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山縣,隸屬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長江西陵峽北側,東與宜昌市夷陵區接界,南和秭歸縣毗鄰,西同巴東縣相交,北與神農架林區接壤,東北連接??悼h。全縣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54公里,縣人民政府駐古夫鎮。截至2010年,轄2鄉6鎮,國土面積2327平方公里,總人口181151人。 興山縣是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始建于公元 260年。 興山縣經濟快速增加,2012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67.4億元。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興山縣位于湖北省西部,長江西陵峽以北,地處秦巴大山區,經緯度在東經110°25′至111°06′,北緯31 °04′至31°34′之間。東臨宜昌、???,西與巴東毗鄰,南接秭歸,北抵神農架林區,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54公里。
地形地貌
興山的地貌區劃屬秦嶺大巴山體系,山脈走向從東向西伸展,總地勢為東西北三面高,南面低,由南向北逐漸升高。東北部群山重疊,多山間臺地,向南逐漸降低,西北部山高坡陡,溝深谷幽,水流湍急??h境內有大小山頭3580座,最高點位于與巴東交界處的仙女主峰,海拔2426.9米;最低點位于與秭歸接壤處的游家河,海拔109.5米,垂直高差達2317.4米。全縣地貌可劃為三種類型:一是海拔800米以下的山溝河谷低山區。該區面積355.0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5%,由香溪河、涼臺河兩大水系控制最低部位。地表由紫砂頁巖、泥質巖及灰巖組成,兩岸山陡坡急,但在沿河兩岸相繼出現夫子巖、建陽平、南陽河、平邑口、高陽鎮等大小不等的河谷小盆地。二是海拔800至1200米之間巖溶剝蝕中山區。該區面積575.8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5%,分布于東南部、中部和西南部。地表由白云巖、硅質巖、灰巖、砂巖等組成,地勢北高南低,山頂渾圓,河谷縱橫,溪溝由北向南深切。三是海拔1200米以上的緩坡、平淌高山區。該區面積1397.0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0%,分布于東北部和西南部。地表由元古界灰巖、泥質巖以及變質混合巖組成,區內山峰復巒,山脊眾多,形成溶蝕洼地、溶洞、落水坑、伏流、石林等各種類型的巖溶地貌。
氣候特征
興山縣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冷暖多變,雨水較多;夏季雨量集中,炎熱多伏旱;秋季多陰雨;冬季多雨雪、早霜。由于地形復雜,高低懸殊,氣候垂直差異大,這種特殊的氣候特征為多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條件,故有”山上皚皚霜雪,山下桃紅李白”之說。興山年平均氣溫在15.3℃左右,極端最高氣溫為43.1℃,極端最低氣溫為-9.3 ℃。年平均無霜期,低山272天,半高山215天,高山163天。太陽輻射總量年平均為99千卡/平方厘米,季節分配為夏多冬少,4至9月總輻射量為64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64.7%。平均日照時數為1682.8小時,平均日照百分率為38%。全縣年平均降水量為900至1200毫米,絕對降水量充沛,但時空分布差異大,北部多于南部,高山多于低山,夏季多于秋冬春季。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煤炭資源興山縣煤礦主要賦存在三疊系上統一侏羅系縣統香溪群內,西起高橋何家坪,東經高陽鎮攤坪、五童廟、古夫鎮龍池至高陽青華、耿家河、沙淌轉向南經峽口鎮上堡、下堡、鄭家河一至游家河一帶。全縣探明地質儲量1591.20萬噸,其中A+B+C級1339.10萬噸,C+D級252.1萬噸,保有儲量300多萬噸。 磷礦資源興山縣境內磷礦資源豐富,分布相對比較集中,已探明的主要礦產地有水月寺鎮樹空坪和榛子鄉瓦屋兩處,共有8個礦區,累計探明資源儲量2億噸,保有資源儲量7219.9萬噸。
水力資源
興山縣的水能資源得天獨厚,縣域內有大小溪河156條,香溪河和涼臺河兩大水系橫貫全縣,獨特的水能資源是全縣四大優勢資源之一??h境內地表徑流年平均產水量20.96億立方米,河流自然坡度大,垂直高差2317.4米,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達31.82萬千瓦,可開發量24.24萬千瓦。全縣已建成水電站71座,裝機153臺,容量195495千瓦,占全縣可開發量的80.6%,人平擁有裝機1.1千瓦,年發電量6.3億千瓦時。1988年省政府批準為農村初級電氣化縣,為全國知名的水電明星縣。一是良斗河水系。良斗河是長江北岸的一支支流,發源于興山縣境內的關門山,流經興山縣和秭歸兩縣,在秭歸縣歸州上游注入長江。河道全長60.4km, 流域面積426km,主河道平均坡降23.6‰,理論水能蘊藏量1.51萬KW。二是香溪河水系。香溪河水系是興山縣最大的一條水系,發源于神農架林區,流經縣內78 km,至游家河進入秭歸,在香溪口注入長江??偭饔蛎娣e2971km。香溪河水系年產水總量19.56億m,占全縣的93.27%,平均坡降14.2‰。