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別稱“中國皮都”。辛集皮革業歷史悠久,始于明,盛于清,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之美稱,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和商埠重鎮,被授予“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中國皮革皮衣之都”、“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五星級專業市場”、“中國最大最全產業鏈皮革皮衣產業園區”、“中國最大皮革皮衣專業市場”。辛集市是河北省試點省直管市。辛集市現以皮革,機械,化工,農產品加工,旅游為支柱產業。 辛集是河北省中東部地區區域中心城市,位于石家莊市東65公里處,距首都北京250公里。 辛集市北與深澤縣、安平縣接壤,東與深州市為鄰,南與冀州市、寧晉縣相接,西與晉州市毗連。全市總面積951平方公里,總人口61.6萬,城區人口23萬人(2011年)。 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市,是全國衛生城、文化先進市、體育先進市。辛集市是河北省第一批22個擴權強縣(市)的縣市之一,是全國百家明星縣(市)之一,綜合經濟實力居河北省“十強”縣市,2011年5月,被河北省文明辦評為文明城區、文明縣級市,發展最快的城市,全省排第21位,辛集鎮被譽為“河北省第一大鎮”。辛集市現有兩個省級工業園區,一個制革區,向著世界皮都,區域經濟中心城市,現代教育強市,高品質中等城市跨越,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地理環境編輯氣候特征
中國皮都辛集地勢平坦,氣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夏秋兩季相對濕度大,冬春兩季相對濕度小。按《中國氣候區劃》屬東部季風區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3-4月為春季,干燥多風;6-8月為夏季,炎熱多雨;9-11月為秋季,溫和涼爽,初秋易出現陰雨天氣;12-2月為冬季寒冷寡照,雨雪稀少。年平均氣溫為12.5℃,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溫度為-3.9℃;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6.5℃,平均年較差為30℃,年平均最高氣溫18.8℃,極端最高氣溫為41.9℃,出現在1972年6月10日。年平均最低氣溫為4.7℃,極端最低氣溫為-22.0℃,出現在1966年2月22日。氣溫日變化較大,尤其在春秋季節最明顯,如用每日高低溫差來比較,則5月平均日較差最大,為14.3℃,春季、秋季月最大日較差都在23℃以上。零度以上的初日平均為2月26日,終日為12月2日,持續日數為280天。10℃的開始日期為4月5日,結束日為10月27日,農作物活躍生長期為206天;15℃的開始日期為4月29日,結束日為10月5日,持續日數為160天;20℃的開始日為5月8日,結束日為9月12日,持續日數為118天。[9-10]
自燃資源
水利
中國皮都
辛集地圖辛集市在公元前曾屬黃河泛區,古代有滹沱河、漳河、鴨兒河,但幾經改道,至清末滹沱河主道北徙,古河道從境內消失.從此辛集市地表無自然河流。屬石津渠灌溉范圍,石津渠境內段長23.1公里,寬40米,深5米,水源來自滹沱河崗南、黃壁莊兩個水庫。境內不同水文年配水量不同,平水年配水量為0.8億立方米,枯水年配水量為0.68億立方米,豐水年配水量為1.0億立方米,年平均用水量0.6-0.8億立方米。境內具有以石津灌渠為主體的干、支、斗完整的灌溉系統。除降雨地表產流和石津渠道季節性排放水外,境內地表沒有自然水資源。
土地
辛集市土地屬新生土壤,具有很長成長過程,成土母質主要是黃河和滹沱河的沉積物,屬沖積母質。全市土地面積1426500畝,其中耕地面積1043753畝,農作物播種面積1608053畝,果樹實有面積213052畝。
礦藏
石油、天燃氣。境內石油產層地質主要為下古生界奧陶系碳酸鹽巖和下第三系沙河街組砂巖.主要分布有5個油田,河莊一河莊西一臺家莊一車城一南小陳。10個油藏。含油面積18.7平方公里,探明的地質石油儲量1710萬噸。已打油井近百處,在用生產井47口.華北石油管理局第五采油廠駐地在辛集,由他們具體負責境內石油、天燃氣的計劃開采和管理。
