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yǎn),古作“沇”,《史記·夏本紀》“兗州”作“沇州”。古為九州之一,今為濟寧市兗州區。4000多年前夏禹劃天下為九州,兗州為其一;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曾在此講學;“詩仙”李白曾寓家在此。 “兗州”一詞的出現始于春秋以后。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兗州即其一。兗州轄7鎮5個街道辦事處,面積535平方公里,人口54.9萬(其中有2個街道辦事處由濟寧市劃予高新區管轄),是全省三十強縣市和全國百強縣。歷史文化悠久,九州文化、大禹文化、佛教文化等交相輝映;交通區位優越,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京滬、兗石鐵路在這里交匯,日蘭高速、327國道等數十條公路干線在境內交織成網;資源優勢明顯,煤炭儲量200多億噸,鐵礦已探明儲量10億噸。先后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市、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市、全國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先進市、省級文明城市、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先進市等。2014年,全區GDP達到597.4億元、增長10.8%;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1億元、增長11.1%;固定資產投資251.6億元,增長16.7%,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