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縣隸屬于山東臨沂??偯娣e1706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572個行政村,人口90萬人(2008年)。境內有“三高一鐵”(京滬高速公路、日蘭高速公路、長深高速公路和膠新鐵路)及兩條國道、三條省道,交通便利;距臨沂機場30公里,距日照港80公里,區位優勢明顯。沂南縣是“第七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科技先進縣”、“全國計生協會工作先進縣”、“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首批健康養殖示范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雙擁模范縣”、“平安山東建設先進縣”。 沂南是革命老區縣。革命戰爭年代,沂南是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沂南是文化旅游新縣。這里有蒙山彩蒙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2年底,沂南縣轄13個鎮、1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大莊鎮、孫祖鎮、岸堤鎮、雙堠鎮、青駝鎮、張莊鎮、磚埠鎮、辛集鎮、蒲汪鎮、湖頭鎮、蘇村鎮、銅井鎮、依汶鎮、馬牧池鄉、沂南經濟開發區。共有572個行政村。
人口民族編輯截至2008年,沂南縣轄15個鎮、13個鄉??側丝?0萬人 沂南縣共有少數民族群眾2143人,涉及23個民族,兩個民族村。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沂南縣縣境南北最大縱距47千米,東西最大橫距54千米,總面積1774平方千米,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
地形地貌
沂南縣位于沂蒙山區中部,蒙山東北邊緣,屬魯東南低山丘陵區。地貌分區特征比較明顯,自西而東依次為低山區、平原、丘陵。西部為低山區,屬山東地臺的一部分,面積1029.68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58%,海拔 400~762.8米,相對高程200~400米。山間溝壑縱橫,山下有小塊平地。中部為平原區,位于沂河兩岸和汶河、蒙河下游地帶,為洪、沖積平原。海拔88~100米之間,面積412.73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23.3%。該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h境東部為丘陵區,海拔100~240米之間。丘陵連綿起伏,丘頂多呈渾圓狀。丘岡間有小塊洼地、平原。丘陵區面積331.67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18.7%。[7-8] 沂南縣境內共有大小山頭3400余座,大多在縣境西部,其中海500米以上的有19座,其余在200
沂南孟良崮~400米之間。自北向南依次是北大山山脈、孟良崮山脈、五彩山山脈。北大山山脈位于縣境北部,西起岸堤鎮佛山頂,西北—東南走向,至銅井鎮的歷山折向南,終于大莊鎮的鳳凰山,長44千米,平均寬8千米,主要山峰有高板場、大崮。孟良崮山脈,位于汶河與蒙山之間,西起岸堤鎮的巖山,西北—東南走向,終于磚埠鎮的大山肚子,長42千米,平均寬 12千米,主要山峰有大崮頂、孟良崮、大庵頂、蒙陰頂子、鼻子山。五彩山山脈,位于縣境西南與費縣、蒙陰縣交界處,西起雙堠鎮的大青山,西北—東南走向,終于青駝鎮的蘆山,長22千米,平均寬4千米,主要山峰有貓頭山、大青山、五彩山、大頂子。[8-9]
水文
沂南縣屬淮河流域,除東部小部地區屬沭河水系外,余皆屬沂河水系。河流流向多呈自北而南或西北—東南流向,少數河流為東北—西南流向或由南而北。沂河自沂水縣入境,境內干流長度46千米,流域面積1540平方千米。汶河自蒙陰縣入境,境內流長70千米,流域面積673.06平方千米。蒙河自蒙陰縣入境,境內流長37千米,流域面積305.4平方千米。
土壤
沂南縣境內土壤分棕壤土、褐土、潮土、砂礓黑土、水稻土等五個土類。棕壤土,主要分布在縣境西部酸性巖山區的雙堠、青駝、孫祖、岸堤、馬牧池等鄉鎮及東部的蘇村、辛集、大莊、楊家坡、湖頭、蒲汪、葛溝等鄉鎮的丘陵地帶,面積105.4萬畝,占總可利用面積的47.16%,是面積最大的土類,土體性質是:土壤呈中性和微酸性反應,含磷、鉀較多。褐土土類,主要分布在縣境西部的鈣質巖山區,面積74.8萬畝,占總可利用面積的33.5%,土體性質是:成土母質均由石灰巖風化洪積形成,剖面中各層次有不同程度的石灰反應,土壤酸堿度一般是中性呈微堿性反應,地下水位較深,多數土壤中均具有較粘重的心土層,土壤自然肥力差。
氣候
沂南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氣候。受季風影響比較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8 ℃-14.0℃之間。年降水量多在900毫米左右。
自然資源編輯礦藏資源