生物物種
該市地處山麓平原與低洼平原的過渡地帶,適合生存、生長的動物、植物種類很多,生物資源十分豐富。
動物資源
1、飼養類動物:主要有牛、馬、驢、騾、豬、羊、狗、兔、蟈蟈、貓、雞、鴿子、鴨、鵝、草魚、鯉魚、白鏈、花鏈、甲魚、金魚、青蝦、鸚鵡、蜜蜂、蠶等。2、野生類動物:野生類動物很多,常見的有野兔、黃鼬、蟈蟈、刺猬、青蛙、蛇、壁虎、麻雀、燕子、啄木鳥、貓頭鷹、灰山雀、黃鸝、烏鴉、蝙蝠等。在野生動物資源中,比較有獵取價值的獸類動物是兔和黃鼬,人們喜歡用它們的皮毛制做成生活用品。
植物資源
1、栽培植物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谷子、高粱、黃豆、綠豆、紅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西瓜、蔬菜等.蔬菜常見的有:白菜、蘿卜、黃瓜、南瓜、豆角、西紅柿、馬鈴薯、青菜、茄子、西葫蘆、辣椒、蔥、蒜、韭菜、白山藥、蘑菇、雞腿菇、香椿等。木材樹木種植比較普遍的是:毛白楊、柳樹、槐樹、香椿樹、榆樹、泡桐樹、法桐樹等。其中毛白楊和法桐樹是本市的市樹。果品樹大面積的是:梨、蘋果、桃.還有葡萄、大棗、杏、沙果、李子、核桃、柿子等。其中鴨梨、蜜桃在全國享有盛名。觀賞樹和花卉主要有:月季、菊花、牡丹、串紅、丁香、合歡、紫荊、黃楊、雪松、油松、側柏、圓柏、玫瑰、黃刺梅、平頂柳、垂柳、江南槐、龍爪槐等。其中月季和菊花是本市的市花。藥用植物有:枸杞、銀花、紅花、白芍、元參等。其中枸杞種植面積比較大。 2、野生植物樹木有:柳樹、榆樹、紫穗槐等。雜草有:羊草、堿草、狼尾草、蘆草、刺草、苦菜、灰菜、馬齒菜、稻草、蘆葦、狗尾草、禪草、薺菜、蒲棒草等。其中羊草、堿草、蘆草、灰菜、刺菜等都是營養價值很高的牧草。藥用植物有:地丁、地黃、槐米等。
行政區劃
中國皮都辛集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東部,隸屬于河北省。1949年9月,縣政府駐地由新城遷至辛集鎮,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辛集鎮曾設縣級鎮,與束鹿縣平級,不久后劃歸束鹿縣管轄。1958年11月束鹿、晉縣、深澤三縣合并為束鹿縣,1961年5月,恢復原束鹿縣轄區,晉縣、深澤縣分設,1965年改轄為31個公社,1986年3月5日撤縣改辛集市,名字取自境內最著名的集鎮—辛集鎮,原轄區不變。1996年12月,鄉鎮合并為8鎮、7鄉共15個鄉鎮,仍稱辛集市。中國皮都辛集市8鎮7鄉341個村委會,31個社區居委會。
辛集鎮
河北一集正門設街,順城街、市政街、商場街、定安街、牌坊街、裕民街、育才街、復康街、菜市街、文明街、安古城、舊壘頭、徐家莊、錨營、抬頭、西良馬、東良馬、西范莊、六朗營、支家方碑、溫家方碑、趙莊、楊家方碑、馮家方碑、西石莊、東石莊、裴辛莊、陳馬莊、林子里、胡合營、留雙營、月耳營、佃士營、撒馬營、孤馬營、都大營村委會;氣缸蓋廠、辛集化工廠、辛集中學、鐵路宿舍、皮毛制革廠、糧食局、采油五廠、建設局、建設集團、鐵路三局、龍泉街、體育場、市府西大街、新開西街、新開東街、方北東大街、方北西大街、西華南路、西華北路、朝陽南路、芳華小區、康樂小區、康泰小區、康建小區、金城小區、西苑小區、鐵路宿舍、建設東大街、車站街、棉麻街、路南街、束鹿東大街社區居委會。
小辛莊鄉
轄小辛莊、丁家莊、小章、北宋村、南宋村、王山口、巨家莊、東莊里、程王莊、北李莊、大辛莊、西棗營、東棗營、楊家莊。
張古莊鎮
轄張古莊、杜合莊、北口營、耿家營、張名府、郭家莊、中王莊、北四冢、北陳位、南陳位、南呂村、北呂村、西陳位、東陳位、趙念村、小位、尖村營,其中北陳位以王氏家族為主。
中里廂鄉
轄中里廂、呂廂口、北孟莊、蘇家莊、北里廂、清官店、韓陳莊、袁村、馬町、北郭、謝村、南郭、泊莊。
天宮營鄉
轄東天宮營、西天宮營、郭王宋、北龐、北呂彩、南呂彩、天宮、南龐營、王下、南龐、徐古莊、河莊、張王宋、宿王宋、吳王、張家營、明了、西朗月、東朗月。
位伯鎮
轄位伯、智家莊、東柳科、西呂村、大白店、西柳科、鎮頭、西五村、東四村、溫家村、南四冢、北位井、南位伯、南位井、仁慈、百福、大馮、小馮、小舟、善城、禮璨、小白店。
舊城鎮
轄舊城、路家莊、大李家莊、北耿莊、西小李家莊、三丘、趙李家莊、梨園、北張村、石家莊、菜園、南張村、田村、王莊、潘家莊、東關、宮家莊、孟丘、李家莊、田莊、寨子村、雷河、宋家莊、杏元、頓房、軍齊、李章、馬章、孟章、劉章、南章、果園、等報。
新壘頭鎮
