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城,原名寧遠州。遼寧省葫蘆島市轄區,位于遼寧省西南部,丘陵地帶。至2010年,興城市轄8個街道、4個鎮、16個滿族鄉。至2010年,興城總面積2417平方公里,總人口56萬。興城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泳裝名城,中國溫泉之城,中國書法之鄉,同時也是遼東灣西岸崛起的一座現代化新興旅游療養城市。興城古城、興城溫泉、興城海濱、興城首山、興城覺華島、興城河六個景點并稱為:“城、泉、山、海、島、河”。[1-4]
行政區劃編輯
至2010年,興城市轄8個街道、4個鎮、16個滿族鄉。
轄區街道
古城街道、寧遠街道、城東街道、溫泉街道、四家屯街道、華山街道、臨海街道、釣魚臺街道。
轄區鎮
沙后所鎮、曹莊鎮、東辛莊鎮、郭家鎮
轄區鄉
羊安滿族鄉、元臺子滿族鄉、白塔滿族鄉、望海滿族鄉、劉臺子滿族鄉、大寨滿族鄉、南大山滿族鄉、圍屏滿族鄉、高家嶺滿族鄉、堿廠滿族鄉、三道溝滿族鄉、紅崖子滿族鄉、舊門滿族鄉、藥王滿族鄉、海濱滿族鄉、菊花島鄉。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興城地位于遼寧省西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0°06′至120°50′,北緯40°16′至40°50′之間,總面積 241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興城境內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為松嶺山脈延續分布丘陵地帶。最高山峰黃頂山海拔701.8米,渤海沿岸為狹長的海濱平原。
氣候特點
興城地處于北溫帶亞溫潤性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8.7℃。一月平均氣溫-8.8℃,最低氣溫-24.2℃, 七月平均氣溫24℃,最高氣溫38.2℃。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雨熱同季,無霜期175天左右。
交通運輸編輯
興城內的遼寧濱海大道,京哈鐵路(興城站),京哈高速,建興高速(在建)、秦沈客運專線(毗鄰葫蘆島北站)斜穿市境東南部,魏塔線鐵路橫貫境內西北部。318省道(興凌線)橫貫境內東西,以興城市區為中心,縣鄉公路呈放射狀通往各鄉鎮。京哈高速興城服務區是亞洲第二大服務區,2012年3月建(昌)至興(城)高速破土動工,與規劃中的綏凌高速匯合,并與京沈高速連接,是興城通往北京的第二條大通道也是連接遼西蒙東的重要樞紐。
興城
興城境內擁有2個軍用機場。
港口
海濱碼頭建設有興城水運站,海濱北側建有小塢漁港。2012年8月小船塢國家一級漁港通過農業部評審,即將于2013年正式動工興建。
2013年吞吐量3082萬噸的興城港動工興建1個貨運泊位和一個客運泊位。
興城臨海產業區與京哈線交匯處鐵路編組站和疏港鐵路也將開工建設。
鐵路
興城火車站始建于1898年,原名寧遠州站,現為沈陽鐵路局管轄。
風景名勝編輯
興城覺華島
覺華島(菊花島),長葫蘆形,兩頭寬闊,中間窄細,斜臥海中。面積13.5平方公里,是遼東灣中最大的島嶼。東北至西南走向,長六公里,南北寬一至四公里之間。中間有一細谷,南北長一公里,東西寬半公里,將島分成東西兩半部,東大西小。島上東半部山勢險峻,多為懸崖峭壁,最高峰大架山,海拔198.2米。
覺華島
興城首山
興城首山,因三峰矗立,狀若人首而得名。它是屹立古城東北的天然屏障,欲守古城,必扼首山。因此,首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明末清初的"寧錦大捷",首山就是主戰場。其主峰上保存著明朝時修筑的烽火臺。它現已被定為國家森林公園。
興城溫泉
興城溫泉發現于唐朝初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了。自元代以來,溫泉水就被廣為利用,人們在這里建有致爽亭、湯泉寺。
興城古城
興城古城古稱“寧遠衛”,
興城古城
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五百年前先人留下來的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
興城海濱
興城海濱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與美國的西雅圖和中國的青島極為相似。海濱浴場綿延十四公里,由興海灣、港口灣、邴家灣、老龍灣四個海濱浴場,即第一、二、三四海濱浴場組成。
興城古城
興城古城位于遼寧省興城市老城區中心。遼東灣西岸,居遼西走廊中段。東南瀕臨渤海,西南依六股河與綏中縣相鄰,西北與建昌縣接壤。城墻設有東南西北四門,城中心設有鐘鼓樓,城門外筑有半圓形甕城,城墻四角仍筑有炮臺,用來架設紅夷大炮。興城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在42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集“城、泉、山、海、島”五大景觀于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