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區是牡丹江市下轄區,位于牡丹江市區東部,陽明區行政面積1,345平方公里,下轄鐵嶺鎮、樺林鎮、五林鎮、磨刀石鎮,陽明、前進兩個街道辦事處。2013年,全區總人口2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7萬人。 陽明區有牡丹峰國家森林公園、八女投江紀念群雕等著名景點。
歷史沿革編輯東北淪陷后,曾是牡丹江市掖河區的一部分,
陽明區地圖1942年改為漢陽特別分區。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始設陽明區,管轄兩個街道和兩個行政村。1948年5月,撤銷陽明區,將原屬街道和農村分別劃歸七星區和鐵嶺區管轄。1970年初,以東風區和愛民區各一部分區域成立前進人民公社,同年10月改為陽明區。1980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準陽明區的建制。
行政區劃編輯2013年,陽明區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59個行政村,30個社區。陽明街道辦事處:下轄東華苑、陽明、陽光、光華、東苑、恒豐、公園、木材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前進街道辦事處:下轄8個社區、4個行政村。 鐵嶺鎮:下轄5個社區、11個村委會:鐵嶺社區、色織社區、愛河社區、南山社區、青化社區、一村、二村、三村、福民村、東新村、福長村、青梅村、四道村、北岔村、葦子溝村、南岔村。樺林鎮:下轄3個社區、6個村委會:江東社區、樺林社區、安民社區、工農村、南城子村、安民村、樺林村、臨江村、互利村。磨刀石鎮:下轄4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華街居委會、紅星居委會、新興居委會、奮斗居委會、前進村、遠景村、清平村、金星村、紅星村、富強村、六里地村、紅林村、代馬溝村、轉心湖村、團山子村、山底村、葦子溝村。五林鎮:下轄24個村委會:大興村、青西村、五河村、七興村、孔街村、姚亮村、青北村、陳堡村、長溝村、馬橋村、馬北村、洪林村、馬西村、五星村、四崗村、西橋村、慶豐村、北甸村、北星村、西溝村、板院村、杏樹村、金場村、五崗村。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
陽明區是牡丹江市下轄區,地處牡丹江市東北部,北緯44°6′,東經129°63′。
氣候
牡丹江市陽明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4.5 度。
地形
陽明區地處山區,地貌復雜,地形多樣,沿江河平原區,地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水源條件好。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3年,陽明區總人口為25.3萬人。
民族
2010年,陽明區住有漢、朝鮮、回、蒙、苗等11個民族。其中漢族152994人,占總人口的93.6%,少數民族10296人,占總人口的6.4%。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
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礦產種類比較齊全,非金屬礦產占絕對優勢的地區。2013年,已發現各類礦產78種,占全國已發現礦產171種的45.61%,占全省已發現礦產127種的61.4%。其中:能源礦產2種,煤、油頁巖;金屬礦產27種,鐵、錳、鉻、釩、銅、鉛、鋅、鎳、鈷、鎢、錫、鉬、銻、鎂、金、銀、鈮、鉭、鈹、鋰、鋯、銣、鑭、鈰、鎵、錸、鎘;非金屬礦產46種,石墨、磷、硫鐵礦、水晶、矽線石、紅柱石、硅灰石、云母、長石、葉臘石、透輝石、透閃石、沸石、重晶石、方解石、寶石、電氣石、瑪瑙、石灰巖、白云巖、石英巖、砂巖、天然石英砂、脈石英、硅藻土、頁巖、高嶺土、陶瓷土、耐火粘土、膨潤土、其它粘土、蛇紋巖、玄武巖、安山巖、閃長巖、花崗巖、珍珠巖、浮石、凝灰巖、火山灰、火山渣、大理石、板巖、片麻巖、角閃巖、泥炭;水氣礦產2種,地下水、礦泉水。上述78種礦產中截至2013年已探明儲量的有41種,已被開發利用的有31種,占已發現礦種的40%。非金屬礦產屬于優勢礦產。其中花崗巖、大理巖、玄武巖、珍珠巖、陶粒頁巖、白云巖、沸石、葉臘石、耐火粘土、陶瓷土、火山灰等11種礦產的儲量在全省居領先地位;蛇紋巖、柳葉巖、矽線石、寶石、石墨、泥炭、煤、礦泉水等8種礦產的儲量在全省也占有重要位置。
土地
