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位于鎮江市東部江心,黃金水道——長江中下游,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內,“北面與揚州、泰州隔江相望,南面與鎮江、常州一衣帶水,南橋相接滬寧高速公路和京滬高鐵,經泰州長江大橋北上可聯京滬高速公路?!本嗌虾F謻|國際機場只有2.5小時的公路車程,到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只需1.5小時,距國際貨運港口鎮江港、泰州港分別為6公里和2公里,可與40多個國家的136個港口通航。全市由太平洲、中心沙、西沙島、雷公島四個江島組成,總面積33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43平方公里。下轄4個鎮、2個街道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34萬,在鎮江發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揚中產業特色鮮明,是遠近聞名的“電氣島”、“光伏島”,“長江制造業走廊”其中電氣領域更是中國最大的工程電氣原料市場,并被授予“中國工程電氣名城”,揚中先后榮獲“國家生態市”、“國家衛生城市"。 2014年人均GDP達13萬元。 人均居民儲蓄存款67358元,居江蘇省首位。2015年4月在全國縣域經濟創新力中揚中高居榜首。
揚中農村別墅特色鮮明,西班牙駐華參贊夫人克里斯蒂娜夫人以及摩洛哥駐華公使等28個國家的60余位駐華使節曾到此參觀留念。
揚中新的城市精神是:上善若水,自強不息。
行政區劃區劃沿革
1983年相繼成立鄉鎮人民政府,全縣1鎮11鄉,取代人民公社的行政權。各鄉鎮成立經濟聯合委員會,管理工農業生產。原生產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生產小隊改稱村民小組。三茅鄉的金星村劃屬三茅鎮,其它區域劃分未變。1985年,市政府批準原新壩、興隆、油坊、八橋、西來橋5個鄉為建制鎮,則全縣共6鎮6鄉和1個良種場。 1996年,揚中市面積320平方千米,人口28.3萬人。轄11個鎮:三茅鎮、新壩鎮、聯合鎮、豐裕鎮、三躍鎮、興隆鎮、長旺鎮、永勝鎮、油坊鎮、八橋鎮、西來橋鎮。市政府駐三茅鎮。2001年3月,將三茅鎮、豐裕鎮合并為三茅鎮,鎮政府駐三茅;將新壩鎮、聯合鎮合并為新壩鎮,鎮政府駐新壩;將興隆鎮、三躍鎮合并為興隆鎮,鎮政府駐興隆;將油坊鎮、長旺鎮合并為油坊鎮,鎮政府駐油坊;將八橋鎮、永勝鎮合并為八橋鎮,鎮政府駐八橋。2005年,撤銷興隆鎮、三茅鎮,合并設立新的三茅鎮,行政區域面積133.19平方千米,人口13.09萬人,轄36個村、15個社區,駐地設在揚中城區文化北路。區劃調整后,揚中市鎮域平均面積66.4平方千米,平均人口5.5萬人。市政府駐三茅鎮。2013年10月22日,揚中市撤銷三茅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三茅和興隆兩個街道辦事處。 交通建國前,(原)揚中縣交通很不發達。由于四面環江,交通以水路為主,除少數客運輪船航班外,全靠帆槳木船。境內無公路,無機動車輛,運輸靠人推獨輪車和肩挑手提。建國后,先 后建立揚中縣船舶管理所(后改為揚中縣航運管理所)、木船社和縣航運社、渡船合作社、 搬運社等集體組織。1957年開始建造公路,使用汽車客運、貨運。同年,各公社、大隊開始 辦集體運輸,交通進一步發展。1958年成立縣運輸公司(水陸運輸合并)。1960年建成欄 桿橋汽渡碼頭,汽車可直接過江。1971年開始經營公路、鐵路聯合運輸業務。十一屆三中 全會后,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交通運輸業進一步繁榮,個體運輸業逐漸興起,成為一支重要的運輸力量。1985年,全縣公路客運總量376萬人次,周轉量7283萬人公里;渡運客流總量1268573人次;水陸貨運總量196.84萬噸。 2012年,揚中市完成客運量2179萬人,比上年增長18.9%,客運周轉量134599萬人公里,增長19.5%;貨運量807萬噸,增長18.7%,貨運周轉量44698萬噸公里,增長19.3%;水運量35萬噸,增長12.9%;水運周轉量9106萬噸公里,增長19.4%。年末全市公路里程達1000公里。
水運
