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山縣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歸屬四川省南充市,是南充的東大門,與蓬安、儀隴、平昌、渠縣四縣接壤,有著東出達州通湖北,南向廣安達重慶,西至南充進成都,北上巴中望秦川的地理位置。全縣國土總面積1633平方千米,轄19個鎮、34個鄉。2013年,全縣總人口95.44萬??h政府駐地朗池鎮。營山縣是成渝南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支點,是南充、廣安、達州、巴中四個地級城市經濟輻射的腹心重鎮,是南充確立率先建成大城市的三個縣市之一。盛產水稻、玉米、紅苕、生豬、蠶繭等農副產品。2005-2012年,連續7年獲得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稱號。營山縣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省級衛生縣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縣、四川省綠化模范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營山縣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界于巴河、嘉陵江之間。東南與渠縣接壤,西南與蓬安縣相鄰,北與儀隴縣依為唇齒,東北與平昌縣錯如犬牙。
地形
營山縣面積1633平方千米。山、丘、壩兼而有之,地勢北高南低,略向東南傾斜,以低山、丘陵為主。從北到南依次為低山丘陵、淺丘帶壩地。帶狀平壩橫貫東西,最高海拔889米。
氣候
營山位于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7.3℃,年際變化小。常年無霜期301天,年平均降水1085毫米,強度不大,可用率高。年平均日照1409小時,與全國相比,明顯偏少,但完全能夠滿足生物生長的需要。多層次的地形,適宜的氣候,為動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河流
營山縣主要河流有流江河及其支流儀隴河、消水河。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2013年底,營山縣公安戶籍總人口95.44萬人,比上年增加0.27萬人。其中,男性50.03萬人,女性45.4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8.73萬人,非農業人口16.7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0.79萬人,死亡人口0.49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21‰。年末常住人口73.74萬人,城鎮化率33.1%,比上年提高2.76個百分點。民族營山縣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20個民族大雜居的格局。以苗族居多,苗族人口占全縣少數民族總人口的25.7%。其余少數民族為土家族、藏族、壯族回族、彝族、布依族、瑤族、朝鮮族等等。
自然資源編輯植物營山縣有黑瓜子、紅麻、蠶桑、白蠟、柑桔、油桐。礦產地上可供開發利用的動植物資源達1100多種,具有開發潛力的礦產資源有鹽鹵、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硅砂巖、膨潤土和菱鐵礦。動物野生動物有水獺、貉、獾、狐、果子貍、老鷹、白鷺、貓頭鷹。
行政區劃編輯下轄19個鎮,34個鄉、657個行政村、27個社區,縣人民政府駐朗池鎮。2006年6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32號)批準:同意營山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具體批復如下:朗池鎮(政府駐地)城南鎮淥井鎮東升鎮靈鷲鎮黃渡鎮小橋鎮老林鎮西橋鎮星火鎮
綠水鎮駱市鎮雙溪鄉雙流鎮回龍鎮木埡鎮蓼葉鎮新店鎮消水鎮三興鎮
龍伏鄉茶盤鄉四喜鄉帶河鄉悅中鄉福源鄉涼風鄉柏坪鄉清源鄉涌泉鄉
安固鄉明德鄉雙林鄉木頂鄉六合鄉濟川鄉七澗鄉通天鄉玲瓏鄉普嶺鄉
高碼鄉柏林鄉合興鄉孔雀鄉增產鄉清水鄉青山鄉安化鄉豐產鄉大廟鄉
太蓬鄉法堂鄉三元鄉
經濟概況編輯2013年,營山縣全年實現GDP133.3億元,增長14.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72億元,增長33.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1億元,增長2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0元,增長15.7%;農民人均純收入7835元,增長17.5%。
第一產業
2013年,營山縣渠系120公里、高標準農田1.2萬畝。發展精品蔬菜5000畝、珍稀林木6000畝、優質果品3000畝,建成高標準油菜基地2萬畝、優質水稻示范基地4萬畝。通鴻牛業、潤豐公司茶盤循環農業示范園完成升級改造,綠谷肉雞養殖項目一期建成投產,鋮宇生態農業產業園高標準生豬圈舍完成主體建設;新發展規模經營業主大戶235個,各類農民專合組織58家。完成東升鎮玉帝村等3個村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
