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縣隸屬于云南省中部,東鄰陸良、石林縣,北與馬龍、嵩明接壤,西連呈貢、澄江縣和官渡區,南接彌勒、華寧縣。2012年宜良縣下轄5鎮4鄉,133個村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1015個村民小組,2012年,總人口達41萬人。 宜良縣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3℃,每年平均日照2177.3小時,每年平均降雨量912.2毫米,每年平均相對濕度75%,全年無霜期260天左右。2012年獲中國科技進步縣稱號。宜良縣金屬礦藏主要有鐵、銅、鉛、鋅、鈷等,其中鐵礦居首位,儲量為364萬噸,品位達51.07%。非金屬礦藏有煤、磷、香晶石、石灰石、建筑沙、陶土等,其中煤、石灰石儲量最多。煤地質儲量4.49億噸。2008年,宜良縣實現生產總值70.53億元,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21.41億元,增長8.8%;第二產業20.65億元,增長18.8%;第三產業28.47億元,增長19.2%。人均生產總值達16690元,增長14.2%。財政總收入完成5.66億元,增長28%,縣級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3億元,增長33%。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億元,增長22%;農民人均純收入4600元,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2元,增長13%。
西漢元封二年設昆澤縣,屬益州郡。蜀漢時期屬建寧郡。西晉屬晉寧郡。隋屬昆州。唐初設新豐縣,隸郎州。南詔時期西爨西遷后,烏蠻羅裒部筑城居住,稱羅裒龍,屬拓東節度轄,宋大理時期屬善闡節度。元十三年升大池為宜良州,二十一年改州為縣,屬中慶路。明、清沿稱宜良縣,屬云南府。清置宜良縣??h因紀良山而得名,元代將“紀良”訛為“宜良”。民國時期廢府一級政區,宜良縣直屬省管轄。
行政區劃編輯2009年,宜良縣轄4鎮4個鄉:匡遠鎮、北古城鎮、狗街鎮、湯池鎮、竹山鄉、馬街鄉、耿家營彝族苗族鄉、九鄉彝族回族鄉。
宜良縣宜良縣位于云南省中部,東鄰陸良、石林縣,北與馬龍、嵩明接壤,西連呈貢、澄江縣和官渡區,南接彌勒、華寧縣。
地貌
宜良縣地勢北高南低,中部平坦,山地、谷地與壩子相間分布。
氣候
宜良縣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3℃,每年平均日照2177.3小時,每年平均降雨量912.2毫米,每年平均相對濕度75%,全年無霜期260天左右。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宜良縣金屬礦藏主要有鐵、銅、鉛、鋅、鈷等,其中鐵礦居首位,儲量為364萬噸,品位達51.07%。非金屬礦藏有煤、磷、香晶石、石灰石、建筑沙、陶土等,其中煤、石灰石儲量最多。煤地質儲量4.49億噸。
水資源
宜良縣產水5.73億立方,其中地表水4.68億立方,地下水1.05億立方,2011年入境窖水19.96億立方,年水資源總重量達25.64億立方??h境內有大小河流36條,屬珠江流域水系,經流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南盤江、賈龍河、麥田河、獐子壩河,擺衣河、巴江等。水能蘊藏量達25.2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約10萬千瓦。境內還有豐富的地下熱水資源。另有天然湖泊陽宗海,總面積31.9平方公里,蓄水6億多立方米;塘壩水庫500多個,年蓄水5億立方米;南盤江龍頭水庫—柴石灘水庫可蓄水5億立方米。
森林資源
宜良縣縣境內常見野生動物近100余種,主要有禽類、獸類、魚類、蛇蟲類等。常見野生植物達1300余種,有地衣、藻類、菌類、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庭園花卉、藥用植物等,其中有常見樹種100余種,主要是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樹種。
經濟概況編輯綜合