陽明區域土地總面積為31170.63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1393.05公頃,占土地面積36.55%;林地13440.54公頃,占43.12%;牧草地235.09公頃,占0.75%;其它農用地794.15公頃,占2.55%;居民點及工礦用地3133.1公頃,占10.05%;交通運輸用地875.43公頃,占2.81%;水利設施用地1247.53公頃,占4%。陽明區地處山區,地貌復雜,地形多樣,森林茂密,土質肥沃,水源充足,氣候適宜,為農、林、牧、副、漁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沿江河平原區,地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水源條件好。
生物
全區森林覆蓋率62.31%,樹種有25科百余種。主要優質木材有紅松、云杉、冷杉、落葉松、樟子松、水曲柳、黃菠蘿、胡桃楸、椴、樺、柞、黃榆等。陽明區是山產土特產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生有各種可開發利用的野生經濟植物2200多種。其中:藥用植物500多種,年貯量20萬噸。主要品種有:刺五加、黃芪、杜鵑、五味子、桔梗、防風、沙參等??墒秤玫纳揭安碎_發利用的有80多種,其中有蘑菇、木耳、蕨菜、薇菜、刺老芽、貓爪子等,年蘊藏量40萬噸。這些山野菜被視為“山珍”、“天然無污染綠色食品”,暢銷海內外。蜜源植物類木本與草本約60種,主要有椴樹、胡枝子、山丁子、倜李子、毛水蘇、野玫瑰等,蜜源面積在130萬公頃,可養蜜蜂30萬群。野生動物資源有東北虎、馬鹿、梅花鹿、狍子、熊、野豬、山兔、紫貂、黃鼬、狐貍、水耗子等18科53種。有些品種已人工養殖,并形成相當規模。鳥類資源有48科256種,主要有虎頭海雕、蒼鷺、榛雞、鴻雁、白鸛、烏鴉、野鴨子、鷹、啄木鳥等,其中留鳥38種。
水利
區域內有牡丹江、穆棱河、愛河三大水系,水資源總量94.3億立方米,年人均水量3800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量的1.8倍。擁有2座火力發電站、1座風力發電站,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電力十分充足。境內風力資源豐富,正在建設大唐風電等風力發電項目,著力打造“風電之鄉”。
交通運輸編輯航空
牡丹江海浪機場是軍民合用機場,東四跨江立交橋是黑龍江東南部乃至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空中交通樞紐,位于牡丹江市西南隅,經機場路與鶴大公路相接,距市中心9公里。
牡丹江機場 (2張)
牡丹江機場為國家4C級機場,能夠滿足各類中小型飛機起降,先后開通了牡丹江至哈爾濱、沈陽、大連、延吉、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煙臺、青島、長春、俄羅斯海參崴、雅庫斯克和哈巴羅夫斯克三地以及韓國首爾等國內外城市的定期和包機航線。繼牡丹江至俄羅斯雅庫斯克國際航線開通后,牡丹江機場又開通了牡丹江至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航線。迄今,牡丹江共開通三條俄羅斯航線,分別通往海參崴、雅庫斯克和哈巴羅夫斯克。
鐵路
牡丹江火車站,是特等站,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牡丹江市區內,是濱綏線、圖佳線鐵路干線的交匯點。
公路
牡丹江市的客運交通十分便捷發達,已形成了以G10、G11國道為主骨架,以縣鄉公路為支線,連接“六城”,輻射主要鄉鎮,溝通“兩湖”、“兩岸”和經濟富線、旅游熱線的公路網絡。
經濟發展編輯概況
2011年,陽明區總生產總值預計完成47億元,是2006年的4.2倍;全口徑財政收入預計實現5.2億元,是2006年的5.1倍;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實現2.6億元,是2006年的6.1倍;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65.9億元,年均增長73.9%。
第一產業
2012年,陽明區全區農村經濟總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現29億元和10565元;糧食產量達到2.6億斤,鐵嶺鎮、樺林鎮、磨刀石鎮跨進經濟發展進步鄉鎮行列。 陽明區2012年,采用“三安模式”有機農產品達5大系列20個品種,建立有機種養類示范基地8個;2012年陽明區全區露地蔬菜達2.3萬畝,棚室蔬菜106萬平方米,有機水稻種植面積發展到3000畝。五林鎮北興村投資200萬元新建年產200萬袋菌包廠1座,全區食用菌種植規模達3000萬袋。
第二產業