第二產業
2013年,營山縣投資10.3億元,實施重大產業項目15個,產業實力和規模不斷提升。工業經濟持續增長。啟動第二工業集中區建設,征拆、平整工業用地800畝,建成北干道延伸段等3條園區道路,工業集中區企業達到57戶,創建為省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省首批小企業創業示范基地。完成五四公司微型車廂擴能、通旺農牧集團牛骨豆干生產、奧龍公司石油鉆臺生產擴能等10項技術改造項目,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12戶,達到36戶,實現銷售收入145億元、增加值4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2%、21%。
第三產業
2013年,營山縣完成億聯、泰合商貿中心場地平整,開工建設九龍服裝城、云鳳山片區城市綜合體;加快城南現代物流園基礎設施建設,營山創建為市級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先進縣。開工建設中能置業五星級酒店、泰合置業四星級商務酒店,完成芙蓉山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及過渡區城市設計。全年實現三產業增加值28.4億元,增長12.3%。2013年,營山縣還投資13.5億元實施重大交通項目15個,新增公路里程近500公里,交通瓶頸制約得到有效緩解。對外交通實現歷史性改變。完成火車站升級改造,14趟動車始發和???,營山站成為西南地區首個縣級動車始發??空?南大梁高速公路營山至南充段建成通車。
一環路建設
2014年7月19日一環路工程的正式破土動工,使營山成為四川省首個修建繞城環線的縣級城市。營山縣一環路建設工程全長16公里,概算建設總投資25億元。具體走向:經西干道鐵路橋沿鐵路方向,下穿景陽大道至銀光大道與工業集中區50米南北干道相交,至潤豐肉食品公司東側,經營(山)渠(縣)路“雅石園”處、營山中學北側、城北凈水廠、朗池加油站、縣看守所至西干道鐵路橋形成環形公路。建成后的一環路與經過營山境內的4條高速公路、4條省道和城市5個節點相連,經營山至南充、達州、儀隴、平昌等地的車輛均繞城而過,有效解決了人車混行、人車爭路的問題。一環路道路設計為雙向六車道,兩側建筑紅線不少于80米,中間6米綠化隔離帶。按城市主干道設計,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車速每小時60公里,使用年限為15年,交通等級為重交通。一環路道路景觀設計本著系統完整、特色鮮明、生態效應、經濟優化的原則,采用簡潔大氣、開敞通透的整體設計風格,以交通疏導、人流集散作為道路交通的主要功能定位,以城市名片作為城市門戶的主要形象定位,打造現代城市景觀大道。
社會事業編輯交通
營山縣地處四川盆地東部,是南充的東大門,起著重要的交通聯絡作用。五條公路連接蓬安縣,渠縣,儀隴縣,廣安市,達州市。S204省道穿過營山,使得營山東可達達州,西可至成都。過境高速:巴廣高速公路、營達高速公路、營儀閬高速公路。
教育
2013年,營山縣“兩免一補”、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等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實,完成西干道九年一貫制學校規劃,新改擴建中小學校舍3萬平方米,考聘教師301人,高考本科上線1441人。 2013年,營山縣城區共有中小學、幼兒園33所,其中:高中學校3所、
營山中學 (5張)
初級中學1所、純小學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民辦學校1所、成建制公辦幼兒園2所、附設及民辦幼兒園18所;現有在校學生(含幼兒)44317人,其中:高中12789人、初中8054人、小學14420人、幼兒9384人(含民辦2515人);專任教師1731人,其中:高中476人、初中524人、小學486人、幼兒教師245人(含民辦137人)??h城中小學、幼兒園占地總面積537.8畝,建筑面積22.64萬平方米。城區學校共有省級示范高中1所,省藝術特色學校1所,市級示范學校7所。 營山縣城區的主要學校有營山中學、營山縣第二中學(簡稱營山二中)、營山第三中學(營山職高)、化育中學、鄉鎮主要學校有營山小橋中學、營山雙河中學。
社會保障
2013年,營山縣完成了100套廉租房、200套公租房和15.5萬
營山第二中學 (7張)
平方米拆遷還房建設,建設40萬平方米保障性安置住房;新建敬老院1所,改造農村C級危房3586戶,實施地質災害避險搬遷365戶;城鎮新增就業8850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以內;加大弱勢群體民政救助、醫療救助、司法救助力度,城鄉低保和優撫對象達到8萬人,養老、醫療、生育、工傷、失業五大保險實現應保盡保;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網同價,全縣居民每年少交電費5000多萬元;實施重點貧困村扶貧整村推進和連片開發,1.1萬人脫貧解困。
文化
