江鄉、荷浦鄉。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新干縣位于吉安市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5°15'-115°44'、北緯27°30'-27°58'之間。東鄰豐城縣、樂安縣,南接永豐縣、峽江縣,西毗新余縣,北界樟樹市。東西相距42公里,南北相距52公里,總面積1248.29平方公里??h城金川鎮,南距吉安市94公里,北離江西省會南昌市127公里。
地形地貌
新干縣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呈蹊徑狀傾斜??h境北部、西部以平原為主,約占17%;東部、南部和中部以山地、丘陵和低崗為主,分別約占32%、10%和41%。
氣候
新干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5°c, 年均降水量1604.5毫米,全年無霜275天。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新干縣已勘探出的礦產主要有巖鹽、芒硝、螢石、金、銅、錫、鋅、錳、鐵、稀土、鈾、高嶺土等20余種。其中,巖鹽儲量23330.3萬噸、螢石儲量45.68萬噸、石英石儲量400萬噸、高嶺土礦儲量160萬噸。
生物資源
截至2009年,新干縣生物資源主要分布于黎山林場。植物種類主要有樟樹、楓樹、銀杏、木荷、三尖杉、薌林、羅漢松、楊梅、獼猴桃等;動物種類主要有云豹、水鹿、鼠羚、虎紋蛙、河麂、野豬、穿山甲、畫眉、山雀等。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截至2010年11月,新干縣常住人口總數為329830人。其中,男性為174655人,占總人口的52.95%;女性為155175人,占總人口的47.05%。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12.55。
民族
截至2010年11月,新干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29,203人,占總人口的99.8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627人,占總人口的0.19%。
經濟編輯綜述
2013年,新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15億元,比2012年增長11.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58億元,可比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46.98億元,可比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23.59億元,可比增長11.7%。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3.5%、57.6 %和28.9%,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20.8:52.7:26.5調整為19.9:53.3:26.8。
第一產業
2013年,新干縣實現農林漁牧業總產值26.75億元,增長5.6%。其中,種植業產值13.64億元,增長6.8%;林業產值1.20億元,增長8.2%;牧業產值9.28億元,增長3.5%;漁業產值2.28億元,增長5.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35億元,增長7.0%。農作物播種總面積128.96萬畝,增長0.3%。其中糧食作物達85.31萬畝,增長0.3%;油料播種面積24.48萬畝,增長0.31%;蔬菜播種面積12.14萬畝,增長1.14%;主要農產品產量穩步增長。糧食總產量達36.15萬噸,增長4.9%;油料產量2.19萬噸,增長4.1%;肉類總產量76877噸,增長2.4%;家禽年末數66.07萬只,增長2.8%;水果總產量22.49萬噸,增長6.6%;水產品產量2.04萬噸,增長5.5%。
新干縣風光圖冊 (8張)
2013年,新發展井岡蜜柚2630畝,花卉苗木5500畝,綠色蔬菜1萬畝,中藥材3.1萬畝,高產油茶1.17萬畝,新增和改造百畝以上特色基地43個,其中500畝以上12個,涌現了溧江唐家茭白、桃溪板埠井岡蜜柚、七琴爐村高產油茶、界埠寶嘉旺園林,以及城上大坑、荷浦塘邊、沂江劉家巷綠色蔬菜等一大批特色產業基地??h級以上龍頭企業66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12家、市級25家,省級龍頭企業總數位居全市第一。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63家,總數達423家。2013年,有效灌溉面積39.23萬畝,有效灌溉率達92.9%,旱澇保收面積達30.29萬畝;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6.67萬千瓦,農用排灌機械保有量3.93萬千瓦,耕整機1713臺,機耕船541艘,機動脫粒機148臺,農用運輸車372輛?;适┯昧?/span>(折純)18652噸,增長2.3%。
第二產業
2013年,新干縣實現工業總產值達194.94億元,比2012年增長16.8%??h域全部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45.8%,提高1.6個百分點,對縣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7.0%,拉動經濟增長6.8個百分點,工業經濟仍然是縣域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78.41億元,增長16.9%,實現增加值42.21億元,增長38.0%。園區基礎設施投入50125萬元,增長39.0%;有工業企業125戶,完成工業總產值163.85億元,增長17.0%,占全部工業的84.1%;上繳稅金6.43億元,增長36.6%;安置就業16583人,增長23.1%。2013年,全縣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完成產值11.69億元,增長25.3%;完成增加值2.75億元,增長15.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29億元,增長41.1%;利潤總額0.29億元,增長31.1%;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15.1萬平方米,增長19.3 %;房屋建筑竣工面積82.39萬平方米,增長18.5%。