2011年,陽明區汽貿產業、物流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集聚了友搏藥業、法國圣戈班和長春皓月等幾十戶規模較大、全國知名企業,引進了上海月星、中冀斯巴魯、北京維嘉等戰略投資者。招商引資累計達到77億元,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累計達到165個,產業項目比重達80%以上;啟動建設了省級陽明工業示范基地、友搏醫藥園、新興工業組團、裕民工業組團、鐵嶺中小企業園等園區。”
第三產業
2013年,陽明區旅游產業加快發展,鏡泊小鎮、蓮花新鎮等25個重點旅游項目完成投資21.6億元,新增4A級景區4個;開展了鏡泊湖秋冬旅游文化節等冬春旅游活動,開通了海參崴、濟州島航線;獲批異地辦照政策,跨境旅游便利度進一步提升;我市被納入"美麗中國之旅"推廣計劃,雪鄉榮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全市接待境內外游客人數和旅游業總收入分別增長21.8%和24.5%。社會事業編輯醫療衛生
2009年,陽明區共有各類醫療機構98家,二級醫院8家、主要是企業醫院、區級醫院1家、鄉鎮醫院2件,診所32家、村衛生所49家。
文化教育
陽明區轄區內有8所小學,2所中學,22所幼兒園、托兒所。[中等教育磨刀石鎮中學,五林鎮中學風景名勝編輯鏡泊湖
鏡泊湖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百里長湖景區、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區、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景區三部分組成,總體規劃面積為1726平方公里。以湖光山色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巖隧道等地質奇觀,及唐代渤海國遺址為代表的歷史人文景觀,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覽、觀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動的綜合性景區。鏡泊湖于1982年被國務院首批審定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園區規劃面積1400平方公里)。2008年被國際休閑產業協會、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中國國際名牌協會評為中國十佳休閑旅游勝地,2010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區。 八女投江紀念群雕八女投江紀念群雕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區中心太平路南端江濱公園,臨牡丹江畔。
八女投江紀念群雕這八名女戰士分別是:冷云(原名鄭志民)、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黃桂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只有13歲。紀念八位民族抗日巾幗英雄,中共黑龍江省委、省人民政府于1984年籌建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園,1988年8月1日落成。全國婦聯主席康克清參加了奠基及落成典禮。群雕坐南朝北,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高8.8米,長18米,寬6.9米,由花崗巖石雕塑而成。1989年被民政部批準為國家級重點烈士建筑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命名為黑龍江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牡丹峰國家級森林公園牡丹峰國家森林公園是1992年4月8日由原林業部批準建立的,一九九四年被
牡丹峰國家森林公園列為全國20個示范森林公園之一。公園位于長白山系老爺嶺山脈西北端,距牡丹江市中心僅十五公里,柏油路面直通公園,交通十分便利。 公園經營面積8000公頃,是牡丹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當中劃出的一部分。以森林旅游和冰雪游樂項目為主。牡丹峰歷史悠久,早在中、上古時代就是重要的肇興之地,園內群山環抱、充滿原始風情,飽含天然秀色,是牡丹江市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