古夫河古夫河流域位于興山縣北部,流域面積1189 km,發源于神農架林區的騾馬店。河道平均坡降20‰,干流68 km,是香溪河上游的主要流域。流域內支流分支眾多。二級支流右支主要有咸水河、馬家河,左支主要有竹園河、紅巖河、響水道河。南陽河南陽河發源于神農架林區紅河,流域面積673km(興山境內),河道全長32 km,平均坡降21‰。高嵐河高嵐河流域河道長度60km,控制流域面積1023 km,主要由孔子河和夏陽河二條支流組成。[人口民族編輯人口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興山縣常住人口為170630人。全縣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戶56208戶,家庭戶人口為162422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8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88人增加了0.01人。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為89392人,占總人口的52.39%;女性為81238人,占總人口的47.61%??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1.14下降為110.04。 民族興山縣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畬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編輯綜合
2012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67.4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6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78億元,同比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37.40億元,同比增長16.1%;第三產業增加值20.23億元,同比增長13.6%。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的16.5:53.6:29.9調整為14.5:55.5:30.0。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74775萬元,比上年增長36.4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3318萬元,比上年增長35.29%。其中,稅收收入31686萬元,比上年增長30.60%,稅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3.15%,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全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2337萬元,比上年增長20.30%。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2.31%,價格水平比上年上漲2.31%。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5.39%,衣著類價格上漲3.41%,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上漲2.33%,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1.11%,居住類價格上漲0.80%,煙酒及用品類價格上漲0.38%,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30%,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0.28%。商品零售價格指數102.18%,價格水平比上年上漲2.1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103.44%,價格水平比上年上漲3.44%。
第一產業
2012年,興山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7371萬元,比上年增長4.91%。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8.2千公頃,比上年的17.8千公頃增加0.38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4.57千公頃,比上年的4.51千公頃增加0.06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6.63千公頃,比上年的6.42千公頃增加0.21千公頃,增長3.23%。全年糧食總產量58169噸,比上年增加3352噸,增長6.11 %。其中夏糧產量16603噸,增加767噸,增長4.8%;秋糧產量41566噸,增加2585噸,增長6.6%。油料總產量7408噸,比上年增加170噸,增長2.35%??緹煯a量4290噸,增加414噸,增長10.7%。蔬菜產量188753噸,增加16353噸,增長9.5%。水果產量71767噸,增加3779噸,增長5.6%。其中柑桔產量68976噸,增加3815噸,增長5.9%。茶葉產量697噸,增加32噸,增長4.7%。藥材產量1920噸,增加140噸,增長7.9%。全年生豬出欄32.21萬頭,比上年增加0.56萬頭,增長1.8%;山羊出欄15.62萬只,比上年增加0.32萬只,增長2.1%;家禽出籠43.12萬只,比上年增加1萬只,增長2.4%。全年水產品產量215噸,與同期持平。