沂南縣截至2005年礦產地130余處,探明儲量的礦產16種,其中金屬礦產5種,礦產地5處,以金、銅為主;非金屬礦產9種,礦產地122處;水氣礦產1種,礦產地1處;能源礦產1種,礦產地2處。沂南縣截至2005年已探明儲量的金、銅、鉬、銀及部分鐵礦,主要分布在銅井鎮的銅井村一新汪溝、金廠村一棗林莊一白石窩及蘇村牛家小河一帶,楊坡、辛集也有零星分布,沉積變質成因的單一鐵礦主要分布在泰山巖群內,以岸堤、馬牧池等鄉鎮為主。探明儲量的金屬礦產資源有金、銅、鉬、銀和鐵,以金、銅為主,累計探明金、金屬量13.061噸,礦石量638萬噸,銅金屬量32500噸,礦石量637.2萬噸,銀礦石量172.2萬噸,鉬金屬量195噸,礦石量27萬噸,鐵礦石量81萬噸,金屬礦產除岸堤庵子溝為沉積變質型單一鐵礦外,其他均為接觸變質型(矽卡巖型)熱液型的共(伴)生礦,主要分布在金廠、銅井兩地。經多年開采及礦山探礦,至2005年底保有資源量為:金金屬量1759千克,礦石量60.34萬噸,銅金屬量3754噸,礦石量60萬噸,鉬礦礦石量4.3萬噸,金屬量70噸,銀礦礦石量68萬噸,金屬量13噸,鐵礦石量193萬噸。2002年在蘇村牛家小河一帶的沂沭斷裂帶內發現金礦并進行勘查,至今已探明 332十333級金金屬量1000千克,礦石量 50萬噸。沂南金礦為全國十大金礦之一。[13-14] 非金屬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沂河以西各鄉鎮,其中石英砂巖主要分布在青駝、雙堠、張莊、匣石、孫祖、鼻子山、黃崖頂、代莊、依汶小南峪、北大山、銅井魯莊、馬牧池的拔麻 等地,礦體呈北西南東方展布,以雙堠、青駝、孫祖為主。石灰巖分布最廣,縣境內除辛集、楊坡、蘇村鎮無石灰巖外,其他各鄉鎮都有分布,但以馬牧池、岸堤、銅井、雙堠等鄉鎮最多。脈石英主要分布在依汶宅科子北及馬牧池橫河北等地。白云巖主要分布在界湖歷山、依汶的燕子山、百子山等山體的中上部。螢石、重晶石主要分布在湖頭鎮路家莊東嶺及蘇村牛家小河一帶。飾面用石材主要分布在張莊上、下峪村北一帶。頁巖主要分布在銅井、張莊、青駝、孫祖及葛溝鎮。陶瓷用原料主要分布在青駝趙家嶺、朱家崖子、高里、北唐山子、孫祖孤山后及趙家成子一帶。沂南縣青駝鎮南10公里處徐公店村附近的硯石溝特產硯石,名曰“徐公硯”,是魯硯中的重要品種,曾作為國禮贈送。
水資源
截至2005年沂南縣境內已發現礦泉水礦點3處,但經勘查評價的只有楊家坡鎮小徐瞳村南的石龍泉水,該泉水為受斷裂控制的天然泉水,日涌水量100立方米,水質清撤,無異色、異味,水中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理化成分,其中偏硅酸達到國標 GB8537-1995飲用天然礦泉水的要求,定名為偏硅酸天然礦泉水。
地熱資源
沂南縣縣內能源礦產主要為地熱,截至已發現地熱田兩處,一處在銅井新汪溝;一處在張莊松山。銅井地熱田C十D級資源總量相當于241.88萬噸標準煤的產熱量,可利用資源相當于36.28萬噸標煤的產熱量。銅井地熱水地表熱水溫度73.5℃,屬低溫地熱資源中的熱水類型,水化學類型為S·04C1—— Na·Ca型,礦化度1658.11—2159.7mg/L,總硬度389.65—525.16mg/L,總堿度68.21—119mg/L ,PH值7.5—7.8,鍶含量1.54—3.76mg/L ,鋰含量0.54—0.78mg/L,氟化物含量2.5—5.5mg/L,偏硅酸含量61.1—91.4mg/L,氟化物、偏硅酸含量達到命名礦水濃度,命名為氟,硅復合型醫療熱礦水。松山地熱田,調查計算地熱總資源量5.15x10j,相當于17.6萬噸標煤的產熱量,地熱水地表溫度48℃一 55℃,屬低溫地熱資源的溫熱水型,水化學類型為C1SO4—Na型,礦化度2g /L,屬低礦化度熱水。熱水中的氟、鋰、氡、鐳含量達到醫療礦水濃度。
經濟概況編輯沂南縣農業基礎較好,保持平穩發展,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工業生存效益顯著提高,金融業形勢良好,國內外貿易不斷擴大。 2011年沂南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50.7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13.5%。其中,與2010年相比第一產業增加值28.85億元,增長3.8%;與2010年相比第二產業增加值65.04億元,增長15.1%;與2010年相比第三產業增加值56.81億元,增長17.2%。與2010年相比三次產業增加值占比為19.1:43.2:37.7,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2013年沂南縣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3.2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2.8%。其中,與2012年相比第一產業增加值32.3億元,增長3.2%;與2012年相比第二產業增加值84.1億元,增長16%;與2012年相比第三產業增加值76.8億元,增長13.5%。與2012年相比三次產業增加值占比為16.7:43.5:39.8,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農業
2013年全年沂南縣播種糧食作物111.7萬畝,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加0.6萬畝。糧食總產44.9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2.5%。其中夏糧總產20.9萬噸,秋糧總產23.9萬噸,夏糧、秋糧分別增長4.0%、0.8%。糧食畝產402公斤,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2.0%。經濟作物產量保持增長?;ㄉ偖a8.6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持平;蔬菜總產111.4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3.4%。沂南縣2013年全年豬、牛、羊、家禽出欄53.3萬頭、6.9萬頭、37.4萬只和 7375.6萬只,同比分別增加4.7萬頭、1萬頭、6.2萬只、家禽減少1514萬只。年末全縣生豬存欄37.7 萬頭、牛7萬頭、羊33.8萬只、家禽2192萬只,同比生豬持平、牛減少0.9萬頭、羊增加1.2萬只、家禽減少383萬只。肉類總產量 16.1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持平;禽蛋產量3.3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13.8%;奶類產量1.6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持平。
工業
