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文縣隸屬四川省宜賓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緣,川滇黔結合部。全縣東西長47公里、南北寬43公里,縣城距宜賓市、瀘州市均為105公里。2014年,興文縣轄9個鎮,1個鄉,5個民族鄉。 縣內多民族雜居,以漢族為主,有苗、回、藏、滿等少數民族。 興文石海是四川首家世界地質公園和中國十大最美世界地質公園,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區,是全國科普示范教育基地。
1997年,興文縣轄11個鎮、10個鄉:古宋鎮、晏陽鎮、大壩鎮、共樂鎮、久慶鎮、蓮花鎮、萬壽鎮、九絲城鎮、石林鎮、太平鎮、周家鎮、沙壩苗族鄉、玉屏鄉、新壩鄉、文印鄉、大河苗族鄉、麒麟苗族鄉、仙峰苗族鄉、五星鄉、兩龍鄉等??h政府駐中城鎮,距宜賓市區80千米。2001年,興文縣下轄21個鄉鎮,分別為古宋鎮、萬壽鎮、太平鎮、蓮花鎮、久慶鎮、共樂鎮、晏陽鎮、大壩鎮、石林鎮、周家鎮、九絲城鎮11個鎮;五星鄉、兩龍鄉、玉屏鄉、新壩鄉、文印鄉、大河苗族鄉、麒麟苗族鄉、沙壩苗族鄉、仙峰苗族鄉、毓秀苗族鄉10個鄉。轄26個居委會、322個行政村。2004年,興文縣轄11個鎮(古宋、大壩、僰王山、共樂、蓮花、萬壽、太平、石林、九絲城、周家)、5個鄉(玉屏、五星、兩龍、新壩、文印)、5個民族鄉(大河苗族、沙壩苗族、玉秀苗族、麒麟苗族、仙峰苗族)。2005年,興文縣轄11個鎮、5個鄉、5個民族鄉:中城鎮、晏陽鎮、大壩鎮、共樂鎮、久慶鎮、蓮花鎮、萬壽鎮、九絲城鎮、石林鎮、太平鎮、周家鎮、沙壩苗族鄉、毓秀苗族鄉、玉屏鄉、新壩鄉、文印鄉、大河苗族鄉、麒麟苗族鄉、仙峰苗族鄉、五星鄉、兩龍鄉。2006年6月5日,興文縣所轄鄉鎮數由原來的21個變為15個。撤銷久慶、萬壽、大壩3個鎮和兩龍、文印、新壩3個鄉,擴大了中城鎮等11個鄉鎮的行政區域。4個鄉鎮作了更名,即:原中城鎮更名為古宋鎮,原晏陽鎮更名為僰王山鎮,原石林鎮更名為石海鎮,原沙壩苗族鄉更名為大壩苗族鄉。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后,興文縣轄8個鎮(古宋、僰王山、共樂、蓮花、太平、石海、九絲城、周家)、2個鄉(玉屏、五星)、5個民族鄉(大河苗族、大壩苗族、玉秀苗族、麒麟苗族、仙峰苗族)。2014年玉屏鄉升級為玉屏鎮。
區劃詳情
2014年,興文縣轄9個鎮:古宋鎮、僰王山鎮、共樂鎮、蓮花鎮、太平鎮、石海鎮、九絲城鎮、周家鎮、玉屏鎮,1個鄉:五星鄉,5個民族鄉:大河苗族鄉、大壩苗族鄉、玉秀苗族鄉、麒麟苗族鄉、仙峰苗族鄉。
興文縣地理位置
山區,位于東經104゜52′28″—105゜21′23″,北緯28゜04′28″—28゜27′18″之間。東西長47公里,南北寬43公里。東南與敘永縣相鄰,南與云南省威信縣相連,西鄰珙縣,西北接長寧縣,北與江安、納溪兩縣、區共界。幅員面積為1373.17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21501公頃。
地貌
興文縣地質構造屬川南折皺帶東西向構造體系“川黔右坳陷”范圍。地層出露從新生界第四系近代河流新沖積到古生界寒武系婁山關群共8個系27個組(群)??h境中南部仙峰山隆起,將全縣分為南北兩翼,北部北低南高,海拔275.6米至1795.1米;南部北高南低,海拔1795.1米至501米。 分槽壩、丘陵、低山、中山四個地貌類型。
氣候
興文縣屬亞熱帶濕潤氣候,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歷年年平均降水量1234.7毫米,歷年平均氣溫17.4℃,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010.3小時。
水文
興文縣共有大小溪河19條,總長313.98公里,均屬長江水系,分別匯集南廣河、長寧河、永寧河注入長江。流域面積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古宋河1條;100至500平方公里的有晏江河、建武河、建設河、泥沙河4條;50至100平方公里的有博瀘河、德勝河、落巖河、久慶河、底洞河(上游);50平方公里以下的9條,總流域面積1427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編輯植物資源
全縣有林地568650畝,疏林地14864畝,灌木林地137700畝,森林覆蓋率36.5%。西部丘陵區主要為杉木、馬尾松常綠針葉混交林,少量為闊葉林,中部低山區為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松木及竹林,南部中山區多屬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及各種小徑竹林。常見天然植物種類170多科, 1800余種,其中森林植物種類51科,128種。境內分布著銀杏、紅豆杉、桫欏、香樟、楠木、紅椿等國家級保護植物,尤其是珍稀植物桫欏,在境內多個鄉鎮均有分布,博望山景區內有2萬多株桫欏樹群。興文竹類在17種以上,楠竹面積有5.6萬畝,是川南第二大楠竹產區,主要竹類有楠竹,刺楠、苦竹、水竹、石竹、慈竹、黃竹等,其中塔竹、人面竹、筇竹、紫竹均屬稀有竹種。
動物資源
