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潯陽區位于江西省北部,是省轄市——九江市中心城區。潯陽地名,古代及近代稱尋陽、潯陽。此間亦稱柴桑、江州、湓口、湓城、彭蠡、德化。潯陽,因“南開六道,途道五嶺,北守長江,運行岷漢,來商納賈”,歷來為國之州、郡、府、道之置地。下轄域面積為26平方公里,轄湓浦、甘棠、白水湖、金雞坡、人民路5個街道辦事處,70個社區,8個村委會,總人口27.8萬人(2010年)。潯陽,是歷代文化墨客游歷之盛地,留有豐富的詩文和佳句,亦有“九派潯陽郡,分明是畫圖”之美譽。潯陽,曾以中國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而著稱于世。[歷史沿革
編輯
潯陽區風景潯陽史稱柴桑、江州。1949年5月17日,九江解放。此間,歷為九江市(行署、地區)、縣置地。1980年3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九江市(行署)升格為省轄市,下轄潯陽區、廬山區和郊區。同年5月20日,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成立九江市潯陽區。5月26日,九江市革命委員會《關于設立廬山區、潯陽區和郊區建制的通知》正式宣布潯陽區成立。
1984年,將廬山區七里鄉、茅山頭墾殖場(包括園藝場)和十里鄉三里村、黃土嶺村第七組劃歸潯陽區管轄。
1990年2月17日,撤銷七里湖鄉;將潯陽區十里辦事處劃歸廬山區。
1999年,潯陽區轄7個街道:甘棠街道、濱興街道、湓浦街道、白水湖街道、金雞坡街道、人民路街道、西二路街道。
行政區劃
編輯
潯陽區下轄甘棠街道、湓浦街道、白水湖街道、金雞坡街道、人民路街道5個街道。地理環境
編輯
shadow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九江市潯陽區
地理位置
潯陽區位于江西省北部,北緯29°41′至45′,東經115°55′至116°5′。北濱長江,與湖北黃梅縣隔江相望。
地形地貌
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地勢低平多湖泊,東南部門有丘坡。湖泊有甘棠湖、南門湖等。
水文氣候
潯陽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17℃,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無霜期239-266天,年平均霧日在16天以下。九江春季回暖較早,但天氣易變,乍暖乍寒;從初夏到6、7月的梅雨期間,降雨集中,大、暴雨頻繁,5、6月份的常年平均降水量有200毫米左右,極易導致洪澇災害的發生;出梅后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往往晴熱干燥,不少年份高于攝氏35度的高溫日長達20多天;秋季氣溫較為溫和且雨水少;冬季陰冷但霜凍期短,不過隨著溫室效應,暖冬現象明顯。
政治
編輯
區委書記:戴曉慧
區委副書記、區長:左延
截止到2014年5月仍職
人口
編輯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潯陽區總人口297704人;
街道 |
人口 |
湓浦街道 |
27432 |
甘棠街道 |
68290 |
人民路街道 |
58720 |
濱興街道 |
38513 |
白水湖街道 |
41858 |
金雞坡街道 |
34241 |
西二路街道 |
28650 |
2003年底,潯陽區總人口29.7萬人。
截止到2010年潯陽區共有人口27.8萬人。
經濟
編輯
潯陽區(4張)
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0.14億元,增長12.2%(按可比價計算);固定資產投資40.79億元(核減后),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8億元,增長18.9%;財政總收入13.45億元,增長35%;實際利用區外資金21.66億元,增長12.7%;實際利用外資5087萬美元,增長12.4%;外貿出口2.15億美元,增長123.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3.6%和12%。全年實現三產稅收8.5億元,增長22.9%,占財政總收入的63.5%。
社會
編輯
2012年,公開招聘了28名社區專職工作者。逐步解決社區辦公用房問題,新增和改造辦公用房面積2300平方米,社區居干生活補貼人均增長40%以上。廬峰花園社區榮獲“全國基層科普行動先進單位”。
2012年潯陽區第一幼兒園、潯陽小學開工建設,東風小學榮獲“全國和諧校園先進學校”,柴桑小學榮獲“全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
2012年潯陽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20.5萬份,免費發放公共衛生服務卡291萬元,新建了兩家公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甘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榮獲“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穩定低生育水平,實現了“一升三降”的總體目標,成功舉辦全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現場會和全省人口宣傳環境及宣傳陣地亮點工作觀摩會,榮獲“全省生育文明建設先進縣(區)”。
2012年潯陽區為100名老人提供了免費送小時服務,區白水湖老年康樂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升級改造婚姻登記服務中心,榮獲國家3A級婚姻登記機關。
2012年潯陽區完成了《潯陽區志》、《政區大典·潯陽分卷》送審稿,《中國和諧社區建設實踐與創新書系·潯陽模式》順利出版。
交通
編輯
長江沿境長28.5千米,九江港上通川鄂、下達蘇滬、內河航線可抵沿江縣、市及鄱陽湖域,九江長江大橋連接京九鐵路。公路有九湖、虬九、九界、十蓮等主干線,高速公路直抵省會南昌。區內主要街路有大中路、潯陽路、濱江路、十里大道、長虹大道等。
旅游
編輯
名勝古跡有能仁寺、大勝塔、煙水亭、思賢橋、鎖江樓塔、浪井、潯陽樓、琵琶亭等。國民革命軍第24師葉挺指揮部舊址在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