2008年,宜良縣實現生產總值70.53億元,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21.41億元,增長8.8%;第二產業20.65億元,增長18.8%;第三產業28.47億元,增長19.2%。人均生產總值達16690元,增長14.2%。財政總收入完成5.66億元,增長28%,縣級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3億元,增長33%。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億元,增長22%;農民人均純收入4600元,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2元,增長13%。
第一產業
2009年,宜良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371270萬元,比2008年增長11.4%。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44515萬元, 比2008年增長9.2% 。2009年,農業機械總動力30918萬瓦特,擁有大中型拖拉機468臺,小型及手扶拖拉機5048臺,擁有機動脫粒機17809臺,聯合收割機19臺,農村用電量9455萬度,比2008年增長4.4%,化肥施用量18073噸,比2008年增長1.2%,農膜使用量1095噸,比2008年增長2.9%,農藥使用量508噸,比2008年增長2.8%。
第二產業
2009年,宜良縣完成工業總產值508915萬元,比2008年增長8.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387505萬元,比2008年增長9.6%、。 2009年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8.02億元,比2008年增長20.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3.72億元,增長28.4%。2009年宜良縣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實現增加值0.71億元,比2008年減少40.6%;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3.01億元,比2008年增長38.0%。從行業看:建筑材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0.12億元,增長37.5%;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實現增加值1.96億元,增長9.4%;電力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增加值8.64億元,增長64.5%;自來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增加值0.03億元,增長21.4%;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業實現增加值0.03億元,增長55.2%;基礎化學原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0.12億元,增長124.5%;罐頭制造業實現增加值0.03億元,增長24.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36.76億元,增長4.9%;實現利稅3.25億元,增長59.1%,其中利潤總額0.73億元,增長142.1%;產品銷售率94.9%。 2009年,宜良縣建筑業實現增加值65000萬元,比2008年同期43000萬元增長51.2%。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166426萬元,比2008年同期110500萬元增長50.6%。2009年全年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468362平方米,比2008年同期的1575434平方米下降6.8%;其中:新開工面積688387平方米, 比2008年同期的1420943平方米下降51.6%。
第三產業
2009年,宜良縣招商引資實際利用外資1483.6萬美元,實際到位市外內資19.55億元人民幣,市內縣外到位資金19551萬元人民幣。 旅游網點每年共接待游客184.94萬人次,實現經濟總收入36916.23萬元,比2008年增長21.6%。
社會事業編輯科技事業
