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寧市(維語:?????, 拉丁維文:Ghulja),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位于新疆西北部,是伊犁河谷內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工業中心。伊寧市古稱寧遠,始建于1762年,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建市,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 伊寧市橫亙伊犁河谷中部,連接312國道的最西端。東連伊寧縣,西接霍城縣,南與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隔河相望,北靠天山支脈科古爾琴山,是新亞歐大陸橋中西部的主要窗口。伊寧市現轄八鄉一鎮二場、八個街道辦事處,全市總面積755平方公里,現有總人口52萬人,有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錫伯族、烏茲別克族、俄羅斯族等37個民族。 伊寧市是祖國西部邊陲塞外江南的一座花園城市,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自然稟賦得天獨厚,素有“花城”、“蘋果城”、“塞外江南”之美譽,所在的伊犁河谷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十大新天府,2010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選為中國十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并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市稱號。行政區劃編輯
伊寧市火車站2011年全市轄8個街道、1個鎮、8個鄉:薩依布依街道、墩買里街道、伊犁河路街道、喀贊其街道、都來提巴格街道、瓊庫勒克街道、艾蘭木巴格街道、解放路街道、巴彥岱鎮、英也爾鄉、漢賓鄉、塔什庫勒克鄉、哈爾墩鄉、托格拉克鄉、克伯克于孜鄉、達達木圖鄉、潘津鄉,以及伊寧市邊境經濟合作區。
地理環境編輯地域
伊寧市位于祖國新疆的西北邊陲,地處伊犁河谷盆地中央。地理坐標為北緯43°50′~44°09′、東經80°04′~29′之間。東連伊寧縣,西鄰霍城縣,南瀕伊犁河與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隔河相望,北依天山支脈科古爾琴山。
氣候
伊寧市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均氣溫10.5℃,1月最冷年均12℃,7月最熱年均22。8℃,年均降水量245.1毫米,無霜期190天,年均日照3080.8小時,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水土光熱資源優勢。冬季市區一般年份最低溫≤-30℃,海拔850~1 500米的地帶屬內暖帶(逆溫層),其中以海拔900~1 200米的淺山地帶最明顯,1月平均溫度較平原地區高4℃以上,一般在11月初形成,次年3月上旬結束。春季氣溫上升快,但不穩定,由于冷空氣的侵入頻繁,易使上升的溫度又急劇下降,倒春寒每兩年1次。夏季炎熱,平原地區極端最高溫度可達39℃~41℃,有穩定的炎熱期,最熱7月,平均溫度在22℃~23℃。秋季溫度下降快,由于北方冷空氣活動加強,于9月上旬出現寒潮和霜凍,農作物易受害。
水文
地表水徑流主要有伊犁河、人民渠、北支干渠、團結渠、北山溝及泉水等。伊犁河從本市南沿由東向西蜿蜒流過,在本市流程為35.3千米 ,在中國境內的流程150余千米,集水面積5萬余平方千米,年平均徑流量118.06億立方米。
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伊寧市的土壤主要類型是潮土、灌耕土,其它還有黑鈣土、栗鈣土、灰鈣土、亞高山草甸土、草甸土、沼澤土等土壤類型。其中潮土及灌耕土占全市土壤面積的絕大部分。
礦產資源
境內主要有煤、石油、金、銀、銅、鐵、鎳、鉛、錳、鈾、云母、水晶、石棉、石膏等。
畜牧業資源
草場面積:總面積7.9萬公頃,可利用草場面積7.2萬公頃。中夏草場2.8萬公頃,冬草場1.1萬公頃,春秋草場3.9萬公頃,。市境內春秋草場分布在海拔700~3 500米之間,春秋場載畜量9.9萬只標準畜,中夏場12.24萬只,冬草場3.9萬只,利用率88%。 草場類型主要有半荒漠草原草地、草原草甸草地 。牲畜種類:有馬、驢、牛、綿羊、山羊、豬等,家禽有雞、鴨、鵝等,經濟動物有伊犁馬鹿、水貂、大白兔、水老鼠、旱獺等。2010年全市牲畜年末存欄總頭數20.1萬頭,增長0。1%。
林業資源
2010年平原區林地總面積5916.47公頃,其中人工林4956.8公頃,占林地總面積的83.78%;國家公益林959.67公頃,占16.22%。經濟林:主要有蘋果、梨桃類、紅棗、杏、核桃、李子、葡萄、酸酶,其它經濟林為桑樹。主要木材種類有楊樹、榆樹、柳樹、果木等;苗木:的種類有楊樹、柳樹、蘋果樹、杏樹、桃樹、槐樹、杉樹、松樹、柏樹等?;ɑ埽褐饕性录?、榆葉梅、貼根海棠、丁香、楓樹等,苗木種源有鄉土樹種、內地及南方高檔觀賞花木,常規造林苗林自給自足。
野生動植物資源
植物有沙棘、楊柳、野沙棗、大葉小蘗、薔薇等。北部山區有600公頃的自然林資源,品種有野杏、蘋果等。動物有天山馬鹿、鴿子、駱駝、肉鴿、珍珠雞、麝香鼠,市動物園內養有鱷魚、虎、熊、狼、猴 等,還有鳥類。
水利資源