轄新壘頭、東位伯、張莊、馬呂、吳家莊、馬蘭、王家莊、封家莊、搖頭、扒營、張馬村、西巴營、東巴營、范家莊、史莊、袁莊、北小陳、東大陳、西大陳、北大過、孤莊、南大過、南小陳。
前營鄉
轄前營、后營、趙家莊、西王封、東王封、西劉莊、東劉莊、李同智莊、苗家營、西古營、桃園、西澤北、于家莊、后魏家莊、杜林、前魏家莊、朱家莊、石碑、崔家莊、東澤北、東范莊、周家莊、呂家莊、駱家營、八里丘、小染莊、沙河。
和睦井鄉
轄和睦井、北周家莊、雙丘、張家莊、南周家莊、賈辛莊、馬鄉、散思臺、東理順井、西理順井、大士莊、雙柳樹、小士莊、紅旗營、石槽李家莊、豆家莊、通士營、高家莊。
田家莊鄉
轄田家莊、試炮營、王莊營、張董牛、尚家莊、周家莊、北付莊、八里莊、南付莊、郭永莊、木丘、東張口、獅子莊、西王莊、傾井、彭六佐、西劉家莊、東劉家莊、子曰莊、北賢邱、南賢邱、草帽莊、網子莊、袁家莊、耿家莊、南王莊、豆腐莊、史家莊、舊寨、伴當營。
新城鎮
轄新城東街、新城西街、新城南街、新城北街、興隆寺、圈頭、白龍丘、路過、大李莊、賈李莊、后杜科、沈家莊、郝家莊、前杜科、曹家園、滿家灣、張家村、董家屯、常家屯、李家屯、徐家屯。
馬莊鄉
轄馬莊、回生、趙古營、甜水井、東謝村、西謝村、北營、南李家莊、東營、辛村、南朱莊、木店、一間房、臺家莊、馬家莊、三間房、朱家莊、棗營、棗營莊、蘆家莊、中東石干、西石干。
南智邱鎮
轄南智邱、南瓦、南棚、南耿莊、大車城、小車城、耿虔寺、北智邱、趙馬、北張光、南張光、西小王、孟觀、西城、東小王、西曹家莊、西陳家莊、東陳家莊、北瓦、褚家莊、朗口、漫河頭、泗上、新興路。
王口鎮
轄王口、南漢口、北漢口、翰林莊、雷家莊、孟家莊、聶家莊、大理寺、東曹家莊、郭西、賈百戶、恒丘、大營、楊莊、中曹家莊、倪家莊、西花里莊、東花里莊、文朗口、仨樹、刑家莊、四七營。
經濟
綜述
2013年辛集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63.5億元,增長8.5%。全部財政收入18.8億元,增長16.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8億元,增長15.5%。固定資產投資183億元,增長8.2%。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76.7億元,增長15.4%。
第一產業
辛集是河北省重要的優質棉花和鴨梨產地。辛集市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物產豐富。是全國優質棉、小麥、瘦肉型豬生產基地,是河北省優質棉出口基地,全市農機總動力為180萬千瓦,耕地動力機械1.8萬臺,有效灌溉面積7萬公頃。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蔬菜、油料、蘋果、鴨梨、紅棗、葡萄、花卉。其中鴨梨、蜜桃、枸杞、軍齊韭菜、舊城香椿,全國聞名。
第二產業
辛集市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發展迅速,形成了以皮毛、化工、機械為支柱的三大產業。河北辛集鋇鹽集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鋇鹽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工業碳酸鋇、硫酸鋇、硫磺、碳酸鍶等7種主要產品獲部優稱號暢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辛集汽缸廠是全國最大的汽缸蓋專業生產廠之一,辛集貝氏體鋼總廠年產鍛鋼磨球3萬噸,在世界上居領先地位,辛集恒圣電力電氣設備廠生產的絕緣子首家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周氏服飾生產皮衣、裘皮、尼克服等,年產量可達60萬件,是辛集最大的皮草企業之一。
第三產業
王口煙花、辛集裘皮為其土特產。辛集是著名的皮革業中心,其皮革制造、交易歷史悠久,在明清時非常興盛,號稱“河北一集”。皮革業是整個辛集市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產業。從1993年開始,辛集市投資17億元,建成了高標準的辛集皮革城和三個制革工業區,形成了革皮裘皮、皮革服裝、箱包皮具、毛皮加工、皮革化工、皮革機械等較為完整的皮革產業鏈。全市擁有皮革企業1000多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8家,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5家,年產羊皮服裝革3000萬張,約占國內同類產品的50%,占世界同類產品的15%;年產羊皮服裝400萬件,占國內同類產品的30%;年產各類皮具1200多萬件。