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縣地處北京市西北部,為北京市郊區縣之一。東鄰北京懷柔區,南接北京昌平區,西與河北省懷來縣接壤,北與河北省赤城縣相鄰,縣城距北京德勝門74公里。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氣候獨特,冬冷夏涼,素有北京“夏都”之稱。2013年9月,延慶以獨特的地質遺跡、歷史人文和生態環境資源,北京延慶地質公園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被授予“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延慶縣是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理念,全面實施生態文明發展戰略,先后獲得“全國綠化模范縣”、“ISO14000運行國家示范區”、“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國家生態縣”等榮譽稱號。成為“全國控制農村面源污染示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
位置境域
延慶縣位于東經115°44'~116°34',北緯40°16'~40°47',東與懷柔相鄰,南與昌平相聯,西面和北面與河北省懷來縣、赤城縣相接。延慶地域總面積1993.75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72.8%,平原面積占26.2%,水域面積占1%。地貌特征北東南三面環山,西臨官廳水庫的延慶八達嶺長城小盆地,即延懷盆地,延慶位于盆地東部,全境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海坨山為境內最高峰,海拔2241米,也是北京市第二高峰。
氣候特征
延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屬溫帶與中溫帶、半干旱與半濕潤帶的過渡連帶。氣候冬冷夏涼,年平均氣溫8℃。最熱月份氣溫比承德低0.8℃,是著名的避暑勝地。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鐵、鉛、鋅、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海泡石、石英石、磁粘土礦等。
林木資源
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現存有華北地區唯一的原始油松林。
水資源
延慶地處永定河、潮白河水系上游,屬獨立水系??h內有Ⅳ級以上河流18條,其中III級河流2條(白河、媯水河),Ⅳ級河流16條,年可利用水資源總量1.9億立方米。媯水河是全境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1064.3平方公里。全縣水資源總量7.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64億立方米,地下水2.2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088立方米 地熱資源擁有105平方公里的地熱帶,具有豐富的淺層地熱資源。太陽能年日照2800小時,是北京市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風力資源延慶官廳風口70米高平均風速7米/秒以上,風力資源占全市的70%。
行政區劃
延慶縣下轄11鎮4鄉3個街道辦事處:延慶鎮、康莊鎮、八達嶺鎮、永寧鎮、舊縣鎮、張山營鎮、四海鎮、千家店鎮、沈家營鎮、大榆樹鎮、井莊鎮、劉斌堡鄉、大莊科鄉、香營鄉、珍珠泉鄉、百泉街道辦事處、香水園街道辦事處、儒林街道辦事處??h人民政府駐延慶鎮,距北京市區74千米。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到2011年11月:延慶縣共有常住人口31.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4萬人,占常住人口比例12.5%。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15.7萬人,占常住人口49.2%。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6.3萬人,女性人口為15.6萬人。全縣常住人口出生率7.60‰,死亡率6.93‰。
民族
截止到2010年11月:全縣共有36個民族,在全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0.6萬人,占96.4%,各少數民族人口1.1萬人,占3.6%。各少數民族人口中,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滿族、蒙古族、回族和朝鮮族,這四個民族的人口為1.0萬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1.7%。
經濟概況
2012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38388萬元,同比增長10.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5007萬元,增長10.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18351萬元,增長5.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15030萬元,增長12.8%。在第二產業中,工業實現增加值142914萬元,增長1.2%;建筑業實現增加值75437萬元,增長15.2%。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6448元(按年平均匯率折合4189美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2.5:27.3:60.2變化為12.53:26.04:61.43。全年全縣能源消費量為53.1萬噸標煤,比上年增長4.34%,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為0.6334噸標煤,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下降4.07%。
農業
2010年上半年,全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4819.5萬元,同比增長0.7%。其中,種植業完成產值3298.4萬元,同比增長49.3%;林業完成產值6577.8萬元,同比增長0.6%;牧業完成產值43421.8萬元,同比下降2%;漁業完成631.5萬元,增長8.1%。2012年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9743.0萬元,同比增長10.0%。其中:種植業完成產值71616.6萬元,下降8.0%;林業完成產值50292萬元,增長1.3倍;牧業完成產值119436.5萬元,與上年持平;漁業完成產值3634.3萬元,增長3.6%。出欄豬105307頭,比上年增長2.9%;家禽出欄1129.8 萬只,比上年增長3.8%;禽蛋產量35946.7 噸,比上年增長1.9 %;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25866.2噸,比上年下降21.4%,蔬菜產量105566.5噸,比上年下降2.4%。