伊寧市的水資源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兩種。地表水可分為人民渠水系、北山溝泉水水系兩大水系。北支干渠和人民渠為伊寧市主要的兩條灌渠。人民渠引喀什河灌溉,經市區北部5千米處由東向西流過,在伊寧市境內流程為24.8千米,進入市區流量為14~15立方米/秒,出境流量為9~10立方米/秒(改建后進入流量為25~30立方米/秒,流出流量為20~25立方米/秒)。人民渠及北支干渠灌溉面積9333.33公頃,占全市灌溉面積的70%;團結渠水和泉水灌溉。平均流量為6.857立方米/秒,年徑流量為2.16億立方米,4~9月徑流量為1.27億立方米。地下水的儲量約為0.904億立方米;北山溝的地表水年徑流量為3.55億立方米,滲漏的年徑流量為1.881億立方米。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2010年,全市轄區共有中高等院校8所。地方中小學81所,其中小學55所,中學26所;中小學在校學生7.79萬人,其中小學在校生4.57萬人,占58.7%;全市擁有中小學專任教師551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98%,初中普通高中升學率70.2%。
科技
2010年投入科技資金1073萬元,爭取國家和自治區科技項目8個,爭取科技項目經費155萬元?!翱萍既椯M用”到位1490萬元,其中自主支配資金達773萬元,占“科技三項費用”的51.9%。
文體
2010年全市組織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1159場次,舉辦各類大型文化藝術活動21場次,百日廣場文化活動157場次。舉行各種運動會16場次,參加運動員6070人,榮獲自治區金牌獎8塊,銀牌獎1塊;榮獲自治州金牌6塊,銀牌8塊,銅牌10塊。公共圖書總藏量達到25萬冊,全年廣播電視安全播出49720小時。播出新聞節目6032分鐘。收看數字電視節目40套。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100%、99.5%。
衛生
2010年全市地方擁有醫院、衛生院(不含農四師)36所;擁有醫院、衛生院床位數980張,其中醫院945張;衛生技術人員2424人,其中執業醫師988人。注冊護士787人。全市新農合參合10.88萬人,參合率96.1%,新農合專用基金共為農牧民門診和住院補償1496.82萬元。其中門診就診人數84915人次,全額補償49.23萬元;住院人數14029人次,專用基金給予補償1447.6萬元。
社保
2010年全市地方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9552人,下降5.8%。征收養老保險金19758萬元,增長81.2%;參加醫療保險35755人,增長3.2%。已收醫療保險金7106萬元,增長31.7%;參加失業保險20086人,增長3%,征收失業保險金1213萬元,增長8.7%;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全面啟動,全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14119人,基金收入1703萬元。2010年全市實現城鎮就業再就業20434人,實現開發就業崗位4059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全市城鎮居民享受低保18466戶,享受低保52174人,全年發放低保金11065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156戶,享受低保戶13689人,已發放保障金1171萬元,城鎮醫療救助61086人次,救助資金863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9399人,救助資金336萬元。
改造
2010年全市投資1.2億元,新建1000套5萬平米,續建1788套,8.5萬平米的廉租住房。投資5200萬元,完成皮里青棚戶區改造615套;投資7887萬元,新建拆遷安置房600套;投資3260萬元,完成游牧民定居工程252戶。
經濟編輯第一產業
2010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8 716萬元,增長5.8%,實現農業增加值4.57億元,增長5.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657元,增加1 367元。全市耕地面積1.5280萬公頃,種植業產值51277萬元,增長5.0%,玉米、甜菜、蔬菜產量比上年分別增長25.8%、27.7%、11.2%。全市有大棚面積2243.91公頃,增長26.6%。完成植樹造林1893.20公頃,增長0.5%。其中經濟林1683.20公頃,增長19.6%,用材林118公頃。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率88%,全市森林覆蓋率8.8%。 全市牲畜年末存欄總頭數20.1萬頭,增長0.1%,牲畜繁殖成活率104.12%,牲畜出欄率94.8%,提高3.3個百分點,全市畜牧業產值22015萬元,增長8.3%。全年水產品產量3100噸,下降4.02%,漁業產值1837萬元,較上年下降2.2%。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6.72萬千瓦,增長8.4%,擁有大中型拖拉機928臺,增長6.7%,小型拖拉機1185臺,增長1.3%。
第二產業