2013年,營山縣完成2個省級綜合文化站示范點建設,新建鄉鎮綜合文化站15個、村綜合文化活動室78個,“兩館一站”免費開放;電影《藍風衣》榮獲國家衛計委表彰的十大影視作品第一名;全面推行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農村廣播“村村響”工程覆蓋406個行政村;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9個,承辦南充市第二屆農民運動會,舉辦縣第六屆運動會。
衛生
2013年,營山縣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實行公立醫院藥品零利潤銷售,啟動縣人民醫院分院建設和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遷建工程,新改造鄉鎮衛生院3個,新建村衛生室14個,考聘醫護人員135人。
風景名勝編輯
太蓬山 (3張)
營山縣自然景觀有省級森林公園望龍湖、翠屏公園、西月湖公園。人文景觀有駱市陵園、紅九軍政治部舊址、回龍塔、舍利塔、龍興寺、有古生物化石遺址“營山劍龍”、“小蓬恐龍”、三元硅化木化石群。尤其是太蓬山,集秀、奇、雄、峻于一體,自隋唐以來,與峨嵋山齊名,有“太蓬仙跡”之稱。太蓬山位于營山縣境內的太蓬山,曾為川北佛教圣地,古稱綏山,因山狀若海中蓬萊而得名。海拔731米,方圓40余里。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昭宗年間,即建有“太蓬寺”三重大殿,氣勢宏偉大,香火鼎盛。譽為“太蓬仙跡”,列營山縣十景之首。太蓬山有大太蓬和小太蓬之分。共三個游覽區、60個景點,以朝陽洞、透明巖和天子讀書臺最為有名。 望龍湖望龍湖,原名茶盤水庫,因湖面和周圍群山形狀如龍,故得此名。它坐落在川北營山縣城南郊7公里處的茶
望龍湖 (4張)
盤鄉張鵬寨下。望龍湖,面積約四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約1.2-1.5平方公里(汛期和干旱期),水庫三面環山,最高峰海拔581米。湖水最深處達30米。因湖面和周圍群山形狀如龍,故名“望龍湖”。 西月湖公園營山縣城西北隅的西月湖公園,總面積488畝。它是營山縣城目前最大的集休閑、娛樂、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多功能公園。公園內景點眾多,可容納近4萬名游客,是本縣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駱市陵園營山縣駱市鎮,有一座規模宏大、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駱市陵園。陵園占地面積90余畝,館舍建筑面積500余平方米。英烈陳列室里展示著駱市、小橋一帶早期有影響的革命先驅大量生平、圖片、資料和遺物,紅軍石刻碑廊里保存著27塊當年紅軍留下的標語石刻。
地方特產編輯紅油營山的民間傳統小食很多,紅油在這些傳統小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傳統的手工制作紅油,色香味高
興德紅油 (2張)
度濃縮,香味濃郁,麻味純和,辣味適中,鮮辣爽口,回味悠長,開胃促食,它集辣椒油、花椒油、芝麻油于一體,是家庭首選的優質調味品。冰糖柚營山冰糖柚果實成倒卵形,橙黃色,油胞細密,果汁較多,酸甜適度,嫩脆濃郁,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含量豐富,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2003年至2011年,冰糖柚先后5次參加全國柚類果品質量評比,榮獲金獎。板鴨營山板鴨在清代名噪天府,民國以后,馳名遠近。營山板鴨的制作有四大獨特之處:一是非時不做。每年立冬以后、立春以前方可制作;二是選鴨挑剔。選鴨有三忌:忌未閹雄鴨;忌越冬老鴨;忌體弱瘦鴨。制成后色澤金黃、臘香四溢;四是選形別致。涼面營山涼面是營山縣的傳統名優小吃,因其面條細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濃,色香味俱佳而遠近聞名。色鮮味美,有著悠久的歷史,是當地鼎鼎有名的特色小吃,曾獲得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商品交易會“知名暢銷產品(小吃)”殊榮。
杰出人物編輯從宋至清,57人中進士,營山縣有“科第士宦,甲于蜀都”之譽。近現代更是人才輩出:蜀派古琴家侯作吾、水稻專家管相桓、鐵道專家文蒸蔚、著名鑿巖工程專家張國櫸、石油化工專家龍顯烈、原地質部副部長李軒、革命烈士楊伯愷、中華民國四川省政府主席鄧錫侯、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何其宗、臺灣高僧惟覺法師、老紅軍王定國、解放軍少將楊世榮、山西省軍區政委李布德、國民革命軍第84師師長少將鄭立軍、西南軍政長官公署第361師師長中將羅君彤、國民黨第30集團軍少校參謀長李子伯、中央軍委警衛營書記張國彪、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陳同生、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何翔迥、青海省政協副主席杜華安、原電子工業部對外司司長鄧國軍、中央歌劇院副院長高艾、國家一級演員郭蓉、第一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獲得者張前東、全國先進工作者文建明、全國道德模范盧加勝、全國優秀鄉村醫生侯方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