工業
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1~6月份,全縣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41000萬元,同比增長40.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12576萬元,增長51.3%。2012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77005萬元,比上年增長3%。其中,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9861萬元,增長5.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418萬元,增長1.1倍;金屬制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1996萬元,增長35.6%;醫藥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5510萬元,增長41.1%;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8491萬元,下降2.2%。
商業
按產業經營地核算,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29967萬元,比上年增長12.1%。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276639萬元,下降0.5%;限額以下單位及個體實現零售額454510萬元,增長19.9%;商品交易市場實現零售額98818萬元,增長18.6%。。各類市場成交額為136764萬元,比上年下降0.9%。
財政收支
財政收入全年完成103805萬元,同比下降8.8%,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9398萬元,同比增長11.0%。其中:增值稅完成6023萬元,增長38.3%;企業所得稅完成9928萬元,增長0.8%;營業稅完成23205萬元,下降14.4%。財政支出達到719772 萬元,比上年增長19.7%。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135557萬元,增長44.8%;教育支出89782萬元,增長19.8%;醫療衛生支出44464萬元,增長0.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5620萬元,下降1.2%。
固定資產投資
2012年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3909萬元,比上年增長12.9%。從城鄉分組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95918萬元,同比增長40.4%,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93078萬元,同比增長58.2%;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7991萬元,同比下降23.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96570萬元,增長2倍;第二產業完成投資51312萬元,下降32.3%;第三產業完成投資556027萬元,增長7.8%。
交通運輸
鐵路
京包鐵路、城郊鐵路S2線、客貨運輸方便。京張城際鐵路也在緊張建設中,屆時與北京市區通勤只需20分鐘。
公路
京藏(八達嶺)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110國道、S216、S323等從縣內通過。 興延高速公路即將展開建設,屆時,30分鐘便可抵達北京市區。
社會事業
教育科技
居民小區2012年全縣有小學34所,招生2032人,在校生11927人,畢業生2606人;有普通中學20所,招生3950人,在校生11873人,畢業生3941人;有職業中學1所,招生926人,在校生2753人,畢業生907人。有幼兒園47所,在園幼兒6655人。2012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8930.9萬元,比上年增長1倍。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人員755人,比上年增長56.6%。專利申請量為67件,增長 86.1 %;其中發明專利量28件,增長 55.6 %。有效期內發明專利量79件,比上年增長1.1倍。
文體衛生
2012年年末全縣縣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3處,文化娛樂場所25處,文化館和圖書館各一個。文化館組織文藝活動145次,圖書館圖書總藏數320.5千冊(件)。2012年年末全縣共有體育場館2個。運動學校4所,在校學員150人。全年參加市級比賽6次,獲得獎牌7枚,其中金牌2枚,銀牌3枚。組織縣級體育比賽33次,全縣共2.16萬人參加了比賽。區域醫療中心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疾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開通電話和網上預約掛號服務。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計劃生育率達98.03%。年末全縣衛生技術人員1946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25人,注冊護士682人。醫院、社區服務中心和婦幼保健院實有床位1031張。
社會保障
2012年全縣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人數分別達到77496人、98764人、66466人、59986人、64009人,比上年分別增長9.7%、7.2%、16.9%、14.3% 和89.9%。
風景名勝
景點景區
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長城、康西草原、玉渡山、古崖居、野鴨湖、山戎陳列館、石京龍滑雪場、九眼樓長城景區、八達嶺水關長城、松山森林公園、八達嶺殘長城自然風景區、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蓮花山森林公園、龍慶峽、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夏都公園、江水泉公園、香水苑公園、百泉公園、延慶三里河濕地公園、媯水公園、迎賓公園。3處古建筑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優特產編輯延慶葡萄
葡萄葡萄為延慶縣特產之一。 延慶杏延慶擁有華北最大杏樹基地,延慶的鮮杏品種多,有駱駝黃、葫蘆、青蜜沙、偏頭、紅金榛、紅荷苞、銀白杏、串枝紅等160個品種,早熟杏駱駝黃,最大的直徑有5公分左右,重達90克。延慶蘋果1985年和1988年,國光蘋果和玫瑰紅蘋果分別在國家農牧漁業部舉辦的全國優質水果評比會上獲得優質產品獎?;鹋桢?、豆腐宴火盆是舊時我國北方農村冬季取暖器具,隆冬時節,在其上放一沙鍋,加以白菜、豆腐、五花熏肉等,則成火盆鍋。以傳統制作工序和制作工藝進行加工制作—以豆腐為主,以其他菜肴為輔—著重于美容、養顏、滋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