羊皮服裝革和羊皮服裝代表著國內先進水平,是全國最大的產銷基地。辛集皮革產品覆蓋全國各地,并出口俄羅斯、日本、韓國、北美、歐洲、中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皮革服裝300萬件,出口羊皮服裝革5000萬平方尺。全市皮革行業年銷售額達50多億元,出口交貨額2.5億美元,直接創匯1.17億美元辛集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皮革產銷基地之一,2001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皮革皮衣之都”。從1995年開始 ,辛集市共投資6億多元規劃建設了占地1300畝的三個制革工業區,全市137家制革企業全部進區生產,徹底解決了分散建廠、污水不易治理及規?;?、集約化發展問題。辛集市又投資10億建設了一個高標準的中國國際皮革城,占地380畝,建筑面積將近50萬平方米。全國泡塑產業基地(南呂村鄉),起步于上世紀七十年代,進入九十年代初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加大,辛集泡塑產業得到長足發展,泡塑企業發展到全國。21世紀以來,隨著國家對節能保溫產業的重視和扶持政策出臺,給泡塑企業帶來無限生機,形成了在辛集以生產泡塑機械為主,在外以生產泡塑制品為主的新的經營模式和生產格局。泡塑設備覆蓋全國,出口俄羅斯、蒙古、越南、 印度、南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辛集已成為全國集塑機生產、原料銷售、泡塑制品和輸送專業人才為一體的重要產銷基地,泡塑產業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全國之首。泡塑設備占全國市場份額80%;廠家多,外地建廠300多家,只要是有泡沫的地方就有辛集人;全國銷售原料30萬噸以上,占全國銷量1/5;技術人員多,常年在外做技術指導有1000多人。
文化
教育
辛集是教育名城,有普通中學42所,中等職業學校5所,小學139所,普通中學專任教師3053人,中職專任教師235人,小學專任教師2627人,普通中學在校生47005人,其中:女生23219人,高中階段在校生數24425人,高級中學學校招生數5553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8097人,小學在校生數36822人,其中:女生17244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其中:女童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數11955人,初中升學率91%,高中升學率99.08%。河北辛集中學始建于抗日戰爭勝利前夜的1945年8月7日,1954年學校定名為“河北辛集中學”;1960年高考升學率在全省率先達到100%,受到河北省委、省政府的表彰獎勵,并光榮出席“全國文教、體育、衛生群英大會”。1962年被確定為河北省重點中學。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中學,被譽為“華北平原上一顆明珠”和“大學生的搖籃”。其中辛集中學已成為河北省重點高中學校,辛集市職教中心已成為全國重點中專學校。
民間傳統
農民畫
辛集農民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明清時期,辛集就有畫、繡、剪、編等民間傳統。20世紀50年代,以壁畫為主要形式的辛集農民畫,清新質樸,范圍廣泛。20世紀60年代,辛集農民畫發展趨向文雅工細,注意造型。20世紀70年代以來,辛集農民畫作品注重表現生活,具有醇厚、粗獷、稚拙、絢麗的地方特色,形成了“稚拙淳樸、雅俗共存”的獨特風格。1987年2月,辛集農民畫首次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后,又在法國、墨西哥駐華使館以及德國、奧地利、美國、意大利、瑞典、丹麥、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引起了強烈反響。1988年辛集市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皮貼畫
