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雄縣轄6個鎮、3個鄉:雄州鎮、昝崗鎮、大營鎮、龍灣鎮、朱各莊鄉鎮、米家務鎮、雙堂鄉、張崗鄉、北沙口鄉,223個行政村??h人民政府駐地雄州鎮。
雄縣介于北緯38°54′59″~39°10′36″,東經116°01′03″~116°20′08″之間。位于河北省中部,北距首都108公里,東距天津100公里,西距保定70公里,西南距省會石家莊175公里。東依霸州市,南部、東南部隔大清河與任丘市、文安縣相望,西南隔白洋淀與安新縣相連,西部與容城縣相接,西北與高碑店市毗鄰,東北與固安縣接壤。東西長26公里,南北闊25.5公里,縣域面積524平方公里。
地貌
雄縣地勢呈西南東北走向,東北高,西南低,以丘陵、山地為主。
氣候
雄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5攝氏度,有效積溫2500多攝氏度,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無霜期132天。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2012年,雄縣耕地面積134.3萬畝,水田42萬畝,旱田92.3萬畝。
礦藏資源
2012年,雄縣境內天然氣儲量10億立方米以上,境內有油井1200余眼,年產原油70萬噸、天然氣1800萬立方米;地熱田面積320平方公里,地熱水儲量821.78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2012年,雄縣林地盛產蕨菜、木耳、松籽、榛子等上百種山產品,以及人參、天麻、五味子、大力子等500多種野生中藥材,雄縣半山區的三棱草、狗尾草、山榆枝、柳條等資源年供應量達80萬噸。
人口民族編輯2012年,雄縣總人口38萬人,雄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滿、回、蒙古、壯、朝鮮等16個民族。
交通運輸編輯雄縣以高速公路為骨干,以縣城為中心,四縱(高速東、西連接線、立新路、固雄線)、五橫(保津高速、112線、津保北線、保靜路、昝白路)溝通城鄉的公路交通網。依托這兩條主干線,雄縣已融入了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到北京只需45分鐘行程,特別是津保鐵路通車后,雄縣到天津紅橋區只需15分鐘行程。
經濟概況編輯綜合
2010年,雄縣GDP完成25.44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6.5%。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3.87億元,比2009年增長28.5%;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57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25.94%;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93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33.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3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53.9%;建筑業產值完成3.88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53%;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7.62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271.24元,同比2009年增長12.1%;農村人均現金收入完成7060.94元,同比2009年增長14.5%。
第一產業
2010年,雄縣全年糧食產量可達25.68萬噸,同比2009年增長7.62%。爭取到涉農資金4840萬元,加快推進了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旱作農業、良種補貼、現代農業等項目建設?;I資購置器械298臺,采購藥55.642噸,組織挖蛹1066.55公斤,飛防8.44萬畝,地面防治18.9萬畝。完成義務植樹55.13萬株,造林2700畝。
第二產業
2010年,雄縣發建設項目達232個,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19.6億元,僅2011年,建設投資3.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7個,投資總額達39.2億元,完成投資12.1億元,其中投資超億元的大項目就有12個,超5.000萬元項目5個。
第三產業
2010年,雄縣已開發各類旅游景點、景觀20余個,沒年接待游客近1245萬人。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事業
2010年,雄縣有普通中學34所,在校生27682人,比2009年減少7.8%,初中升高中入學率達到67%。小學136所,在校生27346人,比2009年減少6.1%。成人中等專業學校3所,在校生845人,比2009年增長15.4%。職業高中在校生1483人,比2009年增長84.5%。
衛生事業
2010年,雄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3個,床位397張,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973人;社區衛生服務站10家,專業技術人員30人;個體門診部11 家,專業技術人員22人。
基礎設施
2010年,雄縣自來水、燃氣入戶完成510戶和380戶;實施飲水安全項目解決了13個村、18450人飲水安全問題;多方籌集資金2646萬元,其中爭取上級資金360多萬元,對14個村、18公里的農村公路進行改造;南水北調工程征用土地3295.33畝,拆遷建筑3000平方米,征遷工作基本完成;大廣高速建設征用永久性占地2343畝,拆遷房屋959平方米,遷改電力通訊線路60處。
歷史文化
元宵節花燈
元宵節是傳統的燈節。每到這時,各式花燈高懸街頭。勝芳花燈多以亭臺禽獸魚蟲花卉的題材制做。雄縣以染色紙綴以各色華麗細條制成。 瑰寶古玩雄縣瑰寶古玩收藏與交易有500多年的歷史。形成市場交易起步于1978年左右,張崗交易市場至90年代初形成一定規模,鼎盛時期攤位多達500多個,從業人員4000人左右,市場輻射全國及港臺、東南亞地區,成為中國立市早、規模大、知名度高的著名古玩市場,早于北京潘家園市場12年左右。 仿古石雕仿古石雕是仿古藝術制造業的支柱產業,已有二十余年的發展歷史,主要集中在四張,加工戶100余家,其中較大規模的有50余家,產品走俏京津等地,部分產品出口加拿大、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前景廣闊,每年為百姓創收近千萬元。以石雕為主,連同木雕、銅鑄等仿古藝術品制造業一同成為張崗鄉乃至雄縣的標志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