2010年,全市實現地方工業總產值46億元,其中輕工業產值24.7億元,重工業產值21億元,合作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7.3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7.6%。全年供熱467.79萬百萬千焦、供水2517萬立方米、發電量26032萬千瓦時,電解鋁3177.37噸、面粉8.91萬噸、食用植物油0.44萬噸、配混合飼料2.28萬噸、飲料酒35836千升。全市3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67.38%,較上年上升18.53個百分點??傎Y產貢獻率12.02%,資本保值增值率169.08%,資產負債率70.61%,流動資產周轉率2.24次/年,成本費用利潤率10.81%,工業產銷率97.9%;規規模以上工業行業產值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5倍;食品制造業增長33.2%;醫藥制造業增長76.5%;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5%;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中增長25.49%,飲料制造業增長1.98%。全市地方實現工業增加值16.06億元,較上年增長16.1%。合作區實現工業增加值6.15億元,增長35.5%。全市轄區實現建筑業增加值10.9億元,增長32.9%。
第三產業
2010年,轄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92681萬元,增長19.6%。其中地方消費品零售額364339萬元,增長20.1%。地方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城市零售額355850萬元,增長20.3%;農村零售額8490萬元,增長9.2%。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消費品零售額315113萬元,增長20.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9227萬元,增長17%。全市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503265萬元,增長25.3%,其中批發額205206萬元,占40.7%。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6953萬美元,增長30.9%。其中出口36624萬美元,增長30.8%;進口329.3萬美元,增長48.3%。外貿企業39家,其中出口規模最大的伊犁新歐中亞商貿有限公司實現出口額10043萬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27.4%,較上年大幅增長。全市簽約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3.27億元,增長3.4%,其中工業項目到位資金180120萬元。全市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分別為17316戶、2598戶,較上年增減變化分別為–0.03%、0.04%,注冊資金分別為48886萬元、335627萬元。從業人員分別為33437人、12150人,分別下降0.04%、0.12%。
交通編輯伊寧市是新疆西部交通樞紐,被國家列為全國公路樞紐之一?,F已形成鐵路、航空、公路為主的立體交通網絡。伊寧火車站是新疆第二大火車站,全疆唯一按空港理念設計的車站。伊寧機場是中國28個中型機場,70個主要機場之一,客流量連續十年排在新疆前三甲,每天都有數千人進出伊寧空港。伊寧客運站規模新疆第二。
旅游編輯伊犁河民族文化旅游村:座落在伊寧市新環路伊犁河北岸,原稱塔什庫勒克鄉果園,占地面積80余畝,園
伊寧旅游內正中央建有一座高達5米、可容納200人的涼亭,是伊寧市民舉辦結婚、割禮等民間活動的主要場所。該民族文化旅游村還能夠為游客提供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烏茲別克族特色餐飲近200個品種。 人民公園:地處伊寧市阿合買提江街中段,斯大林街西端,亦稱“西公園”。始建于1937年,占地18公頃。公園內古木參天花草蔥郁、環境幽雅、游樂設施齊全,是游客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拜都拉清真寺:位于伊寧市新華東路的拜都拉清真寺(也稱麥的里斯),是伊寧維吾爾族穆斯林們進行宗教活動的最大場所。它是清政府直接撥款在伊犁修建的第一座伊斯蘭教寺院。過去它同回族大寺、塔塔爾寺號稱伊犁三大清真寺院。 阿拉木圖亞風情園:位于著名的伊犁河北岸(伊寧市英也爾鄉段),距伊寧市中心16公里,總占地面積1200畝,毗鄰國道218線,是通往霍爾果斯口岸的必經之路。 林則徐紀念館:位于伊寧市邊境經濟合作區的林則徐紀念館,總面積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近2000平方米。 漢家公主紀念館:位于伊寧市江蘇大道旁,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791平方米,主展廳500余平方米。整個建筑群是鮮明的漢代建筑風格,平面布局分主展廳和四個副展廳,并建有漢闕、亭閣、長廊和雕塑。 六星街:始建于上世紀30年代中期(1934-1936年),根據當時新疆省政府推行的六大政策(反帝、反蘇、民族平等、和平、建設、清廉)理念,由德國工程師瓦斯里規劃設計。街區平面呈圓形,有六條主干道從中心向外輻射,把街區分成六個扇形地區,中心為學校、商鋪、清真寺等公共建筑,外圍為居住區,形成一個獨具特色的居住模式。