2013年沂南縣全縣主營業務收入達到或超過200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00家,完成工業產值512.07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27.28%。其中國有企業完成9.52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9.88%;股份合作企業1.26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34.01%;股份制企業401.14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25.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23.07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29.07%;其他經濟類型企業77.08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36.61%。在全部規模企業中,輕工業完成總產值284.6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23.53%;重工業完成總產值227.42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32.30%。輕重工業產值比例為100:79.9(輕工業為100),輕工業占比55.59%。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97.2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6.77%。2013年沂南縣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87.3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30.06%;利稅41.76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59.69%;其中利潤25.21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43.9%。實現銷售產值500.85億元,產品銷售率97.8%,與2012年相比上升0.2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2013年全社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1.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 21.3 %;計劃投資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89個,完成投資119.8億元,占投資總額的84.7%;高新技術投資占投資總額的比重為39%,比2012年提高18.4個百分點。房地產企業累計完成投資額9.7億元;銷售商品房68.5萬平方米,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57.3%。國內外貿易2013年沂南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1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3.7%。其中,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7.2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5.3%;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4.8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2.1%。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66.6億元,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5.5億元。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非公有經濟零售額89.6億元,所占比重達到97.3%。2013年實現進出口總額21077萬美元,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14.9%。其中出口16959萬美元,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12.6%;進口4118萬美元,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25.3%。全年完成境外投資項目2個,投資額1720萬美元,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32.3%。外派勞務1850人,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22.5%。金融2013年末沂南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91.24億元,比年初增加31.16億元,其中儲蓄存款余額150.9億元,比年初增加23.17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96.31億元,比年初增加16.4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54.71億元,比年初增加8.98億元;中長期貸款31.17億元,比年初增加6.49億元。
社會事業編輯文化事業
