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曲縣屬于山西省太原市,地處忻州與晉中盆地之脊梁地帶。扼晉要沖,太原門戶。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部低平。東臨盂縣,西連靜樂縣,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東北與定襄縣交界,東南入壽陽縣毗連。境北系山系橫亙東西,云中山系縱貫南北,因為并北屏障,號稱太原之北大門,為兵家必爭之地。
行政區劃編輯
太原市陽曲縣北小店鄉截至2010年,陽曲縣轄4個社區居委會,4個鎮、6個鄉(即新陽東街社區居委會、商貿新街社區居委會、南坡街社區居委會、首邑路社區居委會、黃寨鎮、大盂鎮、東黃水鎮、泥屯鎮、高村鄉、侯村鄉、凌井店鄉、西凌井鄉、北小店鄉、楊興鄉),123個村民委員會,有359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陽曲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12°12′~113°09′,北緯37°56′~38°09′112 。南北長54公里,東西寬82公里,總面積2070.67平方公里。陽曲縣屬于山西省太原市,地處忻州與晉中盆地之脊梁地帶。扼晉要沖,太原門戶。陽曲縣屬太原市的郊區縣,南距省城太原17公里,北接忻州市、定襄縣,東連盂縣、壽陽縣,西與靜樂縣和古交市接壤,南靠草坪區、萬柏林區、杏花嶺區。
地貌
陽曲縣地處忻定、晉中盆地之間,山多川少,溝壑縱橫,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部偏低,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10座,最高山峰柳林尖山,海拔2101.9米,中部平川海拔800~900米,境北系舟山系橫亙東西、云中山系縱貫南北,歷為并北屏障,號稱太原之北大門,為兵家必爭之地。境內有楊興、泥屯等8條河流??偯娣e2070.6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占54.37%,丘陵占34.96%,平川占10.67%。東西兩端為石山區和土石山區,中部為盆地,土石山區占總面積的54%,半坡丘陵占35%,平川盆地占11%,海拔位于800米-2000米之間,全境東、西北三面較高,南面低平,西山地區小云系,東山地區系舟山系。
氣候
陽曲位于北半球中緯度暖溫帶,屬大陸性氣候。境內屬溫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平川8℃—9℃,山區5℃—7℃,年平均降雨量為441.2毫米,無霜期為164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41.2毫米。陽曲縣地形差異較大,年平均氣溫也因地而異,中部平川地區平均氣溫8℃—9℃,東、西兩山區5℃—7℃,陽曲縣年平均氣溫為8.9℃,冬季為-6.2℃,春季10.8℃,夏季15.0℃,秋季8.8℃。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8.2℃(1961年6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為-25.7℃(1966年12月27日和1970年1月5日)。盆地、河谷溫暖,苔地、高山寒冷,東部地區平均氣溫較中部平川偏低約2℃—3℃,西部山區平均氣溫較中部平川偏低約3℃—5℃。歷年相對濕度為58%,各月相對濕度以8月最大,為74%,以4月最小,為46%,歷年最小相對濕度1%??h境年平均風速為2.3米/秒,最大風速為24米/秒(出現在1967年5月24日)。
自然資源編輯
陽曲自然資源豐富,宜林地和荒山牧坡廣闊。陽曲縣宜林面積104.6萬畝,牧坡草地55萬畝。東、西兩山宜林面積大,適合造林放牧。礦產資源以煤、鐵、石膏為主,鉛、云母也有蘊藏。煤炭資源主要有會溝通、西黃水煤田,總儲量5000余萬噸;西莊鄉韓莊煤田,總儲量1173萬噸。礦主要分布于侯村鄉漢嶺村的紅葉梁及王興坪一帶,總儲量94.09萬噸。由于境內土質多為粘土,磚瓦工業遍布陽曲縣。
人口民族編輯
三藏寺2010年,陽曲縣共有人口26萬。陽曲境內,以漢族人為主體,少數民族極少。據1964年統計,陽曲縣少數民族有蒙古族、滿族、回族、朝鮮族,共20人。其中,蒙古族4人,滿族5人,回族8人,朝鮮族3人。1982年統計,已無朝鮮族,有蒙古族22人,苗族8人,回族9人,共39人,占陽曲縣人口總數的0.03%。1990年統計,滿族32人,蒙古族24人,回族9人,壯族3人,瑤族1人,共69人,占陽曲縣總人口的0.05%。
風景名勝編輯
不二寺陽曲縣有國保金代建筑不二寺、無梁殿大王廟、古、秀、懸、奇、險、野于一體的懸泉寺、三藏寺水陸殿等建筑精品;有青龍、黃寨、三畛、北社、上原等名鎮古村;有郭氏之源于陽曲、系舟信雨、傅山文化、馬文蔚書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與上海畬山圣母堂齊名的阪泉山圣母堂;有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天門關、赤塘關、石嶺關;有龍池山莊、青草坡鄉村莊園、郭家堡等農家樂旅游項目。
文化編輯
歷史文化
有著五千年文明的陽曲縣,是一個歷史人文大縣。陽曲一名始于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到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已成為山西、太原府治所在地,始稱“晉陽首邑”。經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共登錄不可移動文物579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0余處。館藏文物450件。
名優特產
陽曲縣農產品以玉米、谷子、葵花、豆類、山藥蛋、油料等為主產,并盛產蘋果、酥梨、桃(張拔白桃)、葡萄(陽寨葡萄)、(石城、韓寨)、花椒、核桃、仁用杏等干鮮果品和無公害蔬菜。小國光蘋果為部優產品,小國光、紅富士、酥梨為省優產品,花椒、核桃為國際博覽會金獎,二次滅菌奶填補了山西的空白,暢銷省城市場。山杏、山桃、黃芩、柴胡、串地龍、山棗、蘑菇、木耳、野菜等各種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其主要土特產品還有有:“太后香”、河上咀豆腐干、大紅袍花椒、核桃核仁、“阿?!毕盗心讨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