2009年,宜良縣,共組織實施科技項目17項,其中:省級4項、市級13項。開展實用技術培訓60000余人次,其中:農函大培訓42期2080人;創建科技示范村9個;組織中小學科技創新作品1216件參加第二十五屆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申請專利16件,授權4件,辦理專利資助5件。協助配合抓好商標品牌創建工作??萍加媱濏椖啃←湼呖逛P品種宜麥1號選育及推廣、宜良板栗制品深加工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開發示范分別獲昆明市科技進步二等、三等獎;通過了全國科技進步縣考核,再次獲全國科技進步縣榮譽稱號。
教育事業
2009年,宜良縣,共有學校143所,中小學在校生62984人,其中:小學在校生36727人,入學率達100%,初高中在校生25279人,初中毛入學率達101.56%。教職工總數達3404人,學校共有計算機2341臺,圖書911829冊,教育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幼兒教育發展步伐加快,宜良縣共有幼兒園46所,3-6歲幼兒在園人數12463人,幼兒入園率達87.27%,教職工總數達458人。
衛生事業
2009年,宜良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達到了355657人,參合率達99.51%,2009年共報銷683339人次,減免金額3619.5萬元。醫療衛生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宜良縣各類衛生機構共計擁有病床位1259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884人,其中:醫生人數達409人。
文化事業
2009年,宜良縣,投資309萬元建設文化站6個,建筑總面積3121平方米;宜良縣投資468.65萬元建設30個文化室,建筑總面積5694平方米;投資40萬元建設農家書屋19個;宜良縣投資60萬元完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點建設15個。2009年宜良縣放映廣場電影54場,放映農村電影1688場。舉辦了萬人高歌頌祖國、旅游文化花街節、烤鴨美食節等大型文化活動。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完成宜良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野外調查階段工作,新發現文物點150個;新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項,建立了宜良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資料庫;發展博物館業,掛牌博物館3個。投資13萬元維修文物保護單位2個。加強文化市場管理,檢查文化市場經營戶1250戶次;收繳非法音像制品3560碟,非法出版物1500冊;取締非法音像制品攤點5戶,非法書攤4戶,電子游戲經營場所2戶,非法音像制品攤點6個,非法售書攤點4戶。參加昆明市第九屆民運會,取得8金、4銀、5銅的成績。
風景名勝編輯
巖泉風景區昆明市宜良縣城金星村,有一山狀若臥獅,人稱伏獅山。五峰壁立,巖峭千仞。巖下清泉晝夜淙淙,水質佳、流量大。水秀山俊,修竹茂林,清幽雅靜。因山水故,又名巖泉山。
明月湖明月湖距離疊虹橋景區約10公里,在麥田河下游的南盤江上。明月湖水面達1050畝,如一輪明月鑲嵌在萬山叢中,流金溢彩,嫵媚動人,湖的四周,林木蔥茂,千巖競秀,怪石嶙峋,瀑流泱泱,兼具林泉水石之勝。若棄岸泛舟,蕩游湖中,則眼前碧波蕩漾,湖光瀲滟;遠方青山逶迤,似舞似蹈;繞湖前行,時而會有“山-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珠源第一漂珠源第一漂是中青年旅游愛好者的首選項目之一,昆明市各地雖然近年曾開辟過幾個漂流景點,但都由于安全隱患、景點游覽品位不夠而未能最終形成“氣候”。柴石灘漂流景點地處宜良境內的盤龍江(珠江源頭之一)上游,水流在這里形成了相當適宜漂流探險的幾級落差,宜良縣對江面進行有效的流量、落差人工控制之后,形成了安全性、觀賞性、趣味性都適合規模開辦漂流項目的條件,從而改寫了昆明沒有成熟漂流旅游項目的歷史。
雪嶺景區雪嶺景區海撥4344米,是拱王山主峰,山頂大半年積雪。在晚霞的映照下,遠眺雪山呈現瑰麗的桔紅色,燦爛如火,異常壯美,老百姓稱“雪火嶺”。此旅美在途中。公路蜿蜒山間,停車駐足,只見近處云在腳下,時而悠然漂浮,縷縷輕逝,時而浪翻潮涌,席卷而來:遠處極目,云出山坳。夏秋之季,朝暮之時,金鑲銀裹,霞光萬道與蒼山交融,自然呼應。冬季晴日,天闊云淡,雪峰凈露,色彩分明,層次清晰。