2013年沂南縣舉辦了“中國·臨沂第六屆諸葛亮文化旅游節”等大型系列文化活動。截至2013年農村電影放映實現了數字化放映,保證了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的要求,實現放映七千余場次。2013年末,沂南縣擁有各種群眾文化機構3處,博物館4處,公共圖書館1處,藏書12萬冊。截至2013年境內已查明的田野古文化遺存有31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7處。沂南縣館藏的文物3000余件,其中珍貴文物35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沂南縣全年共招收小學生9632人,初中新生8659人,招收高一新生5599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分別分別達到100%和99%以上。沂南縣普通高中在校生15246人,初中在校生27008人,小學在校學生51544人。
科技事業
2013年獲得省科技進步獎1項,市技術發明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3項,省技術市場科技金橋獎7項;組織評審縣科技進步獎22項,專利獎35項;組織省級成果鑒定6項,市級2項,縣級5項;新發展縣級民辦科研機構2家;全年完成專利申請343件,其中發明專利124件,發明專利授權51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家,復審2家;成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沂南縣被科技部授予“2013年科技進步先進縣”。
醫療衛生
2013年末,沂南縣公立醫療衛生機構36處,其中:沂南縣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心理康復醫院、婦幼保健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各1處,??萍膊》乐嗡?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處,鄉鎮衛生院24處;民營醫療機構4處;廠礦醫院1處;門診部4處;診所、醫務室29處。沂南縣擁有病床2983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574人。沂南縣有75.60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全年累計補償601.84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
名優特產編輯柿子柿樹是沂南縣的主要經濟樹種之一,在柿樹生產栽培技術上,沂南縣于1990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諸葛亮家酒沂南縣酒廠生產的諸葛亮家系列白酒1991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山東省優質產品; 1995年被評為山東省食品行業優秀產品質量獎、 44度諸葛亮家在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獲得國際食品金獎; 1996年被山東省一輕廳、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產品; 2003年, 38度諸葛亮家被山東省輕工業辦公室、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產品; 2004年, 39度諸葛亮家酒被山東省工商局審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沂南生姜沂南生姜又叫沂南大姜,主要在大莊、銅井、蘇村、界湖、楊家坡等鄉鎮種植年種植面積 1萬畝,總產 2萬余噸, 90%用于加工保鮮出口。 2002年6月獲“臨沂市優質瓜菜名優產品”稱號, 2005年5月獲臨沂市綠色優質農產品十佳品種。2004~2006年連續參加三屆煙臺國際果蔬博覽會。
風景名勝編輯紅石寨·香山湖旅游區
沂南景區風光 (6張)
位于沂南縣北部,座落在銅井鎮駐地北7公里處的香山湖畔,緊鄰竹泉村。旅游區的香山湖區緊靠沂蒙生態大道,南、北、西三面丘陵環繞,其臨水崖壁造型奇特,頂部山石直立,呈微紅色,為建筑提供了特色石材,山腰至水面植被良好。諸葛亮城位于山東省沂南縣,緊鄰諸葛亮文化廣場,占地面積53567平方米。諸葛亮城的主體構架以諸葛亮一生職業生涯的重要節點為元素,以歷史時間為軸線,形成一條中央景觀雕塑帶,并結合地形條件規劃設計出以漢代建筑網絡為主的仿古現代商業建筑群,建設面積為42000平方米。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位于沂南縣孫祖鎮。京滬高速及205國道從南側經過。南距臨沂市60公里,北距濟南市220公里。是集自然景觀、沂蒙紅色文化、古歷史文化于一體的自然風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沂南景區主峰海拔536米,因宋代孟良曾屯兵與此得名。諸葛亮文化旅游區位于沂南縣城西首。諸葛亮文化旅游區以臥龍山的東部為主體,向西延伸至汶河沿岸。臥龍山上半部分整個山體遍布奇石,下半部分以一代智圣諸葛亮的生平為主線,仿漢代的建筑風格,建設了諸葛亮銅像廣場、回音壁、十里漢街、智慧橋、乾隆御碑亭、諸葛宗祠、三顧茅廬、八卦迷宮等景點。旅游區標志性建筑是體積和重量為世界之最的諸葛亮銅像。竹泉村旅游度假區位于沂南縣城北12公里。整個旅游區以沂蒙原生態古村和沂蒙山鄉民俗為資源優勢和文化特色,是具有顯著沂蒙特色、泉鄉個性、竹鄉景觀、農家風情,融度假、休閑和觀光功能于一體的北方沂蒙山鄉綜合性旅游目的地。沂蒙紅色影視(黨性教育)基地位于馬牧池鄉常山村,基地共由《紅嫂紀念館》、《古山村》、《古縣城》、《山鄉夢度假村》四部分組成,占地1129畝,總投資2.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