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縣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1997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新縣。 位于玉林市與貴港市之間的廣西主要產糧區玉貴走廊之上,是玉林市的西大門,往東面向廣東、海南等沿海經濟發達省份,背靠發展潛力巨大的廣西腹地,往南毗鄰北海、欽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是云貴川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建縣以來,興業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先后榮獲自治區綜治模范縣、自治區市容“南珠杯”競賽進步城市獎、廣西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獎、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等多項榮譽稱號。 2007年,興業縣轄13個鎮,214個村(街)??h境總面積1487平方公里。2012年興業縣生產總值98.26億元,同比增長12.8%,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增速比2011年提高2.7個百分點,比玉林市高1.8個百分點,比全區高1.5個百分點。2013年末人口76.35萬。
龐村清代建筑民居群興業縣境,唐虞時為南交地,夏商為荊蠻徼外地,周末為西甌、駱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平嶺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今縣地屬桂林郡。西漢,高祖三年,南海尉趙佗兼并桂林、象二郡建立南越國,自立為南越武王,今縣境屬南越。元鼎六年,武帝平南越,將桂林、南海、象三郡分置南海、郁林、蒼梧、珠崖、儋耳、交趾、合浦、九真、日南9郡。今縣境屬郁林郡。三國吳時,置陰平縣。晉朝,今縣境為陰平縣地。太康元年,陰平縣改名郁平縣。南朝,今縣境在宋、齊、梁三朝時,為郁平縣地,屬廣州刺史部的郁林郡。梁朝改屬定州,后改屬南定州。陳天嘉二年,郁林郡分置石南郡,析郁平縣分置石南縣。石南郡和石南縣治所位置均在今古州肚,隸屬于南定州。隋朝,郁平縣和石南縣初屬南定州。開皇十年,改屬尹州(今貴港市)。大業二年屬郁州,三年又改屬郁林郡。大業十二年,析石南縣分置興德縣,治所在城隍村,即今城隍鎮,后撤銷。唐朝,武德四年,復置興德縣,與彰平、石南屬南尹州,貞觀九年改屬貴州。麟德二年,析興德縣分置潭栗縣,治所在今大平山鎮;析石南縣分置興業縣,治所在今興業縣城區北部。興業縣建置自此開始。潭栗、興業縣與興德、郁平、石南均屬郁州,乾封元年改屬郁林州。建中二年,廢石南縣并入興業縣。唐末,今縣境有興業、郁平、興德、潭栗等4縣,隸屬郁林州。五代十國,今縣境仍設興業、郁平、興德、潭栗4縣,屬郁林州。宋朝,開寶五年,廢郁平、興德、潭栗3縣并入興業縣,為郁林州治。至道二年,郁林州治遷至南流縣。興業縣仍屬郁林州。郁林州治在興業縣地前后共330年。元朝,興業縣屬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嶺南廣西道(后改廣西兩江道、廣西行中書省)郁林州。明朝,興業縣和郁林州屬廣西行省(后改布政使司)梧州府。清朝,興業縣初屬廣西省。雍正三年八月,郁林州改為廣西省郁林直隸州,興業縣屬之。中華民國,今縣境仍設興業縣,縣治在今石南鎮環江村。民國二年(1913年),興業縣屬廣西省郁江道,三年,改屬蒼梧道,民國十五年,改屬廣西省。民國十九年,興業縣屬郁林民團區,民國二十一年四月,改屬梧州民團區。民國二十三年三月,改屬梧州行政監督區,民國二十五年九月,屬潯州行政監督區,十一月,又改屬郁林行政監督區。民國二十九年四月,屬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下同),民國三十一年三月,屬第三區,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屬第八區,民國三十六年四月至民國三十八年,屬第九區。1949年12月1日,興業縣解放,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興業縣臨時軍政委員會,行使縣人民政府職能。1951年1月17日,成立興業縣人民政府,屬郁林專區。1951年7月,興業縣屬容縣專區。1952年8月,奉廣西省人民政府令,并經政務院于1953年4月23日批準撤銷興業縣,原興業縣第一、二、三、四區劃歸郁林縣管轄,改為第九、十、十一、十二4個區。1997年4月22日,經國務院批復,撤銷玉林地區和縣級玉林市,設立地級玉林市。玉林市新設玉州區和興業縣。
行政區劃編輯2007年,興業縣轄13鄉鎮,原賣酒鄉改賣酒鎮:蒲塘鎮、賣酒鎮、小平山鎮、北市鎮、洛陽鎮、高峰鎮、沙塘鎮、山心鎮、城隍鎮、葵陽鎮、石南鎮、大平山鎮、龍安鎮。
興業縣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玉林市西北部,東鄰北流市,南靠玉州區,東北接桂平市,西北連貴港市,西南與浦北縣為界,在北緯22°33′~23°02′,東經109°39′~110°14′之間。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南接北部灣,經濟腹地廣闊,是玉林市東連、西靠、南出海之要沖。
地貌
興業縣屬桂東南丘陵區,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河谷盆地相間分布。
氣候
