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是呼倫貝爾下轄縣級市,位于呼倫貝爾市中部、大興安嶺中脊中段西坡。南北長352公里,東西寬147公里,總面積27590平方公里。
牙克石(滿語)意為“要塞”之意,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政治、經濟、文化、醫療和交通中心,是濱洲、牙林兩條鐵路干線,綏滿高速公路和301國道兩條公路的交通樞紐。
市區鳳冠高級滑雪場為全國最大的多功能雪上運動基地。素有“中國森林工業之都” “冰雪之鄉”的美譽。
行政區劃 編輯
牙克石市是呼倫貝爾市13個旗市之一,轄9個鎮、2個便民服務中心,7個街道辦事處。
9個鎮:博克圖鎮、免渡河鎮、烏爾其漢鎮、庫都爾鎮、圖里河鎮、綽源鎮、烏奴爾鎮、伊圖里河鎮、塔爾氣鎮;
2個便民服務中心:煤田便民服務中心、巴林便民服務中心;
7個街道辦事處:東興街道、勝利街道、紅旗街道、新工街道、永興街道、建設街道、暖泉街道。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牙克石美景
牙克石市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中部,大興安嶺中脊中段西坡,北緯47°39′~50°21′,東經120°28′~122°29′。市域沿大興安嶺主脈南北分布,東連嫩江流域,與阿榮旗、鄂倫春自治旗接壤,南與扎蘭屯市相連,西鄰額爾古納市、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族自治旗,北接根河市。南北長352公里,東西寬147公里,總面積27590平方公里。
氣候
牙克石市屬大陸性寒溫帶氣候特征,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溫涼短促,秋季降溫急劇,冬季寒冷漫長,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70天~95天。
水文
市境內共有大小河流88條,總流長1073公里,水域面積720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編輯
生物資源
截至2008年,牙克石市域內有野生動物300余種。主要生長著落葉松、白樺、楊樹等10多個耐寒樹種。野生木本、草本植物多達2000多種,遍布草原的山野菜有40多種。主要農作物為油菜、小麥、馬鈴薯等。
不僅有黃芪、掌參等名貴藥材,還有可食用的蘑菇、木耳、猴頭、金針菜、蕨菜等山珍,有經濟價值的無污染的木本和草本植物200多種。野生漿果間于綠樹青草叢中,紅豆、篤斯等是釀造國酒的原料,微量元素含量極高,林地邊緣河流兩岸還生長著杜鵑、薔薇、稠李子、山丁子、榛子等數十種灌木。
棲息著323種動物,有駝鹿、梅花鹿、猞猁、白狐、紫貂、雪兔、銀鼠、榛雞、灰天鵝、興安鴛鴦等16種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
礦產資源
截至2008年,已探明的主要有煤、鐵、銅、鉛、鋅、石灰石、珍珠巖、沸石等20多種,總儲量達32億噸,僅煤炭儲量就達2億多噸。
土地資源
截至2008年,牙克石市總面積2759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1854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720平方公里,草場面積8568642公頃,耕地面積80234公頃。
人口民族 編輯
人口
2012年,牙克石市總人口354098人。其中:農業人口11118人,非農業人口342980人;市區人口145181人(包括東興辦事處),鄉鎮人口208917人。在總人口中,少數民族39686人。其中:蒙古族18099人,回族5793人,鄂溫克族431人,鄂倫春族92人,其它少數民族15271人。在總人口中,男性178953人,女性175145人,性別比為102.2(以女性為100)。
2012年遷入人口2999人,比上年增長33.8%;遷出人口4670人,下降28.5%。出生人口1547人,增長41.4%;出生率為4.4‰,上升0.6個千分點。死亡人口5077人,上升248.5%;死亡率為14.4‰,上升9.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 。
民族
市域內居住著漢、蒙古、回、滿、朝鮮、達斡爾、俄羅斯、白、黎、錫伯、維吾爾、壯、鄂溫克、鄂侖春等民族。
交通運輸 編輯
鐵路
牙克石火車站現階段為三等站。牙克石位于濱洲、牙林兩條鐵路干線的連接處,是兩干線主要的交通樞紐,市域鐵路有濱洲、牙林鐵路、伊加鐵路、博林、卓匯5條干支線,總長653公里,通往滿洲里、海拉爾、齊齊哈爾、北京、呼和浩特、包頭、伊圖里河、根河、加格達奇、大連、沈陽等地區,是內地通往林區的門戶和中國東北最大陸路口岸—滿洲里市的必由之路。市區有鐵路專用線12條,總長14,087米。
公路
牙克石火車站
綏滿高速主干線牙克石高速公路全長296.1公里,東與黑龍江省齊齊哈爾至甘南公路相接,西接牙克石至海拉爾一級公路。301國道環繞市區南郊、西郊,是連接中國陸地口岸滿洲里并通向內地的主要通道。兩條公路與牙克石—伊圖里河公路、博克圖—扎蘭屯公路共同構建成了全市較為發達的公路運輸網。
航空
民航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距牙克石市區以西70公里,可直達北京、石家莊、呼和浩特、哈爾濱等大中城市。2010年,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共開通國內航線18條、國際航線3條,通達城市20個;參與機場航線運營的航空公司有11家,共保障進出港航班5977架次,貨郵發運586.2噸,同比增長178.5%;貨郵吞吐2130.4噸,同比增長94.6%。是牙克石市現代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濟 編輯