第二產業
2012年,興山縣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366678萬元,同比增長16.4%(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其中,全縣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352912萬元,同比增長16.7%;產品銷售率98.81%。輕工業增加值41799萬元,重工業增加值311113萬元,輕重工業結構由2011年的14:86變為12:8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中,草甘磷、家具、二甲基亞砜和磷礦石產量分別為6.6萬噸、2.0萬件、1.9萬噸和563.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2.42%、38.00%、20.42%和15.54%;水力發電量、水泥、白酒產量分別為3.9億度、78.4萬噸和467千升,同比分別下降18.24%、7.48%和4.1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1.05%。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71051萬元,比上年的59462萬元增長19.49 %;實現稅金51600萬元,比上年40120萬元增長28.61%;實現銷售產值130.26億元,比上年的105.87億元增長23.04%。銷售收入214.46億元,比上年的135.58億元增長58.17%。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2012年,興山縣固定資產投資503455萬元,比上年的354152萬元增長42.2%。其中:縣內投資219334萬元,占投資總額的43.57%,同比增長55.4%,縣外投資284121萬元,占投資總額的56.43%,同比增長33.4%。投資總額中,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200438萬元,比上年的115781萬元增長73.1%,農村私人建房7188萬元,比上年的6128萬元增長17.3%。 內外貿易2012年,興山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0538萬元,比上年增長15.45%。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90767萬元,比上年增長18.47%;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99771萬元,比上年增長12.83%。全年實現外貿出口總額21601萬美元,比上年的20053萬美元增長7.72%,實際利用外資340萬美元,比上年的330萬美元增長3.03%。 金融保險2012年末,興山縣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51326萬元,比上年的492046萬元增長32.37%;各項貸款余額486729萬元,比上年的393900萬元增長23.57%。全年保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8018萬元,比上年的6429萬元增長24.7%。全部保費收入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3839萬元,其中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194萬元;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4179萬元,其中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699萬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751萬元,比上年的1887萬元增長98.7%。壽險業務給付849萬元,比上年的508萬元增長67.0%,其中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155萬元;財產險業務賠款2902萬元,比上年的1379萬元增長1.1倍,其中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225萬元。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科技
教育
2012年,興山縣共有校點39個,其中普通高中1所,招生634人,在校生1988人,畢業生652人;職業教育中心1所,招生340人,在校生1274人,畢業生719人;初中6所,招生1116人,在校生3713人,畢業生1276人;普通小學14所,招生946人,在校生5967人,畢業生1121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02人;學前教育16所,其中幼兒園11所,附屬幼兒班5個,共計兒童2791人。小學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初中入學率、鞏固率達100%,初升高比例達到98.2%,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98.12%。