辛集皮貼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明清時期,辛集當時稱為束鹿縣,那時候束鹿皮革業空前發展,皮店、皮作坊、白皮、毛皮、車馬挽具、最出名的是束鹿羊皮襖,谷子皮(馬靴上專用的靴臉專用皮革),后來發展了皮革著色、染色制革工藝。辛集皮貼畫集繪畫、雕塑、刺繡、剪紙等多種工藝特點為一體。畫面色彩絢麗、細膩逼真,既有民間的古樸風格,又有近代的浮雕效果。每一幅作品的人、景、物都表現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真實的再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民風民俗,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
市區娛樂場所
雷鋒廣場,辛集市工人文化宮廣場,文體廣場,市府廣場,半月潭公園,芳華水岸。
交通
公路
北京—辛集:京珠高速—石黃高速黃驊方向—辛集出口
大廣高速—石黃高速石家莊方向—辛集出口天津—辛集:京滬高速—石黃高速石家莊方向—辛集出口太原—辛集:石太高速—石黃高速黃驊方向—辛集出口鄭州—辛集:京珠高速北京方向—石黃高速黃驊方向—辛集出口濟南—辛集:青銀高速—大廣高速北京方向—石黃高速石家莊方向—辛集出口
鐵路
中國皮都辛集國際皮革城路線圖——火車車次時刻表
市區主干線
建設大街,教育大道,方碑大街,市府大街,朝陽路,興華路,工業路,束鹿大街,安定大街,迎賓大道。
旅游
辛集國際皮革城旅游購物基地,位于辛集教育大道北側,占地380畝,建筑面積將近50萬平方米,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8月完成,2010年9月28日開業。投資4.5億元的國際皮革城二期工程已于2011年3月動工建設,總體將于2011年完工。辛集皮革等商品集散地市場購物的游客越來越多,為此,省旅游部門對商品市場進行升級改造,使旅游購物環境得到改善。這些市場正在由傳統單一的商品批發市場,向集商品展示、商務洽談、旅游休閑等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旅游購物中心升級。已成為AAAA旅游景區。辛集國際皮革城官網2011年創建,是辛集皮衣皮草門戶網站。
皮都國際畫廊
皮都國際畫廊展廳面積六千平方米、展線一千峭,是全國面積最大、展線最長的畫廊,位于辛集國際皮革城一期四樓。
文化市場
辛集文化市場占地122畝,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投資1.5億元,是石家莊辛集市文化特色商品市場,位于辛集市千年古剎清利寺西側。
清利寺
清利寺原是由靜公僧于唐朝太和元年(827)創建。有碑文記載,現碑文尚存。元至正三年(1337)僧德興重修。明朝永樂二年鄉人張山、僧文瑞,天順年間僧常勝,成化二十二年僧德功,嘉靖十八年鄉人裴七璽,清朝順治8年鄉人李可孟相繼重修,清康熙時住持僧叫圓平。
崇興寺
崇興寺位于河北省辛集市市郊泗尚村,距離市區約9公里。寺院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元代曾有高僧重修。具記載時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客堂,齋堂,藏經樓,僧寮等,建筑宏偉齊全,當時常住僧人有百余人。遠近聞名,香火鼎盛,信眾極多。歷史上崇興寺歷經興廢,屢次修建。解放前崇興寺一直是河北幾所香火最旺盛的寺院之一,‘文革’中寺院殿宇毀于一旦。
烈士陵園
1946年,冀中六分區和辛集市政府在辛集市之南,石德鐵路之北修建了辛集市烈士陵園,內有六分區司令員王先臣烈士墓、烈士亭。1960年束鹿縣政府將烈士陵園遷至辛集市興華路北段路西,王先臣烈士墓和烈士亭也隨遷址新烈士陵園。原定名束鹿縣烈士陵園,1986年3月改名辛集市烈士陵園。辛集市烈士陵園占地40畝。園內種植著青松翠柏和各種花草,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王先臣烈士紀念亭坐落在陵園南端。北端是烈士事跡紀念館,館內陳列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的革命烈士遺物,并有他們的事跡簡介。西側王先臣烈士紀念碑和一區烈士公墓碑南北相對。
榮譽稱號
國家衛生應急示范市
衛生部日前公布了2012年國家衛生應急綜合示范縣(市)區入選名單,該市辛集市和鹿泉市入圍。