第三產業
新干縣建設 (4張)
2013年,新干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70億元,增長14.9%。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2.05億元,占全部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61億元,增長15.9%;農村零售額11.09億元,增長13.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20.45億元,增長15.1%;餐飲業1.68億元,增長13.3%;住宿業1.58億元,增長13.6%。完成郵電主營業務總量12428萬元,增長6.4%。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087萬元,增長1.4%;電信業務總量1731萬元,增長4.2%;移動業務總量7647萬元,增長7.7%;聯通業務總量885萬元,增長15.7%。年末固定電話用戶數8121戶,比上年減少227戶。移動電話用戶18.96萬戶,增長10.1%,每百人擁有移動電話57.1部,互聯網寬帶用戶24271戶,增長26.3%。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10.30億元,比年初增加13.80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76.62億元,比年初增加13.88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2.34億元,比年初增長7.3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28.30億元,比年初增加5.48億元;中長期貸款23.55億元,比年初增加1.42億元。存貸差高達57.96億元,存貸比僅為47.5%,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截至2013年,新干縣有普通中學16所,職業中學2所,小學35所,教學點61個,幼兒園130所。在校生普通中學18364人,職業中學1575人,小學28456人,幼兒園11266人。專任教師普通中學1353人,職業中學73人,小學1160人,幼兒園364人。
文化
截至2013年,新干縣有藝術表演團1個,文化館(站)14個,博物館1個,圖書館1個,廣播電臺(站)13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7.3萬冊。群眾文化多姿多彩,13個鄉鎮新建、改建綜合文化站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全縣新增農家書屋36家;“新干好聲音”、“美麗鄉村·舞動新干”等特色活動影響廣泛;新編古裝小戲《王言歸鄉》榮獲全省“湯顯祖戲劇獎”二等獎,牛頭城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階段性成果,戰國糧倉遺址成功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衛生
截至2013年,新干縣有衛生機構22個,其中醫院2個,鄉鎮衛生院14個,精神病醫院1個,疾控中心1個,婦幼保健站1個,皮防所1個,衛生監督所1個,新農合1個。各類衛生技術人員768人,其中醫生344人,護師、護士257人。衛生機構病床1241張,比上年增加329張,增長36.1%。
體育
截至2013年,新干縣少年體育代表隊在全省第七屆縣級田徑運動會上首次榮獲團體總分一等獎??萍紕撔鲁晒S碩,共組織申報實施各類科技項目15項,其中國家級4項。
交通編輯截至2011年,京九鐵路、105國道、贛江水道呈“川”字型縱貫新干縣縣境南北,新干贛江大橋與贛粵高速公路掛線連接并通車。京九鐵路在縣境內設有一個貨站和一個縣級客站,新干港河西綜合碼頭已列入國家交通部“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并已開工建設,形成縣內“半小時經濟圈”,省內 “一小時經濟圈”,“長珠閩”地區主要城市“六小時經濟圈”。
民俗風情編輯生產習俗
新干剪紙春節后,第一次牽牛出欄,須在龍頭繩上批紅布條或紅紙,點燃香燭,插在牛樁邊,鳴爆后,將牛系在樁上,祈求春牛健壯。建房農村建房,請風水先生下羅盤定基地。多數農家仍沿用此俗。新干剪紙新干剪紙屬于民間藝術,以“家傳”或“互教”方式傳承發展。內容多為婚嫁、年節、喪事以及地方民風民俗,氣氛熱烈,感情淳樸,有廣泛的群眾基礎。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著名人物編輯新干縣在晉代有堪稱楷模的陶母湛氏,宋代有狀元何昌言,明代有宰相金幼孜、忠臣練子寧,清代有康熙皇帝賜匾“天下清官第一”王言,近代有中共江西早期青年革命領袖鄒努等。
旅游編輯新干縣旅游景區共分為三大景區18個景點,由縣城金川廣場城市園林景點為中軸,三大景區呈三大輻面分布,即縣城古文化名勝區、黎山風景度假區和龍古山龍宮洞游覽區,構成考古、旅游、休閑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 為一體的游覽體。
黎山風景區縣城古文化名勝區,以青銅文化、 佛教文化、娛樂文化為主題,分縣城金川廣場城市園林景點、青銅王國博物館景點、陶母教子陶侃故宅景點、 佛教圣地東山寺景點、東山森林公園景點、贛江第一塔文昌塔景點、大洋洲程家商墓遺址景點、“天下清官第一”王言故宅景點、麥斜毛澤東舊居景點、著名作家張恨水三湖放宅景點;黎山風景度假區,以自然風光和休閑度假為主題,分仙壇景點、仙石景點、奇松景點、云海景點、 火山遺址景點、秀峰飛瀑景點和休閑避暑山莊;龍古山龍宮洞游覽區,以游覽觀光和科學考察為主題,分龍古山龍宮洞景點和新石器時期遺址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