興文境內野生動物繁多,經查明的有走獸類、飛行類、爬蟲類等每類均在50種以上,現屬于國家重點保護和省保護的野生動物有30多種,其中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云豹;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獐子、巖羊、大靈貓、小靈貓、灰鶴、娃娃魚、白腹錦雞等;省級保護動物有豹貓、花面貍、豪豬等20多種;境內水產資源有21科45種,有珍稀動物娃娃魚,玻璃魚等??h內分布最多的野生動物是白鷺。
礦產資源
初步查勘興文縣有25個礦種,硫鐵礦約13.5億噸,煤11億噸,鹽48億噸,大理石、石灰石儲量亦豐。此外還有磷、高嶺土、石英石、方解石,冰洲石,銅、鐵、鉛、銀及其他稀有金屬礦等。
水利資源
全縣已建成各類水利工程共1624處,其中水庫17座,山坪塘1114口,引水渠堰460條,石河堰1條,機電提灌站28個,機電井1個。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0年,全縣常住人口為377162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403317人相比,十年共減少26155人,減幅為6.48%。年平均減幅0.67%。興文縣戶籍人口數為467628人。 興文縣下轄地區人口情況
地區
民族
興文縣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瑤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16個民族。其中苗族同胞4.5萬人,占總人口的11%??h城古宋鎮,城區人口5萬人,面積4平方公里。
經濟編輯綜述
2012年,興文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5億元,比2011年增長14.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3億元,比2011年增長4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6.6億元,比2011年增長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61億元,比2011年增長1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7872元,比2011年增長15.7%;農民人均純收入6965元,比2011年增長14.7%;工業實現增加值24.6億元,比2011年增長20%;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43.3億元,比2011年增長16.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68.2%。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24.5:46.8:28.7調整為23.3:48.2:28.5。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8億元,比2011年增長4.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0.6億元,比2011年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質量和效益繼續提升實現增加值24.6億元增長2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1億元,比2011年增長14%。
第一產業
興文縣有優質桑園2萬畝,年產繭4萬擔;年出欄生豬30萬頭、牛羊30萬頭、肉兔50萬只。優質山地烏骨雞300萬只。全縣年產各類竹筍2500萬斤、楠竹150萬根、板栗、核桃等干果1.1億斤,年可采伐木材2萬立方米,林地面積保有76萬畝,森林覆蓋率45%;優質苦丁茶0.5萬畝,化質生姜2萬畝、香蘭萊3萬畝、稻田養魚4萬畝,年可產銷優質苦丁茶10萬斤、生姜8000萬斤、香蘭菜1.8億斤、成魚1200萬斤,紅黃淀粉1500萬斤。
第二產業
2012年,全縣新增鑫隆煤業、玉竹山煤礦、茶園煤礦、龍洞煤礦4家億元工業企業,培育并實現了10億元企業1戶(華福集團)、5億元企業3戶(錦巍集團、五星集團、中鼎煤業),億元企業達到12家,新增小微企業117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72億元,比2011年增長41.1%。2012年,興文縣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78億元,比2011年增長42.8%,實現利潤1.32億元,比2011年增長50.4%,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0.37億元,比2011年增長44.9%。
第三產業
興文縣2011年共接待海外游客0.49萬人次,比2010年增長31%;接待國內游客210萬人次,收入24.05億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30.03%;旅游總收入24.05億元,比2010年增長30.03%。第三產業占GDP的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