綜述
2012年,牙克石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90.2億元,可比增長2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34.2億元,可比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91.5億元,可比增長31.8%;第三產業增加值64.5億元,可比增長14.8%。三次產業比重分別為18.0:48.1:33.9。
第一產業
2012年農作物總播面積179萬畝。糧食產量 10.4億斤,增長3%。牙克石市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34.2億元,比上年增長6.7%(可比價)。
畜牧業健康發展。年末牲畜總頭數 38.1萬頭(只),比上年增長22.7 %。其中:奶牛6.1 萬頭,增長16.9 %;生豬存欄 4.4 萬口,增長57.1%。肉類產量2.7萬噸,下降6.7 %;牛奶產量27萬噸,增長7.1%。
農牧業機械總動力33.8萬千瓦,比上年下降17.4%;農用拖拉機6293臺;農村用電量 2106 萬千瓦時,比上年略有增長。
第二產業
2012年牙克石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現價總產值199.8億元,比上年增長50.4 %;實現增加值67億元,增長49.0%;產品銷售率99.2%,提高0.7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2年牙克石市共接待旅游者14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4%;旅游業總收入15.9億元,增長3.7%。
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為 51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2%。
2012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36.3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88.7億元,增長20.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6.5億元(不含原鄂溫克旗巴彥分理處),同比增長12.1%?!?012年壽險保費收入10172.3萬元,辦理理賠案件1461件,理賠金額796.9萬元;財產險保費收入5690.2萬元,辦理理賠案件2896件,理賠金額2846.8萬元。
社會 編輯
科技事業
2012年,牙克石市爭取到自治區級項目2個,資金40萬元;呼倫貝爾市級項目5個,資金30萬元;市本級項目經費21萬元。申報國家級項目6個,申請資金980萬元;申報自治區級項目4個,申請資金160萬元。簽訂技術貿易合同4項,成交額完成1000萬元。2012年各種科技培訓活動共培訓11662人次。
文化事業
2012年,牙克石市有文藝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站)19個,圖書館1個,電影放映單位1個,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有線電視臺7座。牙克石市電視綜合覆蓋人口34萬人,廣播綜合覆蓋人口34萬人。有線廣播電視用戶4800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4萬余戶。
教育事業
2012年,牙克石市有普通中學28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13所),在校學生14987人,專任教師1752人;職業高中1所,在校學生584人,專任教師72人;小學13所,在校學生9489人,專任教師1396人?!?/p>
醫療事業
2012年,牙克石市有衛生機構197個。其中:醫院19個,衛生院1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7個,婦幼保健所1個,??萍膊》乐嗡?站)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醫學在職培訓機構1個,公共衛生監督所1個。衛生機構實有床位3019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164人。
旅游資源 編輯
云龍山莊
云龍山莊地處大興安嶺中部,山下為扎敦河,山上有落葉松、樟子松、白樺人工林,集中了呼倫貝爾的“山、水、林、原”四大特點。
鳳冠高級滑雪場
鳳冠高級滑雪場總面積22平方公里,位于牙克石東南30公里處,東臨濱洲鐵路線,南連301國道,西至南博草原,北接鳳凰山滑雪場,該雪場距市區20余公里。景區處于亞寒帶,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平均氣溫-25℃,積雪期長達5個半月。項目地最高峰海拔987.5米,其山形地貌、坡向坡度、雪時雪質均適宜建設高級滑雪場。
森林公園
烏爾其漢國家森林公園在烏爾其漢林業局施業區內,距市區100公里,森林面積319公頃。原始森林人跡罕至,古木參天。在林中,遮天蔽日,天然動植物資源豐富,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白樺、楊樹林下生長著眾多的灌木及各類植被500多種,其中越桔、山杏、猴頭、木耳、厥菜、黃芪和金蓮花等藥材。
喇嘛山
喇嘛山風景區位于牙克石市東部50公里處,巴林鎮境內,在巴林鎮東南、大興安嶺東麓,它海拔高度785米,距市區200公里,巴林鎮西北1.5公里,面積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