科技
2012年,興山縣完成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登記21項。組織申報的”次磷酸鈉尾氣制取有機磷阻燃劑工藝開發”獲市級科技成果推廣三等獎,興發集團3項專利獲省發明專利授權獎勵。通過培育,2012年興山縣峽晶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完成專利申請目標任務272件,同比增長136%,比上年增加157件,完成發明專利申請目標任務56件。
文化衛生
文化
2012年末,興山縣共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4個。其中,公共圖書館1個,總藏書8.67萬冊;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各類文化事業機構7個。2012年,興山縣開展了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第二屆”昭君杯”舞龍舞獅大賽、首屆美術書法攝影展、第十屆農村文藝調演晚會和 ”昭君故里.魅力興山”大型明星演唱會。并且成功舉辦了2012中國宜昌自然水域漂流大賽、”激情朝天吼·挑戰將軍柱”第六屆中日韓大學生登山交流活動、慶”三八”女職工趣味運動會、興發集團第五屆職工運動會、慶”五一”籃球運動會、天晟公司職工運動會、迎”8·8”籃球友誼賽、政法系統迎國慶”檢察杯”運動會、農合行第一屆職工運動會、第六屆”迎新年”萬人環城長跑等活動。
衛生
2012年末,興山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60個(含39個診所衛生所和106個村衛生室),其中醫院、衛生院10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全縣共有衛生技術人員936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56人,注冊護士317人。衛生醫療機構床位數707張。全縣共有128416位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01%,全年繳費3724.06萬元,其中個人繳費642.08萬元,國家補助3081.98萬元,支付3724.06萬元,支付率達到100%。
社會保障
截至2012年末,興山縣養老保險參??側藬颠_到106773人(其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84277人),比2011年凈增長1679人;醫療保險新增擴面1990人,參??側藬颠_到49606人,包括城鎮居民25339人,農民工852人,比2011年凈增長1254人,其中5903名城鎮低保對象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9261人,凈增57人。工傷保險擴面1279人,參保人數為16885人,凈增加750人,其中參保農民工2115人;生育保險擴面759人,參保人數為9670人,凈增加466人。全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3773萬元,比2011年的10561萬元增3212萬元,上升30.41%。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總支出13026萬元,比2011年的9870萬元增加3156萬元,增長31.98 %。社會保險基金滾存結余4.11億元。全年2802戶5994個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專項資金支出1327.02萬元,5184戶10479個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專項資金支出886.4萬元。全年開展就業前培訓382人,下崗失業人再就業培訓717人,創業培訓424人,農村勞動力培訓1306人,新技師培訓152人。培訓就業率達86%以上。職業技能培訓鑒定871人。全縣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8個,床位510張;收養各類人員1231人,其中集中供養323人,分散供養908人。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620萬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26萬元。