蔭翠峽蔭翠峽整條峽長1000米,泛舟其間,令人流連。兩面峭壁,絕立于萬斛青翠上;半江春水,蜿轉于深山密林中。流水淙淙,櫓聲悠揚,峽谷中水顯出美麗的粉藍色,染碧了游人的倒影,更映照出青天如帳,白云似舟。
九鄉風景區九鄉風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旅游區,是云南省新興的以溶洞景觀為主、溶洞外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名勝區。九鄉位于宜良縣九鄉彝族回族自治鄉境內,南距石林僅22公里,與石林景區共同形成“地上看石林,地下游九鄉”的喀斯特立體景觀。九鄉擁有上百座大小溶洞,為國內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洞穴群落體系之一。
阿路龍景區阿路龍景區位于疊虹橋景區西北約10公里處,在南盤江另一條支流馬蹄河上游;阿路龍為河谷風光景區,景色秀麗嫵媚,又以發現秦漢的古彝先民崖刻而著名。
雌雄雙飛瀑雌雄雙飛瀑很遠就聽到一陣陣轟鳴聲,每個游客都有一種驚天動地的感覺,懷疑自己是不是來到了龍潭虎穴,這就是九鄉著名的一大絕景--雌雄雙瀑;進入景區,展現在眼前的是兩條白色的瀑布從30多米高的懸崖上墜下,它是由兩條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地下瀑布組成,雌雄難辨,因此而得名。
地下倒石林地下倒石林地下倒石林整個景觀似乎擺脫了地心引力的作用變得旁逸斜出,生長方式頗為奇特,遠遠看去,如同石林倒懸,因而得名。但是為什么這里的鐘乳石會彎曲呢?那是由于洞內外的溫差不同而形成不同流向的風,再加上這些鐘乳石本身具有毛細吸管可以輸送水分,形成水滴。在碳酸鈣即將沉淀的時候,被風吹離了垂直的方向,因而形成旁逸斜出之態。
地方特產編輯
花三角梅花三角梅別名葉子花、三角花、九重葛、寶巾,屬紫茉莉科,三角花屬。三角梅屬常綠攀援灌木,插枝便成活,耐修剪,萌芽力強;是草坪點綴植物,綠籬植物,花架植物,點綴性強;其形狀可大可小,可長可短,可塑性強,并具有吸塵,吸毒功能,有較強的吸收作用,能凈化空氣,綠化美化環境;而且花色耐看,也是理想的盆景,盆花栽培種,觀賞性強。
回餅昆明特有的名點。它細白如雪,松軟爽口,清香咸甜,老幼皆宜。云南回餅不僅風味殊異,而且來由也有奇特。試嘗之后,清香爽口,松軟味美,分外好吃。師傅們都很高興。后來,他們在配料中加上適量的椒油、精鹽等。味道更佳,成為"合香樓"獨家經營的名牌產品?;仫炆珴裳┌?,質地柔軟,甜中帶咸,入口舒適,不干不燥,容易消化,特別適合于老人、兒童和病人食用。
玫瑰鮮花餅昆明鮮花餅是季節性較強的名特點心,其中尤以桂美軒糕點廠生產的玫瑰鮮花餅最為著名。昆明桂美軒糕點廠制作鮮花餅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工藝十分考究。采摘含苞欲放或剛剛開放的玫瑰鮮花篩選后去掉花托,分開花瓣,加工處理為糕點的餡心;然后包上酥皮成型,烘烤冷卻后即為成品。
寶洪茶寶洪茶是從唐末引栽寶洪寺內的千年古茶樹選育繁殖而成的特異小葉綠茶種,成茶采摘于高原寶洪山(1850米以上海拔)茶園優質鮮葉炒制而成的傳統歷史名茶。本茶“清香撲鼻,飲后唇邊留香,滋味鮮醇”,素有“屋內炒茶滿院香,院內炒茶院外香,一人泡茶滿屋香”的留世名傳。
宜良都督燒賣都督燒賣是一道起源于云南宜良的小吃,已有七十多年歷史,辛亥革命時宜良人??汕彘_設興盛園,尤以燒賣馳名。此店門庭若市,供不應求,老板靈機一機,想出一個辦法,凡需燒賣每人只賣三個。這從心理上增加了顧客的好奇,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
馬街土陶宜良縣馬街鄉窯上村村民劉明富生產的土陶因其質量好、造型美、價格優、欣賞價值高而受到海內外人士青睞。昆明天時土陶制作彩繪有限公司、昆明人文廣告有限公司等企業與其簽訂銷售合同;新加坡客商登門考察后與其簽訂生產多個品種合同;昆明世博園、花鳥市場、西南商業大廈、昆交會、七彩云南等有他生產的工藝品擺放銷售;其產品遠銷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
宜良板鴨1950年以前自產自食,零星售賣,少量銷往昆明等地,后經過技術加工,選用壯鴨,成品色澤油黃,肉質鮮美、細嫩,清香可口、咸淡適宜,是佐餐和饋贈佳品,內銷全省各地,出口到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國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