揚中在水運、空運方面均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是物流中轉經營的理想場所。泰州長江大橋通車后,泰州、鎮江、常州三市,特別是位于南北橋頭堡的揚中、大港、丹陽、泰興和高港等地,經濟社會發展都將帶來全新的機遇。根據中長期規劃,揚中將形成“一島五橋”的格局,真正成為連接大江南北的“中心鏈核”。市內道路四通八達,整個島城已經建成了“半小時經濟圈”。揚中擁有鎮江港興隆港區,距國際貨運港口鎮江港、泰州港分別為6公里和2公里,可與40多個國家136個港口通航,具有便捷的鐵路、公路、水路運輸條件,在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可充分接受上海、南京及蘇州等大中城市的直接輻射。
汽渡
截至2014年底,揚中市有長江汽渡2個:揚高汽渡(揚中-高港)、輪船港汽渡(揚中八橋鎮-丹陽界牌鎮),與大江南北相來往,交通便捷。
公路
主島南橋相接滬寧高速公路,經泰州長江大橋北上可聯京滬高速公路。境內有S238、S231等省道以及S35泰鎮高速公路穿過。
航空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南京馬鞍國際機場、鎮江大路機場(軍用)、揚州泰州機場、常州奔牛國際機場、無錫蘇南碩放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揚中距揚州泰州機場、常州奔牛國際機場30分鐘車程,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只需1.5小時,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只有3小時的公路車程。
跨江大橋
揚中長江大橋:揚中長江大橋是揚中市地方政府籌資建造的大橋,全長1172米,寬 15米 ,共有30個墩臺,總投資1.52億元。該橋于1992年5月正式開工,1994年10月建成通車。揚中長江大橋的建成結束了江蘇揚中島與外界無橋相連的歷史。 揚中長江二橋:揚中長江二橋總投資2.2億元,含引道總長為 6.5公里,其中橋長1761米,橋寬17米,最大跨度為120米,通航凈高18米,結構形式為普通的梁橋。揚中長江二橋連接揚中主島與西來橋鎮附島,竣工通車后,揚中至上海、蘇錫常的距離縮短了30分鐘,為揚中進一步接受上海和蘇南經濟輻射創造了有利條件。揚中長江三橋(已于2014年10月28日通車):揚中三橋位于揚中一橋下游3公里處,由北接線、夾江大橋和南接線三部分組成,全線采用一級公路標準兼顧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雙向六車道,設計車速為100公里/小時。工程起自鎮江新區金港大道與大姚線相交處,跨過長江夾江,終點為外環南路與中電大道交叉口。路線全長6.036公里,南、北接線路基寬46.5米;夾江橋全長2.503公里,主橋將采用75+4×125+75米連續梁橋方案,橋面寬34.5米,雙向六車道加輔道。項目概算投資9.36億元,其中夾江大橋概算投資5.7億元。泰州長江大橋(長江主航道高速大橋):泰州長江大橋2007年12月26日開工建設,2012年11月25日正式通車。工程全長62.088公里,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項目總投資93.7億元,用了主跨2×1080米的三塔雙跨鋼箱梁懸索橋,系世界首創。泰州長江公路大橋及其接線全長約62公里,其中泰州長江公路大橋長約7公里,將長江北岸的泰州與江心的揚中、江南的鎮江、常州連成一體。大橋位于長江江蘇段的中部,連接京滬、滬陜和滬蓉等三條國家高速公路,在長三角地區和江蘇省的高速公路網絡中,起著重要的聯絡和輔助作用。揚中大橋(揚中夾江高速跨江大橋):揚中大橋屬高速大橋,位于揚中西夾江,跨越揚中西沙島,連接泰鎮高速。
鐵路
距鎮江火車站30分鐘車程。
市內交通
公交
揚中智能公交全覆蓋。2013年揚中已經形成城鄉一體化智能公交全覆蓋的公共交通格局,提前3年率先實現了鎮村公交100%通達省定指標。而且,揚中是公交票價江蘇省惠民力度最大的縣級市。(城市公交價格1元,城鄉公交2元。) 2015年9月揚中所有公交開通無線WIFI并進一步完善了智能公交系統。
出租車
價格:起步價8元(3公里),車公里運價3~4公里1.8元/公里,4公里以上單程用車按車公里運價加收50%的空駛費。
公共自行車
2015年7月公共自行車二期工程新增25個公共自行車站點,投放500輛公共自行車,配置鎖車樁600個。新增站點公共自行車開始投放使用。 一期、二期工程共75個站點、1500輛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