興業縣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光熱充足,無霜期長,雨量充沛。2012年,興業縣平均氣溫為22.3℃,比氣候標準值偏高0.1℃。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6.6℃,出現在7月22日。年極端最低氣溫為4.6℃,出現在12月31日??偨涤炅繛?167.9毫米,比氣候標準值偏多593.2毫米。年總日照時數為1289.7小時。比氣候標準值偏少280.2小時;無霜期365天,比氣候標準值偏多2.2天。
水文
興業縣境內流域面積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6條,其中流域面積10~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4條,流域面積5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8條,流域面積1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4條。主要河流有郁江水系武思江、瓦塘江、畫眉河、大洋河,南流江水系定川江及羅望江的支流大良江、三山江。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截至2014年,興業縣土地總面積1486.7平方公里。2012年,興業縣耕地面積33840.48公頃,占興業縣土地總面積的23.05%;園地面積18570.53公頃,占興業縣土地總面積的12.65%;林地面積66953.86公頃,占興業縣土地總面積的45.61%;草地面積5768.54公頃,占興業縣土地總面積的3.93%;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11161.87公頃,占興業縣土地總面積的7.6%;交通用地面積2041.92公頃,占興業縣土地總面積的1.39%;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4006.99公頃,占興業縣土地總面積的2.73%;其他土地面積4465.36公頃,占興業縣土地總面積的3.04%。
水資源
截至2014年,興業縣水資源總量14.9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3.1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1.77億立方米。人均擁有可利用水量約2200立方米。
礦產資源
截至2014年,興業縣探明的礦產有鉛鋅礦、鈦鐵礦、赤鐵礦、磁鐵礦、褐鐵礦、銀礦、錳礦、鋁砂礦、煤礦、石墨礦、石棉礦、大理石礦、石灰礦、銀朱礦、水晶礦、云母石礦、方解石礦、花崗巖、螢石等19種。
動物資源
截至2014年,興業縣常見的野生動物有鷓鴣、斑鳩、杜鵑、麻雀、山雞、黃鸝、貓頭鷹、果子貍、小靈貓、野兔、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青竹蛇、水律蛇、廣蛇、虎紋蛙、原雞等。
植物資源
截至2014年,興業縣天然植被主要有熱帶松林、亞熱帶針葉林、季節性雨林、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常綠闊葉林、次生常綠針闊混交林、竹林、矮林灌叢、芒(茅)草叢和山地常綠落葉混交林十大類型。人工植被主要有森林、園林和農作物三大類型。常見植物有馬尾松、濕地松、加勒比松、柳杉、杉木、紅椎、白椎、火力楠、格木、荷木、桉樹、龍眼、荔枝、黃欖、玉桂、芒果、茶葉、李子、油茶、柿子、單竹、甜竹、麻竹、撐高竹、毛竹和廣寧竹等。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3年末興業縣戶籍人口76.35萬人,其中:城鎮居民2.61萬人、農村居民73.74萬人、男性人口40.44萬人、女性人口35.91萬人、已婚育齡婦女14.37萬人。2013年全年出生人口0.89萬人,死亡人口0.34萬人,出生率為11.87‰,死亡率為4.6‰,自然增長率為7.26‰,流動人口6.7萬人。
民族
興業縣居住有漢族、壯族、布依族、瑤族、苗族、毛南族、回族、仫佬族、水族等12個民族成份公民,其中壯族為世居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山心鎮石柜村、要古村、高田村和公和村。
經濟編輯綜述
2012年興業縣生產總值98.26億元,同比增長12.8%,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增速比2011年提高2.7個百分點,比玉林市高1.8個百分點,比全區高1.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仍是二產。第二產業對興業縣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總計為67.23%,拉動生產總值增長8.6個百分點。其中工業貢獻率達到52.1%,拉動生產總值增長6.6個百分點,拉力較2011年提高1.1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興業縣農業興業縣2012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2.93萬噸,比2011年增加1.16萬噸,增長5.3%。其中,早稻產量10.56萬噸,增長3.7%;晚稻產量10.11萬噸,增長6.8%。全年生豬出欄72.92萬頭,增長4.8%,生豬存欄64.72萬頭,增長6.9%。家禽出欄8953.67萬只,增長4.0%,家禽存欄2994.38萬只,增長0.2%。全年肉類總產量17.06萬噸,同比增長4.4%,其中豬肉產量5.39萬噸,增長5.0%。禽肉產量11.56萬噸,比2011年增長4.2%。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9.03億元,同比增長5.6%,增幅比2011年提高1.8個百分點,其五大行業呈現全面增長態勢,主要表現為:一是農業產值13.91億元,同比增長6.6%,主要是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果蔬等同比皆有較大幅度增長,其中糧食作物產值增長5.3%、經濟作物產值增長4.5%、水果產值增長11.14%、蔬菜產值增長8.9%;二是林業產值2.19億元,增長3.4%;三是畜牧業產值38.17億元,增長4.4%;四是漁業產值0.77億元,同比增長9.41%;五是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99億元,同比增長15.0%。