歷史文化編輯昭君故里興山縣是被譽為”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的家鄉。2000多年來,王昭君的事跡一直為文人騷客所贊嘆,也一直為家鄉人民所傳頌。 興山民歌興山民歌淵源流長,音調奇特,不見經傳,是獨樹于音樂之林的一株奇葩。20多年前已被考證為巴、楚古音的遺存,被譽為”巴楚古音活化石”。興山民歌突出的特點是音階(列)結構中含有一個介于大、小三度之間的音程,經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聲學實驗室測定,音程值多集中在345音分左右,游移幅度為350±15音分,被專家按國際慣例以興山命名,稱為”興山特性三度音程”,簡稱”興山三度音程”,被謔稱為”鋼琴縫里的音”。 薅草鑼鼓薅草鑼鼓歷史悠久,據《周禮·春官·龠章》等記載,至少有數千年的歷史了。興山薅草鑼鼓是興山民歌良好的載體,正因為如此,興山民歌才得以越千年而原始的保存下來。薅草鑼鼓是表演形式,興山民歌是演唱內容,兩者缺一不可。薅草鑼鼓原本用于苞谷薅草,也被引用到開荒等集體勞動。薅草鑼鼓被興山農民昵稱為”農戲”,是農人在田中演唱的戲。興山薅草鑼鼓的種類最多,保存的形態最為原始??煞譃槌楦?亦稱花歌子、葷歌子)的花鑼鼓和不唱情歌只唱傳說、故事(包括《黑暗傳》)的攢鼓?;ㄨ尮姆植加谂d山南部廣大地區,攢鼓分布在北部的榛子鄉及少數毗鄰地?;ㄨ尮挠址譃槿樽予尮?、四遍子鑼鼓和五遍子鑼鼓三種,民間也有大放聲、小放聲的分類。各種花鑼鼓發聲方法不同、當家號子不同、演奏鑼鼓亦不同。所有樂器只有大鑼(鑼面較大,無膛,鑼邊很寬)和小鼓二樣,只是根據薅草人的多寡,使用的鑼鼓數量有異,少者一鑼一鼓,多達四鑼三鼓。 地花鼓興山地花鼓俗稱”花鼓子”,在興山縣流傳上百年歷史了,《興山縣志》(清同治版)記載:”元旦十三至十五日并演蟠龍、跳獅、花鼓諸雜劇?!彼c人民生活習俗息息相關,春節燈會、紅白喜事、壽誕慶賀、生兒打喜、砌屋上梁等,都可見其表演。 圍鼓興山民間器樂種類較多,有圍鼓(又叫八音子)、六音子(又稱嗚音)、火爆家業、叫點子等。興山圍鼓的前身是流傳在以武當山為中心的、包括鄂豫陜交界地區的打火炮,約在清咸豐年間(1855年左右)傳入興山。150年來,與興山民間藝術相結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興山圍鼓”。它既保留有北方吹打樂粗獷的氣質,又具有南方吹打樂委婉的風格,更不同于鄂、川等地的”圍鼓”而獨樹一幟。興山圍鼓傳承脈絡清楚、譜系完整,現今已至第11代傳人。興山圍鼓曲牌極其豐富,有300多首,可分為三類,其中武曲子類來源于道樂,這類曲牌不多,約有40首,是興山圍鼓中的珍品,一般是成排演奏。
旅游景點編輯昭君村古漢文化游覽區興山昭君村古漢文化游覽區位于長江三峽北側宜昌至神農架必經之路的中段,東接宜昌,南接屈原故里,西連中國第一漂的神農溪,北枕中華第一峰神農架。景區距宜昌市120公里,距三峽大壩70公里,距神農架60公里,該旅游區是首批國家AAA級景區,宜昌市評選的十優景區之一。昭君村原名寶坪村,有昭君宅、娘娘泉、梳妝臺、昭君書院、后花園、撫琴臺、浣紗處、琵琶橋、楠木井等20余處遺址和景點,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朝天吼漂流朝天吼俗稱望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的習慣。朝天吼漂流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境內,距宜昌100公里,神農架90公里,距三峽大壩90公里,水路距香溪碼頭12公里,即將建設的滬蓉北高速公里出口位于高嵐集鎮。 朝天吼漂流全長6公里,落差高達148米,漂流途經臥佛山、八緞錦、將軍柱、紅山筍等景觀;孔雀河段,全長4.5公里,落差78米,沿途可觀太公釣魚、孔雀嶺、駱駝峰、昭君石等景觀。高嵐景區興山高嵐風景區位于興山昭君故里宜昌至神農架的中途(興山高嵐兩河口干線公路邊),距宜昌90公里、距神農架100公里、離三峽大壩90公里。景區已開發的景點景觀有臥佛山、將軍柱、點將臺、線天洞、紅石筍、白巖松、鴛鴦石、棋盤柱等。 高嵐風景區以高嵐河與夏陽河匯合處的兩河口為中心,面積20余平方公里,往南約30公里是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往北不遠便是傳說有野人出沒的神農架。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興山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一江兩山”的中間腹地,南臨昭君村景區,北與神農架原始森林山水相連,209國道穿園而過。公園境內保存了亞熱帶罕見的常綠闊葉林原始森林和第四世紀冰川孑遺植物,1996年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神農洞景區是森林公園的核心景觀之一。該洞有碳酸鈣巖石經過上億年的侵蝕演變而成,洞體呈樓層式風格,由上中下三層組成。2003年景區工作人員在玉女池發現了一條長1.2米,重8.5公斤的娃娃魚,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最大的野生娃娃魚。 百羊寨百羊寨位于興山縣西部,方圓30平方公里。
城市名片編輯大山區縣興山縣位于湖北省西部、長江西陵峽北側、大巴山余脈與巫山余脈交匯處。境內山巒疊嶂,溝壑縱橫,共有大小山頭3580座、溪河156條,海拔高差2317.4米,人口密度80人/平方公里。全縣地貌結構為”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園”,人均耕地1.08畝。 庫區移民縣因三峽工程建設,興山是湖北省4個庫區縣區、3個整體搬遷縣城的縣區之一,移民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19%。
老區貧困縣興山縣是巴興歸革命根據地,早在1927年4月就建立了中共興山縣特別支部委員會。全縣8個鄉鎮都是省定貧困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
資源豐富縣興山縣有水能、礦產、林特、旅游四大自然資源,興山依托四大資源,不斷探索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的途徑,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