國家級園林城市
位于河北省辛集市朝陽路北段,投資1億元、占地350畝的潤澤湖公園已動工興建;在辛集市西北部,占地2000畝的森林公園正在謀劃建設到2013年,辛集市將投入6億元,把“中國皮都”建成國家級園林城市。辛集市,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辛集市的三張名片是,中國皮都、教育名城、梨果之鄉。也是國內對于辛集市的城市印象。
著名人物
公木原名張永年,又名張松甫,現名張松如,筆名有公木、木農等。1910年農歷5月15日出生在今辛集市北孟家莊村一個農民家庭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詞作者,1949年后,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北文化部文物處處長、陜西省文化局副局長等職 。趙望云擅人物、山水,筆墨蒼厚,作品寫西北山川、人物,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感,畫風自然質樸,為長安畫派的創始人之一。趙季平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歌舞劇院院長,國家一級作曲家,被譽為“最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精神和西部特色的作曲家”。祖籍辛集市周家莊,系趙望云先生的兒子。李錫銘(1926—2008)河北束鹿新城鎮南街人。1946年后入清華大學先修班、建筑系、土木系學習。194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受北京市委青委委派到石景山發電廠從事建團工作并兼石景山發電廠黨總支部宣傳委員。1952年后任石景山發電廠黨總支部副書記、代理書記。1957年任石景山發電廠黨委書記。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0年后先在石景山發電廠生產組協助工作,后任廠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1975年后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電力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81年在國務院國民經濟調整辦公室工作。1982年任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部長、黨組書記。1984年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1993年在第八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是中共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于2008年11月10日13時4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邊章五(1900—1954) 又名邊榮浩,曾用名邊慎齋。男,1900年生于河北省束鹿縣(今辛集市)文朗口村。1922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在馮玉祥西北軍部隊任職。1931年參加江西寧都起義,加入紅軍。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第五軍團第四十師、第三十七師師長,中央軍委作戰科科長,軍委一局局長,紅軍大學司令部科長,延安城防司令員,第十八集團軍高級參謀、軍事教官,中共長江局編戰委員會軍政組組長,中共中央情報部第三室副主任,晉冀魯豫國防工業部副部長,軍事調處長春執行分部中共代表,旅大公安總局代局長,遼寧軍區司令員,中國駐蘇聯大使館武官,朝鮮停戰談判中方代表團軍事代表。1954年2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葉劍英委員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邊章五都有較高的評價。毛澤東主席曾兩次為邊章五題詞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