第二產業
興業縣2012年全部工業總產值82.06億元,同比增長20.9%,工業增加值27.91億元,增長21.4%,拉動興業縣生產總值增長8.6個百分點,其對興業縣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52.1%,排各行業之首。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3.48億元,增長26.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91億元,增長32.0%,規上工業總產值及增加值增速均排玉林市第一位;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18.58億元,增長5.6%,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7.00億元,增長5.5%。規上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74.9%。興業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較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水泥、飼料等支柱產品產量同比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水泥產量增長59.5%,水泥熟料增長110.2%,飼料產量增長37.5%。從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比2011年增長49.9%,輕工業增加值增長21.6%。
第三產業
2012年,興業縣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2012年興業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6.31億元,同比增長26.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4.53億元,同比增長36.22%,其中基本建設投資32.63億,同比增長34.39%;更新改造投資38.95億元,同比增長43.03%;房地產投資1.39億元,同比下降9.55%。農村固定資產投資21.78億元,同比增長1.12%。全年興業縣新開工項目302個,竣工項目367個,累計完成投資90.1億元。3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投資總量52.99億元,增長57.11%。2012年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68.09億元,同比增長43.88%,其中工業技改投資37.07億元,同比增長40.7%,制造業投資53.09億元,增長43.5%。 2012年,興業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34億元,同比增長16.3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8.48億元,同比增長16.2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85億元,同比增長16.99%。
社會事業編輯綜合
2012年興業縣投入文化、教育、衛生、科技、計生等社會事業資金達5.06億元,增長17.5%,城鄉公共服務水平有效提升。
教育
2012年興業縣籌集資金2770萬元,實施校舍安全工程項目31個,建設校舍1.9萬平方米,開工建設縣特殊教育學校,全面完成三年職教攻堅工程。對1.18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給予生活費補助。 截至2013興業縣有學校239所,其中小學204所,初中30所,高中4所,中等職校1所。
文化事業
農家黨校興業縣在文化素質高、家庭條件好、群眾威信高、“雙帶”能力強的黨員中心戶和“土專家”、學用科技示范帶動作用強的黨員戶成立“農家黨?!?,截至2012年興業縣建成“農家黨?!?31間,為農村黨員和群眾教育提供了良好平臺。 興業縣各“農家黨?!备鶕镜貙嶋H編寫、編選、編錄一批實用鄉土教材,開展“點菜式”技能培訓,開設了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30多個培訓項目;并利用“遠程教育進農家”活動,建立了科技書籍、音像教材相結合的教材庫。興業縣編寫案例50個,收集整理案例95個,并建成了80個“農家黨?!笔痉痘?。
交通編輯黎湛鐵路、324線國道和南寧至廣州高速公路從興業縣過境。興業縣有等級公路里程73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公里,一級公路33公里。興業縣13個鎮通硬化路,210個行政村村村通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